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一說荊中允)

《本草易讀》~ 本草易讀卷五 (18)

回本書目錄

本草易讀卷五 (18)

1. 骨碎補百八十二

去淨毛,蜜蒸用,焙亦可。忌鐵。即毛薑,亦名申姜。

苦,溫,無毒。入手少陰經及手足厥陰。專治折傷,最補腎虛。耳鳴牙痛悉療,破血止血皆醫。

江南、淮、浙、陝西、夔路皆有之。其根扁長,略似姜形;其葉有椏缺,頗似貫仲。

筋骨折傷,為末,米粥合敷之。(驗方第一。)

久瀉腎虛,為末,入豬腎中煨食。(第二。)

牙痛,炒黑末,摻之嚥下。(第三。)

發落欲生,同薔薇嫩皮煎汁刷之。(第四。)

耳鳴耳閉,削條火炮,乘熱塞之。(第五。)

風中牙痛同乳香丸,塞孔中。(第六。)

白話文:

去掉細毛後,可用蜂蜜蒸煮使用,也可以焙製。忌用鐵器。此物即毛薑,又名申薑。

藥性與功效

味苦,性溫,無毒。歸入手少陰經及手足厥陰經。專治跌打損傷,最能補腎虛。耳鳴、牙痛都能治療,破血止血皆有療效。

產地與形態

江南、淮河、浙江、陝西、夔州等地均有生長。其根莖細長扁平,略似薑的形狀;葉子有分叉缺口,頗似貫眾。

藥用方法

  • 筋骨折傷,研成細末,調米粥敷用。(驗方第一。)
  • 久瀉腎虛,研成細末,加入豬腎中煨熟食用。(第二。)
  • 牙痛,炒焦研成細末,敷在患處並吞下。(第三。)
  • 發落欲生,與薔薇嫩皮同煎,刷在頭上。(第四。)
  • 耳鳴耳閉,削成條狀用火烤,趁熱塞入耳中。(第五。)
  • 風中牙痛,與乳香丸同用,塞入牙洞中。(第六。)

2. 石葦百八十三

去毛梗,炙用。滑石、杏仁、射干為使,得菖蒲良。

辛,甘,微寒,無毒。通膀胱而利水,益精氣而治淋。崩中漏下之疾,發背金瘡之疴。

處處有之,多生陰崖險罅處。其葉長者近尺,闊寸許,柔韌如皮,背有黃毛,亦有金星者。

白話文:

去掉毛梗,放入火中烤過後使用。滑石、杏仁、射干為引子,如果加上菖蒲,效果會更好。

辛、甘,微寒,無毒。通利膀胱而利尿,滋養精氣而治療淋病。子宮崩漏、下體流液的疾病,背上生瘡的病症。

到處都有,多生長在陰濕的懸崖峭壁的縫隙中。它的葉子長接近一尺,寬一寸左右,柔軟而韌性像皮一樣,背面有黃色的絨毛,也有一些有金星的。

3. 野芫荽百八十四

即鵝不食草也。石胡荽。

白話文:

鵝不食草(指植物),石(指香菜)。

辛,平,無毒。闢臭氣而通九竅,吐風痰而散瘡腫,去目翳而開鼻塞,解耳聾而療痔病。頭痛腦酸之疾,痰瘧齁䶎之疴。

生石縫及陰濕處。細莖小葉,狀類芫荽。

白話文:

辛辣、平和,沒有毒性。它可以消除臭味,疏通九竅,排出風痰,消除瘡腫,消除眼睛老花,緩解鼻塞,治癒耳聾和痔瘡。對於頭痛、腦酸的疾病,以及痰多、瘧疾、齁䶎等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

生長在石縫和陰濕的地方。細小的莖和葉子,形狀像芫荽。

4. 卷柏百八十五

先以鹽水煮,次以井水煮,焙乾之。

辛,平,無毒。生用破血通經,治癥瘕淋結。炙用止血,治腸風脫瀉。

白話文:

辛辣,平和,無毒。

  • 生用:破血通經,治療癥瘕、淋結。
  • 炙用:止血,治療腸胃風氣引起的腹瀉。

生常山山谷石間,關、陝、沂、兗諸處亦有之。宿根紫色多須。苗似柏葉而細,拳攣如雞足,高三五寸。無花、子,多生石上。

白話文:

生常山生長在山谷石縫間,關中、陝西、沂、兗等地也有。多年生的常山根部呈紫色,有許多鬚根。常山苗的葉子像柏樹葉,但是更細;葉子捲曲起來,就像雞爪一樣;常山苗高三到五寸。常山不開花,也沒有果實,大多生長在石頭上。

5. 瓦松百八十六

昨葉何草。

酸,平,無毒。止血住痢,生髮斂瘡。

處處有之。生年久瓦屋上。如蓬,高尺許,遠望如松栽。六七月採苗。

白話文:

今稱何首烏,酸性、平和,無毒性。具有止血、止痢疾、生髮、癒合瘡傷的功效。

各地皆有分佈,生長年久於瓦屋上。外觀似蓬草,高度約一尺許,遠眺似松樹。於六、七月採收苗莖。

6. 馬勃百八十七

俗名灰包,生濕地中。

辛,平,無毒。散血熱而清肺,止喉痹而解毒。敷諸瘡甚良,止吐衄亦效。

生濕地久腐處或腐木上。紫色,虛軟如狗肺,彈之粉出。有大如小鬥者。

白話文:

俗名:灰包

**生長環境:**潮濕的地面或腐爛的木頭上。

**性味歸經:**味辛,性平,無毒。歸肺經。

**功效:**散血熱、清肺熱,止喉嚨疼痛、解毒。外敷於傷口有很好的效果,也能止血鼻。

**形態:**呈紫色,質地鬆軟如狗肺,彈壓後會產生粉末。體積有大如小鬥的。

7. 薺苨百八十八

甘,寒,無毒。利肺氣而和中,止咳嗽而明目,解消渴而除痛,治強中而解毒。

白話文:

甘,寒,無毒。能增強肺氣,調和中氣,止咳明目,消渴止痛,治療中氣鬱悶,並解毒。

以蜀、江、浙皆有之。苗似桔梗,根似沙參,而奸商每以此偽作人參。

白話文:

四川、湖南和浙江等地都有。這種植物的幼苗類似桔梗,根部類似沙參,一些奸商經常用它偽造人參。

豬腎薺苨湯,豬腎(一具),黑豆(一斤),薺苨(三兩),人參,石膏,茯神,磁石,知母,葛根,黃芩,甘草,栝蔞根(每二兩)

治強中莖長興,不交精自出,消渴。(諸方第一。)

白話文:

豬腎薺苨湯

材料:

豬腎一具、黑豆一斤、薺苨三兩、人參二兩、石膏二兩、茯神二兩、磁石二兩、知母二兩、葛根二兩、黃芩二兩、甘草二兩、栝蔞根二兩。

做法:

  1. 將豬腎洗淨,切片。

  2. 將黑豆、薺苨洗淨。

  3. 將人參、石膏、茯神、磁石、知母、葛根、黃芩、甘草、栝蔞根切片。

  4. 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沸後轉小火燉煮1.5-2小時。

  5. 燉好後,加入適量調味料即可。

8. 仙茅百八十九

糯米泔浸,去赤汁用。忌鐵。

白話文:

用糯米淘米水浸泡,去除紅色的汁液後使用。忌諱使用鐵器。

辛,溫,有毒。除腰腳之冷痹,祛心腹之冷氣,助陽道而生子,添精髓而通神。聰耳明目,開胃消食,最安五臟,尤治虛勞。

白話文:

辛辣、溫暖,有毒。治療腰腿的冷痹症,去除心腹的寒氣,幫助陽氣運行而生子,增益精髓而使人精神通暢。聰明耳朵、明亮眼睛,開胃消食,最能安撫五臟,尤其治療虛勞症。

生西域,今處處大山中有之。葉似茅,四五月抽莖四五寸,開小花深黃色。其根獨莖而直,大如小指,下有短細肉根相附,外皮稍粗褐色,內肉黃白色。二八月採根。

白話文:

產於西域,現在各地的大山中都有。葉子像茅草,四五月間長出四五寸高的莖,開出深黃色的小花。它的根是單獨的莖,直直的,像小手指一樣粗,下面有短細的肉根相連,外皮粗糙呈褐色,內肉黃白色。在二八月間採摘它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