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一說荊中允)

《本草易讀》~ 本草易讀卷七 (16)

回本書目錄

本草易讀卷七 (16)

1. 芙蓉葉三百三十一

辛,平,無毒。清風涼血,散熱解毒;消腫排膿,行瘀止痛。一切癰疽良劑,惡瘡靈丹。處處有之。插條即生小木也。其干叢生,高者丈許。葉大如桐。秋花似牡丹、芍藥,有紅、白、黃諸色。霜後取葉。

一切癰疽惡瘡,已成未成,已穿未穿,俱可為末以蜜合敷之,神效。(驗方第一。)

赤眼腫痛,為末,水合敷太陽穴。(第二。)

經血不止,同蓮蓬殼為末,米飲下二錢。(第三。)

偏墜作痛,同黃柏為末,木鱉子仁醋磨合敷。(第四。)

杖瘡腫痛,同皂角末、雞子清合敷。(第五。)

白話文:

芙蓉葉味辛,性平和,沒有毒性。它能清熱散風、涼血、散熱解毒,還可以消腫排膿、活血止痛。對於各種癰疽腫瘡是很好的藥物,對惡性瘡瘍更是靈驗。芙蓉葉到處都有,用枝條扦插就能生長成小樹。它的樹幹叢生,高可達一丈左右。葉子像梧桐葉那麼大。秋天開的花像牡丹、芍藥,有紅色、白色、黃色等多種顏色。在霜降之後採摘葉子。

各種癰疽惡瘡,不論是已經形成還是沒有形成,已經潰破還是沒有潰破,都可以將芙蓉葉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後敷在患處,效果很好。(這是第一個驗方。)

眼睛紅腫疼痛,將芙蓉葉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敷在太陽穴。(這是第二個驗方。)

婦女經血不止,將芙蓉葉和蓮蓬殼一起研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二錢。(這是第三個驗方。)

睪丸腫痛,將芙蓉葉和黃柏一起研磨成粉末,加入木鱉子仁用醋磨成糊狀後敷在患處。(這是第四個驗方。)

因棍棒 আঘাত導致的腫痛,將芙蓉葉和皂角粉末混合,加入雞蛋白調和後敷在患處。(這是第五個驗方。)

2. 密蒙花三百三十二

酒浸蜜蒸用。

甘,平,微寒,無毒。足厥陰藥也。治一切目疾。療青盲而去浮翳,退赤脈而息羞明。消赤腫多淚。

蜀中州郡皆有之。木高丈餘,經冬不凋,花微紫色。春月採花。

目中障翳,(同黃柏丸服。)

白話文:

用酒浸泡後,再用蜂蜜蒸過。

味甘,性平,帶點微寒,沒有毒性。是歸屬於足厥陰肝經的藥材。能治療各種眼睛疾病。能治療青盲症(視力模糊),去除眼睛表面的浮翳(白膜),消除眼睛裡的紅血絲,並緩解畏光症狀。也能消退眼睛紅腫和多淚的狀況。

四川一帶的州郡都有生長。樹木高約十多尺,冬天也不會凋零,開的花是淡淡的紫色。春天採摘花朵。

對於眼睛裡的障礙和遮蔽物,(可以和黃柏丸一起服用。)

3. 柞木三百三十三

苦,平,無毒。催生利竅。治鼠瘻,療黃疸。

處處山中有之。高者丈餘,葉小而有細齒,其木及葉丫皆有針刺,經冬不凋。五月開細白花,不結子,木心理皆白色。

鼠瘻,作木皮一斤,水煎分服。(驗方第一。)

柞木飲,柞木葉,乾荷葉心中蒂,萱草根,甘草,地榆(各四兩)

每水煎半兩服。治一切癰疽發背,已成未成俱效。(諸方第一。)

白話文:

柞木,味苦,性平和,沒有毒性。它能促進生產、疏通孔竅。可以治療鼠瘻(一種淋巴結發炎的疾病),也能治療黃疸。

這種樹在山裡到處都有。高可達十幾尺,葉子小而邊緣有細小的鋸齒,樹幹和葉子的分叉處都有針刺,冬天也不會凋落。五月開白色小花,不結果實,樹幹中心都是白色的。

治療鼠瘻,取柞木樹皮一斤,用水煎煮後分次服用。(這是第一個驗方。)

柞木飲,配方包含:柞木葉、乾燥荷葉中心蒂、萱草根、甘草、地榆(各四兩)。

每次用水煎煮半兩服用。可以治療各種癰疽、發背(背部毒瘡),無論是已經形成的還是還沒形成的都有效果。(這是諸多藥方中的第一個。)

4. 茯苓三百三十四

去皮、木用。馬蘭為使,惡白蘞,畏地榆、雄黃、秦艽、龜甲,忌醋酸物。

甘,平,無毒。入足陽明、太陰、少陰、膀胱經。開心益志,健胃暖脾,利水燥濕,泄飲消痰。善安驚悸,最解煩滿。退胸脅之逆氣;除心腹之結痛,消氣水之腫脹,止水飲之燥渴。淋癃泄利神品,嘔吐遺帶妙劑。治奔豚必用,安胎孕亦良。赤苓,破氣結,利水道。茯苓皮,消水腫,利水道。

白話文:

