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醫話》~ 慈濟醫話(卷二 下篇) (2)

回本書目錄

慈濟醫話(卷二 下篇) (2)

1. 臨證之要

臨證雖難,只要將大法認定,自少錯誤,初臨症者,如遇大症,先宜以輕劑問之。倘有經驗,則宜用大劑攻之。病體早愈一日,早養一日正氣。

白話文:

看病雖然困難,但只要掌握了基本原則,就能減少錯誤。對於初次看病的醫生,遇到大病時,應該先用輕劑試驗。如果有經驗,就可以用大劑量攻治。病情提早一天好轉,就能提早一天培養身體的正氣。

2. 論陰陽

醫學之理,首在陰陽。陰陽之理,既精且細。或曰:陰陽名目繁多,令人難辨,是陰陽無一定之理也。以無定之理之學而治病,豈能斷生死,起沈痾?此一說也。或曰:陰陽顯甚,如人則背陽而腹陰,物則表陽而里陰。推之萬物,陰陽判然。是陰陽甚易知,易知若此,豈不盡人而醫耶?此又一說也。

白話文:

中醫的治療原則,首先建立在陰陽的理論上。陰陽的道理,既精妙又細緻。有人說:陰陽的名目繁多,令人難以辨別,說明陰陽沒有固定的道理。用這種沒有固定道理的學說來治療疾病,怎麼能夠斷定生死,治癒久病呢?這是其中一種說法。有人說:陰陽十分明顯。比如人體,就是背部朝陽而腹部朝陰;物品也一樣,表面朝陽而內部朝陰。以此類推到所有事物,陰陽都非常分明。所以陰陽很簡單就能理解,既然如此簡單,難道不是所有人都能精通醫術嗎?這是另一種說法。

然則欲知陰陽之理,難乎易乎?曰:知之則易,用之則難。陰陽有定而無定,亦無定而有定,或以理而推陰陽,或以氣而推陰陽,或以象而推陰陽,或以數而推陰陽。倘能因時而用,自爾妙化無窮,要之不外平衡而已。反是則陰陽錯亂,變端百出矣,燮理陰陽之謂何?

白話文:

想要理解陰陽的道理,難嗎還是容易?

答:知道它是容易的,應用時卻很難。

陰陽有一定之理,但也沒有固定之理;有時可以用道理推論陰陽,有時可以用氣的變化推論陰陽,有時可以用事物的外象推論陰陽,有時可以用數學計算推論陰陽。

如果能根據不同的情況隨時運用這些方法,自然能夠得心應手,變化無窮。總之,不外乎維持陰陽的平衡。

否則,陰陽失衡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

怎樣調和陰陽呢?

3. 論五行

以制勝生成論五行,始知五行變化之妙。若以生克論五行,則為五行所拘,反不得其妙,若不以制勝生成或生克論五行,則大法已失。可隨意顛倒,不復成五行矣。故五行之理,至活而至嚴。

白話文:

從「制勝生成」的觀點來探討五行,才能真正理解五行變化的奧妙。但是,如果只用「生克」的理論來論五行,就會被五行所限制,反而無法掌握其精髓。如果既不用「制勝生成」也不用「生克」來論五行,那麼五行理論就失去了。這樣一來,五行就變得可以任意顛倒,無法再構成完整的五行體繫了。所以,五行理論既靈活變通,又嚴謹規範。

4. 論風

風善行而數變,八節不正之風,或害空竅,或走經絡,或傳臟腑,迨久蘊內動,或鼓熱而作厥,或助寒而成痿,或耗氣而盜汗,或煎液而成痰。七情六淫,莫不由風媒介之,故風為百病之始。

白話文:

風具有靈活多變的特質,當人體出現八節不正之風時(指風邪在人體內活動的部位和性質異常),可能會對空洞器官(如鼻腔、耳道等)造成危害,或沿著經絡運行,甚至侵犯臟腑。如果風邪長期積聚在體內,會引發內部活動,表現為發熱潮紅、抽搐、幫助寒邪入侵導致筋骨攣縮、消耗氣血導致盜汗,或煎熬津液形成痰液。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和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的侵害,都離不開風邪的媒介作用,因此風邪被認為是所有疾病的根源。

虛風正風之分,邪風是正風,因邪風雖害人,然能生殺萬物也。動作鼓盪之風(人力所為者)為虛風,於人雖無大害,於物實無生殺權,故曰虛風。

白話文:

