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粹醫話》~ 小兒服涼藥成癡辨
小兒服涼藥成癡辨
1. 小兒服涼藥成癡辨
小兒有疾,人成畏服涼藥,恐成癡傻無法挽救,此似是而非之說也。夫涼藥定心鎮驚之品,不過數種,如牛黃、琥珀、硃砂、珍珠、石英、龍骨、龍齒、金箔、鐵粉之屬,過劑則令人失聰,其他如犀角、羚羊、石膏、黃連等藥,過服則胃寒令人嘔吐、瀉利,不至癡傻,雖然藥性各有所偏勝,達過不及,皆足為害,當辨證以施治,不能因噎以廢食也。(雋侯按:硃砂、金箔之屬,過服致呆者,不僅由於涼,蓋由於重墜也。
)
白話文:
孩子生病,人們往往害怕給孩子服用涼性藥物,擔心會導致孩子痴傻,無法挽回,這種說法似是而非。其實,具有清心鎮驚作用的涼性藥物並不多,例如牛黃、琥珀、硃砂、珍珠、石英、龍骨、龍齒、金箔、鐵粉等等。這些藥物服用過量會導致失聰,其他如犀角、羚羊角、石膏、黃連等藥物,服用過量會導致胃寒,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但並不會導致痴傻。雖然每種藥物都有其偏性,過量或不足都會有害,但必須根據病情辨證施治,不能因為害怕而完全不用涼性藥物。 (註:硃砂、金箔等藥物服用過量導致呆傻,不只是因為它們性涼,更重要的是因為它們藥性過於沉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