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醫話》~ 慈濟醫話(卷一) (6)
慈濟醫話(卷一) (6)
1. 治病貴得病家信心
某君之疾,為最難最險之症,緣肝熱氣虛,濕盛為本,感熱為熱,感寒為寒。故首宜生血,次宜固氣。寒盛宜治寒,熱盛宜治熱,此難於施法之症也。醫者認症不清,則不敢治。認症清而病家不信,亦不能治。故斯疾微吾不能治,微某君不能愈,施者受者,彼此均有關係。
諸子遇斯症,務先與病家說明症變之理,倘病家相信,得完全施以相當方法,庶可多救幾人。
白話文:
某位病人的病情,是最棘手、最危險的。根本原因是肝火旺盛、氣虛,體內濕氣過重,外感風寒則表現為寒症,外感暑熱則表現為熱症。因此,治療首先要補血,其次要固氣。如果寒邪盛則治寒,熱邪盛則治熱,這是一種很難治療的疾病。醫生如果診斷不清,就不敢治療;即使診斷明確,但病人不相信,也無法治療。所以,這個病,我的醫術不足以完全治好,也仰賴病人自身的配合才能痊癒;治療的成功與否,醫生和病人雙方都有責任。
各位同道遇到這種病症,務必先向病人詳細解釋病情變化原因。如果病人相信醫生,並能完全配合治療,就能夠多救治一些人。
2. 用藥瀉多於補之理
治病如修理時表,表之待修,以積有油垢耳。人非水穀不生活,飲食入腸胃,積日既久,則所食之厚味,及難消之食物,逐漸積滯於腸胃,一受外邪,因而致病。故治病之法,除虛寒內傷另論外,其它各病,無不須清胃而去滯者,則修表滌垢之類也。若虛寒則如表內機件之不固,內傷則如表內機件之損壞。
此二種病,在表非僅滌垢可以竣事,在人亦非僅降滯可以獲痊也。
白話文:
治病就像修理器物表面,表面需要修理,是因為積聚了油垢。人離不開飲食才能生存,食物進入腸胃,日積月累,那些肥甘厚味和難以消化的食物,就會逐漸堆積在腸胃裡,一旦受到外邪侵襲,就會生病。所以治療疾病的方法,除了虛寒內傷另當別論外,其他疾病,都必須先清理腸胃、去除積滯,這就好比修理表面、清除油垢一樣。如果體虛怕冷,就像器物內部結構不牢固;如果內傷,就像器物內部結構受損。這兩種病症,單靠清理表面、去除油垢是無法完全解決的;同樣,人體單靠去除腸胃積滯也無法痊癒。
3. 水穀精微經行臟腑之次序
臟腑資水穀而生養,水穀因臟腑而變化。水穀之於臟腑,其關係誠密切也。而水穀之精微,經行各臟腑,其曲折奧衍,實有一定不易之次序焉。蓋胃為受納水穀之所,飲食入口,先至於胃,經脾與膽汁消化之,其所化之精微,由胃之管而下入膀胱,著於膜即化為水(液體)。此水經腎陽之蒸,膀胱之化,清者上升,由三焦入肺而為氣(氣體)。
濁者下降,則由溺道行矣。胃中所餘之渣滓,注入小腸,經一度之變化,輸入大腸,再變化其形體,而為糟粕(固體),則從魄門出矣。再飲食入胃,除前言精微入膀胱,糟粕走魄門外,其極精微者,由胃化精為血而入腎。血為陰,復入其所生之臟,以養五臟之真氣。於是由腎而肝,而心,而脾,而肺,流轉而不息焉。
其入肺所化之氣為陽,復入其所克之臟,以運穀氣之精微,於是由肺而肝,而脾,而腎,而心,循行而不已焉。氣血在人身中,往來運行,如環無端,周而復始。而水穀之變化,臟腑之生養,於是相生相剋而相成矣。
白話文:
人體臟腑的運作仰賴水谷精微的滋養,而水穀精微的變化也依靠臟腑的功能。水谷精微與臟腑之間關係密切,水谷精微在各個臟腑運行,其過程複雜精妙,卻遵循著一定的順序。
首先,胃負責接收和容納水谷(食物)。食物進入胃後,經由脾和膽汁消化,其精華部分經由胃管進入膀胱,附著在膀胱的膜上轉化為液體(水)。此液體經腎陽蒸騰和膀胱的代謝作用,清淨的部分上升,經由三焦進入肺部,轉化為氣體(氣)。
濁質的部分則下降,排出體外。胃中殘留的渣滓,則進入小腸,經過一次變化後,再進入大腸,再次變化其形態,成為糟粕(固體廢物),從魄門(肛門)排出。
