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一說荊中允)

《本草易讀》~ 本草易讀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本草易讀卷三 (6)

1. 天麻第八

酒浸焙用,鮮明者良。

白話文:

浸泡在酒中烘烤使用,鮮豔者為佳。

甘,平,微溫,無毒。入厥陰肝。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療風熱麻痹,語言不遂。風癇驚悸良劑,眩暈頭痛靈丹。血液衰少及類中風者忌用。

白話文:

甘、平、微溫,無毒。歸屬於厥陰肝經。治療各種風濕痹痛,四肢拘攣,治療風熱麻痹,語言不遂。風癇驚悸的良藥,眩暈頭痛的靈丹妙藥。血液衰少及類中風的人忌用。

生平澤。莖似馬鞭草,節節生紫花,花中有子如葙子。與御風草相似,只是莖葉不同。根莖斑,葉背部有青點者,御風草也。

白話文:

生平澤。莖如馬鞭草,每一個節上都開有紫色的花,花中子像葙子。和平風草相似,不同的是莖和葉。根和莖有花紋,葉背面有青色斑點的,是御風草。

眼黑頭旋,同川芎服。(驗方第一。)

白話文:

眼珠發黑頭暈,和川芎同服。(驗方第一。)

腰腳痛,同半夏細辛,絹盛蒸熱熨之。(第二。)

白話文:

腰腳疼痛,用半夏、細辛,還有絹布,一起蒸熱了熨敷患處。(第二種方法。)

消風化痰,清頭目,同川芎丸服。(第三。)

肝虛不足,同川芎服。(第四。)

白話文:

消滅風氣,化解痰飲,使頭目清利,與川芎丸同服。(第三)

肝血虛弱不足,與川芎湯劑同服。(第四)

2. 白朮第九

陳壁土炒用。

白話文:

陳皮,用土炒後服用。

甘,溫,苦,平,無毒。入脾胃二經。燥濕補脾,溫中和胃,生津止渴,已嘔住瀉。進飲食,祛勞倦,消痰水,除肌熱。君黃芩而安胎,佐枳實以消痞。血燥無濕者禁用,瘡瘍潰後忌之,以能生膿作痛也。

白話文:

甘、溫、苦,性平,無毒。歸屬脾、胃二經。可燥濕補脾、溫中和胃、生津止渴、止吐止瀉、健運脾胃、增進食慾、消除疲勞和水腫、解決肌肉熱症。跟黃芩搭配可以安胎;跟枳實搭配可以消除痞滿。血燥無濕者禁用,瘡瘍潰爛後忌用,因為它可生膿痛。

處處有之,以茅山、嵩山、蔣山、白山者為良。今生杭、越、舒、宣諸州山崗上。葉葉相對,上有毛。方莖,莖端有花,淡紫碧紅數色,根作椏生。大塊紫花,根如雲頭者佳。蓋古方所用,皆白朮也。又古方蒼白不分是也。今市人多以米粉塗令白,非自然矣,宜刮去之。

白話文:

到處都有,但以茅山、嵩山、蔣山、白山所產的最好。現今產於杭州、紹興、舒州、宣州等州山丘上。葉子和葉子相對生長,上面有毛。莖是方形的,莖的頂端有花,花色有淡紫色、碧綠色、紅色等好幾種,根分叉生長。花朵大,花色紫紅,根像雲頭的最好。古方所用的,都是白朮。又古方將蒼朮和白朮不分也是正確的。現在市面上的商人多用米粉塗白,這不是天然的了,應該刮掉。

齒牙日長,名髓溢。水煎漱服,用生的。(驗方第一。)

妊娠束胎,同枳殼丸服。胎瘦易產也。(第二。)

腸風積年,同生地丸服。(第三。)

白話文:

翻譯:

齒牙日漸生長,並流出髓液。用水煎煮服用,使用生(藥物)。(驗方第一。)

懷孕期間束縛胎位,與枳殼丸一起服食。胎兒瘦小容易生產。(第二。)

患有腸風多年,與生地丸一起服食。(第三。)

小兒久瀉、不化食,同半夏、公丁、薑汁丸服。(第四。)

白話文:

小兒腹瀉已久,不消化食物,將半夏、公丁和薑汁丸服下。(第四方。)

老人常瀉,同蒼朮丸服。(第五。)

老少滑瀉,同山藥丸服。(第六。)

白話文:

老人常常腹瀉,可與蒼朮丸一同服用。(第五種。)

老人、小孩腹瀉不止,可與山藥丸一同服用。(第六種。)

