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一說荊中允)
《本草易讀》~ 本草易讀卷二 (30)
本草易讀卷二 (30)
1. 附:手指疔毒
諸疔初起俱用雄黃散(雄黃四百三十三。)
內服俱用蟾酥丸(蟾酥三百六十三,諸方一。)
蛇頭疔起疱紫硬痛(蟾酥三百六十三,諸方一。)
天蛇無疱腫紅痛(雄黃四百三十三,驗方十八。)
蛇眼疔生指甲旁
蛇背疔生甲根後
蛇節中節繞指腫痛
蛇腹中節前面腫
泥鰍一指通腫痛
諸毒潰後俱用琥珀膏(銀硃四百三十二,諸方一。)
蜣螂蛀漫腫不紅痛生指節(膽礬四百五十九,諸方一。)
白話文:
手指上的疔瘡剛開始發作時,都使用雄黃散(雄黃,方劑編號433)。
內服則都使用蟾酥丸(蟾酥,方劑編號363,收錄於諸方一)。
蛇頭疔的特徵是長出紫色的硬皰,並且會疼痛(使用蟾酥,方劑編號363,收錄於諸方一)。
天蛇疔的特徵是腫脹、發紅、疼痛,但沒有皰疹(使用雄黃,方劑編號433,收錄於驗方十八)。
蛇眼疔長在指甲旁邊。
蛇背疔長在指甲根部的後面。
蛇節疔是繞著手指的中間關節腫脹疼痛。
蛇腹疔是手指中間關節前面腫起來。
泥鰍疔是整個手指頭都腫脹疼痛。
各種疔瘡潰爛後,都使用琥珀膏(銀硃,方劑編號432,收錄於諸方一)。
蜣螂蛀疔的特徵是蔓延腫脹,但不紅不痛,長在手指關節處(使用膽礬,方劑編號459,收錄於諸方一)。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