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堂散記》~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雜治得心隨錄可為法者二十二症

家虞部奕皇侄之孫,周歲,盛暑時,病壯熱煩嘔、有汗,是暑邪為患,初與香薷飲一劑,熱不退,煩渴加甚。予曰:時逢酷暑熱甚,宜加黃連,服藥後熱稍平而症不減,嘔渴人困、頭抬不起,此熱傷正氣也。熱甚務在必清,正氣為熱所傷,亦須急固,方用人參、麥冬、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黃連、梔子、竹葉心煎服。次日精神起而熱猶不退。

白話文:

家虞部的奕皇侄的外孫,周歲了,在酷暑時節,生了高燒、煩躁、嘔吐、出汗的病,是暑邪造成的。最初給他服用了一劑香薷飲,但是熱度沒有退,煩渴的症狀反而加重了。我說:現在正值酷暑,天氣炎熱,應該加入黃連。服藥後,熱度稍退,但其他症狀沒有減輕,嘔吐口渴、精神萎靡,頭也抬不起來,這是熱邪損傷了正氣。在炎熱的天氣裡,當務之急是要清熱,但是正氣也受到了熱邪的損傷,也需要緊急鞏固,於是使用人參、麥冬、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黃連、梔子、竹葉心煎服。第二天,精神好轉,但熱度還沒有完全退去。

予曰:精神起則人參可除,熱不退者,清涼之力薄,當以生水之味佐之,乃克有濟,方用生地、丹皮、麥冬、黃連、山梔、石膏,加以二陳和胃,連進二服,熱退神安,煩渴皆定。小兒純陽之體,暑為陽邪,最傷心脾二臟。熱而煩者心受之,熱而嘔渴脾胃受之也。心受之,則黃連、山梔,胃受之,則石膏、竹葉。

白話文:

我說:精神不振,人參就能去除(原因);發燒不退,是清熱的力量太弱,應該用生水來輔助,這樣纔有效果。方的用藥有生地、丹皮、麥冬、黃連、山梔、石膏,加上二陳湯來調和胃氣,連續服用兩次,發燒退,精神安寧,煩渴全部消失。小孩子是純陽體質,暑氣是陽邪,最傷心脾兩個臟器。發燒而煩躁,是心受到暑氣;發燒而嘔吐口渴,是脾胃受到暑氣。心受到暑氣,就用黃連、山梔;胃受到暑氣,就用石膏、竹葉。

純陽之體無陰以制,則熱不能退,故用生地、丹皮、麥冬生水以濟陽。黃連得其滋助而功始倍,更加二陳以和胃,而胃氣不傷,病因此愈。此症熱經七日,認症的確,藥有次第,故得收功,使病家少有紛更,則變生不測矣。

風暑合病為暑風,暑喜傷心,風喜傷肝,此但有暑而無風,故雖熱而驚不作,予故不用風藥。

白話文:

陽盛體質的人體內沒有陰氣剋制,因此熱氣無法消退,所以使用生地、丹皮、麥冬來生津降火,幫助陽氣恢復平衡。黃連在這些藥物的輔助下效果能加倍,再加入二陳湯來調理脾胃,避免脾胃受損,因而解決病情。這種熱症經過七天的治療,辨證明確,用藥有條理,所以能收到效果。讓病人少一些病情的變化,否則病情變化難以預料。

兒體本不虛,忽而神困者,是正氣為熱邪所傷,只宜瀉熱,人參只用一劑後即除之。且大便二、三日一次,裡氣不虛,若再用人參,必助邪為患矣,用藥當見機者此也。

白話文:

小孩原本身體健康,突然感到精神疲倦,這是因為身體正氣被熱邪所傷,此時只需要清熱解毒,服用一劑人參即可恢復。此外,小孩兩三天排便一次,說明內氣並沒有虛弱,如果再次服用人參,反而會助長邪氣作祟。用藥應根據情況而定,不要盲目進補。

熱退旬日,忽然又發嘔渴如前,以俗情言必曰復感。予曰:此胃家餘熱未盡,天氣過亢,餘熱復聚,用養陰和胃稍加石膏二劑而平。

白話文:

發燒退去後十天,忽然又開始嘔吐口渴,就像之前一樣。一般人會說這是又感染了。我說:這是因為胃裡餘熱未消,天氣過於炎熱,導致餘熱再次聚集。使用養陰和胃的藥方,並稍微加一些石膏,兩劑後即可痊癒。

奕皇侄之孫女,九歲。風濕發丹,遍身搔癢,三日丹發未透,熱未退,大便多日不解,腹痛,此尋常小病也,與疏托利濕消食之劑,其夜忽發驚風,目直大叫,手足搐搦,唇口連掣,少停又搐,一夜十餘次。舉家驚愕,延予至,初視之不解其故,再四推求,外無新感之風邪,內有未泄之濕熱。

白話文:

奕皇侄的孫女,九歲。風濕引起奇癢無比的疹子,遍佈全身,三日後疹子未消退,熱度未退,大便多日不解,腹痛,這是尋常的小病,給她服了疏通經絡、祛濕、消食的藥。那天夜裡,她突然發了驚風,眼睛睜大,張口大叫,手腳抽搐,嘴脣不停抽動。過一會兒又發作,一夜發作了十多次。全家人驚慌失措,請我前去診治。我初次診視後,不明白發作的原因。反覆推究後,發現外在沒有新的風寒侵襲,內在還有未消的濕熱。

