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一說荊中允)

《本草易讀》~ 本草易讀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本草易讀卷三 (6)

1. 人參第三

水煎服。治大便下秫米水,心旁脅間痛甚者。(九死一生之候。諸方第一。)

又方:單用元肉一味有生者,上大方可不必用。(第二。)

理中湯,人參,白朮,乾薑,炙草

治胸痹,心痞胸滿,脅逆搶心。(第三。)

理中丸,方同上。

治霍亂吐利,頭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第四。)

四逆加參湯,甘草,乾薑,附子,人參

治霍亂利止脈微者。(第五。)

新加湯,桂枝,白芍,炙草,生薑,大棗,人參

治汗後身痛,脈沉遲者。(第六。)

通脈四逆湯,甘草,乾薑,附子

治下利清穀,內寒外熱,厥冷脈微,或利止脈不出者。(第七。)

人參白虎湯,石膏,知母,炙草,粳米,人參

治汗後心煩,口渴舌燥,欲飲水數升,脈洪汗出者。亦治消渴。又治中熱汗出惡風,身熱而渴者。(第八。)

小柴胡湯,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炙草,生薑,大棗

治少陽往來寒熱,胸痛脅滿。(第九。)

獨參湯,人參

治氣虛昏厥,脈微欲絕,婦人崩產脫血,血暈。(第十。)

參附湯,人參,附子

治氣血暴脫。(十一。)

生脈散,人參,五味,麥冬

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出汗。(十二。)

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炙草

治面白氣微,四肢乏力,脈虛弱,或虛熱,或飲食難化。(十三。)四時瘟疫熱毒以及風痰嗽咳,身熱鼻塞,脈洪而盛。柴胡,桔梗,羌活,獨活,茯苓,川芎前胡,枳殼,人參,甘草,薄荷

治四時瘟疫一般者。加葛根兼治痢疾發熱者。(十四。)

異功散,臺參,白朮,雲苓,炙草,陳皮

治一切脾胃不和、吐瀉霍亂虛損等,及小兒一切。(十五。)

人參白虎湯

又治三陽合病,腹滿身重,譫語遺尿,不能轉側,引飲有汗,似風濕癱瘓者。(方見上第八。十六。)

白話文:

人參第三

  1. 水煎服。治療大便排出像米湯一樣稀薄的水樣便,心胸兩側疼痛劇烈者。(這是九死一生的情況,所有方劑中,此方最佳。)

  2. 另一方:單用熟地黃一味,若為新鮮的熟地黃更佳,則上方不必使用了。

  3. 理中湯(人參、白朮、乾薑、炙甘草)治療胸部痹痛,心下痞塞、胸悶,脅肋部氣逆衝擊心臟。

  4. 理中丸(藥物組成同理中湯)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頭身疼痛,畏寒,不願喝水。

  5. 四逆加參湯(甘草、乾薑、附子、人參)治療霍亂腹瀉停止,脈象微弱。

  6. 新加湯(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人參)治療汗出後身體疼痛,脈象沉遲。

  7. 通脈四逆湯(甘草、乾薑、附子)治療下痢稀薄如水,內寒外熱,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或腹瀉停止但脈象仍不出。

  8. 人參白虎湯(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人參)治療汗出後心煩,口渴舌燥,想喝大量的水,脈象洪大,汗出不止。也治療消渴病。還治療裡熱、汗出、惡風、身熱口渴。

  9. 小柴胡湯(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炙甘草、生薑、大棗)治療少陽證的往來寒熱,胸痛脅肋部脹滿。

  10. 獨參湯(人參)治療氣虛昏厥,脈象微弱將絕,婦女崩漏、產後出血、血暈。

  11. 參附湯(人參、附子)治療氣血暴脫。

  12. 生脈散(人參、五味子、麥冬)治療熱邪傷損元氣,氣短乏力,口渴多汗。

  13. 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治療面色蒼白,氣息微弱,四肢乏力,脈象虛弱,或伴有虛熱,或飲食難以消化。

  14. 治療四季瘟疫熱毒以及風痰咳嗽,身熱鼻塞,脈象洪大有力。藥物組成:柴胡、桔梗、羌活、獨活、茯苓、川芎、前胡、枳殼、人參、甘草、薄荷。治療一般四季瘟疫。加入葛根可兼治痢疾發熱。

  15. 異功散(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陳皮)治療一切脾胃不和、嘔吐瀉痢、霍亂虛損等症,以及小兒各種疾病。

  16. 人參白虎湯 又治療三陽合病,腹部脹滿,身體沉重,神志不清,遺尿,不能翻身,喝水後出汗,類似風濕癱瘓者。(藥物組成同第八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