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堂散記》~ 卷下 (6)
卷下 (6)
1. 因病制方
因病制方者,仲景之一百十三方為驅病而設也。方從體制者,丹溪之大補陰丸,三才封髓,河間之地黃飲子,皆本氣自病之方也。至東垣脾胄諸方兼內外而言之也。有議東垣升陽方中提散藥多者,東垣之意蓋藉參耆之力,併力舉之也。藥雖多,份量輕,是能以法治病者。汪赤厓云:「逆流挽舟,纖多幾板也好。」得東垣之心矣。
仲景一百十三方,卷中不錄者,非不用也,十二經傳變,移步換形合成全局,不可以分。欲學,犢全書耳。
白話文:
根據病情設定藥方的,以仲景的一百一十三方為主,是專門用於治療疾病的。根據體質而配方的,如丹溪的大補陰丸、三才封髓、河間的地黃飲子,都是從氣血自病的角度出發的方劑。到了東垣,脾胃諸方則兼顧了內外因素。有人批評東垣升陽方中的提散藥太多,但東垣的意思是藉助參耆的力量,共同將氣血提升。雖然藥物種類多,但是用量不大,這正是能夠按照病情規律治病的。汪赤厓說:「逆流頂著船隻前行,船板多幾塊又有何妨?」這正是理解了東垣的意圖。
河間《保命集》云:「仲景桂枝、麻黃之輩,在皮者汗而發之之法也。葛根、升麻之輩,因其輕而揚之之法也。承氣、陷胸之輩,下者引而竭之之法也。瀉心、十棗之輩,中滿者泄之之法也。瓜蒂、梔豉之輩,高者因而越之之法也。此仲景因病制方之法也。
白話文:
河間的《保命集》說:「張仲景桂枝、麻黃這一類的方劑,針對在皮膚表面的病邪,通過發汗來驅散。葛根、升麻這一類的方劑,因為病邪很輕浮,所以通過升高陽氣來驅散。承氣、陷胸這一類的方劑,針對在下焦的病邪,通過下法來引導排泄乾淨。瀉心、十棗這一類的方劑,針對中焦滿滯的病邪,通過瀉法來導泄。瓜蒂、梔豉這一類的方劑,針對在上面,通過越法來清除。這是張仲景根據不同的病症制定相應的方劑的方法。」
保赤諸方當以錢氏為宗,五臟見症各有治法,如肝臟之瀉青丸。心臟之導赤散、瀉心湯、生犀散。肺臟之瀉白散、補肺阿膠散。脾臟之瀉黃散、益黃散。腎臟之地黃丸。分門立方,至當不易。不讀錢氏書,未有能知保赤者。
白話文:
在保嬰治病的各種方劑中,以錢乙的藥方為最正宗。針對五臟不同的症狀,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比如:
- 肝臟:瀉青丸
- 心臟:導赤散、瀉心湯、生犀散
- 肺臟:瀉白散、補肺阿膠散
- 脾臟:瀉黃散、益黃散
- 腎臟:地黃丸
這些藥方按照臟腑分門別類,非常恰當,不易改變。如果不研讀錢乙的著作,就無法真正懂得保嬰治病的方法。
張、劉、朱、李,臨病治方,醫家習其法,辨證不差,用之多效。惟張介賓先生盈尺之書,述古者人所共曉,新方八陣全以理言,非臨病治驗之方,是窗下所制,以待病者,謂之紙上談兵。病家查閱調理,未嘗不可,醫家執而用之,多不獲效,非應敵之兵也。
白話文:
張、劉、朱、李這些醫生,在治療疾病時運用自己的方法,醫家們都熟悉他們的藥方,只要辯證正確,用他們的藥方通常有效。但是張介賓先生寫的那本浩瀚的著作,其中闡述的古方人人都知道,那些八陣新方都是紙上談兵,並不是臨牀驗證過的治療方法,只不過是坐在書齋裡制定的,用來應付病人,這就像是用紙上談兵的軍隊去打仗。病人自己查閱這些藥方來調理身體,還可以,但如果醫生拿來直接用,通常不會有效果,因為這些藥方並不是真實的兵器。
