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蓀醫話》~ 谷蘇醫話(卷二) (7)

回本書目錄

谷蘇醫話(卷二) (7)

1. 寒熱表

用寒熱表者,驗得身熱,有左右高低之不同,便知其系半身不遂,即癱瘓與腦部等之病證,據此可見中風是冷熱二氣左右相引,亦猶空氣因冷熱不均而生風,故仲景論中風,以正氣引邪,或左或右為言,而藥則寒熱並用也。驗得熱證,如感冒、傷風、發熱等,自始至終,皆有一定之準則。

及其朝夕加減之輕重,絕無忽然變遷驟加速減者,據此可見六淫為病,營衛氣血有淺深,表裡上下有次第,用藥不可混亂也。驗得熱證,於急愈後其熱度往往退至常人之下,數日復原。據此,可見熱證愈後,不可過用寒涼,致令陽氣衰微,精神難復。

驗得小兒身熱常在頃刻之間而加高,不可遽認為必發大熱證之先兆,此乃暫時之熱,不久便退,據此可見小兒陰弱,熱度易升,每多痙厥,又可以見稚陽未充,雖有大熱,不可恣用寒涼,而伐生生之氣也,他如飢飲勞扶,忿怒思慮,皆於熱度有相關之事,切脈之工,須參識此意。

白話文:

使用寒熱來判斷病情的人,如果發現患者發燒,而且左右兩邊的溫度不一樣,就可以知道是半身不遂,也就是癱瘓或腦部疾病的症狀。由此可見,中風是因為冷熱兩種氣互相吸引造成的,就像空氣因為冷熱不均而產生風一樣。所以仲景在論述中風的時候,會說正氣引邪,或者偏向左邊或者偏向右邊,而用藥則會同時使用寒性和熱性的藥物。

如果發現患者發熱,像是感冒、傷風、發燒等等,從一開始到結束,都會有一定的規律。而且每天早晚的變化,輕重程度也都有跡可循,絕對不會突然間快速變化,一下子加重一下子減輕。由此可見,六淫致病,營衛氣血有深淺程度,表裡上下也有順序,用藥不能混亂。

如果發現患者發熱,在病情急劇好轉後,體溫往往會下降到比平常人還低,過了幾天才會恢復正常。由此可見,熱症好轉之後,不能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否則會導致陽氣衰弱,精神難以恢復。

如果發現小兒發熱,體溫常常在短時間內迅速升高,不要馬上就認為一定是發高燒的前兆,這可能是暫時的發熱,很快就會退下去。由此可見,小兒體質陰虛,體溫容易升高,經常出現痙攣抽搐,也可以看出小兒陽氣未充實,即使發高燒,也不能隨便使用寒涼藥物,以免損傷生長發育的陽氣。除此之外,像飢餓、飲水、勞累、扶持病人、生氣、思考等等,都會影響體溫,精通脈診的人,必須要了解這些因素。

2. 經脈

《靈樞》五十榮云「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呼吸定息,氣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氣行一十六丈二尺,一周於身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榮於身。」《脈度》云「手之六陽,從手走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腦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蹻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據此則是二十八脈,一十六丈二尺,周而復始,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明矣。

白話文:

《靈樞》記載,人體經脈上下左右前後共有二十八條,總長十六丈二尺。呼吸時,氣息每六寸走完需要二百七十次呼吸,如此一來,氣息走完十六丈二尺需要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並完成周天運行五十榮的循環。《脈度》則進一步說明,手部六陽經脈從手走到頭,長五尺,合六丈三尺;手部六陰經脈從手走到胸中三尺五寸,合六丈一八尺,再加上五尺,共計二丈一尺。足部六陽經脈從足走到頭,長八尺,合六丈四尺八尺;足部六陰經脈從足走到腦中,長六尺五寸,合六丈三尺六尺,再加上五尺,共計三丈九尺。蹻脈從足走到眼,長七尺五寸,合二丈四尺,再加上五尺,共計一丈五尺。督脈和任脈各長四尺五寸,合二丈八尺,再加上五尺,共計九尺。將所有經脈長度加總,恰好為十六丈二尺。由此可見,二十八條經脈共長十六丈二尺,周而復始,陰陽相貫,如同一個沒有開端的圓環,循環往復,運行不息。

