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醫話》~ 慈濟醫話(卷二 上篇) (3)

回本書目錄

慈濟醫話(卷二 上篇) (3)

1. 臟腑應十二月圖

臟腑應十二月者,子月為膀胱,丑月為腎,寅月為膽,卯月為肝,辰月為小腸。巳月為心,午月為三焦,未月為心包,申月為胃,酉月為脾,戌月為大腸,亥月為肺(此段意出《難經》)。

白話文:

各臟腑與十二月相應:

  • 子月(十一月):膀胱
  • 丑月(十二月):腎臟
  • 寅月(一月):膽囊
  • 卯月(二月):肝臟
  • 辰月(三月):小腸
  • 巳月(四月):心臟
  • 午月(五月):三焦(中醫概念中的虛擬臟器,負責氣血運行)
  • 未月(六月):心包(包圍心臟的一層薄膜)
  • 申月(七月):胃
  • 酉月(八月):脾臟
  • 戌月(九月):大腸
  • 亥月(十月):肺臟

(摘自《難經》)

再詳推之,陽生於少陽,故歷建寅。建寅故寅、卯、辰為春,屬於肝。巳、午、未為夏,屬於心。午、未、申為長夏,屬於脾。申、酉、戌為秋,屬於肺。亥、子、醜為冬,屬於腎。陰陽離合升降之變化,則主令之各異。雖變化無窮,然有定理,有定法,絲毫不紊也。

白話文:

進一步推論,陽氣源於少陽經,所以從立春開始。立春後,寅、卯、辰三個月為春天,對應肝臟。巳、午、未三個月為夏天,對應心臟。午、未、申三個月為長夏,對應脾臟。申、酉、戌三個月為秋天,對應肺臟。亥、子、醜三個月為冬天,對應腎臟。

陰陽交替升降變化的規律,決定了各時令的主導臟腑。雖然變化多端,但遵循一定的規律和法則,毫釐不差。

2. 陰陽已分而五行未相生圖

天一生水,故甲乙居坎而為水。地二生火,故丙丁為火而居離。天三生木,故戊己居震而為木。地四生金,故庚辛為金而居兌。天五生土,故壬癸居乾、艮、巽、坤四隅而為土。

白話文:

宇宙起源於水,所以甲和乙在北方水位,代表水。大地居於次位,生出火,所以丙和丁代表火,在南方火位。宇宙第三位生出木,所以戊和己在東方木位,代表木。大地第四位生出金,所以庚和辛代表金,在西方金位。宇宙第五位生出土,所以壬和癸在乾、艮、巽、坤四個方位,代表土。

甲乙居坎而為水者,乃陰陽未分將分,而五行未相生也。甲乙為十干之首,水為五行之首,故甲乙水也。

3. 五行相生方位圍

震為長男,在人為少陽,在時為二月。時值春陽之首,故震為甲乙。木生火,則離為丙丁火,生土,則乾、艮、巽、坤為戊己。土生金,則兌為庚辛。金生水,則坎為壬癸。

白話文:

震卦代表春季的開始,在人體對應少陽經,在時間上對應二月。這個時期是陽氣初生的時候,因此震卦對應甲、乙兩個天干。

五行相生中,木生火,所以離卦對應丙、丁兩個天干所代表的火;火生土,所以乾、艮、巽、坤四個卦對應戊、己兩個天干所代表的土;土生金,所以兌卦對應庚、辛兩個天干所代表的金;金生水,所以坎卦對應壬、癸兩個天干所代表的水。

4. 五行以土定位變化圖

天干甲、乙、丙、丁、戊為陽;已、庚、辛、壬、癸為陰。五行土氣最厚而居中。甲為陽之首,己為陰之首。以土定位,則甲己為土,土生金,故乙庚為金。金生水,故丙辛為水。水生木,故丁壬為木。木生火,故戊癸為火。無論如何變化,不外此理。

白話文:

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為陽氣;己、庚、辛、壬、癸為陰氣。五行中,土的能量最強且位於中央。甲是陽的開始,己是陰的開始。以土為準,甲己就代表土。土生金,所以乙庚代表金。金生水,所以丙辛代表水。水生木,所以丁壬代表木。木生火,所以戊癸代表火。無論如何變化,都不會超出這些規律。