此外,食物進入胃後,除了前面提到的精華進入膀胱,糟粕排出體外之外,最精華的部分,由胃消化轉化為血液,進入腎臟。血液屬陰,再回到它所滋養的臟腑,滋養五臟的真氣。於是,血液的運行順序是從腎到肝、心、脾、肺,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而由肺部轉化而成的氣屬陽,它再進入它所剋制的臟腑,以運化穀氣的精微。因此,氣的運行順序是從肺到肝、脾、腎、心,也同樣循環不已。
氣血在人體中往來運行,如同環狀無始無終,周而復始。水穀的變化和臟腑的生養,因此相互滋生、相互克制,又相互成就。
4. 誤藥之敗象及死期
熱病輕者,或飲涼水而愈,或並不服藥而愈。以邪在皮膚,邪去則病已,故勿藥有喜。若誤服熱藥,反增劇矣。
熱病誤服熱藥,當現口渴、神昏、譫語、唇焦,或全身雍腫之象。寒病誤服涼藥,當現面青、唇白、下泄、腹痛,或氣短、胃寒、盜汗之象,此大略也。尚有敗象種種,未可執一而論。病勢雖輕,若誤服藥,雖屬平妥之劑,速則一月,遲則半年必死。蓋人身氣血之消長,視月之朔晦為轉移。
至一月則氣血隨月之遞虧,漸漸被藥消盡,生命乃亡。若氣血盛者,一月傷太陽,二月傷陽明,三月傷少陽,四月傷太陰,五月傷少陰,六月傷至厥陰而死。
又死期一月、半年之分,亦關傷胃、傷臟之異。傷胃則胃氣漸絕,一月必死。如熱病敗象,為神昏譫語。寒病敗象為作泄乾嘔。皆反藥攻入陽明之象,然要知非由太陽傳入,緣胃本熱或寒,繼以反藥來攻,變本加厲,胃乃於裂或收縮,致不克收納水穀,分布臟腑,其人不亡何待?故斷以一月死也。傷臟則臟氣將敗,半年必死。
如熱病之壅腫,寒病之胃寒,皆由少陽攻入太陰之象。蓋熱病至唇焦、畏寒、口渴、便燥,知病在太陽,及全身壅腫,則入太陰矣。寒病至頭痛、項強、唇不焦、便利,知病在太陽,及胃寒氣短,則亦入太陰矣。由一月太陽起,至遲不過傳至六月厥陰而亡,其間無論在何經期內,一現神昏譫語或乾嘔作泄之敗象,未有不立即身死者。
誤藥之後,如氣血未至大傷,亦可救藥。緣此病既非內傷,又非邪客,不過為藥毒影響所致,故氣血苟未過傷,尚非不治之症。
《傷寒論》傳經以日計。《內經》之傳經,或以日計,或以月計,或以年計者,蓋邪多以日計,失調多以月計,內傷多以年計也。
前言誤藥不即死而可救治者,指身壯害輕者言,非普通也。醫者以術救人,用藥辨症,萬不可不周詳審慎,設因輕心武斷,誤投劑以殺人,在醫者不知,在病者亦不知,醫者誤斷,曰絕症。病家亦誤信,曰絕症,殺人於不知不覺之中,雖無法律相繩,奈陰騭何!言念及此,心滋痛矣,可不慎諸?
某兒始患瘟熱瀉痢,用誤服參、術及西藥,近現唇焦齒枯,音閉,大便黑紅,皮肉粗厚等象,乃邪灼太陰之證,法宜養陰、涼脾、舒肺、降滯、活血疏邪以治之。若全身腫潰,音閉便結,死無日矣。
白話文:
誤藥之敗象及死期
輕微的熱病,有時喝涼水或不藥而癒,因為邪氣只在皮膚表面,邪氣去除病就好了,所以不藥而癒也常見。但如果錯誤服用溫熱的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
誤服熱藥的熱病患者,會出現口渴、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嘴唇乾燥,或者全身浮腫等症狀。誤服涼藥的寒病患者,則會出現面色青白、嘴唇蒼白、腹瀉、腹痛,或者氣短、胃寒、盜汗等症狀,這些只是大概的症狀,還有其他許多敗象,不能一概而論。即使病情輕微,如果誤服藥物,即使是比較平和的藥物,快則一個月,慢則半年必死。因為人體氣血的增長和消減,會隨著月亮的盈虧而變化。
到了一個月時,氣血隨著月亮的虧損而逐漸減少,最終被藥物消耗殆盡,生命就會結束。如果氣血比較旺盛的人,服用錯誤藥物後,一個月傷及太陽經,二月傷及陽明經,三月傷及少陽經,四月傷及太陰經,五月傷及少陰經,六月傷及厥陰經而死。
另外,一個月或半年死亡的區別,也與傷及胃部或臟腑有關。傷及胃部,胃氣會逐漸消失,一個月內必死。例如熱病的敗象,是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寒病的敗象是腹瀉、嘔吐。這些都是藥物反攻陽明經的表現,但要知道,這並非由太陽經傳入,而是因為胃部本身就熱或寒,然後又服用反向的藥物,加重病情,導致胃部破裂或收縮,不能吸收飲食,供給臟腑,這樣的人怎麼能不死呢?所以斷定一個月內會死亡。傷及臟腑,臟腑之氣就會衰敗,半年內必死。