而《難經》本榮氣篇之文,謂榮氣之行,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

考《靈樞·經脈篇》十二經經脈之行次亦同,是十二經自為循環,何得又有任督蹻四脈以間之,然無任督蹻四脈,則不合於周身一十六丈二尺之數,即不合於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榮於身之數,兩說互異如此。

且據五十榮及脈度之說是分十二經為二十四脈,先後相續而行,據《脈經》及《難經》之說,是合二十四脈,為十二經脈,左右相併而行,十二經脈之行次始於手太陰,終於足厥陰,二十八脈之行次,則又何始何終乎?此古書所以不可盡信也。

白話文:

《難經》中提到榮氣流動的順序,從中焦開始,流注到手太陰、陽明經,陽明經再流注到足陽明、太陰經,太陰經流注到手少陰、太陽經,太陽經流注到足太陽、少陰經,少陰經流注到手心主、少陽經,少陽經流注到足少陽、厥陰經,最後厥陰經再流回手太陰經。

然而,根據《靈樞·經脈篇》,十二經脈的循行次序也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十二經脈自成循環,怎麼會有任督、衝脈和帶脈來穿插其中呢?但若沒有任督、衝脈和帶脈,就無法解釋周身一十六丈二尺的長度,也無法解釋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榮於身的規律。這兩者互相矛盾。

再者,根據五十榮和脈度的說法,是將十二經分為二十四脈,前後相繼而行。而《脈經》和《難經》的說法,則是將二十四脈合為十二經脈,左右相併而行。十二經脈的循行次序始於手太陰經,終於足厥陰經,而二十八脈的循行次序又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呢?由此可見,古書並非完全可信。

3. 絡脈

《靈樞》謂絡有十五,十二經各有一絡,加任之尾翳,督之長強,脾之大包,是為十五絡。越人翻《靈樞》舊案,易任督二絡為二蹻絡,其說固不足憑,然《素問》有胃之大絡,名曰虛里一節,《靈樞》不言,是《靈樞》有遺文也。李東垣謂當增胃絡為十六絡。喻嘉言謂十五當並八奇經,合為一絡,再增胃之一絡,合於十二經絡及脾絡,仍得十五絡之數。

予謂東垣固屬武斷,嘉言亦甚牽強,《靈樞》明分任督為二,令並八奇經,為一何所據而云,然如謂胃之一絡,無處安置,必如是配合,方有著落,然脾胃相連,脾絡既名大包,安知不並胃絡而亦包之,合八奇經為一,如何合脾胃為一之為得也,要之經絡之說,古人當別有據,後世無從查考,閱近世人體解剖圖,動靜脈管,縱橫交錯,如網之絡,若以十二經十五絡之說,為之支分派別,不啻治絲而紛,則古書似不可信,然針科所傳銅人圖,按穴療病卻有奇效,則古人又自不妄,予意經絡云者,是指無形之氣道,不在有形之血管,雖精於解剖者,無從測其底蘊也。

白話文:

靈樞經絡十五絡考證

《靈樞》記載,絡脈共有十五條,十二經脈各有一條絡脈,加上任脈的尾翳,督脈的長強,以及脾脈的大包,共計十五條。

越人翻閱《靈樞》舊案,將任脈與督脈兩條絡脈改為二蹻絡,他的說法並不可靠。然而,《素問》中提到胃脈有一條大絡,名為虛里,而《靈樞》卻沒有提及,這說明《靈樞》可能遺漏了某些內容。

李東垣認為應該將胃絡加進去,成為十六絡。喻嘉言則認為應該將十五絡與八奇經合為一條,再增加胃絡,與十二經脈和脾絡合在一起,仍舊是十五絡。

我認為李東垣的說法過於武斷,喻嘉言的說法也過於牽強。《靈樞》明確將任脈和督脈分開,怎麼能將它們與八奇經合併成一條?而且,如果說胃絡沒有地方安置,必須這樣組合才能有依據,那麼脾胃相連,脾絡稱為大包,難道不能將胃絡也包進大包之中嗎?八奇經能合為一,為什麼脾胃不能合為一呢?