醫者,意也。臨症要會意,制方要有法,法從理生,意隨時變,用古而不為古泥,是真能用古者。
羅太無言:「以古方治今病,如拆舊屋架新屋,其材木非一,不再經匠氏之手,其可用乎?」
白話文:
醫生治病,重在理解病情。面對病人時要懂得病情的意思,開藥方時要有根據的法度,這些法度是由道理而來的,治療的思路要隨著病情的變化而變化,運用古人的方法但不能被古人所拘束,這樣才是真正會使用古法的人。
羅太說:「用古方來治療現在的病,就像用舊房子的材料來蓋新房子,如果材料沒有經過木匠的手重新加工,能夠用嗎?」
喻嘉言先生云:「醫家當先讀無方之書,後讀有方之書。《素》、《靈》、《甲乙》、《難經》,無方之書也,張、劉、朱、李,有方之書也。」
白話文:
喻嘉言先生說:「學醫者應先讀沒有藥方的醫書,再讀有藥方的醫書。《素問》、《靈樞》、《甲乙經》、《難經》等是沒有藥方的醫書,而張仲景、劉完素、朱丹溪、李東垣等人的著作是有藥方的醫書。」
學士商輅云:「醫者,意也。如對敵之將,操舟之工,貴乎臨機應變。方固難於盡用,然非方則古人之心弗傳,茫如望洋、如捕風,必有率意失之者矣。方果可以不用乎?雖然方固良矣,然必熟之《素問》,以求其本;熟之《本草》,以究其用;熟之診視,以察其症;熟之治療,以通其變。始於用方,而終至於無俟於方,夫然後醫之道成矣。此論最為精切。
白話文:
明朝學士商輅說:「醫生靠的是靈活應變,就像對陣的將軍,駕船的舵工,臨機應變非常重要。藥方固然難以完全照用,但沒有藥方,古人的醫術就無法傳承,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尋找方向,或在虛空中捕捉風,肯定會有隨意臆斷而誤診誤治的情況出現。
那麼藥方可以完全不用嗎?雖然藥方很好,但必須深入研究《素問經》,探求醫學理論的根本;深入研究《本草綱目》,瞭解藥物的功效;熟練望聞問切,觀察患者的病情;熟練治療方法,通曉各種變化。開始時要使用藥方,最終達到不需要藥方的境界,那時醫術纔算達到了最高境界。這段論述非常精闢準確。」
2. 藥性解
藥之有性,猶人之有性,無所賦也。識其性,然後用之。不知其性而輕用,鮮有不敗事者。《綱目》分門辨類,藥無鉅細,先釋名,次辨誤,次修治,然後因其形、色、氣、味之各別,以合乎臟腑、經絡而施之補瀉之用。
白話文:
藥物的特性能夠發揮作用,就像人的性格能夠影響行為一樣,不是憑空而來的。認識藥物的特性之後,纔能夠正確使用。不瞭解藥物的特性而輕率使用,很少不會釀成事故的。《本草綱目》根據用途分類整理藥物,不論藥物的種類多寡、大小,首先說明名稱,其次辨別錯誤,接著講述加工方法,然後根據藥物的形狀、顏色、氣味等特徵,配合臟腑和經絡的需要,施以補益或瀉下的治療。
《本經》以下,代有增補,藥品日繁,何能盡識?醫家選用古方各隨風土之宜,以合君臣之制,凡用一藥,先讀《本草》者知其體,次究古方者知其用,體用既明,然後置諸囊中,一有疑焉,未可輕試。仲景方箭無空發,東垣方眾志成城,如煉兵煉將,各盡所長,要使吾心之精神與藥之氣味兩相融洽,則藥為我用,自有得心應手之妙。若不親嘗氣味,訓練乎平日,不可以為醫也。
為記藥性解,欲學者知藥之性,則知所用矣。
白話文:
