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易通說》~ 上卷 (5)

回本書目錄

上卷 (5)

1. 先天八卦

問曰:先天八卦之方位,有可實驗之證乎?答曰:觀於天地而知矣。坤位在北,故地球偏居北方;乾位在南,故天頂正在南方。是以考中星者必以正南為天頂。水源生於西,坎在西也;日出於東,離在東也。雖《洛書》之數以水屬北方,然《洛書》配後天八卦主四時,言水生成之時則在北方,非謂水氣出於北方也。先天八卦以氣言,則水之氣實生於西,故天下之水源皆在於西。

泰西人論海亦謂常往東流,可知水源在西矣。《洛書》以火屬南方,亦主時令言。若以氣言,則火實生東方。東方屬木,鑽木取火,即是離火在東之驗。艮在西北,故西北多山;兌在東南,故東南多湖澤。西人天學謂天有恆風,起向西南,樹枝不動,亦有此風,一刻行六里,可謂先天巽在西南之實證。西南在《河圖》當二數,漢·管輅占云:巽二起風,即指先天巽方而言。

震在東北,應寅方,立春萬物萌動。先天震與巽對待,巽之恆風吹向震東,震氣搏之,復還於巽,震巽合而為恆卦,即取恆風之義。中國人久不考驗,賴有泰西天學考出恆風,而益見聖人名卦之理。

先天主氣,後天主運,運主成物,氣主生物。凡天地間物,其秉氣以生者,多秉於先天卦氣也。有獸如鹿,是秉先天坤震之氣,震居東北,在今關東,與正北坤卦相合,是為復卦。鹿秉此氣,故鹿茸以關東者為佳。冬至一陽生,復卦值月,故鹿解角生茸以應之,用能補陰中之陽氣。

麋是秉先天乾巽之氣,先天巽居西南,在今雲南吐蕃,與正南乾卦相合,是為姤卦。糜秉此氣,故麋茸以吐番者為佳。夏至一陰生,姤卦值月,故麋角解而生茸,用能補陽中之陰血。柑、橙、橘、柚皮皆青,有銅綠之色,是秉先天兌金之氣。先天兌在東南,當四綠之位,故皮綠,內含汁液,是為兌澤,熟則轉紅,是轉為後天兌之七赤也。柑橘不逾淮,以淮北乃正東方,屬先天離卦,兌澤遇離火,則為澤火革。

是以橘逾淮北,則變為枳而甘澤減矣。他如荷、藕秉先天離氣,梨、菔秉先天坎氣,趁此以求,則藥性可得其真。

先天八卦,以對待為體,蓋大造之匡廓也。既有此匡廓,於是天旋地轉,以生晝夜,遂有《河圖》之九數。晝夜既生,積為四時,遂有《洛書》之十數。

此世所傳《洛書》圖,惟宋·劉牧以為《河圖》。先儒皆詆其非。然劉牧云得於陳希夷。希夷頗悉陰陽之蘊,其說當是。《易》稱《河圖》在前,《洛書》在後。今考氣化,此數實應居前。故從劉牧改名《河圖》,蓋理求其是而已,何必有成見哉。

中五立極,臨制四方。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陽數象天,陰數象地。陽數左旋,從北方起,一在正北,三在正東,九在正南,七在正西,而復還於一,為一周。陰數右旋,從西南方起,二在西南,四在東南,八在東北,六在西北。以對待計之則為十,以縱橫計之則為十五。五、十者,天地相合之數,萬物之根柢,即太極之功用也。

白話文:

先天八卦

古人問道:先天八卦的方位,有辦法驗證嗎?回答說:觀察天地就能知道了。坤位在北方,所以地球偏向北方;乾位在南方,所以天頂就在南方。因此,觀測恆星的人一定以正南為天頂。水源來自西方,坎位在西方;太陽從東方升起,離位在東方。雖然《洛書》的數字把水歸屬北方,但《洛書》配合後天八卦主宰四季,指的是水生成的時節在北方,並不是說水氣從北方來。先天八卦以氣來說,水氣確實來自西方,所以天下水源都在西方。

西方人研究海洋也說海水總是往東流,可以證明水源在西方。《洛書》把火歸屬南方,也是指季節而言。如果從氣來說,火其實來自東方。東方屬木,鑽木取火,這就是離火在東方的驗證。艮位在西北,所以西北多山;兌位在東南,所以東南多湖澤。西方天文學說天上有恆風,從西南方向吹來,樹枝不動,也能感覺到這風,一會兒就能吹六里,可以說是先天巽位在西南的實證。西南在《河圖》中代表二數,漢朝的管輅占卜說:巽二起風,就是指先天巽位而言。

震位在東北,應寅方(即立春),立春時節萬物開始萌動。先天震位與巽位相對,巽位的恆風吹向震位(東方),震位的氣與之相搏,又返回巽位,震巽兩卦合起來就是恆卦,就是取恆風的意思。中國人很久沒有考驗過這些,幸虧有西方天文學考證出恆風,更能說明聖人命名八卦的道理。

先天主氣,後天主運,運主成物,氣主生物。凡是天地間的萬物,它依賴氣而生長,大多依賴先天八卦之氣。像鹿這種動物,它秉承先天坤震之氣,震位在東北,在今天的關東地區,與正北的坤位相合,是為復卦。鹿秉承此氣,所以關東的鹿茸最好。冬至一陽生,復卦當令,所以鹿脫角生茸來應合,可以用來補充陰中之陽氣。

麋鹿秉承先天乾巽之氣,先天巽位在西南,在今天的雲南吐蕃地區,與正南的乾位相合,是為姤卦。麋鹿秉承此氣,所以吐蕃的麋鹿茸最好。夏至一陰生,姤卦當令,所以麋鹿脫角生茸,可以用來補充陽中之陰血。柑、橙、橘、柚的皮都青綠,帶有銅綠的顏色,這是秉承了先天兌金之氣。先天兌位在東南,是四綠之位,所以皮是綠的,裡面含有汁液,這就是兌澤,成熟後就轉紅,這是轉化為後天兌位的七赤。柑橘不超過淮河,因為淮河以北是正東方,屬於先天離卦,兌澤遇到離火,就變成澤火革。

所以橘子過了淮河以北,就變成枳,甘甜的汁液就減少了。其他的像荷藕秉承先天離氣,梨、蘿蔔秉承先天坎氣,以此類推去尋找,就能得到藥物的真正藥性。

先天八卦,以相對為本體,是天地萬物最初的框架。有了這個框架,於是天地旋轉,產生晝夜,於是有了《河圖》的九數。晝夜產生後,積累為四季,於是有了《洛書》的十數。

世上流傳的《洛書》圖,只有宋朝的劉牧認為它是《河圖》。以前的儒者都批評他錯了。但是劉牧說他得到於陳希夷。陳希夷很懂得陰陽的奧妙,他的說法應該是對的。《易經》說《河圖》在前,《洛書》在後。現在考究氣的變化,這些數字實際上應該放在前面。所以我們跟著劉牧把名稱改為《河圖》,只是為了符合道理而已,何必有成見呢?

中五立極,統轄四方。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陽數象徵天,陰數象徵地。陽數左旋,從北方開始,一在正北,三在正東,九在正南,七在正西,然後又回到一,為一個循環。陰數右旋,從西南方開始,二在西南,四在東南,八在東北,六在西北。以相對來計算就是十,以縱橫來計算就是十五。五、十是天地相合的數字,萬物的根本,就是太極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