久瀉滑腸,同茯苓糯米棗肉丸服或拌食。(第七。)

白話文:

長期腹瀉、腸道滑溜,可以和茯苓、糯米、棗肉一起做成丸子服用,或者拌在食物中吃。(第七種方法。)

濕瀉暑瀉,同車前子共末,湯下二錢。(第八。)

脾虛脹滿,同陳皮丸服。(第九。)

心下堅如盤,同枳實煎服。(第十。)

胸脅滿悶,無火者,末服。(十一。)

心下有水,同澤瀉煎服。(十二。)

四肢腫滿,姜引,水煎頻服。(十三。)

中風口噤,煎服二錢。(十四。)

產後冷直口噤,同澤瀉、生薑煎服。(十五。)

頭忽眩暈,食無味,術同曲丸服。(十六。)

中濕骨痛,酒煎服。(十七。)

白話文:

濕瀉、暑瀉 將車前子磨成粉末,加入湯中,一次服用二錢。(第八條)

脾虛脹滿 將陳皮磨成粉末,做成丸劑服用。(第九條)

心下堅硬如盤 將枳實煎煮後服用。(第十條)

胸脅滿悶,無火氣者 將藥材磨成粉末後服用。(第十一條)

心下有水 將澤瀉煎煮後服用。(第十二條)

四肢腫脹 將藥材用姜水煎煮,頻頻服用。(第十三條)

中風口噤 煎服二錢。(第十四條)

產後冷直口噤 將澤瀉、生薑煎煮後服用。(第十五條)

頭暈目眩,食不知味 將藥材磨成粉末,做成丸劑服用。(第十六條)

中濕骨痛 將藥材用酒煎煮後服用。(第十七條)

婦人血虛肌熱,同茯苓、白芍甘草為末,薑棗下。(十八。)

白話文:

對於血虛肌熱的女性,將茯苓、白芍、甘草研磨成粉末,佐以薑棗服下。(第十八條)

小兒蒸熱,瘦不食。方同上。(十九。)

風瘙癮疹,為末,酒服。(二十。)

面多䵟𪒟,苦酒漬之,頻拭。(二十一。)

自汗不止,末服。(二十二。)

虛汗,同小麥煮乾,去麥,末服。(二十三。)

產後但嘔,同生姜,酒水溫煎服。(二十四。)

白話文:

小兒蒸熱,瘦不食。方同上。(十九。)

小兒發熱,消瘦不進食。方劑同上。(參見前面第十九條)

風瘙癮疹,為末,酒服。(二十。)

風吹皮膚瘙癢,起疹子。將藥磨成粉末,用酒送服。

面多䵟𪒟,苦酒漬之,頻拭。(二十一。)

臉上有很多青春痘,用苦酒浸泡,經常擦拭。

自汗不止,末服。(二十二。)

自發性多汗,將藥磨成粉末服下。

虛汗,同小麥煮乾,去麥,末服。(二十三。)

虛弱出汗,與小麥煮乾,去掉小麥,將藥磨成粉末服下。

產後但嘔,同生姜,酒水溫煎服。(二十四。)

產後只嘔吐,與薑一同用酒水煎煮溫服。

桂附去桂加白湯,甘草,生薑大棗附子,白朮

白話文:

桂附去桂加白湯:甘草,生薑,大棗,附子,白朮。

將桂枝去除,加入白朮的桂附去桂加白湯,由甘草、生薑、大棗、附子、白朮等藥材組成。

治身體煩痛,大便堅,小便自利者。(諸方第一。)

白話文:

藥方:桂附去桂加白湯

**組成:**甘草、生薑、大棗、附子、白朮

功效:

治療身體煩痛、大便堅硬、小便自利等症狀。(諸方第一)

越婢加朮湯麻黃,甘草,石膏,姜,棗,白朮

白話文:

越婢加朮湯成份:麻黃、甘草、石膏、薑、紅棗、白朮。

治一身黃腫,小便不利而渴者,里水也。(第二。)

白話文:

治療全身水腫、小便不通且口渴的症狀,這是體內水液(edema)引起的。(其法第二。)

麻黃加朮湯,麻黃,杏仁,炙草,桂枝,白朮

白話文:

麻黃加朮湯:

* 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 杏仁:止咳平喘,潤肺化痰。

* 炙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 桂枝:發汗解表,溫陽通脈。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此方證為外感風邪,肺氣鬱閉,症見發熱惡寒,咳嗽氣喘,胸悶脅痛,苔白脈浮緊。

