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一說荊中允)
《本草易讀》~ 本草易讀卷六 (6)
本草易讀卷六 (6)
1. 杏仁二百四十一
湯浸去皮尖炒黃,用去雙仁者。惡黃芩、黃耆、葛根。治風寒亦有連皮尖用者,取其發散。
甘,苦,溫,有小毒。入手太陰肺。止嗽下氣,清肺除熱,潤腸散結,殺蟲療瘡。去頭面之風邪,利胸膈之氣逆。止心下之痛煩,平肺逆之喘急。奔豚驚癇悉療,金瘡腳氣亦治。
咳逆上氣,炒研入蜜熬膏,食前含化。(驗方第一。)
咳嗽寒熱,脈弦緊,用童尿浸數日,研膏,再入童尿,煎膏服。(第二。)
頭面風腫,搗膏同雞子黃敷帛上,厚裹之,干再上,七次愈。(第三。)
小兒冬日寒嗽,杏仁、蘇葉水煎。(第四。)
白話文:
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然後炒至金黃色,使用時要去除雙仁的杏仁。它不宜與黃芩、黃耆、葛根一起使用。治療風寒感冒時,有時也會連皮帶尖一起使用,目的是取其發散的效果。
杏仁味甘、苦,性溫,帶有微小毒性。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它能止咳平喘、降氣,清除肺部熱邪,潤滑腸道、散開結塊,還能殺蟲、治療瘡瘍。可以去除頭面部的風邪,疏理胸膈的氣逆。可以止心下的疼痛煩悶,平息肺氣上逆引起的喘急。能治療奔豚病、驚風癲癇等疾病,對於金瘡、腳氣也有療效。
對於咳嗽氣逆上衝的情況,將杏仁炒過後研成粉末,加入蜂蜜熬成膏狀,在飯前含化食用。(這是第一個有效的驗方。)
治療咳嗽,有寒熱症狀,脈象弦緊的病人,可以用童子尿浸泡杏仁數日,然後研成膏狀,再加入童子尿煎煮成膏服用。(這是第二個驗方。)
治療頭面部風腫,將杏仁搗成膏狀,與雞蛋黃混合後塗在布上,厚厚地包裹患處,乾燥後再塗抹,重複七次即可痊癒。(這是第三個驗方。)
治療小兒冬季的寒性咳嗽,可以用杏仁和紫蘇葉一起用水煎煮服用。(這是第四個驗方。)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