據侍者云:因高處貓跳而受駭,驚由是作。予曰:脾經濕熱斷無作驚之理,因於驚則脾家所蘊之熱乘驚而入於肝膽,是脾移熱於肝病之變者也。此病在脾則為濕,入肝則為風,肝得驚風病斯作矣。其治法當疏肝膽之風,泄脾土之濕,表裡一通,庶凡驟解,稍遲病深則難救矣。

白話文:

據侍者說:病人是被高處跳下的貓嚇到,因此受驚。我說:脾經濕熱沒有道理會導致驚嚇,是因為驚嚇時脾臟內的熱氣隨著驚嚇進入肝膽,這是脾臟將熱氣轉移到肝臟而發生的病變。這種病在脾臟時表現為濕熱,進入肝臟後表現為風熱,肝臟因此受到驚風病的侵襲,病症就會發作。治療方法應該是疏通肝膽之風,祛除脾土之濕,讓表裡通暢,這樣才能迅速解除病痛。如果延誤治療,病情加重就難以救治了。

為處一方:羌活、防風、天麻、鉤藤、殭蠶、全蠍、當歸、赤芍、枳殼、大黃、山梔、木通、甘草共十三味,其法蓋合瀉青丸、牽正散、四順清涼三法,以成疏肝泄閉之方,一服而表裡雙解,其病如失。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一共有十三味藥,它們是:羌活、防風、天麻、鉤藤、僵蠶、全蠍、當歸、赤芍、枳殼、大黃、山梔、木通、甘草。它的配方結合了瀉青丸、牽正散和四順清涼散三種藥方的精華,所以既能疏肝,又能通便。服用一劑之後,表裡症狀都能得到緩解,疾病就會像消失了一樣。

義呈朱嗣倚兄孫病春溫,五朝大熱不退,頭痛,煩渴,脈大,惡人與火,陽明邪熱甚也,與小劑白虎湯,初用石膏三錢,不效加至五錢,又不效,病亦不加,但人倦耳,其家請易方。予曰:藥對症故病不加,藥力輕故病不減,據症而論無可易也,用熟石膏一兩、知母二錢、甘草五分、粳米二錢,再一劑而熱退。治麻痘,石膏宜生用,傷寒方中石膏宜煨用。

白話文:

前陣子朱嗣倚先生的孫子生了春溫病,五天來高燒不退,頭痛、口渴、脈搏強勁、怕人怕火,這是胃腸熱盛的症狀。我開了小劑量的白虎湯,一開始用三錢石膏,沒效果,加到五錢,還是沒效果,病情也沒加重,只是人比較疲倦。他家屬請我換藥方。我說:藥方對症,所以病情沒惡化;藥效太輕,所以病情也無法改善。根據症狀來看,沒有其他藥方可以替代。我改用一兩生石膏、二錢知母、五分甘草、二錢粳米,再服一劑,高燒就退了。治療麻疹時,石膏應該用生石膏;治療傷寒時,石膏應該用煨石膏。

胡旭如兄孫女六歲,春中患發熱、頭痛、嘔吐、脈大、唇紅如朱,予曰:此胃熱嘔吐也,用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知母、石膏、粳米,煎一劑愈,此病初作而用對症之藥也。

白話文:

胡旭如先生的孫女六歲,春季出現發熱、頭痛、嘔吐,脈搏強勁且跳動,嘴脣紅潤如硃砂。我說:這是胃熱引起的嘔吐,可以用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知母、石膏、粳米煎服一劑,就會痊癒。這種疾病在初期階段,採用對症治療效果好。

汪利賓兄孫,發熱,嘔吐,食少出多,長蟲出,目眶陷,心煩不寧。方春木氣旺,上衝於胃,宜瀉肝和胃,用橘紅、半夏、茯苓、甘草加代赭二錢,水蘆根五錢,黃連三分,一劑愈。瀉肝熱而用黃連,實則瀉其子也。

白話文:

汪利賓的孫子發燒、嘔吐、食慾不振、腹瀉不止、腸中有寄生蟲排出,眼眶凹陷、心煩不安。春天木氣旺盛,上沖胃部,宜瀉下肝火,和胃安神,使用橘紅、半夏、茯苓、甘草,再加代赭石二錢,水蘆根五錢,黃連三分。一劑藥服下,病情便痊癒了。是用黃連來清瀉肝熱,實則也是瀉除肝熱的子孫(即長蟲)。

岩鎮潘氏子,十歲,壯熱五日不退,目竄反張,頭額紅腫,醫作驚風,治用牛黃抱龍等丸不效,請予治,診其脈大。予曰:此太陽風症無汗,為剛痙,今額上紅腫兼濕毒上攻,當從太陽,處方用羌活五分,秦艽一錢,連翹、赤芍、蒼朮各八分,荊芥、防風、蟬蛻、木通各六分,酒炒桑枝一錢,一劑病減十之三,二劑病減十之七,除去羌活、蒼朮,加入鉤藤、菊花、炒梔子、馬料豆,又二劑而痊。

