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奐
《本草害利》~ 脾部藥隊 (3)
脾部藥隊 (3)
1. 製附子
陝西出者名西附,體堅而外皮光潔;四川出者名川附,體松而外皮多細塊,以皮黑體圓底平,八角頂大者良。煎甘草湯,浸令透,然後切片,慢火炒黃,而干放泥地上出火毒。有用水浸、麵裹、煨令發折,則雖熟而毒仍未去,非法之善者。有用黑豆煮者,有用甘草、鹽水、薑汁、童便煮者,恐煮之氣味煎出,其力尤薄。
且制之不過欲去其毒性耳,若用童便,是反抑其陽剛之性矣。尤非法之善者。惟用甘草湯泡浸,則毒解而力不減,尤為盡善矣。市醫淡漂用之,是徒用附子之名爾。
白話文:
陝西出產的附子叫做西附,它的質地堅硬而且外皮光滑潔淨;四川出產的附子叫做川附,它的質地鬆散而且外皮有很多細小的塊狀物,以皮黑、體圓、底部平整、頂部有八個角且大的為上品。
將附子用甘草湯煎煮,浸泡到完全透徹,然後切成片,用小火慢慢炒至黃色,再放在泥地上讓它散去火毒。有人用水浸泡、用麵包裹、用煨的方式讓它發軟,這樣雖然煮熟了,但毒性仍然沒有去除,不是好的炮製方法。也有人會用黑豆煮,或者用甘草、鹽水、薑汁、童便一起煮,這樣恐怕會把藥材的氣味煮散,藥力反而變得更弱。
而且炮製附子不過是想去除它的毒性而已,如果使用童便,反而會抑制它陽剛的藥性,這也不是好的炮製方法。只有用甘草湯浸泡,既能解毒又能保持藥力不減,這才是最好的做法。市面上的醫生只是簡單地漂洗一下就拿來用,只是徒有附子的名義罷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