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蓀醫話》~ 谷蘇醫話(卷二) (21)
谷蘇醫話(卷二) (21)
1. 雜療
土狗治水腫,治上用頭,治中用腹,治下用尾,治左用左,治右用右。
蜣螂治便閉,大便閉用上截,小便閉用下截。
蟬蛻治小兒夜啼用下半截,或者不信,用上半截,則啼復如初,此中奧□,雖經於化學者,恐亦無從查驗也。
《延壽書》云「有人好食豆腐中毒,醫不能治。作腐家言,萊菔入湯則腐不成,遂以萊菔湯下藥而愈。」
《閱微草堂筆記》飲滷汁者,狐傳一方云「取磨豆漿灌之,滷得豆漿則凝漿為腐,而不凝血。一則欲其不成腐,一則欲其凝漿為腐,計以人身作造腐廠,亦一奇也。」
張景岳治小兒誤吞鐵釘,用磁石、朴硝研末熬豬油加蜜調服,遂裹鐵釘從大便而出。按此即《千金方》之加味者耳。《千金》治小兒誤吞針方,取磁石如棗核大吞之,及含之其針自出。余謂以棗核大之磁石吞之,固無此理,含之未必有功,景岳變通其用,加朴硝油蜜,使著者著,逐者逐,潤者潤,四物同功合力,裹之而下,具見巧思。
白木耳能補內部損傷,《冷廬醫話》載汪生患腸紅兩月餘,日漸消瘦,有人傳方白木耳水煮淡食,日一錢,未及一月全愈。按此係腸部損傷出血,故用之有效。若傷在中上二部者,當研末酒沖服,曾有人試過云甚驗。
《槎庵小乘》載晉魏詠之生而兔缺,得名醫割而補之,百日而瘥。
《全唐詩話》載崔嘏舊失一目,以珠代之,不知古之醫人,何處得有此術。
梅聖俞河豚詩云「春州生獲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此時,貴不數魚蝦。」歐陽公謂河豚出於春暮,食絮而肥,南人與獲芽為羹,云最美,故知詩者,謂破題兩句,已道盡河豚好處。而石林詩云「河豚至柳絮時,人已不食,謂之斑子,或言腹中生蟲,故惡之。而江西人始得食,公吉州人,故所知者,江西事也。
余謂獲芽為羹,亦非取其味美,實欲藉以解毒。歐公未言,即作詩者,亦未必知也。東坡詩云「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蔞蒿、蘆芽俱解河豚毒,東坡知醫者,隨意寫景,不知含有此意否?
《類編》載楊吉老診一士人,謂三年後當以背疽死。茅山道士,令日日吃梨,遂獲安痊。
《耆舊續聞》一士人過泅州,有解太素脈者,謂來年有官,然有病也,問何病?曰病疽病。士子到京,來年登第,求診於醫,醫令啖梨二百許,既而遍身患瘡,以藥調和其內,尋愈。出京見向診脈者,問以何藥得療,乃以梨事對,脈者呼其子設香案,望京師而拜曰「不可謂世間無人。」
余曾治一人患腋癰,因食豬頭證勢大作,胸臂皆發赤斑,亢熱無汗,服藥皆吐,思食梨,遂教食之,食才過半,即大汗解,赤斑亦退。後竟不服藥,而癰亦消,真出意料也。
陶南村《輟耕錄》載有木乃伊云「天方國有人年七八十歲,願捨身濟眾,絕不飲食,惟澡身食蜜,死屍殮以石棺,仍滿用蜜浸之,百年後啟封,則成蜜劑,遇人折傷肢體,服少許立愈。」《本草綱目》採之,實荒誕不經。按西書有云「埃及古代,凡人死後爬剔腦髓,截開腹壁,洗以香水,填以香料,謂其人之靈魂,必再歸此肉體,名之曰木乃伊」。不知與陶氏所說,是一是二。
白話文:
雜療
土狗(可能是指某種昆蟲或小動物)可以治療水腫,治療上身的水腫用頭部,治療腹部水腫用腹部,治療下身水腫用尾部,治療左邊水腫用左邊,治療右邊水腫用右邊。
蜣螂(屎殼郎)可以治療便秘,治療大便不通暢用蜣螂的上半截,治療小便不通暢用蜣螂的下半截。
蟬蛻(蟬蛻下的殼)可以治療小孩子夜裡啼哭,用蟬蛻的下半截,如果有人不相信,用了蟬蛻的上半截,那麼小孩就會像之前一樣繼續啼哭,這裡面的奧妙,即使是精通醫學的人,恐怕也很難查證原因。
