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易讀》~ 本草易讀卷二 (12)
本草易讀卷二 (12)
1. 諸骨哽咽部八十五
諸骨哽咽(砂仁五十九,驗方三。)
諸骨哽咽(半夏一百四十二,驗方十九。)
諸骨哽咽(鳳仙一百四十五,驗方二。)
諸骨哽咽(薔薇一百六十六,驗方七。)
諸骨哽咽(皂角三百零四,驗方七。)
諸骨哽咽(瞿麥一百十六,驗方五。)
白話文:
各種骨頭卡在喉嚨(用砂仁,共五十九個驗方,其中有三個驗方可用。)
各種骨頭卡在喉嚨(用半夏,共一百四十二個驗方,其中有十九個驗方可用。)
各種骨頭卡在喉嚨(用鳳仙,共一百四十五個驗方,其中有兩個驗方可用。)
各種骨頭卡在喉嚨(用薔薇,共一百六十六個驗方,其中有七個驗方可用。)
各種骨頭卡在喉嚨(用皂角,共三百零四個驗方,其中有七個驗方可用。)
各種骨頭卡在喉嚨(用瞿麥,共一百十六個驗方,其中有五個驗方可用。)
2. 物傷部八十六
犬咬成瘡(白果二百五十三,驗方九。)
豬咬成瘡(龜板三百七十九,驗方五。)
犬咬腫痛(人參第三,驗方十三。)
風犬傷人(紫蘇七十六,驗方五。)
風犬咬傷(糯米二百零一,驗方九。)
風犬咬傷(防風三十二,驗方十。)
虎犬咬傷(地榆十九,驗方六。)
蛇骨刺人痛甚(牡鼠四百零六,驗方五。)
虎蛇傷人(三七二十五,驗方八。)
毒蛇傷人(白芷五十,驗方十二。)
蛇虺傷人(薄荷七十五,驗方五。)
蛇傷人(紫蘇七十六,驗方四。)
蛇咬成瘡(黃酒二百十八,驗方三。)
蛇傷腫毒(公英二百三十三,驗方三。)
蛇骨刺人(牡鼠四百零六,驗方五。)
蛇纏人足(童尿四百一十,驗方七。)
蠍子螫人(半夏一百四十二,驗方十八。)
蠍蜈螫傷(大蒜二百二十三,驗方十二。)
毒蠍螫人(黃酒二百十八,驗方五。)
毒蜂傷螫(香油一百九十五,驗方八。)
毛蟲螫人(馬齒莧二百三十二,驗方十四。)
蜘蛛咬傷(蔥二百二十一,驗方二十八。)
蜘蛛瘡毒(黃酒二百十八,驗方四。)
蜘蛛咬傷(香油一百九十五,驗方五。)
蜘蛛傷(貝母三十九,驗方十。)
蜈咬蜂螫(人參第三,驗方十四。)
蜈蚣傷人(香附六十八,驗方五。)
蜈蚣傷人(川芎四十七,諸方三。)
諸蟲咬傷(胡麻一百九十五,驗方四。)
蜈蚣咬傷(雞冠三百八十七,驗方四。)
竹木入肉(茅根四十一,驗方一。)
竹木入肉(瞿麥一百十六,驗方六。)
箭刀在肉(瞿麥一百十六,驗方七。)
竹木針刺(留行一百十七,驗方三。)
針刺入肉(蓖麻一百三十四,驗方二十。)
箭鏃不出(花粉一百六十九,驗方十一。)
針入在肉(花粉一百六十九,驗方十二。)
竹木簽刺(糯米二百零一,驗方十四。)
刺在肉中(棗仁三百十九,驗方四。)
刺在肉中(螻蛄三百六十,驗方六。)
箭入肉中(螻蛄三百六十,驗方七。)
針鐵入肉(蓖麻一百三十四,驗方二十五。)
竹木入肉(螻蛄三百六十,驗方八。)
白話文:
被狗咬傷造成的瘡(使用白果二百五十三,驗方九個)。
被豬咬傷造成的瘡(使用龜板三百七十九,驗方五個)。
被狗咬傷造成的腫痛(使用人參第三,驗方十三個)。
被瘋狗咬傷(使用紫蘇七十六,驗方五個)。
被瘋狗咬傷(使用糯米二百零一,驗方九個)。
