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六 (1)
卷六 (1)
1. 卷六
2. 水運年
辛亥,厥陰司天,中運少羽,少陽在泉,土兼水化,左尺不應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陽明),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太陽),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厥陰),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少陰)五氣春分交(主陽明,客太陰),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少陽)
初運大寒交(主太角,客少羽),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少徵,客太角),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太宮,客少徵),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少商,客太宮),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太羽,客少商)
鄧翁,六二,胸膈飽悶,噯氣不食。脈浮數而革。
〔案〕此胃土不順之故。
雲苓(六錢),大熟地(四錢),生白朮(二錢),竹茹(三錢),神麯(四錢),天花粉(二錢),粉丹皮(一錢),甘草(一錢)
〔釋〕此辛亥年小滿前二日方也。辛年客氣逆行三度,節近小滿,已交陽明。方用云茯、神麯、花粉固已,但土兼水化之年,水氣本弱,不能制火,而氣反上逆,方用熟地之陰降以治其本,用丹皮之辛寒以治其標。本年二黑流年,於統運之四綠為死氣,故土木相持而不相合,此用竹茹、白朮、甘草之意也。
淩氏,四十,胸腹絞痛欲絕,自言食穄屑餅過多,渴極飲水數碗,遂致此病。脈左寸鉤,右關濡澀,兩尺俱伏。
〔案〕運氣之火與主令之金土相剋而不相生,故有忤繳不安之象。宜和解而開散之,然亦須兼滑潤清理之意。
丹皮(四錢),生楂肉(五錢),香薷(三錢),香附米(三錢),白薇(一錢),紅曲(一錢),竹茹(五錢),竹瀝(一錢),陰陽水煎服二劑。
〔釋〕此處暑後二日方也。月建申金,主氣太陰、客氣少陰主事。火為土母,因為客感飲食之氣所郁,鬱火上冒,不能為釜底之用,故有未濟之象。以卦義論之,即先天之否也。方用丹皮清散少陰炎上之火,而使之下濟。山楂味酸,色赤,借木味以疏土,即用火性以生土也。
白薇味苦而咸,苦者火而咸者水也,土兼水化之年,水氣本弱,故用以啟水天之精氣,生升於火位而調劑之,兼以達陽明申金之氣,而清散風邪也。竹瀝取其寒滑,陰陽水取其和也。余皆清理胃陽之品,人所易曉。
前藥煎熟,已身僵口噤,心覺微溫,勉用銀簪撬口,緩緩灌之,至中夜將盡一劑,身動噤開。因再服一劑,狂惑不知人事如故。
肉蓯蓉(二錢),白芍(五錢),丹皮(五錢),鮮首烏(二錢),楂肉(四錢),枸杞子(二錢),天門冬(二錢),茯苓(二錢),白鵝翎(一錢),飛蛾(一錢,去頭翅),膽星(四分),山梔(一錢),青皮(一錢),海蛤粉(二錢),淡竹葉(一錢),竹瀝(二錢),竹茹(錢半),服八劑。
〔釋〕少陰為客氣,申金為月建,太陰為主氣。故以芍藥、丹皮、楂肉為首重。蓯蓉感馬精而生,馬為火畜,精為水陰,故稟少陰水火之氣。枸杞冬熟而色紅,是稟少陰之水氣,而又兼君火之化者也。天冬稟寒水之氣而上通於天,水氣通天則天氣下降。首烏苦澀,能養手少陰之血,而又能斂足少陰之精者也。
白話文:
[水運年]
這一年是辛亥年,厥陰風木之氣主導上半年,中運是少羽水運,下半年是少陽相火之氣主導,整年是土兼水化的特性,左手寸關尺的脈象不正常。
