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堂散記》~ 卷下 (19)
卷下 (19)
1. 節錄名言醫者當識
陽燧在掌而太陽火,方珠運握而少陰水。抱薪救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濕者先濡。
《月令》:二分之日,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鬥甬,正權概。二至之日,陰陽爭,死生分,驗氣至於前三日,垂土炭于衡兩端,輕重均。陰氣至則土重,陽氣至則炭重。(《天文志》「以鐵易土」)
《月令》:冬至,麋角解;夏至,鹿角解。《本草》:夏枯草,冬至生,夏至枯。陰陽迭變,毫釐不爽。
書稱桐葉知閏,黃楊厄閏,《月令廣義》云:草木皆知閏,不獨桐葉也。棕木歲長一節,棕毛十二片,閏歲得十三片;鳳尾草左右十二翎,歲閏得十三翎;芋生十二子,閏歲益一子;藕生應月,月長一節,遇閏則益一節。草木之受氣如此。
升降浮沉,物之性也。曾子云:擊舟,水中鳥聞之而高翔,魚聞之而深潛。《易》言:「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子夏問於孔子曰:「商聞易之生人及萬物鳥獸昆蟲各有奇偶,氣分不齊,而凡人莫知其情,唯達德者能原其本焉。天一、地二、人三,三為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數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偶以從奇,奇主辰,辰為月,月主馬,故馬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鬥,鬥主狗,故狗三月而生。
六九五十四,四主時,時主豕,故豕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五為音,音主猿,故猿五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主律,律主鹿,故鹿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二九一十八,八生風,風主蟲,故蟲八月而生。其餘各從其類矣。鳥、魚生於陰而屬於陽,故皆卵生,魚遊於水,鳥遊於云,故立冬則燕雀入水化為蛤。
蠶食而不飲,蟬飲而不食,蜉蝣不飲不食,萬物之所以不同。介鱗,夏食而冬蟄。齕舌者,八竅而卵生。蛆嚼者,九竅而胎生。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無角無齒者,膏。無角無後齒者,脂。晝生者,類父,夜生者,類母。是以至陰主牝,至陽主牡。敢問其然乎?」孔子曰:「然,吾昔聞老聃亦如汝之言。
」子夏曰:「商聞《山書》曰,地,東西為緯,南北為經。山為積德,川為積刑。高者為生,下者為死。丘陵為牡,谿谷為牝。蚌蛤龜珠與月為盈虛,是故堅土之人剛,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細,息土之人美,㘪土之人醜,食水者善遊而耐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食木者多力而不治,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緒而蛾,食肉者勇毅而悍,食氣者神明而壽,食谷者知慧而巧,不食者不死而神。
故曰羽蟲三百六十而鳳為之長,毛蟲三百六十而麟為之長,甲蟲三百六十而龜為之長,鱗蟲三百六十而龍為之長,倮蟲三百六十而人為之長。乾坤之美也,殊形異類之數,王者,動必以道動,靜必以道靜,必順理以奉天地之性,而不害其所主,謂之仁聖焉。」子夏言終而出。
白話文:
節錄名言醫者當識
手掌心有陽燧之火,握拳則有少陰之水。如同用柴火救火,乾燥的先燃燒;平地注水,潮濕的地方先濕潤。
《月令》記載,春分秋分這兩天,晝夜時間相等,可用秤、斗、量器等工具測量,重量和容量都相等。冬至夏至這兩天,陰陽氣息對抗激烈,生死交替,可以提前三天觀察氣候變化,將土和炭放在秤的兩端,觀察輕重來判斷陰陽盛衰。陰氣盛則土重,陽氣盛則炭重。(《天文志》記載用鐵代替土)
《月令》記載,冬至麋鹿的角脫落;夏至鹿的角脫落。《本草》記載,夏枯草冬至生長,夏至枯萎。陰陽變化交替,絲毫不差。
古書記載桐葉可以預知閏月,黃楊木則相反,但《月令廣義》說:所有草木都能感知閏月,不只是桐葉。棕櫚樹一年長一節,棕毛有十二片,閏年則有十三片;鳳尾草左右各十二片葉,閏年則有十三片;芋頭長十二個,閏年則多一個;蓮藕每月長一節,閏月則多長一節。草木受氣候影響如此明顯。
升降浮沉是萬物的本性。曾子說:擊舟聲,水中的鳥會飛高,魚會潛深。《易經》說:「本於天的親近上,本於地的親近下,各自依循其類。」
子夏向孔子請教說:「我聽說《易經》講,人以及萬物鳥獸昆蟲都有奇偶之分,氣息分配不均,而普通人都不了解,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明白其根本。天為一,地為二,人為三,三生九,九九八十一。一主宰太陽,太陽的數目為十,所以人十月懷胎而生。八九七十二,偶數從奇數來,奇數主宰辰星,辰星為月亮,月亮主宰馬,所以馬十二月懷胎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宰斗宿,斗宿主宰狗,所以狗三月懷胎而生。
六九五十四,四主宰季節,季節主宰豬,所以豬四月懷胎而生。五九四十五,五為音律,音律主宰猿猴,所以猿猴五月懷胎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主宰律呂,律呂主宰鹿,所以鹿六月懷胎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宰星宿,星宿主宰虎,所以虎七月懷胎而生。二九十八,八主宰風,風主宰蟲,所以蟲八月懷胎而生。其餘的都依此類推。鳥和魚生於陰而屬陽,所以都是卵生,魚在水裡游,鳥在天上飛,所以立冬時燕雀會入水變成蛤蜊。
蠶只吃東西不喝水,蟬只喝水不吃東西,蜉蝣既不吃東西也不喝水,萬物所以不同。有鱗甲的動物,夏天吃東西,冬天冬眠。有牙齒和舌頭的動物,有八個竅,是卵生。有嘴能咀嚼的動物,有九個竅,是胎生。有四條腿的動物沒有翅膀。長角的動物沒有上排牙齒。沒有角也沒有牙齒的動物,身體是膏狀的。沒有角也沒有下排牙齒的動物,身體是脂肪狀的。白天出生的動物像父親,晚上出生的動物像母親。所以至陰主宰雌性,至陽主宰雄性。請問這樣說對嗎?」孔子說:「對,我以前聽老聃也說過和你一樣的話。」
子夏說:「我聽說《山經》說,大地,東西方向為緯,南北方向為經。山是積累德行的地方,河流是積累罪惡的地方。高的地方主生,低的地方主死。丘陵為雄,溪谷為雌。蚌蛤龜珠與月亮一樣有盈虧,所以堅硬土地上的人剛強,柔軟土地上的人溫柔,肥沃土地上的人體格健壯,沙土地上的人體格瘦弱,肥沃土地上的人容貌美麗,貧瘠土地上的人容貌醜陋,喝水的人善於游泳並且耐寒,吃土的人沒有心智而且不休息,吃木頭的人有力氣但不精明,吃草的人善於奔跑但愚笨,吃桑葉的動物有絲線並且會變成蛾,吃肉的動物勇敢而凶猛,吃氣的動物聰明而長壽,吃穀物的動物聰明而靈巧,不吃東西的動物不死而且神聖。
所以說羽蟲三百六十種,鳳凰為首;毛蟲三百六十種,麒麟為首;甲蟲三百六十種,龜為首;鱗蟲三百六十種,龍為首;裸蟲三百六十種,人為首。這是乾坤之美,各種各樣形狀和類別的數量。為王的,行動一定合乎天道,休息一定合乎天道,一定要順應道理來奉承天地之性,而不損害它所主管的,這就叫做仁聖。」子夏說完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