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醫話》~ 慈濟醫話(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慈濟醫話(卷一) (4)

1. 肝氣病之治法

肝氣之為病,皆由急怒而得。其始也,治之甚易,涼肝即已。何者?肝為陰中陽而能生火,急氣之來,肝液暴發而不藏血,則疾作而熱生,其因肝氣成痼疾者,皆為溫肝藥所誤也。必也肝為寒侵,或寒水為疾,母伐其子,方能適用溫肝藥。

白話文:

肝氣所引發的疾病,都是由於急躁和憤怒的情緒引起的。一開始,治療非常容易,只要清涼肝臟就行了。為什麼呢?肝臟屬於陰中之陽,具有產生火的能力。急氣來襲,肝臟陰液猛烈湧出,不能藏血,就會發病生熱。那些因為肝氣而導致痼疾的患者,都是因為用了溫補肝臟的藥物所致。一定是在肝臟受寒侵襲,或寒水導致疾病的情況下,才能應用溫補肝臟的藥物。

2. 木剋土病之治法

肝氣每於食後病胃者,木剋土也。此疾立方,其標為胃,當以小枳實清胃為君;其本在肝,當以膽草涼肝為臣;作嘔必有瘀血,當以桃仁泥為佐;木土為疾,肺必不宣,大腸亦必有滯,當以軍炭為使,開下行之路,再以川樸佐君而行胃滯,以石斛佐臣而鎮肝,以白茅根佐佐而生新,以通草佐使而使清濁異路,此配方之梗概也。

白話文:

肝氣經常在飯後來剋制胃部,導致胃病。這個疾病的治療方法如下:

  • 以胃為主要問題,用小枳實清胃為君藥;
  • 以肝為根本原因,用膽草清涼肝火為臣藥;
  • 嘔吐物中可能有瘀血,用桃仁泥為佐藥;
  • 木克土導致疾病,肺氣肯定不順暢,大腸也一定有阻塞,用軍炭為使藥,通暢上下行經,再用川樸配合君藥行胃中滯氣,用石斛配合臣藥平定肝火,用白茅根配合佐藥生長新血,用通草配合使藥讓清濁之氣分道揚鑣。

這就是治療該疾病的配方的大概。

肝病為本,胃病為標,似應以涼肝之藥為君,乃以清胃之藥為君者,治病宜先治標也。標之為病既甚,不清其標,難治其本。惟治本時不必顧標,治標時必兼顧本。不顧本而徒治標,標無日見輕。蓋標本關係綦切,必俟標痊而始治本,此為必無之事。但病既有標本,不先稍理其標,則正氣易敗耳。

白話文:

肝病是根本原因,胃病是表面症狀,似乎應該用清肝藥作為主藥,但卻用清胃藥作為主藥,這是因為治療疾病應該先治表面症狀。表面症狀的病狀如果很嚴重,不清除表面症狀,就不容易治療根本原因。

只治療根本原因不必考慮表面症狀,但治療表面症狀時必須同時考慮根本原因。如果不顧根本原因而去治療表面症狀,表面症狀不會減輕。因為表面症狀和根本原因的關係非常密切,必須等到表面症狀痊癒後才開始治療根本原因,但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既然疾病有表面症狀和根本原因,如果不先稍稍處理表面症狀,正氣就會容易虛弱。

3. 停食作燒之治法

此不分標本之病也。宜以生軍為君而降滯,以薄荷為臣而退燒,以枳殼為佐而清胃,以木通為使而逐水,並分生軍之勞,而使生軍專利於降滯。

白話文:

這不是區分表證和裡證的疾病。應以生軍為主藥,降逆除滯;以薄荷為輔藥,退燒解熱;以枳殼為輔助,清胃通絡;以木通為引導藥,利尿祛水,減輕生軍的負擔,使生軍專門發揮降逆除滯的功效。