總而言之,經絡的說法,古人一定有其依據,只是後人無法考證。看現代的人體解剖圖,血管縱橫交錯,猶如網狀,若以十二經十五絡的說法來區分,就如同在處理絲線般繁雜,看起來古書可能不可信。然而,針灸傳承下來的銅人圖,按照穴位治療疾病卻有奇效,說明古人並非妄言。我認為經絡所指的應該是無形的氣道,並非有形的血管,即使精通解剖的人也無法探究其奧秘。

4. 甜肉經

美車柯為良氏譏吾國醫書無甜肉經,夫甜肉經即東醫所謂□臟,□臟即吾國醫書之所謂脾也,其汁甜,故書曰其味甘,甘先入脾,其汁入胃化食,故曰脾傷則不磨,其位置橫貼於胃後,故曰脾與胃以膜相連,其體質極柔軟,故曰陰中之至陰。然則吾國之所謂脾,即是□臟,即是甜肉經。

李東垣以善治脾胃著稱,後人翕然宗之,是吾國之視甜肉經,與胃並重也,至胃之左側,有一大腺,色深紫,西醫謂之脾者,此乃《醫林改錯》所謂總提,不名為脾也,柯氏誤以吾國所謂脾者,是指此物,遂疑吾國醫書無甜肉經,抑知吾國所謂脾,乃在彼不在此乎。

白話文:

柯良氏嘲笑我國醫書沒有甜肉經,其實甜肉經就是東醫所稱的脾臟,脾臟就是我國醫書所稱的脾。脾的汁液甜,所以書中說它味甘,甘味先入脾,脾的汁液進入胃中幫助消化食物,所以說脾傷則不磨。脾的位置橫貼在胃的後面,所以說脾與胃以膜相連,脾的質地非常柔軟,所以說它是陰中之至陰。因此,我國所稱的脾,就是脾臟,就是甜肉經。

李東垣以善治脾胃著稱,後人紛紛效仿他,這說明我國重視甜肉經與胃同樣重要。至於胃的左側,有一個很大的腺體,顏色深紫,西醫稱之為脾,這其實是《醫林改錯》中所稱的總提,並不是脾。柯氏誤以為我國所稱的脾是指這個腺體,所以懷疑我國醫書沒有甜肉經,殊不知我國所稱的脾,指的是另一個部位,而不是這個腺體。

5. 膻中

李士材曰「膻中者,包絡之別名。」此語大誤。《內經》所謂膻中,是指橫膈膜,腹中呼吸,全以膻中為主,吸時則收縮而扁平,呼時則復舊而隆起,腹腔之容積,因之而伸縮,故《內經》稱為氣海,為人身重要部分。包絡是心外衣,與此絕然不同,何得為膻中是包絡之別名?然《內經》有時又云「膻中者,臣使之官。膻中者,心主之宮城。

」此則是指包絡,蓋膻中、包絡,《內經》往往混稱,宜士材有此誤會也。

白話文:

李士材說:「膻中是包絡的別名。」這句話大錯特錯。《內經》所說的膻中,指的是橫膈膜,腹部的呼吸,完全以膻中為中心,吸氣時膻中收縮變扁平,呼氣時則恢復原狀隆起,腹腔的容量因此而伸縮,所以《內經》稱之為氣海,是人體的重要部位。包絡是心臟的外層,與此完全不同,怎麼能說膻中是包絡的別名呢?

