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易讀》~ 本草易讀卷二 (21)
本草易讀卷二 (21)
1. 小兒部九十九
面耳生瘡(大米二百,驗方七。)
小兒瘰癧(榆皮三百零九,驗方五。)
小兒臍瘡(馬莧二百三十二,驗方十一。)
臍瘡(伏龍四百一十五,驗方五。)
臍濕(當歸四十六,驗方二十二。)
耳後月蝕(黃連二十六,驗方二十六。)
癬瘡(蛇床四十八,驗方十。)
疥癬(藁本四十九,驗方一。)
臍腫(荊芥七十三,驗方十六。)
臍瘡不幹(諸綿三百四十一,驗方四。)
小兒尿血(甘草第一,驗方十一。)
小兒瘦(甘草第一,驗方十二。)
小兒多困(人參第三,驗方十。)
鼻䘌(黃連二十六,驗方二十五。)
小兒食土(黃連二十六,驗方二十七。)
疳熱流注(黃連二十六,驗方三十六。)
尿血(升麻三十五,驗方七。)
陰莖腫(木香五十三,驗方六。)
發退(香薷七十二,驗方三。)
脫肛(荊芥七十三,驗方十四。)
小兒中暑(穀精一百二十六,驗方四。)
小兒腫病(牽牛子一百六十四,驗方五。)
小兒目赤(黃連二十六,驗方二十。)
小兒目赤(胡連二十七,驗方七。)
目赤竹瀝(三百三十八,驗方四。)
腹脹疳熱(胡連二十七,驗方二。)
腹脹(半夏一百四十二,驗方二。)
腹脹煩悶(大麥一百九十八,驗方二。)
黃疸(胡連二十七,驗方六。)
黃疸(瓜蔞一百六十八,驗方十三。)
小兒發黃(花粉一百六十九,驗方三。)
小兒夜啼(前胡三十一,驗方一。)
小兒夜啼(青黛一百二十二,驗方五。)
小兒夜啼(牽牛子一百六十四,驗方七。)
小兒解顱(防風三十二,驗方六。)
小兒解顱(南星一百四十,驗方十六。)
小兒解顱(雞冠三百八十七,驗方八。)
客忤不言(細辛四十三,驗方五。)
小兒熱丹(青黛一百二十二,驗方一。)
赤遊色如紅雲,遊走不定,入心者死(芭蕉一百零一,驗方二。)
赤遊(蚯蚓三百六十五,驗方一。)
丹毒(石膏四百三十四,驗方二。)
丹毒(香油一百九十五,驗方七。)
初生二便不通(香油一百九十五,驗方十六。)
初生無皮(大米二百,驗方六。)
肚大黃瘦(麥芽二百十六,驗方五。)
小兒砂淋(黑豆二百零七,驗方十七。)
小兒不語(小豆二百零九,驗方十。)
小兒風寒(萊菔二百二十七,驗方二十五。)
浮腫絲瓜(二百三十九,驗方十五。)
囊腫(花粉一百六十九,驗方五。)
卵腫(桃仁二百四十三,驗方七。)
寒疝腹疼(大梨二百四十六,驗方九。)
脾疳(蘆薈二百九十二,驗方一。)
小兒重舌(皂刺三百零五,驗方三。)
小兒重舌(桑皮三百十四,驗方一。)
小兒重舌(蜣螂三百五十九,驗方四。)
小兒重舌(伏龍四百一十五,驗方一。)
囟腫,頭心也(黃柏二百九十四,驗方十四。)
白話文:
兒童疾病治療記錄:
- 面部及耳朵長瘡:使用大米。
- 兒童瘰癧(淋巴結腫大):使用榆皮。
- 兒童肚臍長瘡:使用馬齒莧。
- 肚臍長瘡:使用伏龍芝(一種藥材)。
- 肚臍濕疹:使用當歸。
- 耳後長月蝕形狀的瘡:使用黃連。
- 癬瘡:使用蛇床子。
- 疥癬:使用藁本。
- 肚臍腫脹:使用荊芥。
- 肚臍瘡不癒合:使用諸綿(一種藥材)。
- 兒童尿血:使用甘草。
- 兒童消瘦:使用甘草。
- 兒童嗜睡:使用人參。
- 鼻齆(鼻塞):使用黃連。
- 兒童吃土:使用黃連。
- 疳熱流注(一種兒童疾病):使用黃連。
- 尿血:使用升麻。
- 陰莖腫脹:使用木香。
- 發燒退燒:使用香薷。
- 脫肛:使用荊芥。
- 兒童中暑:使用穀精草。
- 兒童腫脹病:使用牽牛子。
- 兒童眼睛紅腫:使用黃連。
- 兒童眼睛紅腫:使用胡連(一種藥材)。
- 眼睛紅腫,使用竹瀝。
- 腹脹伴疳熱:使用胡連。
- 腹脹:使用半夏。
- 腹脹煩悶:使用大麥。
- 黃疸:使用胡連。
- 黃疸:使用瓜蔞。
- 兒童黃疸:使用花粉。
- 兒童夜啼:使用前胡。
- 兒童夜啼:使用青黛。
- 兒童夜啼:使用牽牛子。
- 兒童顱縫裂開:使用防風。
- 兒童顱縫裂開:使用南星。
- 兒童顱縫裂開:使用雞冠花。
- 客忤(一種兒童疾病)不說話:使用細辛。
- 兒童熱丹(一種皮膚病):使用青黛。
- 紅色斑點遊走不定,入心則死:使用芭蕉。
- 紅色斑點遊走:使用蚯蚓。
- 丹毒:使用石膏。
- 丹毒:使用香油。
- 新生兒大小便不通:使用香油。
- 新生兒無皮:使用大米。
- 肚子大,身體瘦弱:使用麥芽。
- 兒童砂淋(一種泌尿系統疾病):使用黑豆。
- 兒童不說話:使用小豆。
- 兒童風寒:使用蘿蔔。
- 浮腫,使用絲瓜。
- 囊腫:使用花粉。
- 卵腫:使用桃仁。
- 寒疝腹痛:使用大梨。
- 脾疳:使用蘆薈。
- 兒童舌頭腫大:使用皂刺。
- 兒童舌頭腫大:使用桑白皮。
- 兒童舌頭腫大:使用蜣螂。
- 兒童舌頭腫大:使用伏龍芝。
- 囟門腫脹:使用黃柏。
請注意,以上僅為古代醫方記錄,並非現代醫學建議。 任何疾病都應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