某君謂食留胃脘,停而未消,似先以消化為是,用楂炭、穀芽、膍胵之屬為宜。倘積已下趨,非降不下,然後用軍為妥云云,是說亦有見地,但本草皆以軍為霸品,而因不敢用軍,致病人失下而死者,不知凡幾,吾用藥幾於無方無軍,從未有傷脾胃者,此層與某君用法稍有不同。

白話文:

某人認為食物停留在胃裡,消化不良時,應該優先考慮幫助消化,例如服用山楂、麥芽和豬肚等藥材。如果食物已經往下移動,需要幫助排出,才能緩解症狀,此時使用瀉藥才合適。這是一種有道理的說法,但本草書中都將瀉藥歸於霸道藥品,有些人因此不敢使用瀉藥,導致患者無法排便而死亡的例子不少。我用藥幾乎都沒有固定的方子,也經常使用瀉藥,但從未對脾胃造成損傷。我在這方面與某人的用藥方法略有不同。

4. 內有熱外為寒搏忌用白虎湯

此症必腹痛作燒,先宜用清涼活血之法。如燒退痛減,小便赤,可不用熱藥。如燒退而痛不減,唇不甚焦,便清,可用溫藥逐寒。如痛稍減,心不煩,唇不焦,便仍清,可再與之。如一劑痛大減,而心煩、唇焦、思涼,則不可再與,仍宜用清涼活血法,而稍佐溫平。及小便赤,陽已大回,可重用清涼,切不可佐溫平,寒者亦如之。

白話文:

這種病症必定肚子疼痛灼熱。一開始應該使用清涼活血的方法。如果灼熱感退了,疼痛減輕了,尿液發紅,就不用使用溫熱的藥物。如果灼熱感退了,但疼痛沒有減輕,嘴脣沒有明顯發乾,尿液清澈,可以使用溫和的藥物驅逐寒氣。如果疼痛稍微減輕,心神不煩躁,嘴脣不乾,尿液仍然清澈,可以繼續服用。如果服用一劑後疼痛大幅減輕,但是心煩、嘴脣乾裂、想喝冰冷的東西,就不能再繼續服用,仍然應該使用清涼活血的方法,並略微添加溫和藥物。等到尿液發紅,表示陽氣已經大幅回升,可以多用清涼之藥,切忌添加溫和藥物。對於寒證患者也一樣。

一發之失,生死立判。心不可不細,膽不可不大,但非慧心人不易領會。

5. 內有寒外為熱搏先用清涼之理

此症如用溫散法,反將外熱蕩起。寒因熱搏,熱愈蕩,寒愈不得外宣矣,故宜先清熱,熱去寒宣,方可施法。此症醫得其法,斷無加重之理。有如凍柿,以溫水浸之,頃刻即化。以新沸澆之,外皮雖溫,內凍愈堅。緣四周過熱,不特寒不易宣,反為熱迫而內結矣。是時浸以涼水,待冰凌外宣,再沃以熱水,則渙然冰釋,物理可借證也。

白話文:

對於這種疾病,如果使用溫散的方法,反而會加劇外在的熱症。寒邪是由熱邪引起的,熱邪越劇烈,寒邪就越難排出體外。因此,首先應該清除熱邪,待熱邪消散後,寒邪才能排出,這時候再使用溫散的方法纔是合適的。如果用對療法,這種疾病一定不會加重。就像凍柿子,用溫水浸泡,一會兒就會化開。但是,如果用剛燒開的沸水澆在凍柿子上,雖然外皮會變暖,但內部的結冰反而會更嚴重。這是因為四周過熱,不僅無法讓寒邪排出,反而會被熱邪逼入體內,造成結塊。這時,應該用涼水浸泡凍柿子,等到裡面的冰塊融化後,再用熱水澆,這樣冰塊才會完全融化。這個道理可以用物理現象來證明。

6. 今日外科症多由濕毒熱結所致然往往用大涼則陷里用溫補則易已其故安在

大陰症豈溫補所能奏效。蓋外科除大陽宜涼,大陰宜熱外,余多得之於肝脾,或由悶郁,或由厚味,使熱毒聚於一處,然後入腑則甚,入臟則死。故於症之初起,先降毒,後護心。又因熱聚一處,血液不為氣行,則血必寒,寒必腐,故次宜生新補氣。

