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易通說》~ 下卷 (12)
下卷 (12)
1. 月候
月者,魄也。日者,魂也。月無光,借日以為光,而有晦朔弦望。每月以五日為一候,以一候應一卦,除去坎離,其餘六卦以應六候。所以除去坎離者,離為日,坎為月,日與月乃其本體,故坎離二卦不應候也。初三至初八,明自下生,應震仰盂。初八至十四為上弦,應兌上缺。
十五月體全明,應乾卦純陽。十六至二十三,魄自下生,應巽下斷。二十三至二十八為下弦,應艮覆碗。三十月晦,應坤卦純陰。月者坎水之精,日者離火之精。月滿則與日正對,陰中含陽,合於坎之正體,故氣澤充滿,潮水應之。人身天癸之水,實與月應。女子稱為月信,言其如潮水之有定期。
男子亦有天癸,仍與月應。故《參同契》以三日為震,八日為兌,十五為乾,十六轉巽,二十三轉艮,三十日轉坤。其詞曰:上弦兌數八,下弦艮亦八,兩弦合其精,乾坤體乃成。丹家之重月候,實重己身之天癸也。夫男女天癸,不必定與月候相應。蓋人身心離腎坎,各自秉一日月,各有盈縮不同。
又不拘定天時,然必知天之月候所以盛衰,而後知人者自具之坎離也。《內經·八正神明論》曰: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廓空無治。此為針刺言也,用藥者亦當知之。
試觀草木莖中有蟲,望前則蟲頭向上,望後則蟲頭向下,可知氣候升降之故。凡人腹中有蟲積者,用藥治之,皆宜望前,蟲頭仰上,易於受藥。《群芳譜》云:凡種菠薐菜,以其子布地中,必更月朔而後生,不知何故?吾為之解曰:此菜色深綠,應三碧震卦;其根紅,應震下一陽也。過月朔則月候成震,是以此菜方生。
草木之能應卦氣,神妙如此。
白話文:
月亮是陰魄的象徵,太陽是陽魂的代表。月亮本身沒有光芒,它藉由太太的光輝來發光,從而有了月相的變化:晦、朔、弦、望。每月以五天為一個階段,每個階段與一個八卦相應,除了坎卦和離卦之外,其餘六卦與六個階段相應。之所以排除坎卦和離卦,是因為離卦代表太陽,坎卦代表月亮,這是日月的本體,因此這兩個卦不與月相階段相應。
從每月的第三天到第八天,月亮的明亮部分從下方開始出現,與震卦「仰盂」相應。從第八天到第十四天為上弦月,與兌卦「上缺」相應。
到了十五日,月亮整體明亮,與乾卦純陽相應。從十六日到二十三日,月亮的暗淡部分從下方開始出現,與巽卦「下斷」相應。從二十三日到二十八日為下弦月,與艮卦「覆碗」相應。到了三十日,月亮變為晦暗,與坤卦純陰相應。月亮代表坎水的精華,太陽代表離火的精華。當月亮圓滿時,它正好與太陽相對,陰中含陽,符合坎卦的本質,因此氣澤充足,海水會隨之漲潮。人體內的天癸之水,實際上與月亮相應。女性的月經被稱為月信,表示其具有像潮汐一樣的週期性。
男性也有天癸,並且同樣與月亮相應。因此,《參同契》將每月的第三天與震卦相應,第八天與兌卦相應,第十五天與乾卦相應,第十六天轉為巽卦,第二十三天轉為艮卦,到了三十日轉為坤卦。其中寫道:上弦月兌卦為八,下弦月艮卦也是八,上下弦月的精華相合,乾卦和坤卦的本體得以形成。煉丹家們重視月相階段,實際上是重視自己身體內的天癸。男女的天癸不一定與月相階段完全相應。因為人的心和腎分別代表離卦和坎卦,各自擁有一個日月,各自的盈虧變化各不相同,並不受制於特定的天時。然而,必須瞭解月亮的月相階段是如何影響盛衰的,這樣才能理解人體內坎卦和離卦的運作方式。
