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醫話》~ 慈濟醫話(卷二 下篇) (8)

回本書目錄

慈濟醫話(卷二 下篇) (8)

1. 夏末秋初宜用之藥品

吾於春末,已言宜用香竄苦寒之品。今夏季將終,濕已大行,太陽有司天之象,辛溫之藥,可先少用無妨。滋柔之品,非其時也。

白話文:

夏末秋初宜用之藥品

春天末尾的時候,我已經說過應該使用芳香辛竄、苦寒的藥物。現在夏季將要結束,濕氣已經盛行,太陽的陽氣也開始收斂,辛溫的藥物,可以先少用或不用。滋補柔潤的藥物,也不是現在這個時候該用的。

2. 夏多虛症

夏何以多虛症?蓋夏令繁華外秀。既外秀,故內虛。又夏日陽氣外泄,內必空虛。《內經·四氣調神論》篇言之綦詳。

白話文:

夏天為什麼容易出現虛症?因為夏天生機勃勃,外表繁茂。既然外表繁茂,內裡就容易虛弱。而且夏天陽氣外泄,內部必然空虛。《內經·四氣調神論》篇章中對此闡述得非常詳細。

3. 治瘧之方(甲子秋)

以現令論,瘧之熱多冷少者,宜桂枝白虎湯加減之。冷多熱少者,宜柴胡承氣湯加減之。脾寒者,當用紅砒黑虎丸。久瘧者,當用青蒿鱉甲湯加減之。紅砒黑虎丸,以紅砒、黑豆制之,每豆一兩,加砒二分,粒如小豆子,水打成丸,病較輕者服一丸。忌熱、忌食、忌菸、宜涼、宜走。

治瘧者,或以邪在腠理,立柴胡湯以汗之。或以邪深入臟,立理中湯以補之。或以十二經皆有瘧,立法紛紛,奠知孰是,吾論無論在經、在腑、在臟,既均作寒作熱,又皆發於胃氣,故以清胃為法。熱甚以石膏清之,寒甚以紅砒溫之。但紅砒重量,不得過二釐。服砒後,勿坐、勿食、須飲涼水或冰,須遠行。

柴胡湯之法,固因寒熱莫辨,愛立是法,俾邪從腠理而解也。不知此症得之於腠理,輕者可痊,重則難效。吾謂熱者用白虎湯,熱甚者用牛黃。寒者用承氣湯,寒甚者加白朮,佐紅砒。

凡瘧皆當清大腸,承氣湯雖大黃苦寒,然枳殼有下胃氣之力,薑、樸有逐胃寒之功,故生軍佐石膏則清胃熱,佐薑、樸則理胃寒。若胃中寒熱相結,以承氣湯為主。熱甚於寒者,加重生地,減輕姜樸。寒甚於熱者,加陳皮、木香。水氣聚結堅固為寒,寒固可用附子,熱亦可用少許附子為引,以鎮水氣。然此法不可妄用。

問瘧作寒作熱之原因。曰:三焦與心包,主輸送營榮之別臟,寒熱之作,乃由寒或熱搏於胃氣,致胃氣失其升降之能,故肺與大腸,因而絕其表裡相應之力,則寒熱作矣。瘧疾寒熱之作,與他病寒熱之作不同。他病寒熱之作,邪有定所。瘧則邪無定所,故專重治胃。以胃為後天,統主五臟六腑之氣血,而為五臟六腑之大源也。

問痎瘧之分。曰:痎者,風熱相結也,瘧者陰陽相爭也。其先寒者,乃三陽虛也,陽虛則陰盛,陰盛故寒。其後熱者,寒極生熱也。連日作者,邪在腠理也。間日作者,邪將薄腑也。

問截瘧用常山,於法當乎?曰:常山消水溫脾,治瘧可用,截字於義無取。

白話文:

治瘧方(甲子秋)

根據現有理論,瘧疾發熱多、發冷少的,適合用桂枝白虎湯加減;發冷多、發熱少的,適合用柴胡承氣湯加減。脾胃寒冷的,要用紅砒黑虎丸。久治不愈的瘧疾,要用青蒿鱉甲湯加減。紅砒黑虎丸是用紅砒和黑豆製成的,每粒黑豆一兩,加紅砒二分,做成小豆大小的丸藥,用水調服,病情較輕者服用一丸。忌食辛辣熱性食物,忌飲食,忌菸,宜食清涼食物,宜多活動。

治療瘧疾,有的認為邪氣在皮膚肌膚之間,就用柴胡湯發汗;有的認為邪氣深入臟腑,就用理中湯溫補。有的認為瘧疾遍及十二經脈,治療方法眾多,難以判斷哪種方法正確。我的看法是,無論邪氣在經絡、腑臟或臟器,都會寒熱交替,都發源於胃氣,所以治療方法應以清胃為主。發熱厲害的用石膏清熱,發冷厲害的用紅砒溫熱。但紅砒用量不能超過二釐。服用紅砒後,不要久坐,不要吃東西,要喝涼水或冰水,要多走動。

柴胡湯的用法,是因為寒熱難以辨別,所以採用這種方法,讓邪氣從皮膚肌膚之間排出。但不知道這種病症是從皮膚肌膚之間引起的,輕者可以痊癒,重者則難以奏效。我的看法是,發熱的用白虎湯,發熱厲害的用牛黃;發冷的用承氣湯,發冷厲害的加白朮,再輔以紅砒。

所有瘧疾都應該清利大腸,承氣湯雖然有大黃苦寒之性,但枳殼有下行胃氣的作用,生薑、厚樸有驅除胃寒的功效,所以配伍生薑、石膏清胃熱,配伍生薑、厚樸理胃寒。如果胃中寒熱交結,以承氣湯為主。發熱重於發冷的,增加生地黃用量,減少生薑、厚樸用量;發冷重於發熱的,增加陳皮、木香用量。水氣凝聚阻塞形成寒邪,寒邪阻塞可以用附子,發熱也可以用少量附子引導,以溫通水氣。但是這種方法不能亂用。

問:瘧疾寒熱交替的原因是什麼?答:三焦和心包,主管輸送營氣和血氣到其他臟器,寒熱交替的產生,是由於寒邪或熱邪搏結於胃氣,導致胃氣失去升降的功能,所以肺和大腸因此失去表裡相應的關係,於是就寒熱交替發作了。瘧疾的寒熱交替與其他疾病的寒熱交替不同。其他疾病的寒熱交替,邪氣有固定的部位;瘧疾的邪氣沒有固定的部位,所以治療重點在於調理胃氣。胃是後天之本,統管五臟六腑的氣血,是五臟六腑的根本。

問:痎瘧有什麼區別?答:痎瘧是風熱相搏,瘧疾是陰陽相爭。先發冷的是三陽虛弱,陽虛則陰盛,陰盛故而發冷;然後發熱是寒極生熱。連日發作的,邪氣在皮膚肌膚之間;間日發作的,邪氣將要侵犯腑臟。

問:用常山截瘧,符合醫理嗎?答:常山能消水腫溫脾,治療瘧疾可以用,但“截”字在意義上不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