白話文:

大陰症候不能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因為中醫外科認為,治療大陽症應當用涼藥,治療大陰症應當用熱藥。其他的症狀,大多是肝脾引起的。有的由於精神憂鬱,有的由於飲食過於豐厚,導致熱毒聚集在一個地方。接著進入腑臟,情況會變得嚴重,進入臟腑就會致命。所以症狀一開始,首先應該祛除毒素,然後保護心臟。由於熱毒聚集在一個地方,會導致氣血不暢通,血液就會變冷。血液變冷,就會腐敗,所以接著應該生血補氣。

7. 外症為熱毒所聚其腐也何以反由血寒

蓋熱則血行而內消,必不腐矣。其腐也,因患處雖熱,他處在在梗塞,則熱為寒搏而不通,故腐而生膿。膿則熱隨血行,他處亦溫,不膿則熱入於內,患處亦寒,所以膿者易療,不膿難已。至於治法,欲其膿則補之,欲其消(有可消之希望時),則大涼大降可也。迨膿去後,病雖愈,氣必傷。

白話文:

熱量會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內部消耗,這樣就不會腐爛。如果出現腐爛,是因為患處雖然發熱,但身體其他部位都堵塞了,導致熱量被寒氣阻滯而不通暢,所以才會腐爛化膿。膿液如果生成,熱量就會跟著血液流動,讓其他部位也溫暖起來。如果沒有化膿,熱量就會進入身體內部,使患處更加寒冷。所以化膿的情況比較容易治療,而沒有化膿的情況很難好轉。至於治療方法,如果想要化膿,就需要溫補;如果想要消退(有消退的希望時),就可以使用大寒大降的藥物。等到膿液消散後,雖然病情痊癒,但元氣一定會受到損傷。

故外症以能食為順,雖參耆並用,而君藥之二花卻不可少。[二花即銀花。〕

8. 婦科胎前產後之用藥

近治甲乙兩婦症,一則胎前用苦寒,產後亦用苦寒;一則胎前用大涼,產後用溫行。所以異者,蓋產後用藥,一視胎前而定,苦寒品為普通產後所大忌,貿然投之,敗象立見。甲婦小產,原系濕熱裹胎,幾不能認其有胎,周氣血皆為濕熱所傷,其病在母不在子,乃子為母傷之症,故始終用苦寒也。

白話文:

最近治療了兩位婦女的疾病,一位在懷孕前和產後都使用了寒性藥物;另一位在懷孕前使用了涼性藥物,產後使用了溫熱性藥物。之所以治療方法不同,是因為產後用藥需要考慮懷孕前的用藥情況。寒性藥物是產後普遍需要避免的,如果貿然使用,很容易導致不良後果。

第一位婦女流產,起因是濕熱包圍了胎兒,幾乎無法辨認是否懷孕。她的氣血都被濕熱所傷,疾病的根源在於母親,而不是胎兒,所以胎兒是因母親而受傷的。因此,始終使用寒性藥物進行治療。

乙婦乃胎熱爍血之症,其病在子不在母,故母反為涼血所傷,以致血行不暢,痛連腰脊,且胎前為母子俱不能保之險症,血分因虛而瘀,故治法先涼而後溫。

白話文:

乙婦的病症是胎兒發熱灼傷了血液,疾病在胎兒身上而不是母親身上,所以母親反而受到涼血藥的傷害,導致血液流通不暢,腰部和脊椎疼痛,而且胎前這個病症對母子來說都可能有生命危險,因為血液會因為虛弱而瘀滯,所以治療方法是先用涼藥,後用溫藥。

再乙婦症極難治,即俗稱抱子勞。在守成法者,不知害人多少。依症胎前寡食,由受孕至臨盆,無一日安適。產後先寒,乃陰未大傷,陽亦尚固,惟血為胎前涼藥之餘毒耳,回陽即可止病。若產後仍熱,則是陰分大傷,陽氣外竄,施以大救陰之法,不過十活六七。蓋產後寒易治,熱難為也。