在《本經》之後,歷代都有增補,藥品種類繁多,難以全部瞭解。醫生在使用古方時,應根據各地風土人情選擇合適的,並遵循君臣配伍的法則。使用一種藥物時,首先要研讀《本草》,瞭解它的藥性;其次要研究古方,瞭解它的用途。在瞭解了藥性與用途後,才能將它們備用。如果有疑問,不要輕易嘗試。仲景的藥方就像箭,沒有虛發的;東垣的藥方眾志成城,就像訓練士兵和將領,各盡其能。重要的是讓我們的精神和藥物的氣味相融洽,這樣藥物就能為我們所用,達到得心應手的效果。如果不親自嘗嚐氣味,在平時進行訓練,就不能成為合格的醫生。
參耆之氣,秉天地衝和,所謂得氣之粹者為良是也。其氣入胃,與人之元氣相合,故能相生相長,以成補益之功,此參耆之用也。四物、阿膠得天地陰成之味,其味入胃與人之陰液相親,故能相生相長以存其根,此四物之用也。有氣血兩虛而合用者,有五臟偏虧各隨其所喜而加引經之味者,是在臨症變通各從其類可也。
白話文:
人參和黃耆的氣息,融合天地陰陽調和,被認為是吸收天地精華之物。它們的氣息進入胃中,與人體的元氣相結合,因此能夠互相滋養,發揮補益的作用,這就是人參與黃耆的功效。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四種補血藥材,吸收了天地陰氣滋生的精華,其精華進入胃中後與人體的陰液相親和,因此能夠互相滋養,固護人體的根本,這就是四物的功效。如果既氣虛又血虛,同時使用人參黃耆和四物;如果五臟虛弱不全,根據需要分別加入引經藥材,這就要根據臨證情況靈活變通,分別針對不同的病症。
冬令傷寒,初感病在太陽尚未傳裡,麻黃、桂枝兩把火往外一撐,嚴寒之氣何患不解,此仲景麻黃、桂枝之用也。寒邪入里變而為熱,則有苦寒之味三黃、白虎、承氣等方從內而泄,此仲景攻下之用也。寒邪在表,以辛溫之氣散之,熱邪入里,以苦寒之味泄之,《經》所謂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是也。
白話文:
冬天受寒時,病症剛開始在體表尚未深入體內,這時使用麻黃和桂枝這兩味藥,就像兩把火往外一推,嚴寒之氣怎麼會不散呢?這就是仲景使用麻黃、桂枝的道理。
如果寒邪進入體內變成熱邪,就會出現三黃、白虎、承氣等苦寒味的方劑從體內把熱邪瀉出來,這就是仲景使用攻下藥的道理。
寒邪在體表,就用辛溫之氣來把它散發出來;熱邪進入體內,就用苦寒之味把它瀉出來。《黃帝內經》中提到的「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良藥治病者,草木之性順天之生氣也,毒藥攻病者,虻蟲、水蛭、砒石、硝黃之類驅地之戾氣也。病來殺我,我不殺他,不足以為治,勢不兩立之用也。醫家能施毒藥固是高手,一或有差,大命隨之矣。膽欲大而心欲細,至言哉。
白話文:
好的藥物可以治病,是因為它順應了草木的自然生氣。有毒的藥物可以攻治疾病,是因為它可以驅除虻蟲、水蛭、砒石、硝黃等毒素產生的有害之氣。
疾病的侵襲對我來說是一種損害,我必須反擊,否則無法治癒,這是勢不兩立的道理。醫師能夠使用有毒的藥物固然高明,但是如果稍有失誤,就會奪取生命。因此,膽量要大,但心思要細緻,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
3. 人參解
《綱目》注云:「人參,《本經》稱人□,或省筆作蓡字,以年浸漸長成根如人形故謂之人蓡,後世因字文繁,遂以參星之字代之。張仲景《傷寒論》尚作蓡字,從古本也。或云唐本作參字,非參商之參,謂人參受天地之正氣而得人形,與天地之氣並立為參,是參字之義也。
白話文:
《本草綱目》上註解說:「人參,《本經》記載它的名字為人□,或簡寫作蓡,是因為隨著年份增長,它的根莖逐漸長成類似人型的形狀,因此稱它為人蓡。後來由於字形繁瑣,就用參星的『參』字代替。張仲景的《傷寒論》還用蓡這個字,是遵循古本的寫法。還有人說唐朝的版本是用參字,但這個參字並不是指參商,而是指人參承接了天地正氣而形成人形,與天地之氣並列為參,這就是參字的含義。
《綱目》:人參生上黨山谷及遼東。二月、八月上旬採根,竹刀刮去皮,曝乾,無令見風,狀如人形者有神。上黨,今潞州也。其次用高麗者,高麗地近遼東,所產人參不及上黨者。欲試上黨參,但使二人同走,一含人參一空口,急走三、五里,其不含人參者必大喘,含者氣息自如,人參乃真也。
白話文:
《本草綱目》:人參產於上黨山谷和遼東。在二月和八月上旬採挖人參根,用竹刀颳去外皮,在太陽下曝曬乾燥。曬乾時,不要讓風吹到人參,狀如人形者較為珍貴。上黨,即現在的潞州。其次是高麗高麗的人參,因高麗地近遼東,所產人參不如上黨的。想要驗證上黨參的真偽,可以讓兩人同走,一人含著人參,一人空口,疾行三至五里,不含人參者必然氣喘吁吁,含著人參者氣息自如,說明人參是正品。
高麗人作《人參贊》,云:「三椏五葉,背陽向陰,欲來求我,椴樹相尋。」但言採取,未及功用。椴木甚大,陰廣則多生,採作甚有法,其味與上黨者同,其形體與上黨者小異,上黨者有獅頭,高麗者無獅頭也。
白話文:
高麗有一部《人參贊》說:「人參有三個分枝、五片葉子,生長在背陰的椴樹附近。想要找人參,就去尋找椴樹。」這只是說瞭如何採集人參,沒有提到它的功效。椴樹很大,陰涼的地方多,人參就生長在這裡。採集人參有特定的方法,它的味道和山西上黨產的人參一樣,但形狀略有不同。上黨人參有「獅頭」的形狀,而高麗人參沒有。
「唐·韓翃詩《送客歸上黨》,有「佳期別在春風裡,應是人參五葉齊」之句,則唐時已重上黨人參矣。三椏五葉,其產與高麗同也。
白話文:
唐詩人韓翃在《送客歸上黨》這首詩中寫道:「佳期別離在春風中,應當是人參長出五片葉子時。」由此可見,唐朝時就已經重視上黨出產的人參了。而有三根分叉枝幹和五片葉子的人參產地,與高麗人參產地相同。
古本人參重上黨力勝也,至明末上黨參力漸薄,入藥無功,始重遼參。遼參,初採紅潤肥大,肆中所貨一枝有重三、五錢者,價不過十換,曾聞前輩有言,誤服人參三、五分有發狂者,陽氣如此之旺也。
白話文:
古代,人參中以產於上黨地區的品質最佳,藥效最強。到了明朝末年,上黨人參的藥效逐漸減弱,用於藥物治療時效果不佳,於是開始重視來自遼東地區的人參。
遼參剛採摘時,外形紅潤肥大,市面上出售的單支遼參重達三、五錢的也不少,價格卻不超過十串銅錢。我曾聽老一輩說過,誤服三、五分人參的人會發狂,由此可見它的陽氣有多麼旺盛。
人參得天地正陽之氣而產於陰,此即陽根干於之義。其味入口先苦後甘,此苦味非苦寒之苦,是炎上作苦之苦,先苦後甘,火生土也,苦作寒字解,豈能後甘。
白話文:
人參吸取天地間的陽氣而生長在陰涼潮濕的地方,這就是「陽根陰莖」的道理。人參入口先苦後甘,這種苦味不是苦寒的苦,而是陽氣上炎引起的苦。先苦後甘,是因為火生土。把苦字解釋為寒字,怎麼可能會先苦後甘呢?
人參之生三椏,法三才;五葉應五行;金井玉闌是其體;先苦後甘是其味;功力之大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豈區區凡草可同日語哉?
