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奐

《本草害利》~ 脾部藥隊 (1)

回本書目錄

脾部藥隊 (1)

1. 烏藥

〔害〕辛溫,散氣之品。病屬氣血虛,而內熱者忌之。時醫多以香附同用,治女子一切氣病。然有虛實寒熱,冷氣暴氣,用之固宜;虛氣熱氣,用之貽害。故婦人月事先期,小便短赤,及咳嗽、內熱、口渴、口乾、舌苦,不得眠,一切陰虛內熱之病,皆不宜服。

〔利〕入肺、脾、胃、膀胱,通溫三焦,辛溫芳馥,下氣溫中,治膀胱冷氣攻衝,胸腹積停為痛,天行疫瘴,鬼犯蟲傷。

〔修治〕八月採,根有車轂紋,形如連珠,天台者香白,不及南海之力大,酒浸一宿炒,亦有煅研用者。

白話文:

[危害] 烏藥性味辛溫,是能疏散氣的藥物。如果病是屬於氣血虛弱,且體內有熱的人,就應該避免使用。現在的醫生常常將烏藥與香附一起使用,來治療女性各種氣病。然而,氣病有虛實寒熱之分,如果是冷氣、暴氣等實寒之症,使用烏藥確實適合;但如果是虛弱的氣虛或熱氣之症,使用烏藥反而會造成損害。因此,像是女性月經提前、小便短少顏色赤紅、以及咳嗽、體內有熱、口渴、口乾、舌頭發苦、失眠等,所有屬於陰虛內熱的疾病,都不適合服用烏藥。

[益處] 烏藥歸肺、脾、胃、膀胱經,能通暢溫和三焦,氣味辛溫芳香,能降氣、溫中,可以治療膀胱冷氣衝逆、胸腹部積聚疼痛、流行性的瘟疫瘴氣,以及被鬼怪侵擾、蟲咬傷等疾病。

[炮製] 烏藥在八月採收,根部有像車輪紋路,形狀如串珠。其中以天台產的烏藥香氣潔白,但藥效不如南海產的強大。一般將烏藥以酒浸泡一個晚上後再炒過,也有將其煅燒研磨後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