例如熱病的浮腫,寒病的胃寒,都是少陽經攻入太陰經的表現。熱病患者如果出現嘴唇乾燥、畏寒、口渴、便秘,就知道病在太陽經,如果全身浮腫,就已經侵入太陰經了。寒病患者如果出現頭痛、頸項僵硬、嘴唇不乾燥、大便通暢,就知道病在太陽經,如果出現胃寒、氣短,也已經侵入太陰經了。從一個月的太陽經開始,最遲不過傳到六月的厥陰經而死,無論在任何經期內,一旦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或嘔吐腹瀉等敗象,沒有不立即死亡的。
誤服藥物後,如果氣血沒有受到很大損傷,還是可以搶救的。因為這種病既非內傷,也非外邪入侵,只是藥物毒性的影響造成的,所以如果氣血損傷還不嚴重,並不是不治之症。
《傷寒論》把經脈傳變用天數計算。《內經》中經脈傳變,有時用天數計算,有時用月數計算,有時用年數計算,這是因為外邪多用天數計算,氣血失調多用月數計算,內傷多用年數計算。
前面說誤服藥物後不一定立即死亡可以救治,是指身體強壯、病情較輕的情況,並非普遍情況。醫生運用醫術救人,用藥必須辨證,絕對不可以馬虎草率,如果因為輕心武斷,錯誤用藥而致人死亡,醫生自己不知道,病人也不知道,醫生誤判為絕症,病人家屬也誤信為絕症,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殺害病人,雖然沒有法律制裁,但良心何在呢!想到這裡,我心裡就非常痛心,怎能不謹慎呢?
某個孩子起初患瘟疫引起的發熱腹瀉,錯誤服用了人參、白術以及西藥,最近出現嘴唇乾燥、牙齒枯萎、聲音嘶啞、大便黑紅、皮膚粗糙等症狀,這是邪氣灼傷太陰經的表現,治療方法應該滋陰、清熱解暑、舒肺、消食、活血祛邪。如果全身腫脹潰爛,聲音嘶啞,大便秘結,那就沒有活命的希望了。
5. 陰陽之開闔樞
讀書固不能任意翻案,亦不可泥古鮮通,《內經》各家注,以王注為最正確。吾講《內經》,亦不過推廣各注,酌量取捨而已。《內經》以厥陰為闔,他若《甲乙經》、《中藏經》,亦皆以厥陰為闔。吾意總以少陰為闔,而厥陰為樞。何者?足太陽在足少陽、陽明之下,陽當上升,膀胱開其上升之路,故為開。
至胃而藏,散布各處,故為闔。膽居胃與膀胱之間,為輸送陽氣上升之樞紐,故為樞也。又足太陰在足少陰、厥陰之上,陰當下降,脾開其下降之路,故為開。至腎而藏,散布各處,故為闔。肝居腎與脾之間,為疏泄陰氣下降之樞紐,故為樞也。證之《傷寒論》一曰太陽,二曰陽明,三曰少陽,四曰太陰,五曰少陰,六曰厥陰,亦似以開闔樞為傳送之次序。
敢貢一得,以資折衷,但各家注厥陰為闔之理,實為精確不磨,故義可並存,又不可強分軒輊也。
白話文:
陰陽之開闔樞
學習古籍不能任意曲解,也不能死板地拘泥古法而缺乏通變。「內經」諸多注釋版本,以王注最為正確。我講解「內經」,也只是參考各家注釋,權衡取捨而已。「內經」以厥陰為闔(關閉),其他像《甲乙經》、《中藏經》也都以厥陰為闔。但我認為應該以少陰為闔,而厥陰為樞(樞紐)。為什麼呢?足太陽經位於足少陽經、陽明經之下,陽氣應該上升,膀胱經則開啟了陽氣上升的通道,所以是開。
陽氣到達胃經就收藏起來,然後散布到各個部位,所以是闔。膽經位於胃經和膀胱經之間,是輸送陽氣上升的樞紐,所以是樞。同樣地,足太陰經位於足少陰經、厥陰經之上,陰氣應該下降,脾經則開啟了陰氣下降的通道,所以是開。陰氣到達腎經就收藏起來,然後散布到各個部位,所以是闔。肝經位於腎經和脾經之間,是疏泄陰氣下降的樞紐,所以是樞。從《傷寒論》的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的順序來看,似乎也符合開、闔、樞的傳遞次序。
我斗膽提出個人一點淺見,希望能有助於各家觀點的融合。但各家注釋都認為厥陰為闔的說法,確實精確無誤,因此兩種觀點可以並存,也不必強求分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