白話文:
人參生長三個枝椏,象徵天地人三才。五片葉子對應金、木、水、火、土五行。金色的根部和玉色的莖葉構成其獨特的外形。起初嘗起來很苦,回味之後轉為甘甜。人參能補充元氣,將虛無的元氣重新聚合起來,絕非一般草藥所能比擬的。
人參之體柔熟為上,白熟次之。柔者,軟也,非取其色之油潤也。白熟者,皮白而中潤並不枯硬,若皮白而粗揉之枯硬者,不堪用。
白話文:
人參當中,質地柔韌熟軟的品質最好,質地呈白色且熟透的次之。柔韌指的是柔軟,不是指顏色看起來油亮。質地呈白色的,皮白嫩而中間潤澤且不乾硬,如果皮白但粗糙按壓後會乾硬,則不能用。
一部《本草》歸之「形」、「色」、「氣」、「味」四字。形色,藥之體也;氣味,藥之用也。藥之主病氣味為重,人參之偽在形,明者自能辨,予所辨者在氣味。
人參一片,入口咀之,先微苦而後甘,愈咀越雋,津液自生,是人參之真味也。
白話文:
《本草》這本書把藥物的性質歸納為「形狀」、「顏色」、「氣味」、「味道」這四個方面。形狀和顏色是藥物的物理特徵,而氣味則是藥物的功效。判斷藥物的療效,主要看它的氣味。人參的真偽在於形狀,有經驗的人能輕易辨別,我所辨別的是氣味。
今之獅黨無苦味,入口沮之,但甘淡耳,此其力之所以薄也。人參之偽不止於薺苨,或全苦而不甘,或但甘而不苦,或帶辛酸之味。挾利者取形似以害人,予故以味辨之。
白話文:
現在所說的「獅子黨」沒有苦味,吃下去覺得味道很差,只有甜淡的感覺,所以它的藥效才會這麼微弱。偽造的人參不只限於薺苨,有的完全是苦味沒有甘味,有的只有甘味沒有苦味,有的帶有辛酸的味道。為了牟利的人拿外觀相似的藥材來欺騙人,所以我才用味道來辨別真偽。
高麗參其味與遼參相近,述來,參價貴甚,有以高麗參惑人者,其形色大略相似,予取嘗之,全無參味,是高麗參亦假也。
白話文:
高麗參的味道和遼參很像。話說回來,參價十分昂貴,有人用高麗參來欺騙人。它的形狀和顏色大致相似,我拿來品嘗,完全沒有參的味道,可知這高麗參也是假的。
洋參皮白而中實,金井玉闌,但欠紅潤耳,入口咀之,先苦後甘,頗似人參,咀之久,其味厚於人參,湯亦濃於人參。人參氣味俱薄,得沖和之氣渾然自升,元氣之所以生也;洋參味厚而湯濃,沉陰而降,乏沖和之氣,非金玉之君子,用者詳之。
白話文:
洋參的皮是白色,外表結實,色澤金黃透明,像金井中的白蓮和玉蘭花,只是少了一點紅潤。吃起來先苦後甘,很像人參。嚼得時間長了,它的味道比人參更加濃烈,湯汁也比人參濃。人參氣味都很清淡,具有升浮之氣,能使元氣生長;洋參味道濃烈,湯汁濃稠,會下降沉降,缺乏升浮之氣,不是像金玉那樣的君子之藥。使用時要仔細斟酌。
近歲以來,遼參採取日繁,生長不及,市中所貨,枝小而力薄,略可觀者二三百換,自古以來所未有也,貧士無力服,醫家因偽多不敢用,遇一虛症,聽命而已。
白話文:
最近幾年來,遼參被採集得越來越頻繁,生長速度跟不上,市面上賣的遼參,個頭變小,品質下降。勉強還能看的,也要用兩三百個來換,這是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家境貧困的人買不起,醫生們也因此不敢輕易使用假貨。如果遇到一位體虛的病人,只能聽天由命了。
人參之用甚多,其大綱有四:一、參耆、二、參麥、三、參附、四、參連。臨症變通,用之得當,其功未可盡錄也。
白話文:
人參的用途十分廣泛,大體上有四種:第一是人參配黃耆、第二是人參配麥冬、第三是人參配附子、第四是人參配連翹。根據不同的臨牀症狀靈活調整,恰當地使用,其功效無法一一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