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堂散記》~ 卷下 (9)

回本書目錄

卷下 (9)

1. 辰砂琥珀

琥珀,木體,沖服則浮。辰砂,石質,沖服則沉。雖鎮心安魂之藥,若加一二分於煎劑,不能入胃,用之何益?凡用此者,必先為末,置器中以熟蜜一二匙調勻,然後以湯沖服。止血方中有用棕灰、發灰者,亦宜先用蜜調,不爾則泛。

白話文:

辰砂琥珀

琥珀是植物生成的,用水沖服會浮起來;辰砂是礦物生成的,用水沖服會沉下去。雖然它們都是鎮定心神安撫魂魄的藥物,但如果直接加一兩分到煎好的藥劑中,藥物無法進入胃部,這樣服用有什麼益處呢?凡是用這兩種藥材的,一定要先磨成粉末,放在容器裡用一兩匙熟蜜調勻,然後再用湯水沖服。在止血方劑中,如果用到棕櫚灰、頭髮灰,也應該先用蜂蜜調勻,否則會漂浮在湯水上,無法發揮功效。

2. 飯膏

近有吊米露之法,病不能食以之代飯,予見飲米露者數人病加而谷絕。米露之性一團火氣上升而出,與燒酒同,雖無曲糵,其理一也。莫若以熟米作飯,飯成再入砂鍋煮爛,夏布絞出飯汁,潔白如膏,濃厚和軟,不難吞嚥。沖和之性,與粥飯同,勝於米露多矣。

白話文:

最近流行一種米漿(吊米露)的方法,讓病人無法進食時用它代替飯食,但我見到好幾個人喝了米漿後病情加重,甚至斷了食慾。米漿的特性就像是一團火氣直往上衝,跟燒酒一樣,雖然沒有經過釀造過程,但道理相同。不如用熟米煮飯,飯煮好後再放入砂鍋煮爛,夏天用細布絞出米汁,潔白如膏,濃稠柔軟,容易吞嚥。這種米汁的性情溫和,和稀飯一樣,比米漿好太多了。

3. 甘草

葉時可先生一日觀釣魚而悟甘草之用,謂予曰:魚竿在手,所用者絲與釣也,投竿於水,絲屬木而性浮,釣屬金而性沉,腰間必系一泛留於水面,能使浮者不浮、沉者不沉,釣者之心視為準則,是釣魚無需於泛子,非泛子竟不能得魚。藥中之甘草極似之,以其味長於甘而守中也,古稱甘草能和百藥,藥留於胃則從容分布,升者循經,降者入腑,非甘草所治之病,而藥之得力皆賴其停頓之功,無用之用大已哉。

白話文:

葉時可先生有一天觀看釣魚,從中領悟到甘草的妙用,告訴我說:釣魚時,需要魚竿、魚線和魚鉤,把魚竿拋到水裡,魚線屬木,本性輕浮;魚鉤屬金,本性下沉。釣魚人腰間一定繫著一個浮漂在水面,它能使輕浮的魚線不至於浮得太高,沉重的魚鉤也不至於沉得太深,釣魚人根據浮漂的動靜來判斷魚訊,這是釣魚的準則。雖然釣魚不需要浮漂就能釣到魚,但實際上沒有浮漂就幾乎不可能釣到魚。藥材中的甘草非常類似,因為它的味道甘甜平和,可以調和各種藥材。藥物停留在胃裡,就能從容地運送到身體各處,該上升的藥物循經絡上升,該下降的藥物進入腑臟,甘草本身並非治療所有疾病,但藥物能否有效,都仰賴它調節藥性、使藥物停留在胃中的作用,這種看似無用的作用,其實非常重要。

4. 節錄名言醫者當識

醫家應讀之書甚繁,《素問》、《靈樞》,訒庵先生輯成《類纂》,本草亦成《備要》,可謂便讀之書矣。岐黃教人治病必先歲氣,毋伐天和,故詳言乎氣運。南華有言:寇莫大於陰陽,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人在氣交之中與萬物同體,不由生人生物之顯然可見者而尋繹之,則陰陽之患渺不可得,故於醫經而外採錄名言作岐黃之羽翼,為仲景之津梁,理達人情,語皆實錄。

一木之葉、一蟲之臂,莫非天之所生、地之所成,中含太極,外應五行,運隨時轉,道與日新,識其道者,可以治病,可以保身;不知其道,茫茫四顧,恍若迷津。欲傳薪於後學,宜遠汲乎古人。