5.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本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伏羲取象河圖○引而伸之為一,圖□而成□,陰圍陽為水,又因坎卦始於一陽,故曰天一生水,取象河圖○○引而伸之為□,因一而成□,陽圍陰為火,又因□生於兩個○○,故曰地二生火。取象河圖○○○變而為□以成□,適得離卦之初爻二爻。但兩爻不成卦,又加坎卦三爻而成□,因此卦起於□,適合離卦之兩爻,加坎卦之一爻,一二相加,故曰天三生水。取象河圖○○○○變而為□以成□,適得離之陰爻而上升,二二相成,故曰地四生金。

白話文:

伏羲根據河圖的象徵,演繹出了一個圖形,形成一個陰陽共存的循環。其中,陰圍陽形成水,因為坎卦從一個陽爻開始,所以說「天一生水」。

伏羲又根據河圖,演繹出另一個圖形,形成一個陽圍陰的循環。其中,陽圍陰形成火,因為離卦從兩個陰爻開始,所以說「地二生火」。

伏羲繼續推衍河圖,變化成一個圖形,形成一個離卦的初始陰爻和陽爻。但兩個陰爻和陽爻還不能形成卦,所以又加入坎卦的第三個陰爻,形成一個卦。這個卦起源於離卦的兩個陰爻和陽爻,加上坎卦的一個陰爻,所以說「天三生水」。

伏羲進一步演化河圖,變化成一個圖形,形成一個離卦的陰爻和陽爻。兩個陰爻和陽爻結合,形成一個卦,所以說「地四生金」。

取象河圖而生四卦(伏羲本河圖畫八卦,一二三四,已有坎離震兌四卦,其乾坤巽艮四卦,系由而生),三生於□,□生於□,三生於,三生於□,再五個○之象,每○均有一陰一陽,蓋□及□,五陽餘一陰,其一陰為餘數,並於五數中之一數內,仍化為陽而為五陽。□及□五陰餘一陽,其一陽為餘數,亦並於五數中之一數內,仍化為陰而為五陰。

白話文:

模仿河圖畫出四個卦(伏羲根據河圖畫出八卦,一、二、三、四已有了坎離震兌四個卦,乾坤巽艮四個卦是由此衍生而來的),三來自於空圈,空圈來自於空圈,三來自於實心圈,三來自於空圈,再加上五個空圈的象徵,每個空圈都有陰陽兩極,即空圈和實心圈,五個陽數中有一個陰數,這個陰數是餘數,並在五個數字中的某個數字內,化為陽數而成為五個陽數。空圈和實心圈的五個陰數中有一個陽數,這個陽數是餘數,也並在五個數字中的某個數字內,化為陰數而成為五個陰數。

五陰五陽相合,仍為,故曰天五生土。

此為一加四之數,其餘之一及□,即相火。故四行與土成則土為五,土與四行成則土為六。例如□卦加-,-,-,-,-,-,之四卦,則為□□之兩卦。□卦加—,—,—,—,—,—,之四卦,則為□□之兩卦。

白話文:

在五行數字中,數字「一」加上數字「四」,減去其中的一個和□,剩下的就是相火。因此,四個元素(木、火、土、金、水)加上土就成為數字「五」,土加上四個元素就成為數字「六」。例如:□卦加上乾、坤、坎、離、艮、震這四個卦,就成為□□這兩個卦。□卦加上巽、兌、震、坎、艮、離這四個卦,就成為□□這兩個卦。

天一生水,加土之五,為天一加天五,則成六。六為偶數,偶數為地,故曰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加土之五,為地二加天五,則成七,七為奇數,奇數為天,故曰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加土之五,為天三加天五,則成八,八為偶數,偶數為地,故曰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加土之五,為地四加天五,則成九,九為奇數,奇數為天,故曰天九成之。

白話文:

