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粹醫話》~ 爛喉治法不同說
爛喉治法不同說
1. 爛喉治法不同說
比年來,爛喉盛行,死亡相繼,此非不治之症,皆由醫家未能辨別病原、誤藥所致。症分三種。一為外感實症,表受風溫,病在肺,病狀惡寒發熱,白腐僅在外面浮面,舌質赤,舌苔薄潤,身上或有疹,或無疹。宜辛涼解表,用前、蒡、翹、貝、勃、蟬之屬,外治用薄荷、真青黛、硼砂、馬牙硝等研末吹之。
一為內傷虛症,陰虧燥熱,病亦在肺,病狀無寒熱,白腐在裡面,如粉,如石灰,發呆白色,初起成點、成塊,一二日即黏連成片,滿布喉間,舌質紅,舌苔或白、或微黃,或無,而必燥澀,毫無滑黏膩涎,治宜涼潤、清降,用養陰清肺湯之屬,外治用金銀花、生甘草、象牙屑、濂珠粉、指甲灰、燈心灰等,研末吹之。
一為內傷實證,濕熱熏蒸,病在胃而襲於肺,病狀無寒熱,間亦有寒熱者,必在午後而熱不揚,寒不甚,白腐處帶黃明色,必黏沫滿喉,舌質紅,舌苦苔厚膩、黃滑,重者口噴穢氣。治宜化濕清熱,如三仁湯之屬,或滑石、通草、子芩、茯苓、煎仁、金果欖、山豆根等,外治亦用金果欖、山豆根加滑石、人中白等研末吹之。
其辨別全在舌苔之為燥,為潤,為膩,以及平素體質,大小二便,詳察三症,互誤均能殺人。大致喉症無不由君相兩火上炎,故清心、清肝之藥亦不可少。又火爐香菸,實為致病之由,一併附及。
此論已印在《醫論選》中,因時下爛喉之症頗盛,而《醫論選》未必人人皆有,不妨再登此冊,將以普及。大概現下爛喉不出此三因,再有痧回後,喉反爛者,痧已回矣,邪已去矣,於此可辨其非實火,乃陰虛火旺也。若陰盛於下,逼陽上越之爛,必溲清便溏、脛冷,宜附、桂大溫之品,以引火歸原。
中氣不足,陰火上浮之爛,宜用參、術,而佐以五味等收斂之藥。梅瘡毒氣上攻之爛,則宜用九龍丹、歸靈內托散等方。此皆就爛者而言,又有不爛之鎖喉急閉症,屬風寒者,非麻黃開提不可,須華蓋散。屬鬱氣夾生冷者,須紫金丹。此外,喉病尚多,未及備言,但擇要症言之。
陸成一識。
白話文:
爛喉治法不同說
近年來爛喉盛行,許多人因此喪命。其實這並非不治之症,只是醫生無法辨別病因,用藥錯誤所致。爛喉可分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外感實症,因風溫侵犯體表,病在肺部。症狀包括惡寒發熱,喉嚨表面有白色腐爛,舌頭紅,舌苔薄潤,身上可能有疹子,也可能沒有。治療方法應以辛涼解表為主,使用荊芥、防風、羌活、貝母、升麻、蟬蛻等藥物;外治則可用薄荷、青黛、硼砂、硝石研磨成粉末吹入喉嚨。
第二種是內傷虛症,因陰虛燥熱,病也在肺部。症狀則沒有寒熱,喉嚨內部有白色腐爛,像粉末或石灰一樣,顏色發白,初期是點狀或塊狀,一兩天就連成一片,佈滿喉嚨;舌頭紅,舌苔可能白色、微黃或沒有,但一定乾燥粗糙,沒有滑膩的唾液。治療應以涼潤清降為主,使用養陰清肺的湯劑;外治則可用金銀花、生甘草、象牙屑、珍珠粉、指甲灰、燈心草灰等研磨成粉末吹入喉嚨。
第三種是內傷實證,因濕熱熏蒸,病在胃部而侵犯肺部。症狀沒有寒熱,或者午後發熱,寒象不重;喉嚨白色腐爛處帶黃色,喉嚨充滿黏液;舌頭紅,舌苔厚膩、黃滑,嚴重者會口臭。治療應以化濕清熱為主,使用三仁湯等方劑,或用滑石、通草、黃芩、茯苓、杏仁、金銀花、山豆根等藥物;外治也可用金銀花、山豆根,加上滑石、人中白等研磨成粉末吹入喉嚨。
辨別這三種症狀的關鍵在於舌苔的乾燥、濕潤或黏膩,以及平時的體質、大小便情況。仔細觀察這三種症狀,用藥錯誤都會致命。大多數喉嚨疾病都是由於心肝之火上炎引起,因此清心、清肝的藥物也不可缺少。此外,火爐和香菸也是致病原因。
此文已刊登在《醫論選》中,但因目前爛喉盛行,《醫論選》未必人人都有,因此再次刊登,以期普及。目前爛喉大致不出這三種原因。如果痧症退後喉嚨才爛,表示痧症已退,邪氣已去,因此可以判斷這不是實火,而是陰虛火旺。如果陰盛於下,陽氣上逆而導致喉嚨潰爛,則會有小便清稀、大便溏瀉、小腿冰冷等症狀,應使用附子、桂枝等溫熱藥物,以引火歸元。
中氣不足,陰火上浮而導致喉嚨潰爛,應使用人參、白術,並配合五味子等收斂藥物。梅毒毒氣上攻而導致喉嚨潰爛,則應使用九龍丹、歸靈內托散等方劑。以上都是針對喉嚨已潰爛的情況,如果只是喉嚨緊閉不潰爛,屬於風寒者,必須用麻黃開宣,並使用華蓋散;屬於鬱氣夾雜寒邪者,則需使用紫金丹。此外,喉嚨疾病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只列舉主要的症狀。
陸成一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