一年中的六個氣候階段分別是:
- 初氣(大寒交節):厥陰風木主導,陽明燥金之氣為客。
- 二氣(春分交節):少陰君火主導,太陽寒水之氣為客。
- 三氣(小滿交節):少陽相火主導,厥陰風木之氣為客。
- 四氣(大暑交節):太陰濕土主導,少陰君火之氣為客。
- 五氣(秋分交節):陽明燥金主導,太陰濕土之氣為客。
- 終氣(小雪交節):太陽寒水主導,少陽相火之氣為客。
一年中的五個運氣階段分別是:
- 初運(大寒交節):太角木運主導,少羽水運為客。
- 二運(春分後十三天交節):少徵火運主導,太角木運為客。
- 三運(芒種後十天交節):太宮土運主導,少徵火運為客。
- 四運(處暑後七天交節):少商金運主導,太宮土運為客。
- 終運(立冬後四天交節):太羽水運主導,少商金運為客。
案例一:鄧翁,六十二歲
症狀:胸口和膈膜部位感到脹滿悶塞,打嗝,吃不下東西。脈象是浮而數且有革脈的特徵。
診斷:這是因為胃土的運行不順暢。
處方:雲苓(六錢)、大熟地(四錢)、生白朮(二錢)、竹茹(三錢)、神麯(四錢)、天花粉(二錢)、粉丹皮(一錢)、甘草(一錢)。
解釋:這個方子是辛亥年小滿前兩天開的。辛年客氣的運行方向是逆行的,三度逆行,節氣又接近小滿,已經交到陽明燥金的階段。方子中用雲茯苓、神麯、天花粉來調整脾胃,這是固定的用法,但這一年是土兼水化的年份,水氣本來就弱,無法制約火氣,導致氣反而向上逆行。所以方中用熟地這種滋陰的藥物來降氣,治其根本;用丹皮這種辛寒的藥物來治其上逆的症狀。這一年是二黑星流年,對於統運的四綠木運來說是死氣,所以土木之間互相牽制而不相合,因此使用竹茹、白朮、甘草來調和脾胃,這也是這個方子的用意。
案例二:淩氏,四十歲
症狀:胸腹劇烈絞痛,自述是吃了太多小米做的餅,又喝了好幾碗水,才導致這個病。脈象是左手寸脈呈現鉤脈,右手關脈濡而澀,兩尺脈都沉伏不顯。
診斷:是因為運氣的火與主令的金土相剋而不相生,所以才會出現阻礙和不安的症狀。應該用和解的方法來疏散,但也要考慮到滑潤和清理腸胃的用意。
處方:丹皮(四錢)、生山楂肉(五錢)、香薷(三錢)、香附米(三錢)、白薇(一錢)、紅曲(一錢)、竹茹(五錢)、竹瀝(一錢),用陰陽水煎服兩劑。
解釋:這個方子是處暑後兩天開的。月令是申金,主氣是太陰濕土,客氣是少陰君火主事。火是土的母親,因為受到飲食之氣的鬱結,導致火氣向上冒,不能發揮它本來的作用,所以出現了像未濟卦象的現象。從卦義來看,就是先天的否卦。方子用丹皮來清除疏散少陰上炎的火氣,使之向下運行。山楂味酸,顏色是紅的,借木的特性來疏通土氣,也就是用火的特性來生土。
白薇味苦且咸,苦味是火的屬性,咸味是水的屬性,而今年是土兼水化的年份,水氣本來就弱,所以用白薇來啟動水中的精氣,使之在火的位置上升,來調和陰陽,同時達到疏通陽明申金的氣,來清除風邪。竹瀝取其寒滑的特性,陰陽水取其平和的特性。其它的藥物都是清理胃腸陽氣的藥物,人們都容易理解。
淩氏服用第一劑藥後,身體僵硬,口噤,但心臟感覺稍微溫暖,勉強用銀簪撬開嘴巴,慢慢灌藥,到半夜快結束時,服完一劑藥,身體可以動了,口也鬆開了。但再服一劑藥後,又出現狂躁和意識不清的情況。
於是調整處方為:肉蓯蓉(二錢)、白芍(五錢)、丹皮(五錢)、鮮首烏(二錢)、山楂肉(四錢)、枸杞子(二錢)、天門冬(二錢)、茯苓(二錢)、白鵝翎(一錢)、飛蛾(一錢,去頭翅)、膽星(四分)、山梔(一錢)、青皮(一錢)、海蛤粉(二錢)、淡竹葉(一錢)、竹瀝(二錢)、竹茹(一錢半),服用八劑。
解釋:少陰火氣是客氣,申金是月令,太陰濕土是主氣。因此以白芍、丹皮、山楂肉為主要藥物。肉蓯蓉感應馬的精氣而生長,馬屬於火,精氣屬於水陰,因此稟賦了少陰的水火之氣。枸杞冬天成熟,顏色是紅的,是稟賦少陰的水氣,又兼具君火的化育作用。天冬稟賦寒水之氣,而且能上通於天,水氣能夠上通於天,那麼天氣就會下降。首烏味苦而澀,能夠滋養手少陰的血,又能收斂足少陰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