《醫學窮源集》~ 卷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3)

1. 水運年

旱蓮草(五兩),益母草(四兩),黃柏(二兩),桑枝(二兩),白花百合(一兩),木香(一兩),桂枝(六錢),黃芩(一兩),粉丹皮(一兩),枸杞子(二兩),枳殼(兩半),桔梗(二兩),白蒺藜(二兩),川芎(一兩),蜜丸。每服四錢。(湯批:證系金水相搏,而方用木香、枳殼者,水盛則土滯也。

脾受水穀之氣而上布於肺,脾滯則肺無所承受而金鬱矣。土氣既舒,則生金垣水,不失其職,實為此證之樞紐,明眼人詳之。)

〔釋〕此丙辰年驚蟄前二日方也。丙年天氣逆行三度,初氣即屬太陽,是症久患喘咳,陰虛火浮,又感太陽標熱之氣而增重,故重用旱蓮益太陽之水,以制浮火。但水齊土化之年,土弱不能勝濕,故用益母、黃柏從水以清濕土。蓋水在地中,河海皆為所振,凡治太陽之疾,必須兼理太陰也。

太陽之氣起於海底,故用桑枝、桂枝啟水中之生陽,上交於肺。木香味辛、臭香,稟手足太陰之化,而散布太陽之氣於天地四方者也。枸杞稟水氣而益陽,枳殼利氣除痰,而有疏通中土之用,中道既通,則金水相生,運行無阻矣。余如丹皮、黃芩、蒺藜、百合諸味,無非清降標熱,達土平木之意。

桔梗、川芎稟金土之氣化,而通解血氣之郁者也。蓋丙辰為天符執法之歲,太陽所在,惟宜和解。此方生克兼施,制化並用,其幽深元妙之理,須微會焉。

孔翁,五三,三陰瘧,疾從前歲九月起,遊衍逾歲。脈左寸伏,右寸浮滑,右關遲滯。(注:左寸不應歲氣也。)

〔案〕水相蕩而成沫,煙將盡而結灰,物理觸處可通。此症蓋遊症也。然痰火猶逼而未解,用疏理不用攻伐,用化解不用武斷也。

青蒿(一錢),青木香(一錢),青皮(一錢),白蒺藜(一錢),白茯苓(一錢),白蔻仁(一錢),天冬(一錢),朴硝(一錢),鱉甲(一錢),黃芩(一錢),車前子(一錢),白蘇子(六分),白花百合(二錢),雞內金(二錢),肉果(一錢),服十劑。

〔釋〕此丙辰年穀雨後三日方也。病起於卯年厥陰間氣之候,延至辰年陽明客氣之時。方內三青及鱉甲、黃芩以解厥陰之郁,用三白及雞內金以疏陽明金土之滯,此皆治本之味也。天冬、朴硝、車前用癸化戊,以利濕而清熱。蘇子、百合因庚及辛,以潤燥而降痰,此皆治標之味也。

然水齊土化之年,土氣終弱,故加肉果以益釜底之薪,則土氣旺而金氣平,木氣達而水氣利,三陰之郁,一時通解矣。

曹氏,廿六,便血屢年不愈。脈右寸數、左寸沉,兩關無力。

〔案〕當用調脾滋血之味,服十餘劑可愈。

山萸肉(二錢,旱蓮汁炒),當歸(二錢,土炒),白芍(一錢),桑枝(二錢,蜜炙),血餘炭(二錢),五倍子(一錢),茯苓(二錢,酒炒),青皮(一錢),白朮(一錢),澤瀉(一錢),女貞子(三錢),地骨皮(三錢),(湯批:概云調脾滋血,而方以萸肉為君者,以少陽木火之氣將至,故先機而迎之也。大凡積弱之疾,非借天地之氣,雖補難起。

白話文:

水運年

**第一方:**此方用於丙辰年驚蟄前二日,治療久患喘咳,陰虛火浮,又感太陽標熱之氣而病情加重的患者。方中重用旱蓮草滋陰降火,益母草、黃柏清利濕熱,木香、枳殼疏通脾胃,使水土之氣調和。桑枝、桂枝溫陽化氣,枸杞子益腎滋陰,桔梗、川芎行氣活血,丹皮、黃芩、白蒺藜、白花百合清熱解毒。此方整體思路是調節水土平衡,使水火陰陽得以調和。

**第二方:**此方用於丙辰年穀雨後三日,治療病程延綿,痰火鬱結的遊症。方中三青(青蒿、青木香、青皮)以及鱉甲、黃芩疏解厥陰之鬱;三白(白蒺藜、白茯苓、白蔻仁)及雞內金疏通陽明之滯;天冬、朴硝、車前子利濕清熱;白蘇子、白花百合潤燥降痰;肉果益土。此方旨在疏通經絡,調和陰陽。

**第三方:**此方用於治療便血多年不愈的患者,主要通過調脾滋血來達到治療目的。方中山萸肉補益肝腎,當歸、白芍養血柔肝,桑枝、血餘炭止血,五倍子收斂,茯苓、白朮健脾利濕,青皮行氣,澤瀉利水,女貞子、地骨皮滋陰降火。此方著重於補益肝腎,滋陰養血,健脾利濕,以達到止血的目的。方中以山萸肉為主藥,是考慮到少陽木火之氣將至,預先調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