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蓀醫話》~ 谷蘇醫話(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谷蘇醫話(卷二) (3)

1. 卵珠

女子受精成胎,全在卵珠。卵珠生於卵巢,而外有胞,每月熟一個為常度,亦有成熟兩個者。月經之行,即為卵珠成熟之徵候,月經將終,則為卵珠裂胞而出,入輸卵管,將卵中所藏胚珠為裂脫出,預留一隙,則以為精蟲攝入之路,然後前進而達於子宮,造成一種巢狀,約留六日乃至十日,在此期內一遇精蟲闖入,即吸收而營養之,是為妊娠。若期內不遇媾合,則卵珠由子宮口部脫出而下膣腔,不能成孕矣。

中醫不知卵珠之說,故論收胎多主男精女血,不知血是養胎者也。今竟說成精血混合而成胎,豈非謬誤。又如褚氏以精裹血、血裹精分男女,東垣以精勝血,血勝精分男女,此等尤為無稽。卵珠成熟而受精,則為妊娠。故婦人無子,不得不注意於卵珠之營養與分泌。

卵珠位於卵巢,而藏於濾泡,其營養一以濾泡內所含之白液為主,白液吸盡則卵珠成熟,濾泡外壁,通過多數微絲血管,血管充溢而破裂,則胞乃緊滿而突出於巢之表面,卒乃破其被膜,乃巢之表層而分泌卵珠,其分泌正為月經潮來,子宮黏膜剝脫之候,而卵珠即由輸卵管以達子宮,與黏膜之新創面相附著,以受精蟲之攝入。由此觀之,卵珠之營養在白液,卵珠之分泌在血液。

以中醫學理解釋之,則白液者水也,血液者火也,水為體而火為用,壯水益火,治各有宜。古方治無子多主虛寒而用溫熱,其方之最佳者為秦桂丸,蔭丹溪力言其誤,予謂此方用桂、附,薑、辛等味,力能鼓盪血液而助分泌之用,以治血寒凝結,卵珠不能裂胞而出者,可以取效。若血熱,則非所宜。

又況白液不足,卵珠失其營養者,更何以概施!

2. 妊娠

婦人受妊,有難以常理測者,經不通不能受妊,此常理也。然汪石山治婦產後年餘,經水不通,首夏忽病嘔吐,手指麻痹,聲啞而噦,醫皆視為風病,汪診其脈細而近滑,尺按不絕,便斷為妊娠惡阻,治之果愈。又有一生不至孕,晴經者,是經不通,亦受妊也。妊後經即不行,亦常理也。

然薛立齋治一婦,妊娠三月,其經月三、五次,兒大方止。張景岳治一婦,妊娠,經三月方止。王孟英治黃嶺吉室人,妊後四月經始停,娠始顯,娩如期。又有月月行經產子者,書名「胎盛」,俗名「垢胎」,是妊娠亦能行經也。能受妊者必無病,亦常理也。然江篁南治遊讓溪夫人,病新愈月餘,即受妊。

汪石山治二婦病鼓脹,大如箕垂如囊,無藥可救,後皆因產而亡。王孟英治金碗香媳平產後營分不攝,季夏漸愈,仲秋診其脈,已有孕矣。治石誦義室,脘痛甫愈,適汛逾期,亦斷為孕,已而果然,果病體虛體亦能受孕也。凡若此等,理則反常,在事則恆有,當其胎孕未顯,求診於醫,苟非指下了了,安能見有於無。

此外,更有血欲凝而暴竭證,初非有脈可驗,醫不知此妄投湯藥,此犯景岳暗產之戒,又《女科輯要》載錢鵠云之室得厥症,治愈後生一子,計其得病之時,乃受胎之初月。錢彬安之室,得咳嗆涎痰,脈細數之症,吳門葉氏謂是百日勞,不治,浦書亭取六味丸料與服,病愈而胎始顯。

汪石山診一婦,孕五月,右脈大於左脈,謂是女孕,彼則喜曰:「我男胎矣,往歲有妊,尊甫先生診云,亦謂右脈浮大,當是女子,孕後生男,今妊又得是脈,可知為男矣。」後果生男。王孟英診周光遠妻,右寸關忽見強大滑疾,上溢魚際,詢知汛愆半月,曰:「妊也,並可必其為男。」聞者疑之,王曰:「肺象乎天,今右寸脈強滑上溢,豈非本乎天者親上耶。

後果舉一子,脈書之不可泥如此。

3. 過用不產

《病源論》妊娠過年不產,由挾寒冷,宿血在胞而有胎,冷血相搏,令胎不長,產不以時,予觀書傳所載,古之偉人,如符堅則十二月生,劉朔則十三月生,帝堯及昭帝則皆十四月生,劉聰則十五月生,又《產育寶慶集》云:婦人懷胎,有七月、八月、九月而產者,亦有經一年至二年、三年、五年而後產者,蓋人之生,陰注陽定,自有時日,不可改移,今必拘以十月,似為未盡,據此,則《病源》云云,未為通論。證諸生理學家之說,胎兒至第四個月男女已別,爪發始生。

至第七個月,頭毛密生,睪丸漸下,瞳膜漸消,此時產出之兒,已能續其生命,故七月生子,固不為異。至遲產延至十數月者,證以西說,亦所恆有,惟遲至三年、五年實屬駭聞,然造化之奇,每有不可以常理測者,蕭慎齋目為不經則過矣。又按潘溫叟治一孕婦,孕五歲,一婦孕十有四月,皆未育,公視曰:「疾也。

」作大劑飲之,孕五歲者,墮肉塊首余枚,有眉目狀。孕十四月者,墮一大蛇,而皆愈。許裕卿治一婦孕十七月不產,問諸情況,果孕非病,但云孕五月以後不動,為主丹參一味令服,兩旬余,胎下已死而枯,張石頑治馬雲生婦,孕十三月不產,脈來微結,為處十全大補湯,服至二十劑而下,胎枯色白,據此,則過期不產,有怪胎、枯胎,臨證又不可不審也。

4. 產後奇證

丹溪、立齋醫案,有產後產下一物,如手帕者,有下一物如合缽者,有二歧者,有出肉線一條者,有子宮損落一片者,其在人身,果系何物,丹溪,立齋均無確見,然究其致此之由,則氣虛血脫四字,足以賅之,故立方處治,不過參、耆、歸、地,加以升提收澀之品。所謂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也。

丹溪有產後當大補氣血,雖有餘證,以未治之之論,殆為此等而發,當時得心應手之餘,不覺有此滿意語耳。又竇夢麟治一婦,因骨梗嘔吐,吐見一物,脫出口外二尺余,形如小腸,闊五分,內有未化食物,或云即是小腸,而腸不能出於口,竇氏謂是肺系,而肺系內不能容食,雖經治愈,理終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