白話文:

巖鎮潘家的孩子,十歲,發高燒五天不退,眼睛突出,額頭腫紅,其他醫生診斷為驚風,用牛黃抱龍丸治療無效,請我看診。我診脈後發現脈搏強而大。我說:這是太陽風症,沒有出汗,屬於剛痙,現在額頭紅腫,還有濕毒上攻,應該從太陽經治療。開出的藥方是:羌活三分,秦艽一錢,連翹、赤芍藥、蒼朮各八分,荊芥、防風、蟬蛻、木通各六分,酒炒桑枝一錢。一劑藥下去,病情減輕了十分之三,兩劑藥下去,病情減輕了十分之七。之後,去掉羌活、蒼朮,加入鉤藤、菊花、炒梔子、馬料豆,再吃兩劑藥就痊癒了。

岩鎮方氏子,周歲,深秋無外症,夜間忽然吐乳一口,隨發驚搐二次,初服表藥一劑,搐不作,無熱症,但夜間煩吵,又服廣東抱龍、牛黃等丸,乳食如常,六日不大便,六日後又復發搐抽,出大便青黃色,微有痰,一連三日抽掣無時,搐定時,安臥能乳不發熱,請予治。予曰:驚搐不由外感,無寒熱痰食之患,此病從內發也。

白話文:

巖鎮方家的小孩,一歲大,深秋時沒有任何外在症狀,但夜晚突然吐出一口奶,接著連續抽搐兩次。最初服用了治療外感的一劑藥,抽搐沒有再發作,也沒有發燒的症狀,但到了晚上總是煩躁不安。後來又服用了廣東抱龍、牛黃等丸藥,小孩的飲食都正常,不過六天都沒有大便。六天後,抽搐又再度發作,排出的糞便呈青黃色,還有點痰液。連續三天抽搐不斷,抽搐停止後,小孩可以安穩地躺著吃奶,也沒有發燒。現在請您為他診治。我說:這種抽搐不是由外感引起的,沒有寒熱、痰食等症狀,這是身體內部發生的疾病。

發時吐乳一口者,時方食乳沖湧而出,非吐乳也,外症面色青,肝病也,手掣,頭搖,肝木生風之象,顱腫筋現,目生脂,唇口紅,皆火象也。小兒純陽之體,先天不足,不能制火,加之秋燥,衣棉早,郁遏太過,熱從內生,上衝肝膽而作搐,病自內生,當從內治,用平肝養陰之劑,生地、丹皮、麥冬、炒梔子、陳皮、茯苓、澤瀉、鉤藤、代赭一劑,服藥後胸中暖氣,微有痰聲,食乳後湧出痰二口,此膈間有阻滯,次日用分治之法,早用橘紅、半夏、茯苓、石菖蒲,少加生薑,先服半杯,以開其痰,午後用六味加參、麥,陸續夜服,搐雖作而勢漸緩,連守二日搐定人倦,抱起時頭尚搖、面色青,時作努恨聲,此肝氣未舒也。

白話文:

當孩子發病時吐出一口乳汁,實際上是剛喝的乳汁急速湧出,並非真正嘔吐。此外,症狀還包括:面色青,這是肝病的徵兆;手部抽搐,頭部搖動,這是肝木生風的表現;頭顱腫大,筋脈顯露,眼睛生脂,嘴脣口脣發紅,這些都是火熱的徵兆。孩子屬於純陽之體,先天不足,無法控制火熱,再加上秋燥,過早穿著棉衣,內熱鬱結過度,導致熱氣從內部產生,衝擊肝膽而引發痙攣。

疾病是由內部產生的,因此應從內部治療,使用平肝養陰的藥物,如生地、丹皮、麥冬、炒梔子、陳皮、茯苓、澤瀉、鉤藤、代赭。服藥後,胸中會有溫熱感,並伴有輕微的痰音。喝完乳汁後,會湧出兩口痰,這是因為膈間有阻滯。

第二天,採用分治的方法進行治療:早晨,用橘紅、半夏、茯苓、石菖蒲,少加生薑,先服半杯,用以化痰;下午,服用六味地黃丸加參、麥,分幾次服完。儘管痙攣仍在發作,但強度逐漸減緩。連續治療兩天后,痙攣平息,孩子感到疲倦,抱起來時頭部仍有搖動,面色青,偶爾發出努責的聲音,表明肝氣尚未舒展。

易以柴胡、鉤藤、蘭葉、茯苓、橘紅、半夏、甘草一劑,而肝氣舒,日間困倦,夜間啼吵不寐,復請予治,視其唇口乾,目生脂,舌有刺,頭皮光急,青紫筋現,按之如熟柿子,抱起時頭傾不能豎,予曰:顱脹如此,急宜養陰以平肝腎之熱,大劑六味加白芍、龜板、磁石、羚羊角,外用塗囟法、導引法,二日而諸症略平,除去磁石、羚羊,加入百合,龍骨又二劑,而顱收大半,夜亦安臥,五日後抱起,頭可豎,目有神,命自制六味加麥冬、龜板緩緩調之。

