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一說荊中允)

《本草易讀》~ 例 (2)

回本書目錄

例 (2)

1.

一、是編諸方,於藥之習見習知者,獨加詳收。以習見習知者,多真實無偽也。

一、是編諸方,即不常習醫之人,亦可照症查方。如遇病人所求,即照目錄中,查其所病,再照所病,查其所兼症,乃照所症,尋篇查其所宜方。或此方不妥,再查目錄中,另查彼方。或彼方仍不妥,欲另取大方,即照諸方中大方加減取用。仍即所方本部,查其藥性之寒熱溫涼、反畏宜忌,再即病之寒熱虛實,而合觀之,盡任用藥。即不小效,亦無大咎。

凡尿赤便燥,舌苔氣粗口渴者,實熱也。尿清便滑,舌潤氣微,口不渴者,虛寒也。然外感初得,舌色亦潤,不可不知。

一、是編當家值一部,以備緩急之需。蓋即稍識字之人,亦可照症查方。或山僻之區,無地求藥,或貧寒之家,乏資製劑,即照目錄所症。其旁註中,有所習見習知之品,而所習見習知之品,即方中之君藥,或即此單方一味。如此方不妥,或不效,欲另擇一方,仍照前再查一方。蓋方隨意到,用之不盡也。

一、有謂古方不能治今病者,此大謬也。夫病不外乎六淫七情,試問風寒暑濕,古今之天氣,有以異乎?喜怒憂思,古今之人情,不相侔乎?如果有異而不侔,何《傷寒》、《金匱》諸方,用之而效驗如響,唐、宋以下諸方,用之而有效有不效者,豈以仲景為今,而唐、宋以下為古耶?蓋非古方之不效於今,而實今人之不復能用古也。茲撰大方,不遺仲景,而唐、宋以下,仍擇其精詳者,悉附記載,聊備用方者之去取云爾。

白話文:

[例]

本書收錄的方劑,多是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所總結,因此真實可靠。

即使是不常行醫的人,也能根據症狀查找方劑。遇到病人,先在目錄中查找其主要病症,再查找伴隨的症狀,然後根據症狀找到相應的方劑。如果這個方劑不適合,再在目錄中查找其他方劑。如果仍然不適合,想選用其他較為通用的方劑,可以在書中找到大方的加減方法,並根據方劑中藥材的寒熱溫涼、配伍禁忌以及病人的寒熱虛實情況綜合考慮,使用藥物。即使療效不佳,也不會造成大的危害。

小便赤黃、大便乾燥、舌苔厚膩、口渴,屬於實熱;小便清澈、大便稀溏、舌苔潤濕、氣息微弱、不口渴,屬於虛寒。但外感初期,舌苔也可能潤濕,需要注意區分。

本書作為家庭常備醫書,以備不時之需。即使是識字不多的人,也能根據症狀查找方劑。在偏遠山區,或貧困家庭,缺乏就醫條件或醫療資源時,可以根據目錄中的症狀查找。目錄旁註中,有標明常用藥材,這些常用藥材往往是方劑中的君藥,或者單味藥就可以起到療效。如果方劑不適合或無效,想要選擇其他方劑,可以按照之前的步驟再次查找。本書方劑豐富,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運用。

有人認為古代方劑不能治療現代疾病,這是錯誤的。疾病無非是由於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和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所致。試問,風寒暑濕等外邪,古今的天氣變化有很大不同嗎?喜怒憂思等情志,古今的人情世故有很大差別嗎?如果沒有太大差異,那麼《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古方為何能有效,唐宋以後的方劑為什麼有的有效有的無效呢?這不是因為古方對現代疾病無效,而是現代人不會運用古方。本書收集了大量方劑,既包括張仲景的經典方劑,也收錄了唐宋以後精選的有效方劑,供讀者參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