茯苓,使用時要去除外皮和木質部分。以馬蘭作為輔助藥,不宜與白蘞同用,且忌與地榆、雄黃、秦艽、龜甲一同使用,也要避免接觸醋酸類的東西。

茯苓味甘,性平和,沒有毒性。歸屬於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以及膀胱經。具有使人心情開朗、增強記憶力,健胃暖脾,利水祛濕,排除體內積液和痰液的功效。它能有效安撫驚悸,最能解除煩躁脹滿的症狀。能平息胸脅部位的氣逆,消除心腹的鬱結疼痛,消退因氣滯水腫引起的腫脹,並能止渴。對於排尿困難、小便不暢、腹瀉等問題有很好的療效,是治療嘔吐、遺精、白帶等症的良藥。治療奔豚病(氣從小腹上衝的疾病)是必用的藥物,安胎效果也很好。赤茯苓,能破除氣結,疏通水道。茯苓皮,能消除水腫,利小便。

5. 茯神三百三十五

甘,平,無毒。療風眩風虛,止驚悸健忘,除心下痛堅,解小腸澀淋,闢一切不詳,補五般虛勞。善安魂魄,尤養精神。

生大山大松下,二八月採,所在大松處皆有之。出泰山者理小,不復採用。出華山者形極粗大。壅州南山亦有之,不如華山者。出大松下,附根而生,無苗、葉、花、實,作塊,皮黑而皺,內堅而白。在土底下。大者數斤。有赤白二種。或云松脂變成,或云假鬆氣而生。又曰茯苓皆自作塊,不附著根,茯神塊小,包根而生。

此說為勝。蓋假鬆氣而生也,千年者有神。近世所用,皆自雲南來者。又曰下有茯苓,則上有靈氣,如絲之狀,山人亦時見之,非菟絲子之絲也。

山間獨汗,茯苓末,水下。(驗方第一。)

胸脅氣逆腹滿,茯苓同參煎服。(第二。)

夢泄成白濁,茯苓末,米湯下。(第三。)

五苓散,茯苓,豬苓,澤瀉,白朮,桂枝

治微熱而渴,小便不利,脈浮數,此水停也。又治渴飲水,水入即吐,此水逆也。(諸方第一。)

半夏加茯苓湯,半夏,生薑,茯苓

治嘔而不渴者。(第二。)

茯苓甘草湯,茯苓,甘草,桂枝,生薑

治汗出不渴者。(第三。)

茯苓飲,茯苓,人參,白朮,枳實,陳皮,生薑

治吐水後,胸滿不食者。(第四。)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桂枝湯原方,去桂枝,加茯苓、白朮

治頭痛發熱,無汗,心下滿,小便不利者。(第五。)

茯苓澤瀉湯,茯苓,澤瀉,甘草,桂枝,生薑

治嘔而飲水者。(第六。)

白話文:

茯神,味甘,性平和,沒有毒性。可以治療頭暈目眩、虛弱引起的頭暈,能止住驚悸、健忘,消除心下部位的疼痛和硬塊,解決小便不暢、澀痛的問題,驅除一切不祥之氣,補益各種虛勞症狀。它能很好地安定魂魄,尤其能滋養精神。

茯神生長在高山上的大松樹下,在農曆二月和八月採收,只要有大松樹的地方幾乎都有。其中,泰山出產的茯神質地較細小,不予採用。華山出產的茯神形狀極為粗大。雍州南山也有茯神,但品質不如華山的好。茯神生長在大松樹下,依附著樹根生長,沒有苗、葉、花、果實,呈塊狀,外皮黑而多皺,內部堅硬呈白色。它長在土底下,大的有數斤重。有紅色和白色兩種。有人說茯神是松脂變化而成,也有人說是藉著松樹的氣息而生。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茯苓都是自己獨立成塊,不依附樹根生長,而茯神則塊頭較小,包裹著樹根而生。

後一種說法更為可信,茯神應是藉著松樹的氣息而生,千年以上的茯神具有神效。現在市面上使用的,大多來自雲南。還有人說,地下有茯苓的地方,上面就會有靈氣,呈現絲狀,山裡的人有時會看到,但這種絲狀物並不是菟絲子的絲。

以下是幾個驗方:

**第一方:**治療山間獨自出汗,用茯苓磨成粉末,用水送服。(驗方第一。)

**第二方:**治療胸部脅肋氣逆、腹部脹滿,用茯苓和人參一起煎服。(第二。)

**第三方:**治療夢遺導致精液渾濁,用茯苓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第三。)

以下是一些配方:

**五苓散:**包含茯苓、豬苓、澤瀉、白朮、桂枝,

能治療發低燒而口渴、小便不順暢、脈象浮而快的症狀,這是因為體內有水液停滯。也能治療口渴卻喝不下水,喝了就吐的症狀,這是因為水液逆行。(諸方第一。)

**半夏加茯苓湯:**包含半夏、生薑、茯苓,

能治療嘔吐卻不口渴的症狀。(第二。)

**茯苓甘草湯:**包含茯苓、甘草、桂枝、生薑,

能治療出汗卻不口渴的症狀。(第三。)

**茯苓飲:**包含茯苓、人參、白朮、枳實、陳皮、生薑,

能治療吐水後,胸悶、吃不下東西的症狀。(第四。)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桂枝湯的原方,去掉桂枝,加入茯苓、白朮,

能治療頭痛發燒、沒有汗、心下部位脹滿、小便不順暢的症狀。(第五。)

**茯苓澤瀉湯:**包含茯苓、澤瀉、甘草、桂枝、生薑,

能治療嘔吐且想喝水的症狀。(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