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蓀醫話》~ 谷蘇醫話(卷二) (10)

回本書目錄

谷蘇醫話(卷二) (10)

1. 死生有命

死生有命,命不應死,有病不藥亦愈。應死者,縱使病愈,終亦必亡。《酉陽雜俎》載柳芳子登疾重,名醫張萬福視之,遙見登頂曰:有此頂,子何憂也?因診脈五六息,復曰不錯,壽且逾八十,乃留方數十字,謂登曰「不服此,亦得。」登後為庶子,年九十而卒。《北齊書》邢邵子大寶患傷寒,馬嗣明為之診,候脈退,告楊愔云「邢公子傷寒,不治自差。然脈候不出一年便死。

覺之晚,不可治。」後果未期而卒。

2. 數學

古之醫道,多兼數學,《史記·倉公傳》公孫光屬意於慶子男殷曰:「意好數,公必謹遇之。」《後漢書·方術傳》:華佗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又郭在師事程高,學方診六徵之技,陰陽不測之術。《北齊·徐之才本傳》:「之才少解天文兼通圖讖之學。千里為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方為太醫,若不爾者,如無月夜遊,動致顛殞。」《明外史》葛乾孫兼通陰陽、律歷、星命。

黃梨洲作《景岳傳》,稱其於象數、星緯、堪輿、律呂,皆能究其精蘊,遼陽之敗亡,中原之擾亂,皆預決於數年之前。王胥山跋《醫家心法》云「鼓峰醫術,自是高手,四明人傳其起痼扶衰,懸決生死日時多奇驗,及觀其自述醫案中所載浯溪呂氏婦產後驚悸,診脈而知其幼時有齒病,致大驚之事,詢之果然。

人問何以知此,答曰脈法當如是耳,不精幹象數鈐法之學不能也,我儀其人必旁通象數,而參用其術,要之不盡自醫經中來。

3. 五行

《內經》以金木水火土為五行,分配人身臟腑,此不過借有形之物,為研究虛理之對象,非謂人身確有所謂金木水火土也。近有德國某醫云「人重一百餘斤者,身中鐵質可造大釘七枚,油可造洋燭十斤,燐質可作自來火(火柴)十二萬根,鹽得二十小茶匙,糖得五十塊,每塊約半寸立方,水得四十升。」醫士之言如此。

是人身確有金水火,糖味甘,在五行中又可以土例之,然則但少木耳,而《內經》言在夭為風,在地為木,木與風一而二者也,風與氣二而一者也。人身有養(氧)氣、輕(氫)氣、炭(碳)氣,此氣也,又可以木例之,然則五行之說,不僅虛理皆有實質可尋,但散在人身,各部若何以臟分配之處,則難以學理說明之。

4. 男子有乳腺

進化論大家達爾文,言男子初本有乳腺,皆因不用而廢。予按後漢李善為李元蒼頭,元家疫相繼死,惟有孤兒續始生,諸奴婢欲殺續分財,善潛負續逃,親自哺養,乳為生潼。唐元德秀兄子襁褓喪親,無資得乳溫,乃自乳之,數日潼流,能食乃止。此兩事雖由至誠,難以常理揣測,然亦可證男子有乳腺之說也。

5. 口涎試賊

印度人失物,疑同伴所竊,令各嚼飯一口吐之,見飯最乾者,即系竊物之人,蓋因驚恐則涎水不生也,而其所以然之故,惟《內經》詳之,經云「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又云「腎在液為唾,腎脈上挾舌本。」而廉泉玉英二穴在舌下,腎氣上行至舌,則涎唾從二穴而出。

驚恐則涎唾不生者,經云「腎在志為恐,恐傷腎。」又云「恐則氣下。」腎傷氣下,則津液不能騰布於舌矣。然經又云「思勝恐。」假令竊物者預思瞞蔽之術,則臨時不致張皇,而口涎試賊之法,恐不驗矣。

6. 地方

《素問·五運行大論》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云:「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馮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是明知地為圓體矣。乃《靈樞》又有「頭圓象天,足方象地」之說,何也?蓋在天中,雖為大氣所包舉,然究竟是否渾圓,古今中外之地學家,皆不能斷。

若就吾人所見而論,地球水多幹陸,原是渾圓無缺之體,則必不能圓,地之缺處多作尖角形,則究合乎方,以足比之,最為相宜。今亦有人言,地球全圓必至歸直角立體之形者,可見地方之說,不盡無據也。

7. 煎藥宜慎

《續醫說》言一人病蠱,腹膨脹,所謂蜘蛛病者,或進清暑益氣,當煎藥時,偶墜蜘蛛腐熟其中,童子懼責,潛去蜘蛛,尋以藥進,病者啜腹中作聲,反復不能安枕,既而瘦溺鬥許,腹脹如削,健康若平日。裴兆期言,有病陽症似陰者,醫投桂附,一婢煎之,適傾潑,茫無以應,借黃連香薷飲一杯代之,竟一飲而瘥。此兩人者,蓋有天幸,冥中若假手童婢以救之也,然由此反思,則此童此婢亦狡且險矣。

沈存中曰「古方之飲藥者,煮煉有節,飲啜有宜,水泉有美惡,操藥之人有勤情,此服藥之難也。」東垣曰「病人煎藥,必擇人煎藥,能識煎熬製度,須令親信恭誠至意者,為人煎藥,銚器除油垢腥穢,必用新淨甜水為上,量水大小,斟酌以慢火煎熬分數,用紗濾去渣,取清汁服之,無不效。

」其慎重如此,豈可漫付童婢手耶?幼時聞某老醫治一小恙,藥進而其人中夜暴亡,病家問罪於醫,醫自辨曰「予方甚平和,即不中病,何致殺人?」此似中毒而死,必藥鋪誤發毒藥,取渣驗之,藥並不誤,醫愈惶惑,乃取渣嘗之,則鹼極不可入口。醫曰「我藥不鹼,今此極鹼如滷,何也?因詢煎藥人,乃龍鍾老嫗,夜裡倉猝,誤取滷水煎藥,故中滷毒死耳。」於是醫之冤始白。

我謂煎藥失宜與藥肆作偽,均足誤人,近聞有人慾將習用藥品,信照西人煉成藥水,不特功力專精,亦且施用便利,此事若成,豈不甚善。余笑曰「此乃東坡所云,終日說龍肉也,徒悅聽聞,不可得食。

且吾國方藥,其妙用要在煎法得宜,悉煅煉必多失性,仲景為立方之祖,觀其用藥,有先煮者,有煮成納入者,有去渣再煮者,有淋沸湯漬之者,有為末拌吞者,有宜丸者,有宜散者,古人豈徒為是紛紛哉,蓋必有妙用存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