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一說荊中允)

《本草易讀》~ 本草易讀卷四 (11)

回本書目錄

本草易讀卷四 (11)

1. 胭脂八十八

起自商紂,以紅花汁凝作之。

甘,平,無毒。活血脈而解豆毒,塗鵝口而滴聤耳。

乳頭破裂,同蛤粉敷。(驗方第一。)

小兒鵝口,白厚如紙。以乳汁合敷之。(第二。)

胭脂膏

白話文:

起源於商紂王時期,以[紅花]汁凝結成膏。

味道甘,性平,無毒。能活血化瘀,解豆類食物中毒;塗抹於鵝口瘡上,可滴入耳朵中。

若乳頭破裂,可與蛤粉一同敷用。(驗方第一)

若小兒鵝口瘡,呈現白色厚膜狀如紙。可用母乳與胭脂膏混合敷用。(第二)

胭脂膏

同升麻煎湯去渣,於湯內揉出紅汁,再加雄黃細末調勻,塗之。治毒痘鎖眼,蒙骩抱鼻,銷

口銷唇,聚背燕窩疊錢。(諸方第一。)

白話文:

將升麻煎湯去渣,在湯內揉出紅汁,再加入雄黃細末攪拌均勻,塗在患處。用於治療毒痘鎖眼,蒙骩抱鼻,腫脹。

口裡脫皮、嘴脣乾裂,後背長瘡、出現一層層【燕窩】狀的物質覆蓋在瘡上。(眾多中醫方劑中的首選方劑。)

2. 大小薊八十九

大者生山谷之中,小者生平澤。即俗所謂刺刺菜是也。

白話文:

體積大的生長在山谷之中,體積小的生長在平地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刺刺菜。

甘,平,無毒。大薊根治吐衄崩漏,兼治女子赤白之沃;葉療腸癰撲損,兼療惡瘡疥癬之疴。善消瘀血,尤能安胎。小薊力微,破瘀生新,保精養血。又退熱補虛,開胃下食。解胸膈之煩悶,止金瘡之血出。搗汁除夏日之熱煩,作菜療一身之風熱。

白話文:

甘甜,平性,沒有毒。大薊根可以治療吐血、衄血、崩漏,也可用於治療女性的赤白帶下;葉子可以治療腸癰、撲損,也可用於治療惡瘡疥癬等疾病。它擅長消除瘀血,特別能安胎。小薊功效較弱,可以破瘀生新,保精血。它還能退燒補虛,增強食慾。可以緩解胸悶,止金瘡出血。榨成汁可消除夏天的煩熱,做成菜餚可治療全身的風熱。

猝瀉鮮血,小薊葉取汁服。(驗方第一。)

墜胎下血,小薊根葉同益母草煎服。(第二。)

金瘡血出,小薊苗搗敷。(第三。)

鼻塞不通,水煎小薊服。(第四。)

癬癢,小薊葉取汁服。(第五。)

婦人陰癢,小薊煎洗之。(第六。)

白話文:

突然排出鮮血時,可以用小薊葉搾汁飲用。

墜胎後出血,可以將小薊的根和葉與益母草一起煎煮服用。

對於刀傷或其他外傷出血,可以用搗碎的小薊苗敷在傷口上。

鼻塞不通時,可以用水煎小薊來飲用。

患有癬症且感到瘙癢時,可以飲用小薊葉搾出的汁液。

婦女若感到私處瘙癢,可以用小薊煎煮的水來清洗。

3. 續斷九十

酒浸焙用。地黃為使,惡雷丸。

白話文:

酒浸製後再用火烘焙使用。地黃為君藥,惡雷丸。

辛,苦,微溫,無毒。理筋骨折傷,治崩中漏下。破瘀血而止腰痛,暖子宮而縮小便。漏胎遺精之疾,腸風血痢之疴。為胎產要劑,亦外科良藥。

白話文:

辛辣、苦澀,略帶溫熱,不含毒。可以調理筋骨折斷的傷處,治療崩漏和遺尿。可以破除瘀血,使腰痛消失,溫暖子宮,緩解小便。對於漏胎和遺精的疾病,以及腸風血痢的疾病,都可以治療。是治療分娩的要藥,也是外科的良藥。

所在山谷皆有。苗干四梭似苧麻,葉兩兩相對。四月開花似益母花,根如大薊。自漢以後,皆以大薊為續斷,相承久矣。又曰色赤而瘦,折之有煙塵起者為良,川產者為勝。

白話文:

所有山谷都有。莖幹四條稜角像薴麻,葉子兩兩相對。四月開花像益母草花,根像大薊。自漢朝以後,都把大薊當作續斷,相傳已久。又說顏色紅而瘦弱,折斷後有煙塵升起的纔好,四川產的最好。

