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粹醫話》~ 腦髓腸胃胞宮為臟為腑辨
腦髓腸胃胞宮為臟為腑辨
1. 腦髓腸胃胞宮為臟為腑辨
《素問·五臟別論篇》黃帝問曰:余聞方土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岐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腑,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名曰傳化之腑。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所謂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者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不同的地方,有人把腦和骨髓當成臟腑,也有人把腸胃當成臟腑,或是把它們當成器官。他們說法截然不同,都自稱正確,我不知道哪個說法纔是對的,請告訴我。
岐伯回答:腦、骨髓、骨頭、血管、膽和女性的子宮這六件事物,是由地氣所產生的,它們都收藏在陰部,形狀像地,所以它們收藏而不瀉散,稱為奇恆之腑。
胃、大腸、小腸、三焦和膀胱這五件事物,是由天氣所產生的,它們的氣息像天,所以它們會瀉散而不收藏,稱為傳化之腑。
所謂的五臟,是指貯藏精氣而不瀉散的;所謂的六腑,是指傳送和轉化食物而不會貯藏的。
案:古者臟腑混稱,考《素問·六節臟象論》云:十一臟取決於膽。《素問·靈蘭秘典論》以臟胃為十二臟相使之次是皆稱腑為臟。自黃帝岐伯察天地之五氣而知五臟之生長,只此五者為根本,遂定五臟之名稱。著《五臟生成篇》以垂教後世。蓋腦、髓、胞宮、骨皆屬諸腎,言腎臟而三者可包括焉。
白話文:
古代將臟器和腑器混稱為臟腑。《素問·六節臟象論》記載:十一臟器由膽所決定的。《素問·靈蘭祕典論》將臟和胃列為十二臟器相互作用的順序,這都是將腑器稱為臟器。自從黃帝和岐伯觀察天地間的五種能量,得知五臟的生成和生長,只這五臟是最根本的,於是確定了五臟的名稱。寫成《五臟生成篇》傳授給後世。腦、髓、胞宮、骨頭這些都屬於腎,說到腎臟,這三者都包括在內。
脈屬諸心,言心臟而脈可包括焉。臟病虛多實少,大法宜補;腑病實多虛少,大法宜瀉。彼夫不分臟腑,不辨虛實,但就病之所在而名之曰腦膜炎,曰腸胃炎,曰子宮病者,其亦未知人身之生成長養,悉本於天地之五氣與。
白話文:
脈絡屬於心臟,諸病脈象都可以從心脈上反應出來。內臟疾病虛證多,實證少,治療大法宜用補法;腑臟疾病實證多,虛證少,治療大法宜用瀉法。那些不懂得分辨內臟與腑臟,不明白虛實的人,只根據疾病的部位就隨意給予名稱,例如腦膜炎、腸胃炎、子宮病,他們也不明白人體的誕生、成長和養護,完全是來自於天地五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