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一說荊中允)

《本草易讀》~ 本草易讀卷三 (17)

回本書目錄

本草易讀卷三 (17)

1. 黃連二十六

目猝癢痛,乳汁浸點,諸目悉治。(二十二。)

淚出不止,水浸濃汁漬拭之。(二十三。)

口舌生瘡,酒煎時含。(二十四。)

小兒鼻䘌,鼻下兩道赤色,有疳,以米泔洗之,黃連末敷之。(二十五。)

小兒月蝕生耳後,為末敷之。(二十六。)

小兒食土,取好黃土煎黃連漬之,曬乾與食。(二十七。)

腹中兒哭,煎濃汁呷之。婦科胎哭是也。(二十八。)

子煩、口乾不臥,為末,粥下一錢。(二十九。)

癰疽腫毒,已潰未潰皆可,同檳榔末、雞子清合敷。(三十。)

中巴豆毒利不止,同乾薑末水下。(三十一。)

心火實熱,水煎服。(三十二。)

心猝熱痛,水煎服。(三十三。)

陽毒狂奔,同石膏末,甘草水下。(三十四。)

骨節積熱黃瘦,童尿浸,水煎服。(三十五。)

小兒疳熱流注,通身瘡蝕,或潮熱,肚脹作渴,以黃連五兩入豬肚中,鋪糯米上蒸爛,搗千杵丸服。(三十六。)

嘔煩心熱,黃連五分,乾薑三分。(三十七。)

中熱邪毒,同巴豆吐之。(三十八。)

香連丸,黃連,木香

蜜丸豆大,每白湯下三十。治赤白諸痢,裡急腹痛。(諸方第一。)

赴筵散,黃連,乾薑

為末摻之。治口瘡。(第二。)

黃連湯,黃連,桂枝,炙草,人參,半夏,姜,棗

治腹痛欲嘔,心熱甚者。(第三。)

黃連阿膠湯,黃連,阿膠,黃芩,白芍,雞子黃

治心煩不眠。(第四。)

黃連粉,黃連為末。

水合敷。治浸淫瘡。(第五。)

下痢赤白,黃苔,便赤,脈數。黃連(五分),白芍(一錢五分),苦參(一錢),當歸(一錢五分),枳殼(一錢五分),甘草(一錢),(第六)

白話文:

眼睛突然又癢又痛,用黃連水浸泡後點入眼睛,各種眼疾都可以治療。

淚水不止,用黃連濃汁浸濕的布擦拭。

口舌生瘡,用酒煎煮黃連後含在口中。

小兒鼻樑兩側發紅,患有疳積,用米湯清洗,再敷上黃連粉。

小兒因月蝕而耳後生瘡,用黃連粉敷於患處。

小兒吃土,將黃土煎煮黃連後浸泡,曬乾後給小兒吃。

腹中胎兒哭鬧不止(指胎動不安),煎濃黃連汁飲用。

小孩煩躁不安、口乾舌燥、睡不著覺,將黃連研磨成粉末,每服一錢,與粥一起服用。

癰疽腫毒,無論是否已潰爛,都可用黃連粉、檳榔粉和雞蛋清混合後敷於患處。

誤食巴豆中毒,瀉痢不止,服用黃連和乾薑粉末,用水送服。

心火旺盛,熱氣鬱結,水煎黃連服用。

心臟突然劇痛,水煎黃連服用。

陽毒發作,神志狂亂,將黃連與石膏粉末混合,用甘草水送服。

骨節積熱,身體消瘦發黃,用童尿浸泡黃連,再水煎服。

小兒疳熱流注,全身長瘡潰爛,或伴有潮熱、腹脹口渴,將五兩黃連放入豬肚中,鋪在糯米上蒸爛,搗成一千杵丸服用。

嘔吐煩悶,心煩意熱,黃連五分,乾薑三分。

中暑熱邪毒,用黃連和巴豆一起服用,以催吐解毒。

香連丸:黃連、木香,製成蜜丸,每服三十丸,白湯送服。治療赤白痢疾,裡急腹痛。

赴筵散:黃連、乾薑,研磨成粉末,撒敷患處。治療口瘡。

黃連湯:黃連、桂枝、炙甘草、人參、半夏、生薑、大棗。治療腹痛欲嘔,心熱嚴重者。

黃連阿膠湯:黃連、阿膠、黃芩、白芍、雞蛋黃。治療心煩失眠。

黃連粉:黃連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敷於患處。治療濕疹。

下痢赤白,舌苔黃膩,大便赤色,脈象數。黃連五分,白芍一錢五分,苦參一錢,當歸一錢五分,枳殼一錢五分,甘草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