血痢不愈,為末二錢,入平胃散兩,水煎服。(驗方第一。)

產後諸疾血運,心悶煩熱,氣欲絕,心頭硬,乍寒熱,水煎服。(第二。)

白話文:

血痢不愈 研為細末二錢,加入兩錢平胃散中,以水煎煮服用。(驗方第一。)

產後諸疾 產後出現諸般血運疾病,心悶煩熱,氣息微弱,心頭堅硬,交替出現寒熱症狀,以水煎煮服用。(驗方第二。)

4. 漏蘆九十一

甘草拌蒸乾用。連翹為使。苗根皆可。

咸,寒,無毒。入足陽明經。散熱解毒,通經下乳,排膿止血,續筋長肉。疽痔瘡瘰皆療,泄精尿血悉醫。

生喬山山谷,曹,兗、汴東及秦、海諸州皆有之。苗類油麻,高六七尺,秋深黑枯如漆。採時用苗,八月採根。

冷勞瀉痢,一兩,艾葉四兩,醋熬膏丸之。(驗方第一。)

產後帶下。同上。(第二。)

白禿頭瘡,燒灰,豬油合敷。(第三。)

白話文:

將甘草拌勻蒸乾,用連翹做引藥。連翹的莖葉根都可以用。甘草性味甘寒,無毒,入足陽明經,能散熱解毒、通經下乳、排膿止血、續筋長肉。能治療疽、痔瘡、瘰癧等,也能治療遺精、尿血。連翹生長在山谷、曹州、兗州、汴州東部以及秦州、海州等地。植株像油麻,高約六七尺,秋天枯萎後呈漆黑色。採收時可用莖葉,八月採收根部。冷勞瀉痢,用甘草一兩、艾葉四兩,以醋熬成膏,製成丸劑服用。(驗方第一。)產後帶下,用藥同冷勞瀉痢。(第二。)白禿頭瘡,將連翹燒成灰,與豬油混合敷用。(第三。)

5. 苧根九十二

甘寒而滑,無毒。瀉熱散瘀,補陰潤燥。治天行熱疾,大渴大狂;療胎動下血,熱淋血淋。

貼丹毒而愈骨哽,療金瘡而平折傷。

閩、蜀、江、浙、曹、兗諸州皆有之。

產後腹痛,以苧皮按腹上。(驗方第一。)

白話文:

此藥性味甘涼而滑膩,沒有毒性。可以清熱化瘀,滋陰潤燥。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發熱口渴、神志不清;治療胎動引發的出血,小便熱痛、血尿。

貼敷在丹毒上可以治癒,可以消散骨頭中的瘀血,可以用於治療刀傷、平復骨折。

在福建、四川、江蘇、浙江、山東、河南等省份都有出產。

產後腹痛,可以用薴麻皮敷在肚子上。(驗方第一。)

痰哮咳嗽,苧根焙末,生豆腐蘸食良效。如未痊,可再以豬肉二三片蘸食甚效。(第二。)

白話文:

痰咳氣喘、咳嗽,用薴麻根烤焦後研成細末,用生豆腐沾著吃,效果很好。如果沒治好,可以用豬肉兩三片沾著吃,效果非常好。(第二種方法。)

小便不通,為末,同蛤粉新水下。(第三。)

血淋熱淋,苧麻煎服,大妙。(第四。)

肛門腫痛,搗爛坐之良。(第五。)

癰疽腫痛初起者,搗敷之。(第六。)

五色丹毒,煎汁浴之。(第七。)

雞魚骨哽,取汁灌之。(第八。)

白話文:

尿液排泄不畅,可用蛤蜊粉和新鲜水一起服用。

血尿和尿频灼热,可用苧麻煎水喝,效果很好。

肛门肿痛,可用捣烂的药物敷在患处。

痈疽肿痛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用捣烂的药物敷在患处。

五色丹毒,可用药草煎汁洗澡。

鱼骨卡喉,可用药物汁液灌服。

6. 大青九十三

甘,咸,大寒,無毒。除時疾之大狂,消陽毒之發斑。療血痢而息黃疸,平丹毒而解喉痹。

白話文:

甘、鹹,大寒,無毒。能去除瘟疫造成的狂亂,消退陽毒引起的斑點。治療血痢,消除黃疸,平定丹毒,解除喉嚨腫痛。

處處有之。高二三尺,莖圓,葉長三四寸,面青背淡,對節而生。八月開小紅花成簇,結實大如椒。

白話文:

到處都有。植株高二到三尺,莖呈圓形,葉長三四寸,正面青綠色背面淡綠色,兩葉互生。八月開花,花朵小而紅色成簇生長,果實大如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