上天創造了水,加上土的特性,也就是一加五,等於六。六是偶數,偶數屬於地,所以說地以六形成。大地誕生火,加上土的特性,也就是二加五,等於七。七是奇數,奇數屬於天,所以說天以七形成。上天產生木,加上土的特性,也就是三加五,等於八。八是偶數,偶數屬於地,所以說地以八形成。大地產生金,加上土的特性,也就是四加五,等於九。九是奇數,奇數屬於天,所以說天以九形成。

四行成土,得奇則為天,得偶則為地,奇為天數,偶為地數也。土本身之數為五,分其餘之相火則為六,土旁四行,加四行則為十,故曰地十成之。

白話文:

四種元素組成土,若獲得奇數就變成天,偶數就變成地,奇數代表天數,偶數代表地數。土自身的數為五,加上相火的餘數就變成六,土周圍的四種元素,加上四種元素就變成十,所以說地由十種元素組成。

或問前釋天五生土,不曰二加三,而曰一加四,何也?曰:例如□□,為一陽爻,五陰爻,在卦為艮為坤,艮在後天為陽,坤為陰,陰陽合,成六爻之卦,析之則為□為少陽,□為太陰,此六爻系一少陽加二太陰為四陰爻,以二太陰之四陰爻,加少陽之一陰爻,得數五,故非曰一加四不可。

白話文:

有人問之前講天一生成水、二生成火、三生成木、四生成金、五生成土,為什麼不說一加四,而說一加三呢?

答:這就像這個卦,為一陽爻,五陰爻,在八卦中為艮卦和坤卦,艮卦在後天為陽,坤卦為陰,陰陽合起來,形成六爻的卦,分開來看,就是為少陽,為太陰,這六爻是將少陽爻(一陰爻)加上兩個太陰爻(二陰爻)為四陰爻,再加上少陽爻的一陰爻,得數五,所以不能說一加四。

6. 五運圖

起運之法不一,以陰陽論,由冬至起。以氣候論,由立春起。以氣交論,由大寒起。三者各有所主,不容是此非彼。但以冬至起運之說為較長,由去年冬至(冬至陽生,故去年冬至為本年春之始),至本年立夏為角運。立夏至夏至為徵運。夏至至立秋為宮運。立秋至立冬為商運。

白話文:

計算生辰的方法不只一種。根據陰陽學說,從冬至開始。根據氣候變化,從立春開始。根據氣交變化,從大寒開始。三種說法各有其依據,不能互相否定。但從冬至開始計算生辰的說法比較常見。從去年的冬至(冬至是陽氣初生的時候,因此去年的冬至是今年春天的開始),到今年的立夏是角運。立夏到夏至是徵運。夏至到立秋是宮運。立秋到立冬是商運。

立冬至冬至為羽運。年凡五運,但五運初二三四終之序,隨年推移,非屬固定。例如丁壬之年,初角運,二徵運,三宮運,四商運,終羽運。戊癸之年,初徵運,二宮運,三商運,四羽運,終角運。甲乙之年,初宮運,二商運,三羽運,四角運,終徵運。乙庚之年,初商運,二羽運,三角運,四徵運,終宮運。

白話文:

立冬到冬至是羽運。一年有五個運,但五個運的開始、第二、第三、第四、最後的順序會隨著年份推移而不同,並非固定不變。舉例來說:

  • 丁壬年:開始是角運,第二是徵運,第三是宮運,第四是商運,最後是羽運。
  • 戊癸年:開始是徵運,第二是宮運,第三是商運,第四是羽運,最後是角運。
  • 甲乙年:開始是宮運,第二是商運,第三是羽運,第四是角運,最後是徵運。
  • 己庚年:開始是商運,第二是羽運,第三是角運,第四是徵運,最後是宮運。

丙辛之年,初羽運,二角運,三徵運,四宮運,終商運。

或問除丁壬年外,餘年之角、徵、宮、商、羽五運,先後次序,不免倒置何也?曰:因司天在泉,間氣之不同,是以各異也。

白話文:

有人問,除了丁壬年之外,其他年份的角、徵、宮、商、羽這五行運行的順序,為什麼難免會顛倒呢?