李時珍曰:天造地化而草木生焉,剛交於柔而成根菱,柔交於剛而成枝幹。葉萼屬陽,花實屬陰,得氣之粹者為良,得氣之戾者為毒,故有五形焉、五氣焉、五色焉、五味焉、五性焉、五用焉。炎帝嘗而辨之,軒岐述而著之。此《綱目》之小序也。草木之交,無人指出,《綱目》之所以稱大成也。

劉完素曰:藥之用,必本於氣味。寒熱溫涼,氣生於天;酸苦辛鹹甘淡,味成於地。是以有形為味,無形為氣。氣為陽,味為陰。陽氣出上竅,陰味出下竅。氣化則精生,味化則形長,故地產養形,形不足者溫之以氣。陽生則陰長。天產養精,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陽根於陰。

故有七方十劑,以盡藥之用,此太古先師設繩墨而取曲直,叔世方士出規矩以為方圓。夫物各有性,制而用之,變而通之,其功用豈有窮哉?

天以陰陽五行化主萬物,周流不息之謂行。陰陽者,五行之父母也。草木之生根荄,為奇,甲坼為偶。合抱之木,皆從偶中出。《經》曰:「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易》曰:「天地不交,則萬物不生也。(李時珍)

梅、杏、桃、李,花皆五出,其中有六出者,實必雙仁,奇偶之相應也如此。

凡諸果實中含生意,故稱仁,仁皆顧祖,故根本不可失。

水潛,故蘊為五精;火飛,故建為五臭;木茂,故華為五色;金堅,故實為五聲;土和,故滋為五味。(關尹子)

升者為火,降者為水,欲升而能升者,為木,欲降而不能降者,為金,惟土能始終之。

五行所以相害者,天地之性。眾勝寡,故水勝火;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故土勝水也。(《白虎通》)。

木與木相摩則燃;金與火相守則流,月固不勝火,於是乎有僓然而道盡。月金,魄水所生也,不能勝火。僓,音頹,衰敝之貌。其道盡,因以地水救之。(《莊子》)

夫濕之至也,莫見其形,而炭已重矣;風之至也,莫見其象,而木已動矣;日之行也,不見其移,騏驥倍而馳,草木為之摩;陽燧未轉,而日在其前。故天之且風也,草木未動,而鳥已翔矣。其且雨也,陰曀未集,而魚已潛矣。以陰陽之氣相感動也。故寒暑燥濕,以類相從;聲響疾徐,以音相應也。(《淮南子》)

陽燧在掌而太陽火,方珠運握而少陰水。抱薪救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濕者先濡。

《月令》:二分之日,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鬥甬,正權概。二至之日,陰陽爭,死生分,驗氣至於前三日,垂土炭于衡兩端,輕重均。陰氣至則土重,陽氣至則炭重。(《天文志》「以鐵易土」)

《月令》:冬至,麋角解;夏至,鹿角解。《本草》:夏枯草,冬至生,夏至枯。陰陽迭變,毫釐不爽。

書稱桐葉知閏,黃楊厄閏,《月令廣義》云:草木皆知閏,不獨桐葉也。棕木歲長一節,棕毛十二片,閏歲得十三片;鳳尾草左右十二翎,歲閏得十三翎;芋生十二子,閏歲益一子;藕生應月,月長一節,遇閏則益一節。草木之受氣如此。

升降浮沉,物之性也。曾子云:擊舟,水中鳥聞之而高翔,魚聞之而深潛。《易》言:「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子夏問於孔子曰:「商聞易之生人及萬物鳥獸昆蟲各有奇偶,氣分不齊,而凡人莫知其情,唯達德者能原其本焉。天一、地二、人三,三為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數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偶以從奇,奇主辰,辰為月,月主馬,故馬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鬥,鬥主狗,故狗三月而生。

六九五十四,四主時,時主豕,故豕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五為音,音主猿,故猿五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主律,律主鹿,故鹿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二九一十八,八生風,風主蟲,故蟲八月而生。其餘各從其類矣。鳥、魚生於陰而屬於陽,故皆卵生,魚遊於水,鳥遊於云,故立冬則燕雀入水化為蛤。

蠶食而不飲,蟬飲而不食,蜉蝣不飲不食,萬物之所以不同。介鱗,夏食而冬蟄。齕舌者,八竅而卵生。蛆嚼者,九竅而胎生。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無角無齒者,膏。無角無後齒者,脂。晝生者,類父,夜生者,類母。是以至陰主牝,至陽主牡。敢問其然乎?」孔子曰:「然,吾昔聞老聃亦如汝之言。