虛風和正風的區分:

邪風就是正風,因為邪風雖然會傷害人,但也具備生殺萬物的功能。人為製造的風叫作虛風,對人不造成什麼傷害,也沒有生殺萬物的權力,所以稱之為虛風。

風為熱者,因熱極而風,故風為熱。

5. 論五音

角、徽、宮、商、羽,角音調和而亢直;徽音和美而柔順;宮音重濁而宏大,商音高揚而流利、羽音沈著而穩固。春萬物始生,其調亢直以應生。夏萬物生榮,其調柔和以應長。長夏為土,故調重大,以表其獨厚。秋主收斂,故調高揚以應之。冬主潛藏,故調沈穩以應之。此其正也。

白話文:

角、徽、宮、商、羽這五個音符的音調各有特點:角音激昂高亢;徽音溫和順暢;宮音低沉渾厚;商音嘹亮流暢;羽音深沉穩重。春天,萬物開始生長,音調激昂高亢以配合生長;夏天,萬物繁榮生長,音調溫和順暢以配合生長;長夏屬土,因此音調沉穩厚重,以表現土的厚德載物; 秋天主收斂,因此音調嘹亮高揚以配合收斂;冬天主潛藏,因此音調深沉穩重以配合潛藏。這就是它們的正常音調。

又因音有高低,故有太、少之分。又因天地人之不同,陰陽升降之變化,故上應天,中應人,下應地,而有上、中、下之分。蓋每音均有太、正、少及上、中、下,以應三陰三陽。太、正、少為陰,因本音之變音,故為三陰。上、中、下為陽,因陰陽升降之變音,故為三陽,要之本音、變音為靜,非本音、變音之變音為動。

白話文:

由於聲音有高低之分,因此有太音(較低)和少音(較高)之分。又因為天地人三才的不同,以及陰陽升降的變化,因此聲音又分為上、中、下三等。每種聲音都同時具有太、正、少,以及上、中、下這三種屬性,以對應三陰三陽。太、正、少為陰屬性,因為它們是原音的變音;上、中、下為陽屬性,因為它們是陰陽升降變化的結果。總的來說,原音和變音屬於靜態,而原音和變音的變音則屬於動態。

6. 五味之所欲

五味所欲,經無明文。然考其義,以酸收、苦堅、甘緩、辛散、咸軟之理推之,以同氣相求之義證之,是收、堅、緩、散、軟,即酸、苦、甘、辛、咸之所欲也。

白話文:

中醫典籍中沒有明確記載五味偏好,但根據「酸斂、苦堅、甘緩、辛散、鹹軟」的道理,以及「同氣相求」的原理,可以推論出:

  • 酸味偏好收斂、收縮的功能
  • 苦味偏好堅固、收斂的功能
  • 甘味偏好緩和、舒緩的功能
  • 辛味偏好疏散、發散的功能
  • 鹹味偏好軟化、滋潤的功能

7. 九竅與臟腑之關係

九竅司五臟盛泄之職。耳能聞,可長心思。目能視,可和肝。鼻能嗅,可養肺。口能食,可納五穀而養臟腑。二陰排泄渣滓,以清臟腑,故人能為萬物之靈。

白話文:

耳朵負責聽覺,可以使心神安定。眼睛負責視覺,可以養護肝臟。鼻子負責嗅覺,可以滋養肺部。嘴巴負責進食,可以攝取五穀雜糧來滋養臟腑。大便和小便排出體內的廢物,可以淨化臟腑,所以人才能成為萬物之靈。

8. 咽嗌之解釋

上曰咽,下曰嗌,合而言之曰喉。嗌法地,即咽喉之下口。

9. 臟腑相表裡

臟腑賴募原而相連,因作用為表裡。心與小腸相表裡者,因小腸布氣之變化,賴心液之流通也。腎與膀胱相表裡者,因膀胱化氣而藏液,賴腎受血而灌輸也。肺與大腸相表裡者,因大腸之排泄,賴肺氣之升降也。肝與膽相表裡者,因膽汁之變化,賴肝之條達也。脾與胃相表裡者,因胃之消化,賴脾之消磨也。

白話文:

