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醫話》~ 慈濟醫話(卷一) (4)
慈濟醫話(卷一) (4)
1. 以肺為蓋以胃為釜以腎中相火為炊故能化穀氣而養形臟駁論
為此說者,就形跡言,似亦近理,不知實大謬也。欲駁此論,當先考人之五臟,何臟有火,火是何物,各臟之火,是何名詞,果一一瞭解於心,則肺蓋、胃釜、腎炊之說,不攻自破。蓋人賴天氣以溫氣血,壯火乃六腑有餘之氣,承天氣以成之者。少火乃五臟所藏之血,得天氣以溫之者。
壯火以小腸為主,以三焦為散布於各臟之機關,心得壯火而溫血,名曰君火;經過心包名曰相火;由心包分布於四臟,皆曰少火。心與小腸相表裡,小腸首先受胃之穀氣,故小腸為腑之君火;又以三焦首先受氣於膀胱,其功用能升清降濁,化水精而行於各臟,故三焦為腑之相火。
壯火在胃能化五穀,若謂胃為釜、腎為炊,則是臟腑不相連,何能腎為胃之炊,肺為胃之蓋?即使相連,謂胃無火,賴相火為炊,不識胃為肉質,抑為鐵質。如為肉質,何堪火煉?如為鐵質,豈相火所能奏效,若謂胃獨有火,則上蒸肺,下攻大腸,恐致病久矣。蓋火也者,不過以天之生氣溫人之氣血,而假定之名詞耳。
火恃長蟲、短蟲為輸送,長蟲居腑,短蟲居臟,所謂蛔蟲是也。病時則為蟲、為癆、為痞等疾,亦皆蟲所輸送。要之同歸一理,皆陰陽之作用而已。
白話文:
有人說人體以肺為蓋、胃為釜、腎中之相火為炊,所以才能消化食物、滋養臟腑,這種說法大錯特錯。要駁斥這種觀點,首先得弄清楚人體五臟哪個臟腑有火,這火是什麼,各臟腑的火又該如何稱呼。如果能徹底明白這些,那麼肺蓋、胃釜、腎炊的說法自然不攻自破。
人體依靠天賦的陽氣溫煦氣血,強盛的火是六腑多餘之氣,借助天陽之氣而形成的;微弱的火則是五臟所貯藏的血液,靠天陽之氣溫養的。
強盛的火以小腸為主,以三焦為傳導到各臟腑的機構。心臟獲得強盛的火而溫暖血液,稱為君火;經過心包則稱為相火;從心包分佈到其他四臟的,都稱為微弱的火。心和小腸互為表裡,小腸首先接收來自胃部的食物精氣,所以小腸是腑的君火;三焦首先接收來自膀胱的氣,它的作用是升清降濁,化生水精,輸布到各臟腑,所以三焦是腑的相火。
強盛的火在胃中能消化五穀,如果說胃是釜、腎是炊,那麼臟腑之間互不相連,腎怎麼可能為胃炊火呢?肺又怎麼可能是胃的蓋子呢?就算它們相連,說胃沒有火,依靠相火來烹煮,也不合道理。胃是肉做的,怎麼能經受火煉?如果說是鐵做的,相火又怎麼能起作用呢?如果說胃獨自有火,那麼就會向上蒸騰肺部,向下攻伐大腸,恐怕早就生病了。所謂的火,不過是借用天賦的陽氣溫煦氣血,而假設出來的名詞而已。
火的運行依靠長蟲(蛔蟲等)和短蟲(蛔蟲等)來輸送,長蟲居於腑,短蟲居於臟。生病時,就會出現蟲症、癆病、痞塊等疾病,這些都是由蟲的輸送所致。總而言之,這些都只是陰陽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