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易讀》~ 本草易讀卷四 (12)
本草易讀卷四 (12)
1. 胡蘆巴九十四
酒浸炒用。
味苦,大溫,無毒。補命門,暖丹田。治冷氣疝瘕,療寒濕腳氣。腹脅脹滿之寒,面色青黑之陰。
出廣州,或云種出海南諸番,其國中蘿蔔子也。舶客將種蒔於嶺外亦生,然不及番中來者。
白話文:
味道苦,性溫,無毒。補益腎精,溫暖丹田。治療由寒氣引起的疝氣和腫塊,緩解寒濕腳氣。腹脅腫脹疼痛由寒氣引起,面色青黑由陰寒引起。
產於廣州,或說種植於海南等番地,是當地蘿蔔的種子。航海商人將種子帶到嶺南地區種植也能生長,但品質不如番地來的。
腿膝痛,行無力,同故紙、木瓜丸服。(驗方第一。),冷氣疝瘕,酒製蘆巴、蕎麥炒研面各四兩,小茴一兩炒,丸服。大便下白則愈。少腹冷痛是也。(第二。)
白話文:
腿腳疼痛,行走無力,與「故紙、木瓜丸」一起服用。(驗方一。)
冷氣疝氣,蘆葦根泡酒,蕎麥炒研成粉,各四兩,小茴香一兩炒熟,做成丸劑服用。大便能排出白色的東西,就代表治好了。少腹因體內寒氣而疼痛。(驗方二。)
沉香內消丸,沉香,木香,蘆巴,小茴
酒丸服。治偏墜痛或小腸疝氣。(諸方第一。)
白話文:
沉香內消丸:
沉香:具有行氣止痛、溫補脾腎的作用,可緩解腹痛、腹瀉等癥狀。
木香:具有理氣止痛、燥濕化痰的作用,可緩解腹脹、腹瀉、嘔吐等癥狀。
蘆巴: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作用,可緩解腹痛、腹瀉、嘔吐等癥狀。
小茴: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作用,可緩解腹痛、腹瀉、嘔吐等癥狀。
將藥煎成丸子服用。治療偏墜痛或小腸疝氣。(諸多方劑中的第一個方劑。)
2. 馬藺子九十五
炒用。治疝醋炒。即蠡實,北人呼為馬楝是也。
白話文:
炒用。用醋炒治疝氣。即荔實,北方人稱之為馬楝。
甘,平,無毒。治寒疝,消水痢,平癰腫,愈瘡癤。利大小腸,止吐衄血。除婦人血氣煩悶,調婦科產後血運。經脈不止之疾,崩中帶下之疴。根葉略同。
白話文:
甘甜,性平,沒有毒性。用於治療寒疝、水痢、平復癰腫、癒合瘡癤。使大小腸暢通,止住吐血、鼻血。消除婦女血氣煩悶,調理產後血運。經脈持續不斷的疾病,崩中、帶下等病症。根和葉的藥性大致相同。
生荒野中。就地叢生,一本二三十莖,苗高三四尺。葉中抽莖,葉似韭而長厚。三月開紫白花,五月結實作角子。
白話文:
生長在荒野,隨處可見。每株有二十到三十個莖,苗高三到四尺。葉子中間抽出莖,葉子像韭菜,但更長更厚。三月開花,花朵為紫色或白色。五月結果,果實像角豆。
喉痹腫痛,同升麻煎,入蜜少許。(驗方第一。)
水痢一切,同白麵各炒,米飲下。(第二。)
睡死不寤,用根取汁服之。(第三。)
喉痹腫痛,喘息欲死,用根葉煎服。(第四。)
小便不通,用花同茴香、葶藶炒末,酒下。(第五。)
白話文:
對於喉嚨腫痛,可與升麻煎同用,加入少許蜂蜜。(驗方第一。)
對於所有水瀉,與白麵同炒,用米湯送服。(第二。)
昏睡不醒,使用根部取汁服下。(第三。)
喉嚨腫痛,呼吸困難瀕臨死亡,使用根葉煎服。(第四。)
小便不通,使用花朵與茴香、葶藶炒成末,用酒送服。(第五。)
3. 牛蒡子九十六
酒蒸焙乾,研粉用。大力子、惡實、鼠黏子。
白話文:
以酒蒸煮後焙乾,研磨成粉末使用。包括大力子、惡實、鼠黏子。
辛,苦,無毒,性降。除癮疹之風濕,解咽喉之風熱,平瘡瘍之腫毒,開腰膝之凝滯。處處有之。三月生苗,高三四尺,四月開花成叢,淡紫色,結實如楓梂而小,萼上細刺百十攢簇之,一梂有子數十顆。其根大者如臂,長者近尺,其色灰黔。七月採子,十月採根。
白話文:
辛、苦,無毒,性味下降。除掉身體上產生瘡疹的風濕疾病,治療咽喉疼痛、口腔潰瘍等風熱疾病,平息瘡瘍腫毒,疏通腰膝關節的閉塞不通。到處都有生長。三月生苗,高三四尺,四月開花成叢,淡紫色,結的果實像楓梂果,但小,細刺在花萼上百十個簇擁在一起,一朵花有幾十顆種子。它的根大如胳膊,長的有一尺左右,顏色是灰黑色。七月採摘果實,十月採摘根。