被瘋狗咬傷(使用防風三十二,驗方十個)。
被老虎或狗咬傷(使用地榆十九,驗方六個)。
蛇骨刺入皮膚,疼痛難忍(使用牡鼠四百零六,驗方五個)。
被老虎或蛇咬傷(使用三七二十五,驗方八個)。
被毒蛇咬傷(使用白芷五十,驗方十二個)。
被蛇或虺(一種毒蛇)咬傷(使用薄荷七十五,驗方五個)。
被蛇咬傷(使用紫蘇七十六,驗方四個)。
被蛇咬傷造成的瘡(使用黃酒二百十八,驗方三個)。
被蛇咬傷引起的腫毒(使用公英二百三十三,驗方三個)。
蛇骨刺入皮膚(使用牡鼠四百零六,驗方五個)。
被蛇纏住腳(使用童尿四百一十,驗方七個)。
被蠍子螫傷(使用半夏一百四十二,驗方十八個)。
被蠍子或蜈蚣螫傷(使用大蒜二百二十三,驗方十二個)。
被毒蠍子螫傷(使用黃酒二百十八,驗方五個)。
被毒蜂螫傷(使用香油一百九十五,驗方八個)。
被毛蟲螫傷(使用馬齒莧二百三十二,驗方十四個)。
被蜘蛛咬傷(使用蔥二百二十一,驗方二十八個)。
蜘蛛引起的瘡毒(使用黃酒二百十八,驗方四個)。
被蜘蛛咬傷(使用香油一百九十五,驗方五個)。
蜘蛛造成的傷(使用貝母三十九,驗方十個)。
被蜈蚣或蜂螫傷(使用人參第三,驗方十四個)。
被蜈蚣咬傷(使用香附六十八,驗方五個)。
被蜈蚣咬傷(使用川芎四十七,驗方三個)。
被各種蟲咬傷(使用胡麻一百九十五,驗方四個)。
被蜈蚣咬傷(使用雞冠三百八十七,驗方四個)。
竹子或木頭刺入肉中(使用茅根四十一,驗方一個)。
竹子或木頭刺入肉中(使用瞿麥一百十六,驗方六個)。
箭或刀刺入肉中(使用瞿麥一百十六,驗方七個)。
竹子或木頭針刺入皮膚(使用留行一百十七,驗方三個)。
針刺入肉中(使用蓖麻一百三十四,驗方二十個)。
箭頭無法取出(使用花粉一百六十九,驗方十一個)。
針留在肉中(使用花粉一百六十九,驗方十二個)。
竹子或木頭籤刺入皮膚(使用糯米二百零一,驗方十四個)。
刺留在肉中(使用棗仁三百十九,驗方四個)。
刺留在肉中(使用螻蛄三百六十,驗方六個)。
箭射入肉中(使用螻蛄三百六十,驗方七個)。
針或鐵刺入肉中(使用蓖麻一百三十四,驗方二十五個)。
竹子或木頭刺入肉中(使用螻蛄三百六十,驗方八個)。
3. 百合部八十七
百合變熱(百合二百三十五,驗方一。)
百合變渴(百合二百三十五,驗方二。)
百合腹滿(百合二百三十五,驗方三。)
汗後百合(百合二百三十五,諸方一。)
下後百合(百合二百三十五,諸方二。)
吐後百合(百合二百三十五,諸方二。)
不因汗吐下百合(百合二百三十五,諸方三。)
白話文:
百合症狀轉為發熱(百合用量二百三十五,驗方一。)
百合症狀轉為口渴(百合用量二百三十五,驗方二。)
百合症狀出現腹脹滿(百合用量二百三十五,驗方三。)
發汗後出現百合症狀(百合用量二百三十五,各種處理方法一。)
使用瀉下藥後出現百合症狀(百合用量二百三十五,各種處理方法二。)
使用催吐方法後出現百合症狀(百合用量二百三十五,各種處理方法二。)
並非因為發汗、催吐或瀉下而出現的百合症狀(百合用量二百三十五,各種處理方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