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一說荊中允)

《本草易讀》~ 本草易讀卷五 (14)

回本書目錄

本草易讀卷五 (14)

1. 天花粉百六十九

取粉用。枸杞為使。惡乾薑,畏牛膝、乾漆,反烏頭。即栝蔞根也。秋月掘者有粉,夏月掘者有筋無粉,不堪用。

甘,酸,微苦,寒,無毒。解消渴,除煩熱,療黃疸,治毒癰。排膿生肌,撲損血瘀。

發黃煩渴,蜜煎服之。(驗方第一。)

一切煩渴水煎服。(第二。)

小兒發黃,同蜜服之。(第三。)

小兒壯熱頭痛,乳汁合末服。(第四。)

小兒囊腫,佐炙草水煎服。(第五。),

耳猝烘烘,削尖,以豬油煎三沸塞之。(第六。)

耳聾未久,用三十斤煮汁,如常釀酒服之。(第七。)

乳汁不下,酒水煎。(第八。)

癰腫初起,同赤小豆末醋合敷。(第九。)

折傷腫痛,熱搗敷之。(第十。)

箭鏃不出,搗敷日三易。(十一。)

針入肉中,方同上。(十二。)

白話文:

取粉用。枸杞為使。 翻譯:取出粉末使用,用枸杞做為佐使。

乾薑,畏牛膝、乾漆,反烏頭 翻譯:惡用乾薑,畏用牛膝、乾漆,反用烏頭。

即栝蔞根也。秋月掘者有粉,夏月掘者有筋無粉,不堪用。 翻譯:就是栝蔞的根。在秋月挖取的纔有粉末,在夏月挖取的只有筋,沒有粉末,不可使用。

甘,酸,微苦,寒,無毒。 翻譯:甘、酸、微苦,性寒,無毒。

解消渴,除煩熱,療黃疸,治毒癰。排膿生肌,撲損血瘀。 翻譯:消解口渴、除煩熱、治療黃疸、治療毒性腫瘡。排出膿液、生長新組織、撲打外傷、瘀血。

發黃煩渴,蜜煎服之。(驗方第一。) 翻譯:出現黃疸、煩渴,用蜂蜜煎服。(驗證方第一)

一切煩渴水煎服。(第二。) 翻譯:所有煩渴,用水煎服。(第二)

小兒發黃,同蜜服之。(第三。) 翻譯:小孩出現黃疸,與蜂蜜一起服用。(第三)

小兒壯熱頭痛,乳汁合末服。(第四。) 翻譯:小孩壯熱、頭痛,用乳汁和藥末服下。(第四)

小兒囊腫,佐炙草水煎服。(第五。), 翻譯:小孩囊腫,加炙草用水煎服。(第五)

耳猝烘烘,削尖,以豬油煎三沸塞之。(第六。) 翻譯:耳朵突然發熱,削尖藥材,用豬油煎三沸塞入耳中。(第六)

耳聾未久,用三十斤煮汁,如常釀酒服之。(第七。) 翻譯:耳聾不久,用三十斤藥材煮成汁液,像釀酒一樣服用。(第七)

乳汁不下,酒水煎。(第八。) 翻譯:乳汁不通,用酒水煎服。(第八)

癰腫初起,同赤小豆末醋合敷。(第九。) 翻譯:腫瘡剛開始出現,與赤小豆研成的粉末和醋混合敷貼。(第九)

折傷腫痛,熱搗敷之。(第十。) 翻譯:骨折、外傷導致腫痛,用熱藥搗爛敷上。(第十)

箭鏃不出,搗敷日三易。(十一。) 翻譯:箭頭沒有拔出來,藥材搗爛敷上,一天換三次。(十一)

針入肉中,方同上。(十二。) 翻譯:針刺入肉中,照上法處理。(十二)

痘後目障,同蟬蛻焙末,將羊肝批開,入藥末,米泔煮熟食之。(十三。)

白話文:

痘瘡後眼睛失明,將蟬蛻磨成粉末,將羊肝切開,放入藥末,用米泔粥煮熟後食用。(第十三法。)

2. 土瓜根百七十

王瓜。月令:四月王瓜生。即此也。

味苦,微寒,無毒。入厥陰肝。通經瘀而破癥結,利二便而消癰腫。

白話文:

王瓜

出處:《月令》:「四月,王瓜生。」

**性味:**苦味,微寒,無毒。

**歸經:**厥陰肝經。

功效:

  • 通經絡,化瘀血,消散癥結。
  • 利小便和大便,消散癰腫。

生魯地平澤田野,及人家垣牆間。三月採根。三月生苗,其蔓多須,嫩時可茹。其葉圓如馬蹄而有尖,面青背淡色而不光。六七月開五出小黃花成簇。結子,熟時有紅黃二色。根如栝蔞根之小者,澄粉甚白。須深掘二三尺乃得正根。

白話文:

生長在平坦、水潤的田野和人家的圍牆之間。三月採收根部。三月生苗,它的藤蔓有很多鬚,嫩的時候可以食用。它的葉片圓形如馬蹄,葉面青色、葉背淡色,沒有光澤。六七月開花,五片淡黃色小花成簇狀。結出的果實,成熟時有紅黃兩種顏色。根部像小號的栝蔞根,澄粉非常白。必須深度挖掘約二三尺才能得到好根。

3. 葛根百七十一

辛,甘,無毒。入足陽明經。解肌退熱升陽散火,止嘔除瀉,生津解渴。降沖逆而定喘,解酒毒而散郁。除眼眶項背之強痛,退胸膈心下之邪熱。血痢溫瘧之疾,腸風疹痘之疴。

白話文:

辛、甘、無毒。進入足陽明經。緩解肌肉疼痛、退燒、升陽、散火、止嘔、除瀉、生津、解渴。降低逆氣、平定喘息,解除酒毒、散鬱。消除眼眶、頸背的疼痛,退除胸膈、心下的邪熱。血痢、溫瘧的疾病,腸風疹痘的疾病。

在處有之。其根外紫內白,蔓生。其葉有三尖,面青背淡。其花成穗紅紫色。其莢如小黃豆莢,亦有毛。

白話文:

這種中藥在許多地方都有生長。它的根部外面是紫色的,裡面是白色的,是蔓生的。它的葉子有三片尖端,正面是青色的,背面是淡白色的。它的花成穗狀,是紅紫色的。它的莢果像小黃豆的莢果,也有毛。

金瘡中風,痙強欲死,水煎四兩服。仍合竹瀝服。(驗方第一。)

服藥過劑,水煎服。(第二。)

中服藥毒,方同上。(第三。)

酒醉不醒。同上。(第四。)

小兒吐血,水煎服。(第五。)

衄血。同上。(第六。)

熱毒下血,與藕節合服。(第七。)

乾嘔不已,水煎服。(第八。)

傷寒頭痛,發熱脈洪,水煎汗之。(第九。)

癤子初起,葛蔓燒末,水合敷。(第十。)

消酒,葛花煎服,飲酒不醉。(十一。)

目眶痛,葛根煎服。(十二。)

白話文:

ERROR

葛根湯桂枝白芍,炙草,姜,棗,葛根麻黃

白話文:

葛根湯:

桂枝:溫陽散寒,緩解頭痛、發熱等症狀。

白芍:養血柔肝,緩解疼痛、煩躁等症狀。

炙草:補氣和中,緩解虛弱、疲倦等症狀。

姜:溫中散寒,緩解惡寒、嘔吐等症狀。

棗:補氣養血,緩解貧血、體虛等症狀。

葛根:發汗解肌,緩解發熱、頭痛等症狀。

麻黃:發汗解表,緩解感冒、發熱等症狀。

治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又治下痢兼太陽表症者。又治剛痙口噤,氣衝項強,溺少無汗。(諸方第一。)

桂枝加葛根湯,桂枝,白芍,炙草,姜,棗,葛根

治項背強几几,有汗惡風。(第二。)

白話文:

方一:桂枝加葛根湯

組成: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葛根

**功效:**治療項背強直、發緊,汗出惡風。

方二:桂枝加葛根湯(無汗惡風)

與方一相同,但症狀為無汗惡風。

葛連芩甘湯,葛根,黃連黃芩甘草

白話文:

葛連芩甘湯:

  • 葛根:具有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
  •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 甘草: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的作用。

葛連芩甘湯是中醫用來治療熱病、濕熱病、痢疾、瘧疾等疾病的方劑。葛根具有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黃芩也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甘草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的作用。這四味藥材合用,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益氣生津的作用,可有效治療熱病、濕熱病、痢疾、瘧疾等疾病。

治下後下利脈促,喘而汗出者。(第三。)

白話文:

葛連芩甘湯,醫家所用,為治熱症、濕熱症、痢疾、瘧疾等病之方劑。

葛根,具清熱生津止渴之效。 黃連,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 黃芩,亦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 甘草,具補氣健脾、益氣生津之效。

四味藥材合用,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益氣生津之效,可用於治療熱症、濕熱症、痢疾、瘧疾等病。

症狀:痢疾之後,下腹疼痛、腹瀉、脈搏微弱、氣喘、出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