《黃帝內經·八正神明論》說:月亮剛升起時,人的血氣開始精華,防禦氣開始流動。當月亮圓滿時,血氣充盈,肌肉堅實。當月亮消失時,肌肉消瘦,經絡虛弱,防禦氣退去,只剩下形體獨立。在月亮升起時不要泄氣,在月亮圓滿時不要補氣,在月亮消失時不要治療。這是針對針灸治療的指導,使用藥物的人也應該知道這些原則。
試著觀察植物莖中的昆蟲,當月亮尚未圓滿時,昆蟲的頭部朝上;當月亮過去後,昆蟲的頭部朝下。由此可以瞭解氣候升降的原因。對於人體內有寄生蟲或積聚的情況,使用藥物治療時,最好在月亮尚未圓滿時進行,此時昆蟲的頭部朝上,更容易接受藥物。
《羣芳譜》中提到:種植菠菜時,將種子撒在土中,一定要等到月朔之後才會生長,不知道為什麼?我為此做出解釋:這種蔬菜顏色深綠,與震卦的三碧相應;其根部呈紅色,與震卦下方的陽爻相應。月朔過後,月相階段成為震卦,因此這種蔬菜才開始生長。
植物能夠與八卦氣候相應,真是神妙莫測。
2. 交易
交易者,八卦相交而化成者也。有如乾坤兩卦,乾天在上,而不下交於坤,則為天地否。否者,陰陽不通也。必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則天地交泰,萬物亨通。人之初胎,秉受父母之氣。乾男本在上,坤女本在下,及其交媾成胎,則乾陽下交,坤陰上交,合於泰卦。是以生人,耳、目、鼻皆兩竅,口與前後陰皆一竅,上三偶,下三奇,即泰卦也,見陳修園人字解。惟其乾坤相交,是以化成坎離。
乾得坤陰而成。坎在人為腎,良由己身陰陽交泰,是以水火既濟,為無病也。道家修煉,欲返人道為神仙,取坎中之陽,填離中之陰,使離仍變為乾,坎仍變為坤,是返為天地否卦。在十二辰,否當申位,申即神也。神道與人道否塞隔絕,故避谷絕欲,乃能成否卦之象。然未至於純陽也。
必將下三爻盡煉為純陽,而後成神仙。此丹經大意,非聖人著《易》本旨。蓋聖人盡人合天道在交泰,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尹躬暨湯,咸有一德;先主孔明,如魚得水。秦二世寵用趙高,李斯棄市;文中子獻策不納,退教河汾。盧杞親而陸贄疏,秦檜專而武穆死。
韓琦王英雄短氣,湖上騎驢;小人乘權,君子避世。觀於否泰二卦,可知興廢之機。醫家以火氣上逆,水氣不下,結於胸中,名曰痞疾。張仲景五瀉心湯,瀉火之亢,使之下交,即是轉否為泰之大法。本此法以醫國,上下交而其志同,庶幾國泰民安矣。又如山本在上,澤本在下,山澤相交,則為咸卦。
咸,感也。氣感而後能生萬物。若山澤之氣不相交,則為山澤損。是山為童山,不生草木;澤為荒澤,不產五穀。必山上有水泉,湖澤有原隰,是為澤山咸,乃產萬物。水火交為既濟,水火不交為未濟。風雷為益,亦取其氣交。雷風為恆,則其氣相搏也。
天地定位以後,乾坤之功用寄於坎離。凡天地間物,皆是坎離相交而生。有絕異者,如鳥鼠同穴,其地在甘肅通渭縣,是中國之在正西方也,屬先天坎卦,渭水出焉,向正東流去。正東屬先天離卦。水去則氣來,先天離氣自正東來,與先天之坎相應。鼠者坎水之物也,鳥者離火之物也。