臟腑依靠相互連接,並因作用而形成表裡關係。

心和小腸是表裡關係,因為小腸氣血的流轉變化,需要依賴心的血液循環。

腎和膀胱是表裡關係,因為膀胱將氣液轉化並儲藏,需要依賴腎臟輸送血液並提供養分。

肺和大腸是表裡關係,因為大腸的排泄功能,需要依賴肺氣的升降作用。

肝和膽是表裡關係,因為膽汁的產生和分泌,需要依賴肝臟的疏通作用。

脾和胃是表裡關係,因為胃的消化功能,需要依賴脾臟的運化作用。

腑屬於表,臟屬於里。例如人之飲食,水穀先入胃,排粗布精,始由腑而入臟。《內經》云:「壯火食氣,少火生氣。」似近此理。

白話文:

腑屬於身體表面,臟屬於身體內部。比如人吃東西,水和食物先進入胃,胃把粗糙的部分排出,細膩的部分才從表面進入內部。《黃帝內經》上說:「強健的火能消化食物,微弱的火能產生精氣。」這似乎與這個道理相近。

10. 募原之解釋

問臟腑賴募原而相連,募原何物也?曰:募原即隔膜。但橫為隔膜,豎為募原。以形論,為網油;以象論,為三焦。譬如銅煤油燈,統全部名之,曰燈,曰銅燈。分一部論之,有燈罩、燈托。夫燈猶三焦也。銅燈猶網油也,燈罩、燈托,猶募原、隔膜也。四名等於一物,故合三焦、網油、募原、隔膜等各而一之,曰三焦而已。

白話文:

有人問道:「臟腑靠募原互相連接,募原是什麼東西?」答道:「募原就是隔膜。但橫著的稱為隔膜,豎著的稱為募原。從外形來說,它像網油;從象徵意義來說,它像三焦。就像一個銅煤油燈,總體上可以稱為燈或銅燈。但如果把它分開來講,就有燈罩和燈託。燈就好比三焦,銅燈就好比網油,燈罩和燈託就好比募原和隔膜。這四個名字指的其實是一個東西,所以把三焦、網油、募原、隔膜等這些名稱合起來,只稱作三焦就可以了。」

問募原有半表半裡之說,信乎?曰:半表半裡,以氣化論耳。如不以氣化論,肺可為太陽,膀胱可為太陰。

11. 兩感於寒之解釋

問《傷寒論》兩感於寒,[何〕所謂也?曰:兩感云者,既感於腑,復感於臟也。問兩感是否同時?曰:不同時。

白話文:

有人問《傷寒論》中提到的「兩感於寒」,是什麼意思?

回答:「兩感」的意思指既感受了外邪侵襲腑,又感受了內邪侵襲臟。

有人問:兩次感受邪氣是否同時發生?

回答:不是同時發生的。

12. 腎為先天胃為後天

以氣血論,氣為先天,血為後天。以臟腑功能論,臟以腎為要,腑以胃為主。胃雖賴脾為消化,實賴腎氣以養之,腎水以潤之。然後脾之消化,始能化水穀以養形臟,是以胃之功能,因腎之技巧,始能施其功能。蓋腎無胃不能施其巧,胃無腎不能行其職。故以功能論,腎為先天,胃為後天。

白話文:

從氣血理論來看,氣是先天的,血是後天的。從臟腑功能來看,腎臟是重要臟器,胃是主要腑器。胃雖然依靠脾臟消化,但實際上也依賴於腎氣的滋養,以及腎水的滋潤。只有這樣,脾臟的消化功能才能將食物轉化為水穀,供養全身的臟腑。因此,胃的功能是由於腎臟的幫助才能發揮作用。如果沒有腎臟,胃就無法發揮其作用;如果沒有腎臟,胃就無法執行其職責。所以從功能角度來看,腎是先天的,胃是後天的。

後人不明腎陽、腎陰之理,謬指腎氣為命門,更有以腎為炊之說。明其義不知其理,無怪有指鹿為馬之誤。

13. 脾藏意

意靜而生動。脾為太陰,其性本靜,又司運化,從靜而生動,故藏意。

14. 脾之動用

土賴天之雨露,地之泉水,而生萬物。然有生即有長,有長即有收,有收即有藏。故土在理言之,則法天地,主四時。在人言之,則升降陰陽,旁灌四臟。

白話文:

土地仰賴天上的雨露和地下的泉水才能孕育萬物。但萬物有生就有長,有長就有收,有收就有藏。因此,從天地運行的道理來看,土地遵循天地法則,主宰四季變化。從人體而言,土地滋養人體,升降陰陽之氣,旁及灌溉四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