塗囟法:龍骨醋磨汁,攤青絹上微焙溫,緊束頭顱,一日一換。

白話文:

一開始用柴胡、鉤藤、蘭葉、茯苓、橘紅、半夏、甘草一起治療,肝氣得以舒展。但後來患者日間睏倦,夜間哭鬧不眠,再次請求我診療。

檢查發現患者嘴脣口乾,眼睛有眼脂,舌頭上有刺痕,頭皮光亮緊繃,並有青紫色的筋脈浮現。按壓頭皮時感覺像熟透的柿子,抱起時頭無法抬正。我判斷:患者頭部脹滿嚴重,應急用滋陰方法來平降肝腎之熱。

於是開了大劑量的「六味湯」,並加了白芍、龜板、磁石、羚羊角。另外,還外用塗囟法和導引法。

兩天後,各種症狀稍有緩解,停用磁石和羚羊角,加入百合和龍骨再服兩劑。這時頭脹已消退大半,夜裡也能安穩入睡。

五天後,抱起患者時頭可以豎直,眼睛也有神采。我囑咐患者自行服用心陰六味,再加入麥冬和龜板,慢慢調養身體。

導引法:用肉桂三分,川椒三十粒,研細少加白麵、薑汁調成膏焙熱,貼臍下及兩足心,熱手頻護,二日後揭去。小兒陰不足,不能服桂附,故用導法可以引熱下行,椒性善下,勝於附子。

白話文:

導引法:

  • 取肉桂三分、川椒三十粒,研磨成細粉。
  • 加少量麵粉、薑汁調和成藥膏,加熱後敷貼於肚臍下方和兩個腳心。
  • 用熱手經常護理,兩天後揭掉。

原理:

對於陰氣不足的小兒,不宜服用桂附等藥物。因此採用導引法,利用肉桂的溫熱性質引導熱氣下行。川椒的性質善於幫助熱氣下降,其效果優於附子。

顱脹與囟填不同,囟門凸起,為囟填,屬心火,錢氏用瀉心湯。顱脹則頭皮光急,額角皆大,肝腎虛熱上衝,六味地黃湯加重劑以鎮之。

白話文:

頭骨脹大與囟門填滿是不同的疾病。囟門凸起,稱為囟填,屬於心火旺盛,錢氏用瀉心湯治療。而顱脹則表現為頭皮光亮緊繃,額角隆起,是由於肝腎虛熱上衝所致。可以用六味地黃湯加重劑來鎮壓虛熱。

又有囟門不合,頭骨分開不病而顱解,此先天不足之質,其兒面㿠白,目白睛多,又宜陰陽雙補,六味加鹿茸、龜板,如無鹿茸,角膠代之。

白話文:

有的小孩囟門閉合不良,頭骨分離但卻沒有生病,這種情況是先天不足所致。這些小孩通常面色蒼白,眼白較多。宜採用陰陽雙補的方法,在六味地黃丸中添加鹿茸和龜板,若沒有鹿茸,可用角膠代替。

岩鎮程氏子,六歲,冒風傷食,發熱,咳嗽、嘔惡、不思食,此尋常病也,初服疏散消食藥,嘔、咳不除,熱不退,汗出氣喘,以時感而見虛症,人漸困。請予治,已五日矣。診其脈弦大,熱不退,咳出痰沫,食入則嘔,人極困,此秋熱傷肺,正氣虛,熱邪留於肺胃,宜瀉熱以保肺氣,所服荊、防、柴、葛、秦艽、赤芍、神麯、麥芽之類,皆非對症之藥,故病日加甚,方用沙參、麥冬、桔梗、甘草、茯苓、橘紅、炒山梔,加竹葉心、粳米,煎一劑安,二劑愈。解曰:發熱、喘嗽,熱在肺也,嘔渴不食,熱在胃也。

白話文:

巖鎮城裡程姓人家的孩子,六歲,冒著風寒吃了,發燒、咳嗽、噁心、嘔吐,不想吃東西,這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當時服用疏散消食藥,但嘔吐、咳嗽沒有好轉,熱度不退,出汗氣喘,由於同時受到時疫的影響而出現虛弱的症狀,人也越來越虛弱。請我幫他治療,已經五天了。診斷時,脈搏有力而有力,熱度不退,咳出痰液,吃東西就會嘔吐,人非常虛弱。這是秋熱傷肺,正氣不足,熱邪積聚在肺胃,應該清熱保肺。以前服用的荊芥、防風、柴胡、葛根、秦艽、赤芍、神曲、麥芽等藥物,都沒有對症,所以病情日益加重。現在開出藥方,使用沙參、麥冬、桔梗、甘草、茯苓、橘紅、炒山梔,再加竹葉心、粳米,煎服一劑見效,兩劑痊癒。

解釋:發熱、氣喘,是因為熱積聚在肺部;嘔渴不食,是因為熱積聚在胃部。

故以甘、桔、梔子清肺,竹葉、麥冬清胃,藥雖淡而功自專,且與質弱之兒相稱,所謂補而不滯,清而得當者也。

白話文:

因此,使用甘草、桔梗、梔子來清肺,竹葉、麥冬來清胃。雖然藥物劑量小,但療效顯著。而且適合體質虛弱的兒童,所謂「補而不滯,清而得當」就是這個意思。

海陽金氏子,十三歲,腹痛三年,雜治不效。發則喊叫不可耐,遇風則作寒熱,嘔吐,汗出,面青,脈弦。予曰:此風根也,用桂枝、防風、柴胡、黃耆、白朮、陳皮、半夏、白芍、甘草加生薑煎,二劑平,四劑愈。

白話文:

海鹽縣金姓男子,十三歲,腹部疼痛三年,使用各種方法治療都無效。疼痛發作時會大聲喊叫,無法忍受。遇風則會發冷發熱、嘔吐、出汗,臉色發青,脈搏細而緊。我說:這是風邪在體內紮根造成的,使用桂枝、防風、柴胡、黃耆、白朮、陳皮、半夏、白芍、甘草,加上生薑煎服。喝了兩劑,疼痛減輕,四劑後痊癒。

湖邊程芑堂兄子,十歲,久患牙腫不消,屢用吹藥脫去一齒,因大駭。請予治。予診視無外症,令服六味地黃湯,不用吹藥,為之立案云:小兒純陽之體,陰未足,每多熱症,故錢氏以六味為主,治久患牙腮腫。

白話文:

程芑堂兄的十歲兒子,長期患有牙腫未消,多次使用吹藥後,掉了一顆牙,因此非常驚慌。他請我診治。我診視後,沒有發現外在症狀,便讓他服用六味地黃湯,不用吹藥,並為他立案如下:小兒屬純陽之體,陰氣不足,常會出現熱症,因此錢氏以六味地黃湯為主,治療長期牙腮腫。

不紅不痛,非陽明風熱可知,吹藥過施,致損一齒,古方吹藥多用冰硼,冰片辛竄之性,直透連翹,硼砂能柔五金化腐肉,所損之齒,損於藥非損於病也,且內熱,脈數,時作耳閉,皆陰虛之明證,當此夏令火旺,金水俱虧,服藥宜以養陰為主,一切吹藥皆不可,必陰得所養,則虛火自不上浮,齒患自然不作,治病求本,此之謂也。六味加麥冬、霍斛,蜜杵為丸,服之兩月病不復作。

白話文:

如果牙齒沒有紅腫疼痛,很明顯不是陽明風熱導致的。過度使用吹藥,可能會導致牙齒受損。古方中使用的吹藥大多含有冰硼、冰片這類性質辛辣散發的藥物,會直接滲透到連翹中。硼砂可以軟化金屬並化解腐肉,牙齒受損是由藥物引起的,而不是由疾病引起的。

此外,患者還有內熱、脈象急促、偶爾耳鳴的情況,這些都是陰虛的明顯證據。在炎熱的夏季,火氣旺盛,金水虧損,用藥應以滋陰為主。所有吹藥都不適合使用。只有陰液得到滋養,虛火自然不會上浮,牙齒問題自然不會再出現。治療疾病要找出根本原因,這正是這個道理。

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並加入麥冬、霍斛,用蜂蜜製成丸劑。服用兩個月後,疾病不會復發。

南源王氏子,患血舌,色若紫肝,自言作脹,無外症,或令以刀劙出血病當愈。其父不敢,褪負而求我,診其脈數大,方用生地五錢,丹皮、赤芍、梔子各一錢,紅花、犀角、菖蒲、枳殼、木通、甘草各五分,命以銀針刺舌旁,服藥二劑,刺處先退,又二劑舌尖退出,再四劑而痊。

白話文:

南源王氏之子患有血舌,舌頭呈現暗紫色,像豬肝一樣,自述舌頭脹痛,沒有其他症狀。有人建議用刀子割破舌頭放血,疾病就能痊癒。他父親不敢這麼做,便背著孩子來找我求醫。我診斷時發現他的脈搏跳動有力而快,於是開了以下藥方:

  • 生地:五錢
  • 丹皮:一錢
  • 赤芍:一錢
  • 梔子:一錢
  • 紅花:五分
  • 犀角:五分
  • 菖蒲:五分
  • 枳殼:五分
  • 木通:五分
  • 甘草:五分

我還吩咐用銀針刺他舌頭旁邊。服藥兩劑後,刺傷處的腫脹率先消退。又服兩劑後,舌尖的腫脹也消退了。再服四劑後,完全痊癒。

鄰人程氏子,十歲,夜飯後從戲臺跌倒而下,賴人提起回家,當時嘔吐,初吐出夜飯,續吐清水,扶坐床上,吐則以盆盛,天明請予看,吐出之水綠如菜汁。予曰:此膽倒也,翻跌而下,膽汁傾出,汁盡則死矣。為定一方:橘紅、半夏、茯苓、甘草、枳實、竹茹六味為溫膽湯,再加棗仁一錢,代赭石二錢,以收正其膽腑,可名正膽湯,一劑吐止,二劑頭目清而愈矣。因憶昔年曾見此症二處,不知治法,皆不救。

白話文:

鄰居程家的孩子,十歲,晚上吃飯後從戲臺上跌下來,靠別人扶他回家。當時嘔吐,先吐出夜飯,接著吐出清水。扶他坐到牀上,他一邊吐一邊用盆接著。天亮時請我來看,他吐出的水是綠色的,像菜汁一樣。

