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醫話》~ 慈濟醫話(卷一) (23)
慈濟醫話(卷一) (23)
1. 問答十五則
問脈象細而沉,靜而不躁、且骨痛,治法如何?曰:沉細為陰,脈象細而沉,病在陰經也。且邪甚入骨,故骨痛。治法寒脈不躁,當大養陰,舒筋活血。若用散品,則更痛矣。
問脈象數而代,下泄及便膿血,治法如何?曰:此陽盛已極,血為熱傷,脈不接續,故六動一止,非五臟替代之絕脈也。血為熱迫,由陽明而下入大腸,故下泄及便膿血。治法:用白虎湯加犀角和桃仁承氣湯劑,可速效,惟此症十活三四。
問陽氣不上升或不下降之治法?曰:陽不下降,有用沉香、肉桂,引火歸源以降陽者。陽不上升,有用柴胡、桔梗以升陽者。升降兩種治法,尚非甚妥,升陽降陽另有一法,可通治之。緣二疾皆作陽有餘,不過一蘊於上,一結於下耳。陽既有餘,陰必不足,陰不足則可大養陰,陰足則陽平。故二症能以一法治之,即用枇杷葉、二冬、紫雪、安宮牛黃丸可也。
問腰脊痛而身有痹之治法?曰:此乃升陽之氣少,不能通經達絡,腰脊部失陽氣溫養也,氣少不能運血,血不通故作痛。且周身血脈不通,故閉塞而成諸痹,治法:宜用補陽還五湯。
白話文:
問答十五則
-
脈象細弱而沉潛,病人安靜不躁動,卻有骨頭疼痛,該如何治療? 答:脈象細弱而沉,屬於陰虛的表現,疾病在於陰經。邪氣深入骨骼,所以骨頭疼痛。治療方法是,因為脈象寒弱而不躁動,應當大補陰氣,舒展筋脈,促進血液循環。如果使用散寒的藥物,反而會加重疼痛。
-
脈象數而忽快忽慢,大便稀溏並帶膿血,該如何治療? 答:這是陽氣過盛到極點,熱邪損傷血液,脈象不連貫,所以出現六次跳動一次停頓的現象,並不是五臟衰竭的絕脈。熱邪迫使血液從陽明經向下進入大腸,所以大便稀溏並帶膿血。治療方法:使用白虎湯加入犀角,再配合桃仁承氣湯,可以快速見效,但這種病症十個病人能活三到四個。
-
陽氣不上升或不下降,該如何治療? 答:陽氣不下降,可以用沉香、肉桂引導陽氣歸於下焦,使陽氣下降。陽氣不上升,可以用柴胡、桔梗來提升陽氣。以上兩種方法並不完全妥當,還有另一種方法可以通治這兩種情況。因為這兩種疾病都是陽氣有餘,只是病邪一個停留在上焦,一個停留在下焦而已。陽氣有餘,陰氣必然不足,陰氣不足就應該大補陰氣,陰氣充足了,陽氣自然就會平衡。所以這兩種症狀可以用同一個方法治療,就是使用枇杷葉、二冬、紫雪丹、安宮牛黃丸。
-
腰脊疼痛且全身關節痺痛,該如何治療? 答:這是因為提升陽氣的力量不足,不能使氣血通暢於經絡,導致腰脊部位缺乏陽氣溫煦。陽氣不足不能運送血液,血液不通暢就引起疼痛。全身經脈不通暢,所以阻塞不通而產生各種痹症。治療方法:應該使用補陽還五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