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蓀醫話》~ 谷蓀醫話(卷一) (13)
谷蓀醫話(卷一) (13)
1. 夏月湯飲
陸麗京謂夏月尋常湯飲,須用砂糖、梅漿,以為能斂真氣,助元神。而謂六一散之甘草,中滿喘脹,及多積滯者不宜用;滑石利竅,表虛者服之,則衛氣不固;遺漏者服之,則精關不守。此論與王夢隱正相反,夢隱謂夏產後陰虛內熱,天令炎蒸,雖赤砂糖不可服,而謂六一散有祛暑行瘀之功,當酷暑之令,為產後第一妙方。
按此兩說,一論尋常湯飲,一論產後湯飲,雖所論不同,何至相反若是,其實皆不免於偏見,予不取其所用者以為法,而獨取其不用者為戒,故類記之,以見習用之品,有利亦有弊,六一散不盡宜於夏日,赤砂糖不盡宜於產後,衛生者不可不知。
白話文:
夏月湯飲
陸麗京認為夏天一般的湯飲,應該加入砂糖和梅子汁,因為這能收斂真氣,滋養元神。她還認為,六一散裡的甘草,對於肚子脹滿、呼吸困難,以及積食的人來說,都不適合服用;滑石雖然能利尿通竅,但對於表虛的人服用,會導致衛氣不足;而對於遺精的人服用,則會使精關不固。這種說法和王夢隱的觀點正好相反,王夢隱認為夏天產後容易陰虛內熱,天氣炎熱,即使是赤砂糖也不宜服用,而六一散卻有祛暑化瘀的作用,在酷暑時節,是產後最好的藥方之一。
這兩種說法,一種針對一般的夏日湯飲,一種針對產後湯飲,雖然討論的對象不同,但為何會如此針鋒相對呢?其實,兩位醫家的觀點都難免有所偏頗。我並不把他們所用的藥物當作標準,而是獨取其不用藥物的告誡作為借鑒,所以將這些記載下來,以說明常用的藥物,既有益處,也有害處。六一散並非所有夏天都適合服用,赤砂糖也並非所有產後都適合服用,注重養生的人必須知道這一點。
2. 雞納霜
雞納霜為治瘧專品,清高宗服之獲效,由是盛行中國,幾於婦孺皆知。然予親見一郭姓患瘧服此後,狂熱無汗,醫進小柴胡,昏迷無知,痰喘如鋸,死後頭脹如斗,面目至不可認識。又親見一王姓患瘧,服此後,狂熱無汗,醫進小柴胡湯,即發狂而死,柴胡固誤,然非先服雞納霜,一逆再逆,其死不致如是迅速。
據西醫云服雞納霜後,能使血行增速,皮膚增熱,消化增多,其未盡善者,即使人食管與口,並腸胃內皮所藏之液汁俱減少,腸胃欠通暢也,亦有反致泄瀉者。據此,實一種助熱傷津之劫劑。夏秋瘧疾,皆屬濕熱,此藥豈宜妄用!
白話文:
雞納霜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乾隆皇帝服用後見效,因此在中國廣泛流傳,幾乎家喻戶曉。但是我親眼看到一位郭姓瘧疾患者服用雞納霜後,出現高燒無汗的症狀,醫生又給他服用小柴胡湯,結果神志不清,呼吸困難,像鋸木頭一樣喘息,死後頭部腫脹得像個斗,面目全非,已無法辨認。我又親眼看到一位王姓瘧疾患者,服用雞納霜後,也出現高燒無汗,醫生給他服用小柴胡湯,立刻就發狂而死。雖然小柴胡湯用錯了,但如果不是先服用雞納霜導致病情加重,他也不至於死得這麼快。
據西醫所說,服用雞納霜後,會加快血液循環,使皮膚溫度升高,消化功能增強,但其缺點是會減少食道、口腔以及腸胃內壁的液體,導致腸胃不暢,甚至可能引起腹瀉。因此,雞納霜實際上是一種耗損津液的烈性藥物。夏秋季節的瘧疾都屬於濕熱型,這種藥物豈能隨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