我說:「這是膽汁倒流了。跌下來的時候,膽汁溢位,膽汁流光了,人就死了。」

我開了一個方子:橘紅、半夏、茯苓、甘草、枳實、竹茹六味,作為溫膽湯。再加棗仁一錢,代赭石二錢,用來收正膽腑,可以取名叫「正膽湯」。

一劑藥,嘔吐就停止了,兩劑藥,頭腦清醒,身體痊癒。

我想起以前曾經見過兩個這樣的病症,但不知道治療方法,都沒有救活。

溪南吳氏子,三歲,四月初,食烏飯油膩而起,發熱,腹痛,旋服疏散消食藥,熱不退。更醫,服藥皆主消食,熱退復發,病經兩月,請予治,診其脈小弱,面色青而㿠白,二便利,腹無所苦,午後發熱,天明漸退,食少人困。

白話文:

溪南的吳家小兒子,三歲,四月初,吃了油膩的烏米飯而腹瀉,發燒,肚子痛,旋即服用瞭解瀉、消食的藥物,但發燒沒有退。換了醫生,服用的藥物也都以消食為主,發燒退了又復發,病症持續了兩個月,請我前去診治。我診脈後發現脈象細弱,面色青白,大便小便正常,肚子沒有不舒服,下午發燒,天亮後逐漸消退,食慾不振,身體睏倦。

予曰:病雖起於傷食,屢服消伐之劑,食滯久已消矣,過消則胃傷,熱久則陰傷,故食少,神困,汗出而熱不退也,方用人參、麥冬、陳皮、穀芽、扁豆、茯苓、甘草加小棗二枚,二劑而熱退,麥冬易白朮,又二劑而食加。

白話文:

我說:病症雖然是由於飲食不當所引起,但經過多次服用消食化積的藥物,積滯的食物早已消化了。過度消食會傷胃,長期的發熱會傷陰,所以食慾不振,精神睏倦,出汗而體溫不退。因此,我開的藥方採用人參、麥冬、陳皮、穀芽、扁豆、茯苓、甘草,再加兩枚小棗。服用兩劑後,發熱的症狀就退了;將麥冬換成白朮,再服用兩劑後,食慾也增多了。

山根本家二歲子,斷乳後傷食,腹痛,醫與消導過度,人漸黃瘦,又謂其有疳積,令服雞肝藥,旬日之間肌肉盡脫,僅存皮骨,請予治。予曰:大肉已脫,無藥可療,速尋乳母試其肯食乳否?每日早晨先與參米飲半杯,以壯其胃氣,然後食乳,一月之後,復請予視,面圓發澤,已無病矣。此消伐損脾之誤,非本氣自敗者,故得痊。

白話文:

山先生家兩歲的孩子,斷奶後因飲食不當而傷了脾胃,腹痛不止。大夫給他開了化食導滯的藥,服後過度耗傷津液,導致全身發黃消瘦。大夫又懷疑他得了疳積,讓他服用雞肝藥。十天過後,孩子的肌肉幾乎全部脫落,只剩下皮包骨頭。他們來請我治療。我說:他的肌肉已經嚴重脫落,一般藥物無法治癒。你們趕緊找個乳母,看看孩子是否願意吃母乳?每天早晨先給他半杯參米飲,以增強他的脾胃之氣,然後再讓他吃母乳。一個月後,他們又來找我複診,孩子的面色紅潤,頭髮有光澤,已經完全康復了。這是由於過度化食導滯損傷了脾胃引起的,並不是孩子本身的元氣虧損,所以才能治癒。

昉村本家一女十歲,脾虛有濕,浮腫,肚脹,服補脾利濕之劑愈,而復者再,臍中流出淡黃水,水中流出蟲一條,長四寸,此亦未見之事。水與蟲皆濕熱所生也,仍用補脾利濕之劑,每劑加土炒黃連三分,漸次愈,愈後多服補脾末藥,病不復作,此水退築堤之義也。

白話文:

昉村方氏家族裡有一個十歲女孩,脾胃虛弱又濕熱,導致浮腫腹脹。服用補脾利濕的藥方後症狀好轉,但又反覆發作。後來她肚臍裡流出淡黃色的水,水中流出一條長四寸的蟲子,這是從未見過的現象。

這種水和蟲子都是由濕熱體質引起的。醫生繼續使用補脾利濕的藥方,但每次藥方中都加入三分土炒黃連。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女孩的病情逐漸好轉。痊癒後,她堅持服用補脾健胃的藥物,病情再也沒有復發。這就好比水患退去後要築堤防止再次決堤一樣。

梅口江氏子,七歲,先因濕熱傷脾,浮腫,肚脹,目發黃疸,數日而瘧作,又數日而下痢紅白,一身而見四症。予曰:病雖疊見,皆濕熱所生,藥可兼治,方用:柴胡、黃芩、蒼朮、厚朴、陳皮、神麯、檳榔、大腹皮、赤芍、茵陳、山梔、木通、甘草出入加減,先止瘧,次止痢,目黃、腹脹旬日而退。