」子夏曰:「商聞《山書》曰,地,東西為緯,南北為經。山為積德,川為積刑。高者為生,下者為死。丘陵為牡,谿谷為牝。蚌蛤龜珠與月為盈虛,是故堅土之人剛,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細,息土之人美,㘪土之人醜,食水者善遊而耐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食木者多力而不治,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緒而蛾,食肉者勇毅而悍,食氣者神明而壽,食谷者知慧而巧,不食者不死而神。

故曰羽蟲三百六十而鳳為之長,毛蟲三百六十而麟為之長,甲蟲三百六十而龜為之長,鱗蟲三百六十而龍為之長,倮蟲三百六十而人為之長。乾坤之美也,殊形異類之數,王者,動必以道動,靜必以道靜,必順理以奉天地之性,而不害其所主,謂之仁聖焉。」子夏言終而出。

子貢進曰:「商之論也,何如?」孔子曰:「汝何謂也?」對曰:「微則微矣,然非治世之待也。」孔子曰:「然,各其所能。」(《家語》)

東方有比目魚,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南方有比翼鳥,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西方有比肩獸,與邛邛岠虛比,為邛邛岠虛吃甘草,即有難,邛邛岠虛負之而走,其名謂之蟨。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中有枳首蛇焉。此四方中國之異氣也。(《爾雅》)

《雷公炮炙論·序》摘言:鮭魚插樹,立便乾枯,用狗膽塗卻當榮盛。無名止楚(無名,異石藥也。楚,痛也。),截指而似去甲毛(截去指頭敷之,如去甲毛,不覺其痛。)。聖石開盲明目,而如雲離日。鐵遇神砂,如泥似粉。石經鶴糞,化作塵飛,斷絃折劍,遇鸞血而如初(以鸞血作膠,塗折處,鐵永不斷。

)。海竭江枯,投遊波而立泛(遊波,燕也。)。令鉛拒火須仗修天(今呼為補天石。)。如要形堅,豈忘紫背(紫背,天葵草名。)。長齒生牙,賴雄鼠之骨末(齒折不生者,取雄鼠脊作末揩折處,齒自生。)。發眉墮落塗半夏而立生(以生半夏莖杵取涎塗之。)。

橘踰淮化為枳(《周禮》)。貉踰汶則死(《考工記》)。是囿於地氣也。

鳥生於林,其羽象葉,獸生於山,其毛象草,魚生於水,其鱗象紋,此地氣之承天也。(李時珍)

羊無瞳而視,蛇無足而行,魚無耳而聽,蟬無口而鳴,菟絲無根依木而生,水母無目以蝦為目,天之所以庇其不全也。

象膽遊行於四足,獺肝月分一葉,龍蛇之蟄,蟲鳥之鳴,隨一歲之氣運也。

□莢朔生望落,月季花月開一度,隨一月之氣運也。

山鳥朝嘲,水鳥夜咬,貓睛十二時變,隨一日之氣運也。

雄鳴上風,雌鳴下風,雄翼掩右,雌翼掩左,此一定之天也。(《禽經》)

葵花向日,菱花向月,鷓鶘南飛,柏葉西指,是天性之不可奪者。

蜒蚰食蝍蛆,蝍蛆食蛇,蛇食蜒蚰,三物相逢,至死不動,物之相畏有如此者。

人有忌漆者,見漆而發瘡腫。曾患疔瘡,見麻勃而立死。食蓖麻者,一生不得食炒豆,犯之則脹死。物之相忌有如此者。(《綱目注》)

磁石引針,琥珀拾芥,氣相感也。磁石不能取憊鐵。(一說磁石不受曲針)琥珀不能吸腐芥。物之腐敗,生氣絕矣,故不受。(《化書》)

腥膻委地,群蟻自來,不待招也。冰盤在室,蒼蠅自去,不待驅也。

食梅津生,食芥淚墮,此液之自外奪者也。悲則涕生,愧則汗發,此液之自內致者也。(《鹿門子》)

人之瞳子黑,故晝見夜不見,陰與陰合也。梟獺之瞳子赤,故夜見晝不見,陽與陽合也。虎、豹、貓、犬、驢、馬之瞳子黃,故晝夜皆見。(《眉公秘笈》)

男子稟天之陽,陽氣聚於面,男子面重,故溺死者俯;女子稟天之陰,陰氣聚於臀,女子臀重,故溺死者仰。(褚尚書澄)

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陽數奇、陰數偶。男長女幼者,陽舒陰促。勇三十筋骨堅強,任為人父。女二十肌膚充盛,任為人母,合五十應大衍之數,生萬物也。(《白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