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傳心錄》~ 直中三陰真寒證用藥訣 (4)
直中三陰真寒證用藥訣 (4)
1. 直中三陰真寒證用藥訣
桂枝附子湯
桂枝附子湯,炙草三味強,少陰頭體疼,薑棗是良方。
黃耆建中湯
黃耆建中湯,止汗是良方,桂枝甘(草)芍藥,薑棗及飴糖。
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茯苓湯,生薑搗汁良,水停心下症,一服即安康。
附子瀉心湯
附子瀉心湯,(黃)芩(黃)連與大黃,惡寒汗不止,心下痞相當.
小陷胸湯
小陷胸黃連,瓜蔞半夏煎,結胸捫摸疼,除熱去痰涎。
大陷胸湯
大陷胸甘遂,(芒)硝(大)黃俱下墜①,大結②痛難禁,服此登時退。
─────────────────────
①硝黃俱下墜:是說芒硝、大黃都有瀉下的作用。
②大結:即大結胸證。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手不可近的,叫做大結胸。
黃連解毒湯
黃連解毒湯,梔(子)(黃)芩(黃)柏四良,大黃除熱毒,便血厥陰狂。
化斑湯
發斑煩躁渴,宜用化斑湯,石膏知母×(超星版看不清該字)犀角,元參合一方。
茵陳蒿湯
傷寒身發黃,茵陳蒿最良,大黃梔子共,通利即安康。
桃仁承氣湯
桃仁承氣湯,蓄血症如狂,桂枝同甘草,芒硝與大黃。
枳實梔子湯
梔子豆鼓湯,枳實三味強,能醫勞復熱,其實是良方。
溫膽湯
溫膽湯二陳①,竹茹枳實增,病後不能睡,虛煩即安寧。
─────────────────────
①二陳:即二陳湯(半夏、陳皮、茯苓、甘草)。
當歸四逆湯
當歸通草甘草桂枝芍藥細辛大棗內有久寒加生薑、吳茱萸。
三黃石膏揚
黃芩黃柏黃連梔子麻黃豆鼓石膏。
五苓散
白朮澤瀉豬苓茯苓桂
消斑青黛飲
青黛梔子黃連犀角知母元參生地石膏柴胡人參甘草薑棗。
回陽急救湯
回陽急救用六君,(肉)桂附(子)乾薑五味群,加麝三厘或膽汁,三陰寒厥見奇勳。
羌活沖和湯(即九味羌活湯見17頁)
桂枝加芍藥湯(即桂枝湯重用芍藥)
白話文:
直中三陰真寒證用藥訣
桂枝附子湯:炙甘草和桂枝、附子三味藥效最強,治療少陰經頭身疼痛,加薑棗效果更佳。
黃耆建中湯:黃耆建中湯能止汗,是治療汗多的良方,藥材包含桂枝、甘草、芍藥、薑、棗和飴糖。
小半夏加茯苓湯:半夏茯苓湯,用生薑汁效果更好,治療水停積於心下之症,服用一劑就能痊癒。
附子瀉心湯:附子瀉心湯,含有黃芩、黃連和大黃,治療惡寒、汗出不止,心下痞滿的症狀。
小陷胸湯:小陷胸湯主藥是黃連、瓜蒂和半夏,治療胸部結塊按壓疼痛,能清熱祛痰。
大陷胸湯:大陷胸湯使用甘遂、芒硝和大黃,治療大結胸症(從心下到小腹脹滿疼痛,手碰不到的症狀),服用後症狀能立即緩解。
黃連解毒湯:黃連解毒湯用黃連、梔子、黃芩、黃柏四味藥,再加用大黃清熱解毒,治療便血、厥陰證和神志異常。
化斑湯:發斑、煩躁、口渴,宜用化斑湯,藥材包含石膏、知母、犀角和元參等。
茵陳蒿湯:傷寒導致皮膚發黃,茵陳蒿湯最有效,與大黃、梔子同用,通利之後就能痊癒。
桃仁承氣湯:桃仁承氣湯治療瘀血導致的症狀,如神志異常,藥材包含桂枝、甘草、芒硝和大黃。
枳實梔子湯:枳實梔子湯,枳實三味藥效最強,能治療勞倦傷陰引起的發熱症狀。
溫膽湯:溫膽湯以二陳湯(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為基礎,再加入竹茹和枳實,治療病後失眠、虛煩不安。
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湯包含當歸、通草、甘草、桂枝、芍藥、細辛、大棗,治療久寒症狀者需再加生薑和吳茱萸。
三黃石膏湯:藥材包含黃芩、黃柏、黃連、梔子、麻黃、豆豉和石膏。
五苓散:藥材包含白朮、澤瀉、豬苓、茯苓、桂枝。
消斑青黛飲:藥材包含青黛、梔子、黃連、犀角、知母、元參、生地、石膏、柴胡、人參、甘草、薑、棗。
回陽急救湯:回陽急救湯以六君子湯為基礎,再加入肉桂、附子、乾薑等溫陽藥,並可加麝香三厘或膽汁,治療三陰寒厥。
羌活沖和湯:即九味羌活湯。
桂枝加芍藥湯:即桂枝湯加重芍藥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