白話文:

梅口鎮江家的一位七歲男孩,先是因濕熱損傷脾胃而腫脹、腹脹,眼睛發黃,幾天後患上瘧疾,又過了幾天出現紅白相間的腹瀉,身上同時出現四種症狀。

我說:儘管這些疾病同時出現,但都是由濕熱引起的,可以使用一種藥物同時治療。方劑使用:柴胡、黃芩、蒼朮、厚朴、陳皮、神曲、檳榔、大腹皮、赤芍、茵陳、山梔、木通、甘草。根據情況增減藥物,先治療瘧疾,再治療腹瀉,眼睛發黃和腹脹在十天內消退。

唐模書顏侄之孫,三歲,戊申秋抄,患痢純白,先期發熱驚搐,搐定而後痢作,日夜百度,米粒不進,此噤口痢也,況在驚後,視其勢不可為矣。力求予治,不得已,先用木鱉子三個煨熟去殼,加麝香一分,搗如泥,旋作麵餅,乘熱劈開,以一片攤藥合臍下,此先賢舊法也,用之屢效,姑與之,逾時稍能食粥,為定一方: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白芍、黃連、木香,連進二服,痢少減,食少加。

白話文:

唐模書的孫子顏侄,三歲,戊申秋季患痢疾,大便純白,先出現發熱和抽搐,抽搐停止後開始腹瀉,晝夜發作數十次,連米粒都吃不進,這是噤口痢。況且在驚厥之後,情況恐怕不容樂觀。顏氏父親竭力請求我治療,無奈之下,我首先使用了木鱉子三個,煨熟去殼,加入麝香一分,搗成泥狀,迅速做成麵餅,趁熱劈開,用一片藥物敷在肚臍下,這是前輩留傳下來的舊方法,屢次用之有效,姑且給他用用。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稍能吃些粥,我把治療的方法確定下來: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白芍、黃連、木香,連續服用兩劑,痢疾有所減輕,逐漸增加飲食。

再以石蓮、石脂、大肉、罌粟殼等味出入加減,去人參則食少,去黃連則痢多,人參、黃連競不能除,守定一方,旬日而愈。予前所治驚後痢作皆不得起,不意此子競得成功,雖賴人參之力,亦由驚定而後痢作,小有不同。

白話文:

古文:

再以石蓮、石脂、大肉、罌粟殼等味出入加減,去人參則食少,去黃連則痢多,人參、黃連競不能除,守定一方,旬日而愈。予前所治驚後痢作皆不得起,不意此子競得成功,雖賴人參之力,亦由驚定而後痢作,小有不同。

用石蓮、石脂、大肉、罌粟殼等藥物加減治療,去除人參會導致食慾不振,去除黃連會導致腹瀉加重。人參和黃連都不能單獨祛除這些症狀。因此,堅持使用這個藥方,十天左右就能治癒。我之前治療過幾例驚嚇後腹瀉的患者,他們都沒有康復,沒想到這個孩子竟然治癒了。雖然這要歸功於人參的功效,但也是因為驚嚇症狀得到控制後,腹瀉才開始好轉,這和之前的情況略有不同。

義成朱藻卿兄子,周歲,時感發風痰之病,五日不解,延予治,時壯熱,煩渴,手強,目竄,咬奶咬唇,舉家以為驚作。予曰:非驚也,此陽明熱甚生風也,煩熱汗渴皆白虎症。小兒純陽之體,一冬蘊熱內伏陽明,因感驚風引動伏熱而病作,若隨俗用化痰、抱龍等丸便不可救。

白話文:

朱藻卿兄的兒子,一歲,時常發作風痰的疾病,五天都沒有好轉,請我看診。當時孩子發高燒,口渴煩躁,手腳抽筋,眼睛亂轉,咬奶頭和嘴脣,全家人都以為孩子受了驚嚇。

我說:這不是驚嚇,而是陽明熱盛生風導致的。煩熱、出汗、口渴都是白虎湯證狀。小兒體質純陽,一冬天累積的熱氣潛伏在陽明經,由於受到驚風的誘發,引動了潛伏的熱氣而發病。如果像一般人那樣使用化痰丸或抱龍丸等藥物,就會貽誤病情。

方用熟石膏五錢,知母、麥冬、炒梔子各一錢,枳殼、竹葉各五分、粳米一錢,長流水煎,一服而煩熱減,二服而汗渴除,藥減半再一服而熱退,然後用甘桔二陳清痰和胃而痊。

白話文:

藥方使用熟石膏五錢,知母、麥冬、炒梔子各一錢,枳殼、竹葉各五分,粳米一錢。用流動的水煎煮,服用一劑後煩躁、發熱的症狀減輕,服用兩劑後出汗口渴的症狀消除。再減半劑量服用一劑,熱度退去。然後再用甘桔、二陳湯清熱化痰、和胃調理,直至痊癒。

張翼高兄孫女,九歲,素有蘊熱目赤,瘰癧之患,復感時疫,發熱,煩躁,遍身發出紫斑,間有青藍色者,口鼻出血有穢氣,大便不解。書所稱胃爛發斑,不治之症也,急與犀角地黃湯加元參、石膏、枳殼、木通,一服病無增減,次日分兩加重,更加大黃二錢,連泄兩次,熱退血止,稍能食,再與涼血解毒之劑,數日而痊。此以重劑救急症也,稍遲則無及矣。