回答:這是因為主管天象運行的司天之神,存在於泉水之中,不同的年份之間有不同的間氣,所以五行運行的順序才會有所不同。

六氣運行,甲子相乘,合而復離,周而復始,如環無端。故司天在泉,以六十為一大會,茲再揭六圖之一以明之,舉一反三,余皆例此。

白話文:

六種氣候運行不息,彼此相乘,循環往復,永無止境。因此司天之神祭祀時,將六十天定為一大循環。再次摘取六幅圖解中的一幅加以說明,推而廣之,其他圖解也以此為例。

太陽為坎而居水,寒氣應之則為寒,因太陽為寒,少陰當然為熱,坎離已定,寒熱已分,則陽明為燥,太陰為濕,少陽為火,厥陰為風,此陰陽合而復分之象也。假設少陰居南,則太陰居西南,厥陰居東南,陽明居北,則少陽居西北,太陽居東北。此離陰陽之本而言陰陽,故少陰居南,陽明居北,即《難經》旺水由少陽起,《傷寒》由太陽起之理也。

白話文:

太陽居於坎位,與水相應,其性寒涼;對應寒氣的少陰,自然應為熱性。坎離兩卦位置確定後,寒熱也隨之分開,陽明便屬燥性,太陰屬濕性,少陽屬火性,厥陰屬風性。這就是陰陽相合又相分離的現象。

如果假設少陰居於南方,那麼太陰就會位於西南,厥陰位於東南,陽明位於北方,少陽位於西北,太陽位於東北。這種說法是以陰陽的本質來論述陰陽,所以少陰居南,陽明居北,這和《難經》中水氣旺盛從少陽開始,《傷寒論》中病症從太陽開始的道理是一致的。

或問三陰三陽之司天,其初氣與四氣互有不同何也?曰:六氣起運,以三終定位,以初四為首,三陰三陽之比較,初氣四氣,互易其位,因以類求類也。故陽氣司天,則初氣起干司天左間,陰氣司天,則初氣起於在泉左間。

白話文:

有人問:三陰三陽主宰天的運行,它們的初始之氣與其他四氣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回答說:六氣運轉,以三氣結束,以初氣和第四氣為首。比較三陰三陽時,初始之氣和第四之氣會互換位置,因為同類相求。所以,當陽氣主宰天運時,初始之氣從乾位(天左邊)開始運行;當陰氣主宰天運時,初始之氣從泉位(天左邊)開始運行。

或問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皆木也。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皆君火也。手少陽三焦、手厥陰心包皆相火也。是太陰脾、足陽明胃皆土也。手陽明大腸、手太陰肺皆金也。足太陽膀胱、是少陰腎皆水也。而論六經者,舍膽取肝,舍小腸取心,舍心包取三焦,舍胃取脾,舍肺取大腸,舍腎取膀胱何也?曰:以陰陽論,腑為陽,臟為陰,氣為陽,血為陰。

白話文:

有人問:足厥陰肝和足少陽膽都是木屬,手少陰心和手太陽小腸都是君火,手少陽三焦和手厥陰心包都是相火,土屬太陰脾和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腸和手太陰肺都是金屬,足太陽膀胱和少陰腎都是水屬。但討論六經時,為什麼只取肝舍膽,取心舍小腸,取三焦舍心包,取脾舍胃,取大腸舍肺,取膀胱舍腎呢?

回答說:從陰陽的角度來看,腑屬陽,臟屬陰,氣屬陽,血屬陰。

六腑中膽與小腸與胃,皆為化水穀之械,三焦則輸氣之機,大腸則通氣之府,膀胱則化氣之源也。三陽主氣,故舍膽、小腸、胃,取三焦、大腸、膀胱。六臟中心包與肺與腎,皆為布精輸血之臟,肝則藏血,心則生血,脾則統血也,三陰主血,故舍心包、肺、腎,取肝、心、脾。是以三焦、大腸、膀胱為氣之源,肝、心、脾為血之本。

白話文:

人體的六腑中,膽、小腸、胃都負責消化水谷(食物),三焦負責運送氣,大腸負責排氣,膀胱負責製造氣。三條陽經主導氣,所以捨棄膽、小腸、胃,取用三焦、大腸、膀胱。

人體的六臟中,心包、肺、腎都負責輸送精血,肝臟負責儲藏血液,心臟負責產生血液,脾臟負責統籌血液。三條陰經主導血,所以捨棄心包、肺、腎,取用肝、心、脾。

因此,三焦、大腸、膀胱是氣的來源,而肝、心、脾是血的根本。

或問司天在泉,以間氣推之固無疑,以生克推之似難通。少陽火司天,則其母厥陰木在泉。陽明金司天,則其所不勝少陰火在泉。太陽水司天,則其所不勝太陰土在泉。厥陰木司天,則其子少陽火在泉。少陰火司天,則其所勝陽明金在泉。太陰土司天,則其所勝太陽水在泉。

白話文:

有人提出疑問,司天在泉的說法,如果從間氣的角度來看,似乎合理。但是從生克的角度來看,卻很難說得通。因為:

  • 少陽屬火,司天。它的母親厥陰屬木,應該在泉。
  • 陽明屬金,司天。它不能勝過的少陰屬火,應該在泉。
  • 太陽屬水,司天。它不能勝過的太陰屬土,應該在泉。
  • 厥陰屬木,司天。它的兒子少陽屬火,應該在泉。
  • 少陰屬火,司天。它能勝過的陽明屬金,應該在泉。
  • 太陰屬土,司天。它能勝過的太陽屬水,應該在泉。

或由子而母,或由母而子,或由所不勝而所勝,或由所勝而所不勝,種種不同何也?曰:以陽精所降陰精上奉之理推之,自無所不通。陽氣能降必有樞,人以少陽為樞,因為樞紐,故陽下降,當歸根於母,此子司天母在泉之理。陰上升,當筍子而上達(厥陰為木,筍子則生少陽火而上達),此母司天子在泉之理。

白話文:

疾病徵兆有時從子臟腑傳到母臟腑,有時從母臟腑傳到子臟腑,有時從虛弱的臟腑傳到強健的臟腑,有時從強健的臟腑傳到虛弱的臟腑,這些現象為什麼各不相同呢?

解釋:按照陽氣下降,陰氣上升的原理來推論,道理自然無所不通。陽氣能夠下降,必定有個樞紐,人體以少陽肝膽為樞紐,因為它居於樞紐位置,所以當陽氣下降時,就應該回歸母臟腑,這就是「子管天,母在泉」的道理。陰氣上升時,應該從厥陰肝經像筍子一般向上升達(厥陰肝經屬木,筍子則生少陽膽火並向上升達),這就是「母管天,子在泉」的道理。

陽下降,陰必侵之,此所勝司無所不勝在泉之理。陰上奉,陽必助之,此所不勝司天所勝在泉之理。

或問陰何以侵陽,陽何以助陰?曰:就陰陽升降言之,陰常靜,其氣易保,陽常動,其氣易散,此一證也。就陰陽內外言之,陰生陽長,陰內守,陽外衛,陽皆助陰,非僅前言太陽陽明也。即陰偏勝時,陽仍可外衛,俾陰得內守。設陽偏勝時,陰則以靜制功,此又一證也。是以陽病見陰脈多死,陰病見陽脈,多生。陰虛可療,陽虛難治,即此理也。

白話文:

有人問,為什麼陰會侵犯陽,而陽又會幫助陰?

回答說:從陰陽的升降來看,陰性比較靜止,它的氣容易保存,陽性比較活躍,它的氣容易散發。這是第一個證據。

從陰陽的內外來看,陰氣的產生能促使陽氣的增長,陰氣守在身體內部,陽氣保護身體外部,所以陽氣總是幫助陰氣,不只是之前提到的太陽經和陽明經。即使陰氣偏盛的時候,陽氣仍在外界保護,讓陰氣得以保存在內部。假設陽氣偏盛的時候,陰氣則以靜止的方式來抵制,這又是另一個證據。

所以,陽性病症出現陰脈,多半會死亡;陰性病症出現陽脈,多半能活。陰虛可以治療,陽虛難以治癒,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