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醫話》~ 慈濟醫話(卷一) (12)
慈濟醫話(卷一) (12)
1. 陰陽之開闔樞
讀書固不能任意翻案,亦不可泥古鮮通,《內經》各家注,以王注為最正確。吾講《內經》,亦不過推廣各注,酌量取捨而已。《內經》以厥陰為闔,他若《甲乙經》、《中藏經》,亦皆以厥陰為闔。吾意總以少陰為闔,而厥陰為樞。何者?足太陽在足少陽、陽明之下,陽當上升,膀胱開其上升之路,故為開。
至胃而藏,散布各處,故為闔。膽居胃與膀胱之間,為輸送陽氣上升之樞紐,故為樞也。又足太陰在足少陰、厥陰之上,陰當下降,脾開其下降之路,故為開。至腎而藏,散布各處,故為闔。肝居腎與脾之間,為疏泄陰氣下降之樞紐,故為樞也。證之《傷寒論》一曰太陽,二曰陽明,三曰少陽,四曰太陰,五曰少陰,六曰厥陰,亦似以開闔樞為傳送之次序。
敢貢一得,以資折衷,但各家注厥陰為闔之理,實為精確不磨,故義可並存,又不可強分軒輊也。
白話文:
陰陽之開闔樞
學習古籍不能任意曲解,也不能死板地拘泥古法而缺乏通變。「內經」諸多注釋版本,以王注最為正確。我講解「內經」,也只是參考各家注釋,權衡取捨而已。「內經」以厥陰為闔(關閉),其他像《甲乙經》、《中藏經》也都以厥陰為闔。但我認為應該以少陰為闔,而厥陰為樞(樞紐)。為什麼呢?足太陽經位於足少陽經、陽明經之下,陽氣應該上升,膀胱經則開啟了陽氣上升的通道,所以是開。
陽氣到達胃經就收藏起來,然後散布到各個部位,所以是闔。膽經位於胃經和膀胱經之間,是輸送陽氣上升的樞紐,所以是樞。同樣地,足太陰經位於足少陰經、厥陰經之上,陰氣應該下降,脾經則開啟了陰氣下降的通道,所以是開。陰氣到達腎經就收藏起來,然後散布到各個部位,所以是闔。肝經位於腎經和脾經之間,是疏泄陰氣下降的樞紐,所以是樞。從《傷寒論》的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的順序來看,似乎也符合開、闔、樞的傳遞次序。
我斗膽提出個人一點淺見,希望能有助於各家觀點的融合。但各家注釋都認為厥陰為闔的說法,確實精確無誤,因此兩種觀點可以並存,也不必強求分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