白話文:

張翼高的孫女,九歲,原本就有內熱、眼睛發紅、淋巴結腫大的問題。後來又染上時疫,發燒、煩躁,全身出現紫斑,間雜著青藍色的斑點,口鼻出血帶有異味,大便不通暢。根據醫書記載,這種胃部糜爛導致出斑的症狀,通常是無法治癒的。

我緊急給她開了犀角地黃湯,並添加了元參、石膏、枳殼、木通。服藥後,病情沒有好轉。第二天,我加重了藥量,並加入了大黃兩錢。連續瀉下兩次後,熱度退去了,出血也止住了,她開始能進食了。之後,我再給她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幾天後就痊癒了。

這種情況使用重劑治療急性症狀,稍有延遲就來不及了。

桂林洪氏子,五歲,發熱、腹痛、頭皮光腫。此病之因於濕者,用平胃散加羌活、秦艽、神麯、木通,一劑,次日手足皆腫如秤錘。予曰:此五腫也,脾家風濕,循經而發,加入獨活、防風、桑枝、黃柏,腹痛甚,再加枳殼、檳榔,一劑大便連泄數行,遍身發出小水泡,頭腫消,腹痛止,再與平胃散加防風、神麯、赤苓、炒梔子數劑,水泡退皮,手足漸消而愈。

白話文:

桂林的洪家有個五歲的孩子,發燒、腹痛、頭皮腫起。這種疾病是由濕氣引起的,我開了平胃散,並加上了羌活、秦艽、神曲、木通,共一劑。第二天,他的手腳都腫得像秤錘一樣。我說:這是五腫,脾臟有風濕,沿著經絡發作,於是加入了獨活、防風、桑枝、黃柏。由於腹痛加劇,又加了枳殼、檳榔,一劑下去,大便連續洩了好幾次,渾身起了小水泡,頭部腫脹消失,腹痛停止。後來我又開了平胃散,加上了防風、神曲、赤苓、炒梔子,共幾劑,水泡退去,手腳腫脹逐漸消退,最後痊癒。

紹村張氏子,六歲,腹脹如鼓,青筋現,能食而肌瘦,內熱,大便後有血,與香砂枳朮數劑,消未久而脹復作,彼求末藥,方用廣陳皮六錢,真神麯、赤茯苓各一兩,雞肫皮、五穀蟲洗淨炒各八錢,胡黃連五錢,大幹蟾二隻,共為細末,服完一料,腹脹消,肌肉生矣。

白話文:

紹興村的張家兒子,六歲,肚子脹得像鼓,青筋浮現,能吃但很消瘦,體內發熱,大便後有血。給了他幾劑香砂枳朮的藥,消除了不久,腹脹又復發。他找我要末藥,我用如下藥方:廣陳皮六錢,真神曲、赤茯苓各一兩,雞肫皮、五穀蟲洗淨炒過各八錢,胡黃連五錢,大幹蟾蜍二隻。共磨成細末,服完一料藥,腹脹消除了,肌肉也長出來了。

丙辰長夏鄂霞侄之孫,周歲,患暑風壯熱,唇紅,一連七日目竄,反張,抽掣無定,視其胎氣旺,能食乳,風暑皆盛,實證也。連用香茹、防風、柴、葛、黃連、石膏重劑,調下益元散,全然不效。因思六淫之感,當重歲氣,辰戊之歲,上見太陽,太陽膀胱之邪,當用羌活、黃柏,此黃連之所以不效也。

白話文:

丙辰年夏季,鄂霞侄子的兒子滿一歲,得了暑風,發高燒,嘴脣發紅,連續七天病情加重,眼睛突出,手腳亂動,面色壯實,還能吃奶,風熱都旺盛,是實症。連續使用了香菇、防風、柴胡、葛根、黃連、石膏等重劑,同時服用益元散,可是都沒有效果。仔細考慮後,認為六邪之氣的影響,應當重視歲氣,丙辰年,歲君是太陽星,太陽與膀胱之氣邪熱相關,應當使用羌活、黃柏。這就是黃連不起作用的原因。

復定一方:羌活、防風、秦艽、天麻、鉤藤、黃柏、赤茯苓、桑寄生,滑石、甘草,一劑而抽掣減,二劑而熱退搐定,掣多筋弛,手足不利,續服和血養陰之劑,數月始能坐立一時。經歷暑風症甚多,胃氣未敗者,皆用羌活、黃柏取效,歲氣之應如此。

白話文:

復定湯

組成 :羌活、防風、秦艽、天麻、鉤藤、黃柏、赤茯苓、桑寄生、滑石、甘草

功效 :服用一劑後,抽搐減輕;兩劑後,高熱退去,抽搐停止。抽搐頻繁時,肌肉鬆弛,手腳不靈便。繼續服用調和氣血、滋養陰液的藥物,數月後才能坐立一會兒。

適用 :暑風症多發,胃氣未敗時,都可以使用羌活、黃柏來治療。歲氣(時令)的影響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