先天之離來交於先天之坎,是以鳥鼠相為雌雄。且其地近河洛,去中洲不遠,當先天坎之初爻,主於潛伏,所以同穴。有一物而備鳥鼠之形者,蝙蝠是也。蝙蝠鼠身鳥翼,惟黃昏一出,是感晝夜相交之氣。晝日屬離陽,夜月屬坎陰,黃昏是坎離相交之時,故蝙蝠能壽千歲,以彼之坎離本相交也。
道家煉坎離,正取其相交,與蝙蝠之壽同一理。又凡物產分方位者,非其地不生,如鳥鼠同穴,是秉時令者。通天下皆有如蝙蝠是。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學和易經理論的結合,主要講述了“交易”的概念。作者認為,交易就是八卦之間互相交流、變化融合的過程。就像乾坤兩卦,如果乾(代表天)位於上方,但不與下方的坤(代表地)交流,就會形成天地阻隔的局面,即“否”卦,象徵陰陽不相通。只有當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會,才能達到“泰”卦的狀態,萬物得以順利生長。
人類的誕生也是遵循這樣的原則。男性(乾)位於上方,女性(坤)位於下方,通過交配懷孕,乾的陽氣向下,坤的陰氣向上,符合“泰”卦的模式。因此,人的身體結構,如耳、目、鼻各兩個孔,口和前後的生殖器各一個孔,這種“上三偶下三奇”的格局,就體現了“泰”卦的特性。
乾坤相交,進一步化生成坎離兩卦。乾卦因為吸收了坤的陰性能量而成為坎卦,在人體中對應腎臟。這樣,人體內的陰陽調和,水火既濟,保持健康。道家修行的目的,是要將人的生理狀態提升至神仙境界,方法是將坎卦中的陽性能量提取出來,填充到離卦中的陰性空間,讓離卦重新回歸乾卦,坎卦回歸坤卦,形成“否”卦的狀態。在十二地支中,“否”卦對應“申”,“申”象徵神靈。通過這種方式,人可以避開塵世的慾望,實現與神靈的聯繫。但這尚未達到純陽的境界,還需進一步鍛煉下三爻,使之完全轉化為純陽,才能真正成為神仙。
此外,作者還將“交易”的原理應用到國家治理上,認為上下層級的交流協調,可以使國家安定,人民幸福。就像醫學上,當火氣上升,水氣下降,胸中結成痞疾,張仲景的五瀉心湯可以降火,促進上下交流,轉“否”為“泰”。同樣地,山澤相交,產生“鹹”卦,象徵氣息感應,萬物得以生長。反之,山澤不交,則會形成“損”卦,山無草木,澤不產糧。唯有山上有水源,澤中有低地,才能形成“澤山鹹”,萬物得以繁衍。水火交會,稱為“既濟”,不交則為“未濟”。風雷交會,帶來利益,雷風搏鬥,則是恆常的自然規律。
最後,作者指出,天地定位後,乾坤的功能寄寓在坎離之中。天地間的一切,都是通過坎離的交換而生。例如,鳥鼠同穴的現象,發生在甘肅通渭縣,這裡屬先天的坎卦,渭水從這裡流向東方,屬先天的離卦。水往東流,氣則西來,先天的離氣從東方進入,與坎卦相應。鼠類屬坎水,鳥類屬離火,二者因先天離氣與坎氣的交會,形成了鳥鼠共穴的奇特景象。蝙蝠同時具有鼠和鳥的特徵,只在黃昏時出沒,感受日夜交換的氣息。白天屬離陽,夜晚屬坎陰,黃昏正是坎離交會的時刻,因此蝙蝠能夠長壽,因為它的坎離本就相交。道家煉化坎離的實踐,正是基於這種交會的原理,與蝙蝠長壽的機制是一致的。各種生物的產地,都有其特定方位,不在那個地方就無法生存,就像鳥鼠同穴,遵循著特定的時令。全球各地都可能出現類似蝙蝠的情況,這些都是遵循“交易”原則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