《延壽書》記載:「有人因為吃太多豆腐而中毒,醫生都治不好。做豆腐的人說,如果在豆腐湯裡加入蘿蔔,豆腐就做不成了,於是就用蘿蔔湯來給中毒的人服藥,結果病就好了。」
《閱微草堂筆記》記載:有人喝了滷汁中毒,狐狸傳授了一個方子,說是「用磨好的豆漿給他灌下去,滷汁遇到豆漿就會凝結成豆腐,而不會凝結成血液。一個方法是為了讓它不成豆腐,另一個方法是為了讓它凝結成豆腐,把人體當成做豆腐的工廠來計算,也真是奇特了。」
張景岳治療小孩子誤吞鐵釘,用磁石、朴硝研成末,用豬油和蜂蜜調和後服用,鐵釘就會被包裹著從大便排出。這實際上是《千金方》的加味用法。《千金方》治療小孩子誤吞針的方子,是取棗核大小的磁石吞下去,或者含在嘴裡,針就會自己出來。我認為,吞下棗核大小的磁石,實在沒有道理,含在嘴裡也未必有效,張景岳改良了用法,加入了朴硝、豬油、蜂蜜,讓能吸附鐵釘的磁石發揮作用,讓能推動排泄的朴硝發揮作用,用豬油和蜂蜜潤滑,四種藥物同心協力,包裹鐵釘讓它順利排出,可以看出他的巧思。
白木耳能夠修補身體內部的損傷,《冷廬醫話》記載,汪某得了腸道出血兩個多月,一天比一天消瘦,有人告訴他用白木耳煮水淡食,每天吃一錢,不到一個月就完全康復了。這是因為腸部損傷出血,所以用白木耳有效。如果傷在上半身或中部,應該把白木耳研成粉末,用酒沖服,有人試過說很有效。
《槎庵小乘》記載,晉朝有個叫魏詠之的人天生兔唇,有位名醫給他做了手術修補,一百天後就痊癒了。
《全唐詩話》記載,崔嘏以前失去了一隻眼睛,用珠子代替,不知道古代的醫生,從哪裡學來這種醫術。
梅聖俞寫的河豚詩說:「春州生出嫩芽,春岸飛舞楊花,河豚在這個時候,價值比魚蝦還高。」歐陽修認為河豚在春天快結束的時候出現,吃柳絮而肥,南方人用河豚和嫩芽煮湯,說是最美味的,所以知道詩人說的前兩句,已經把河豚的好處都說完了。而石林寫詩說:「河豚到柳絮飄飛時,人們就不吃了,稱它為斑子,或者說是因為腹中有蟲,所以討厭它。但是江西人開始吃,歐陽修是吉州人,所以他知道的都是江西的事情。」
我認為用河豚和嫩芽煮湯,並不是為了追求味道鮮美,實際上是想藉此解毒。歐陽修沒有說,即使是寫詩的人,也未必知道這個道理。蘇東坡的詩說:「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蔞蒿、蘆芽都能解河豚的毒,蘇東坡是個懂醫術的人,他隨意寫景,不知道是否也含有這層意思?
《類編》記載,楊吉老給一位讀書人看病,說他三年後會因為背部生瘡而死。茅山道士讓他每天吃梨,結果他痊癒了。
《耆舊續聞》記載,一個讀書人路過泅州,有一個懂得太素脈的人,說他明年會當官,但是也會生病。問是什麼病?回答說會生癰疽病。這個讀書人到了京城,第二年考中進士,找醫生看病,醫生讓他吃兩百多個梨,不久全身長瘡,用藥調和內部,很快就好了。出京後,他見到之前給他看脈的人,問他用什麼藥治好的,他就把吃梨的事告訴了他,看脈的人叫他的兒子擺設香案,朝著京城的方向跪拜說:「不能說世上沒有高人啊!」
我曾經治療一個人得了腋下膿瘡,因為吃了豬頭肉,病情大發作,胸部和手臂都出現了紅斑,發熱嚴重又不出汗,吃藥都吐出來,想吃梨,就讓他吃了,才吃了一半,就出了很多汗,病情緩解,紅斑也消退了。後來竟然沒有吃藥,膿瘡也消了,真是出乎意料。
陶南村《輟耕錄》記載了關於木乃伊的事情,說「天方國有人年紀七八十歲,願意捨身救助眾人,就斷絕飲食,只洗澡、吃蜂蜜,死後用石棺裝殮,再用蜂蜜浸泡,一百年後打開,就會變成蜜劑,有人肢體折斷受傷,服用少量就能立刻痊癒。」《本草綱目》也採用了這個說法,實在是荒誕不經。據西方書籍記載,「古埃及人死後會挖出腦髓,切開腹部,用香水清洗,填入香料,認為這個人的靈魂一定會回到這個肉體,稱之為木乃伊」。不知道與陶南村說的,是一回事還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