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堂散記》~ 卷上 (16)
卷上 (16)
1. 少見二症
黃濱餘外甥女,七歲,下白兒不自知,其母疑焉,夜臥時以帛墊其身,始識其病,請予治。予曰:女子二七任脈通,始有赤白帶下之病,任脈未通,帶脈未成,何以得此,是必脾經有濕,兼稟母氣而然。用陳皮、白朮、茯苓、山藥、苡仁、扁豆、芡實、白芍、甘草九味,為末,服之止。其女出閣,逾年,一產而脫,體氣早虧之過。
蕭方來兄子,天姿聰敏,十歲時即有夢遺、盜汗之患,用六味加龍骨、龜板,以靜攝之,以龜龍皆潛藏靈物也。久服病漸止,畢姻後,竟以損症早逝。
白話文:
少見二症
黃濱的表外甥女,七歲,陰道分泌物異常卻不自知,她母親起初懷疑,直到夜裡睡覺時用布墊在她身下,才發現孩子生病了,於是來求我醫治。我說:女子到了十四歲,任脈通暢,才會出現赤白帶下(陰道分泌物)的現象,而她任脈不通,帶脈未成形,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一定是脾經濕氣過重,加上先天稟賦不足而導致的。我用陳皮、白朮、茯苓、山藥、薏仁、扁豆、芡實、白芍、甘草九種藥材磨成粉末給她服用,病就好了。但她出嫁後一年,生產時難產而死,這都是她體質先天不足的後果。
蕭方的兄長之子,天資聰穎,十歲時就出現夢遺、盜汗的症狀,我用六味地黃丸加上龍骨、龜板,來鎮靜收斂他的病情,因為龜板、龍骨都是具有鎮靜作用的藥物。他長期服用後,病情逐漸好轉。但婚後卻因身體虧損而早逝。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