白話文:

再乙婦症非常難治,也就是俗稱的「抱子勞」。遵循傳統療法的人,不知道已經害了多少人。根據症狀,懷孕前飲食不足,從受孕到分娩,沒有哪一天是舒服的。生產後先出現寒證,這是因為陰氣還沒受到嚴重損傷,陽氣也還算強盛,只有血氣是懷孕前清熱藥物的餘毒,回陽就能止病。如果生產後仍然發熱,那就是陰分受到了嚴重損傷,陽氣外泄,使用大補陰氣的方法,也只有六七成活的機會。因為產後寒證容易治療,熱證則很難治療。

9. 論抱子勞

孕婦無勞症,倘將入勞,則不成胎,理最明顯,醫者不察、以寒能凝血、能下胎。遇胎熱症,不敢投涼劑,以致多亡,因是美其名曰抱子勞。症之初來,先嗽後喘,脈弦數而搏指。醫者認為血虛,投以歸、耆,不應。又疑為肺寒,投以麻、蘇。胎熱之人,受此熱劑,未有不母子俱亡者。

白話文:

懷孕婦女本來就不應從事勞動,如果過於勞累,就可能導致胎兒流產。這個道理很明顯,但有些醫生卻不瞭解,認為寒冷能凝結血液,從而導致流產。遇到胎熱的症狀時,他們不敢使用涼藥,結果導致很多孕婦死亡。因此,他們美其名曰「抱子勞」。這種症狀一開始表現為咳嗽,接著是氣喘,脈象弦細急促,手指觸診時有明顯搏動。醫生認為這是血虛引起的,使用歸耆湯治療,卻沒有效果。接著,他們懷疑是肺寒,又使用麻蘇湯治療。對於胎熱的病人,如果使用這些溫熱的藥物,沒有不導致母子雙亡的。

間有醫者或見及此,雖用涼藥,亦必佐以歸、芎,仍不敢投重劑。杯水車薪,胡能有濟?故有一二特出者,敢以重劑相投,乃病者見而卻走,親友聞之咋舌。即有服藥見愈者,或作醫案以傳世,後人不但不信,反曰著者欺人。吾從前遇此症甚多,竟無一人按法服藥,以致未曾救活一人,良可慨也。

白話文:

偶爾有醫生發現這種情況,雖然使用涼性藥物,但一定會搭配使用歸尾和川芎,仍然不敢服用重劑。這就像以一杯水救火,怎麼可能有效?因此,有一兩個特例,敢於服用重劑,但病人看到後卻望而卻步,親友聽了也會咋舌。即使有服用藥物而康復的人,他們也會把病例寫成醫書傳給後人,但後人不僅不信,還會說著者是欺騙人。我以前遇到這種疾病很多,但沒有一個人按照方法服用藥物,導致我沒有救活過一個人,這真是令人感慨啊!

醫生臨症,遇症如遇敵,用藥如用兵,膽宜大,心宜小,識宜明,行宜慎。君臣佐使,絲毫不可亂。量數輕重,分釐不可差。常見醫者用成版湯頭,藥品不敢易一字,而分量反意為增減,一劑不效,則改方針。二劑不效,則曰變症,或囑另延他醫。噫!涼熱雜投,藥誤病劇,雖有良醫,弗可為也已!

白話文:

醫生遇到病患時,就像遇到敵人一樣,用藥就像用兵一樣,膽量要大,心思要細膩,判斷要明智,行動要謹慎。君臣佐使藥方中的每一味藥,都不能隨意更動。藥物的劑量多少,也要仔細拿捏,分毫不差。常常看到有些醫生使用固定的藥方,不敢更換一味藥,但卻任意增減劑量。第一劑藥無效,就改變方針。第二劑藥無效,就說病情發生變化,或建議患者另找其他醫生。唉!胡亂使用寒涼或溫熱的藥物,會加重病情,即使有醫術高明的醫生,也無力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