治一身煩痛,或小水不利。(第三。)

理中丸人參,白朮,乾薑,甘草

治霍亂寒多不用水者。(第四。)

白話文:

中醫古代文字:

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杏仁:止咳平喘,潤肺化痰。 炙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桂枝:發汗解表,溫陽通脈。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現代白話文翻譯:

  • 麻黃:發汗驅散表邪,宣通肺氣,平息喘息。
  • 杏仁:止咳平喘,滋潤肺部,化解痰液。
  • 炙甘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 桂枝:發汗驅散表邪,溫暖陽氣,暢通經絡。
  • 白朮:健壯脾胃,增強元氣,祛除濕氣,利尿通水。

此方證候:

外感風寒,肺氣鬱結,症狀為發熱畏寒,咳嗽氣喘,胸悶脅痛,舌苔白而脈浮緊。

治療:

治療全身疼痛,或小便不利。(第三種方劑。)

理中丸:

  • 人參
  • 白朮
  • 炮薑
  • 甘草

治療:

治療寒多霍亂,不用水(第四種方劑)。

白朮散,白朮,川椒,川芎牡蠣

白話文:

白朮散: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帶的作用。

* 川椒:具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的作用。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

* 牡蠣:具有滋陰養血、軟堅散結的作用。

整體而言,白朮散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帶、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滋陰養血、軟堅散結等功效,可輔助治療脾胃虛弱、腸胃運化不良、水腫腹瀉、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痛經、產後惡露不盡等症狀。

妊娠養胎。(第五。)

茯苓飲,茯苓,人參,陳皮,白朮,枳實,生薑

治心胸有痰飲宿水。(第六。)

桂苓甘術湯,桂枝,茯苓,白朮,甘草

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有目眩。又治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第七。)

白話文:

繁體中文翻譯:

  • 白朮:具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帶之效。

  • 川椒:具溫中散寒、除濕止痛之效。

  • 川芎:具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

  • 牡蠣:具滋陰養血、軟堅散結之效。

現代白話文翻譯:

整體而言,白朮散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帶、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滋陰養血、軟堅散結等功效,可輔助治療脾胃虛弱、腸胃運化不良、水腫腹瀉、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痛經、產後惡露不盡等症狀。

妊娠養胎。(第五。)

茯苓飲,茯苓、人參、陳皮、白朮、枳實、生薑

治療心胸有痰飲宿水。(第六。)

桂苓甘術湯,桂枝、茯苓、白朮、甘草

治療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頭暈。又治療氣短有輕微水飲,應從小便排出。(第七。)

臺參,白朮,當歸砂仁山藥,白芍,熟地,甘草,陳皮,大棗

白話文:

  1. 臺參 :即西洋參,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作用。

  2. 白朮 :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作用。

  3. 當歸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

  4. 砂仁 :具有行氣溫中止,燥濕化痰的作用。

  5. 山藥 :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的作用。

  6. 白芍 :具有養血調經,緩中止痛的作用。

  7. 熟地 :具有補血滋陰,益精養髓的作用。

  8. 甘草 :具有補氣益中,調和諸藥的作用。

  9. 陳皮 :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

  10. 大棗 :具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胃的作用。

水煎。截瘧愈後補養之劑。(第八。)

白話文:

水煎。截瘧病癒後,用以補養身體的藥劑。(第八條)

木香丸木香青皮,白朮,薑黃,豆蔻,阿魏(等分)

白話文:

木香丸

**組成:**

木香、青皮、白朮、薑黃、豆蔻、阿魏(等分)

**用法:**

研成細末,水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

理氣和胃,止痛止瀉。

**主治:**

寒濕痢疾,嘔吐腹痛,泄瀉不止。

醋丸豆大,每二十丸,薑湯下。治單腹脹。(第九。)

白朮,臺參,雲苓,炙耆,麥冬,歸身

治子癇暈倒口噤,須臾而蘇。(第十。)

白話文:

組成:

木香、青皮、白朮、姜黃、荳蔻、阿魏(等分)

用法:

研成細末,用水做成丸,大小如梧桐子。

功效:

理氣和胃,止痛止瀉。

主治:

寒濕痢疾,嘔吐腹痛,瀉瀉不止。

其他用法:

將丸子做成醋丸,大小如豆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薑湯送服。可治療單純腹脹。(第九方)

其他組成:

白朮、臺參、雲苓、炙耆、麥冬、歸身

用法:

(此方法未提及)

功效:

治療子癇,症狀包括暈倒、口噤,須臾後清醒。(第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