浮腫咽塞,酒下末。(驗方第一。)
頭痛連睛,同石膏末,茶下。(第二。)
頭痛有痰,同旋花末,茶下。(第三。)
咽膈壅涎,同炙草、荊穗末,湯下緩之。(第四。)
喉痹腫痛,同馬藺子末服。(第五。)
白話文:
浮腫咽塞
服用藥末,並同時飲用酒。(驗方之一)
頭痛連及眼睛
與「石膏」藥末一同服用,並以茶水送服。(第二)
頭痛伴有痰液
與「旋花」藥末一同服用,並以茶水送服。(第三)
咽喉腫脹、有痰
與炙甘草和荊穗藥末一同服用,並以湯水送服,緩緩服下。(第四)
喉嚨腫痛
服用「馬藺子」藥末。(第五)
咽中痘疹,同桔梗、甘草煎。(第六。)
白話文:
咽喉部痘疹,可以用桔梗、甘草煎服。(第六種方劑。)
風熱癮疹,同浮萍炒末,薄荷湯下。(第七。)
白話文:
風熱癮疹,用浮萍炒成末,用薄荷湯送服。(第七種。)
痘熱狂,咽塞便秘,同荊穗、甘草煎。(第八。)
便癰腫痛,炒末,同芒硝蜜水下。(第九。)
蛇蠍蟲毒,煎服。(第十。)
水腫腹大,炒末丸服。(十一。)
手脂腫疼麻木,或連肩膝,同羌活末服。(十二。)
白話文:
痘熱狂,咽塞便祕: 痘痘發炎嚴重,伴有咽喉腫痛,便祕。與荊芥、甘草一起煎煮服下。(第八。)
癰腫疼痛: 將荊芥炒成粉末,與芒硝混入蜂蜜水中服下。(第九。)
蛇蠍蟲毒: 煎煮荊芥服下。(第十。)
水腫腹大: 炒荊芥成粉末製成藥丸服下。(十一。)
手脂腫疼麻木(包括肩、膝連帶疼痛): 將荊芥與羌活磨成粉末一起服下。(十二。)
4. 牛蒡根葉
苦,寒,無毒。療一切癰疽,惡瘡、杖瘡、金瘡、反花,治諸般風疾,中風、弱風、勞風、弱風。
燥熱發狂,取根汁服。(驗方第一。)
心煩熱恍惚。同上。(第二。)
一切風疾,同生地、枸杞、牛膝浸酒服。(第三。)
筋牽骨痛,同地黃、黑豆浸酒服。(第四。)
面忽腫痛,用根酒煎膏,貼之,仍酒服。(第五。)
頭風白屑,同葉熬稠,塗之,至明,皂角水洗下。(第六。)
咽熱腫,用根煎服。(第七。)
項上癭疾,用根或煎或丸。(第八。)
白話文:
苦、寒,無毒。治療一切癰疽、惡瘡、杖瘡、金瘡、反花,治癒各種風疾,如中風、弱風、勞風、弱風。
燥熱發狂,取根部汁液服用。(驗方之一)
心煩熱恍惚。同上。(驗方之二)
各種風疾,與生地、枸杞、牛膝一起浸酒服用。(驗方之三)
筋骨疼痛,與地黃、黑豆一起浸酒服用。(驗方之四)
臉部突然腫痛,用根部與酒煎成膏狀,貼在患處,並口服酒。(驗方之五)
頭風白屑,與葉子熬煮至濃稠,塗抹患處,天亮後用皁角水洗淨。(驗方之六)
咽喉腫熱,用根部煎服。(驗方之七)
頸部癭疾,用根部煎服或製成丸藥服用。(驗方之八)
小便不通,臍腹急痛,與生地、滑石、蜜水煎服。(驗方之九)
瘡癤,用葉子貼在患處。(驗方之十)
各種瘡腫毒,取汁液加入米中煮成粥服用。(驗方之十一)
多年惡瘡,取根部汁液,與豬脂油混合封閉患處。(驗方之十二)
漏瘡。同上。(驗方之十三)
小便不通,臍腹急痛,同生地、滑石,蜜水煎下。(第九。)
瘡癤,以葉貼之。(第十。)
諸瘡腫毒,取汁入米煮粥服。(十一。)
積年惡瘡,以根取汁,合豬脂油封之。(十二。)
漏瘡。同上。(十三。)
白話文:
苦、寒,無毒。治療一切癰疽、惡瘡、杖瘡、金瘡、反花,治癒各種風疾,如中風、弱風、勞風、弱風。
燥熱發狂,取根部汁液服用。(驗方之一)
心煩熱恍惚。同上。(驗方之二)
各種風疾,與生地、枸杞、牛膝一起浸酒服用。(驗方之三)
筋骨疼痛,與地黃、黑豆一起浸酒服用。(驗方之四)
臉部突然腫痛,用根部與酒煎成膏狀,貼在患處,並口服酒。(驗方之五)
頭風白屑,與葉子熬煮至濃稠,塗抹患處,天亮後用皁角水洗淨。(驗方之六)
咽喉腫熱,用根部煎服。(驗方之七)
頸部癭疾,用根部煎服或製成丸藥服用。(驗方之八)
小便不通,臍腹急痛,與生地、滑石、蜜水煎服。(驗方之九)
瘡癤,用葉子貼在患處。(驗方之十)
各種瘡腫毒,取汁液加入米中煮成粥服用。(驗方之十一)
多年惡瘡,取根部汁液,與豬脂油混合封閉患處。(驗方之十二)
漏瘡。同上。(驗方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