然而《內經》有時又說:「膻中是臣使之官。膻中是心主之宮城。」這就指的是包絡。因為膻中和包絡,《內經》經常混用,所以李士材才會產生這樣的誤解。

6. 三焦

三焦或云有形或云無形,紛紛者久無定論,然按《靈樞》云「密理厚皮者三焦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薄。」又云「勇士者三焦理橫,怯士者三焦理縱。」又云「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而為血。下焦者別迴腸,注膀胱而滲入焉。

水穀者居於胃中,成糟粕,下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夫既有厚薄縱橫,又各有其部位,則有名無形之說,固不足據。陳無擇謂三焦有形如脂膜。袁淳甫以人身著內一層為三焦。李瀕湖謂核桃之形有似三焦。已隱隱將三焦形狀指出。

白話文:

三焦的形狀與功能

三焦,古人說它有形,也說它無形,說法紛紛,一直沒有定論。然而,《靈樞》中記載:「皮膚厚實者,其三焦厚;皮膚薄弱者,其三焦薄。」又說:「勇敢的人,其三焦經絡橫向排列;膽小的人,其三焦經絡縱向排列。」還說:「上焦從胃上口開始,並連接咽喉以上,穿過膈膜佈滿胸腔。中焦與胃相連,位於上焦之後,負責將食物殘渣排出,蒸發津液,將精微物質轉化為血液。下焦則從回腸分開,注入膀胱,並滲入膀胱。」

水谷在胃中消化,形成糟粕,下達大腸,成為下焦的一部分。糟粕滲入下焦,與別的汁液一起向下流動,並循著下焦滲入膀胱。

既然三焦有厚薄、縱橫之分,又各有其部位,那麼說它無形就沒有依據了。陳無擇認為三焦有形,就像脂膜一樣。袁淳甫認為三焦像人體內的一層內衣。李瀕湖則認為三焦的形狀像核桃。他們都隱隱約約地指出了三焦的形狀。

他如東垣、景岳輩,既不敢從《難經》、《脈訣》之說,謂其無形,又不敢憑想象之見,信為有形,遂發三焦有幾之疑問,真乃扣盤捫燭之談。王清任曾親見臟腑,當知三焦之所在,無如見其形不知其名,譬如訪一素未謀面之人,遂乃失之交臂也。蜀天彭唐容川著《中西匯通》醫書,雖多牽合附會,識見單簡,惟解三焦即是連網,與陳無擇等說頗合,而尤為詳盡,當可據為定論。

然尚有一間未達者,則以三焦為利水之具,不知水入於胃,由吸管攝入回管,過肝入心,運行周身,出於肺為氣,旁溢皮膚為汗,下入內腎為溺,皆必有管以束之,如水行大地,必有堤岸,若云三焦利水,絕無堤防,則懷山襄陵,不幾成一洪水滔天之世界乎。

白話文:

像東垣、景岳等人,既不敢相信《難經》、《脈訣》中關於三焦無形的說法,也不敢憑藉想像就認為三焦有形,於是便提出三焦究竟有幾的疑問,這確實是令人困惑的問題。王清任曾親眼見過臟腑,應該知道三焦所在,但卻因為只見其形而不識其名,就好比去拜訪一位素未謀面的人,卻因不認識而錯過了一次相識的機會。四川天彭唐容川所著的《中西匯通》醫書,雖然有不少牽強附會之處,見解也比較單薄,但對三焦的理解,認為它就如同一個連網,與陳無擇等人的說法頗為一致,而且更為詳細,可以作為定論。

然而,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將三焦視為利水的工具。殊不知水進入胃後,會經由食管、回腸、肝臟、心臟,運行周身,從肺部變成氣,一部分從皮膚排出成為汗,另一部分進入腎臟成為尿液,這些過程都需要管子來束縛。就像水流過大地,必須有堤岸才能導引,如果說三焦利水卻沒有堤防,那就像沒有山丘阻擋河流,豈不成了洪水滔天的世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