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潔、施雯、洪煒全

《得配本草》~ 卷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七 (4)

1. 胡桐淚

咸、苦、大寒。瀉熱殺風蚛,療齒䘌,消瘰癧,除結核,清咽喉,止熱痛。配黃丹,摻走馬疳。佐地骨皮,漱牙宣露。治喉,磨水掃之,取涎而愈。

多服令人吐。

白話文:

味道鹹、苦,藥性非常寒涼。能夠瀉熱、殺滅風邪引起的寄生蟲,治療牙齦腫痛,消除瘰癧(淋巴結核),去除結核,清利咽喉,止住熱痛。配合黃丹使用,可以塗抹治療走馬疳(一種潰爛的病)。佐以地骨皮,漱口能治療牙齒鬆動外露。治療喉嚨疾病,將藥磨成水塗抹,吐出涎液就能痊癒。

服用過多會導致嘔吐。

2. 木部

(喬木類二十七種)

白話文:

(高大的樹木類共有二十七種)

3. 川黃柏

伏硫黃,惡乾漆。

苦,寒。入足少陰經血分。瀉下焦隱伏之火,除臟腑至陰之濕;溲便癃秘,水瀉血痢,由濕熱致者,宜此治之。得肉桂,治咽痛。(桂乃命門之匙,賴以開之。)配知母,降肺火。佐蒼朮,治濕痿。(柏可直入。)使細辛,瀉脬火。(辛用二、三分。)

治上,酒製。治中,蜜炙。治下,鹽水制。止崩帶,炒炭。塗瘡,乳調。脾胃虛瀉,尺脈細弱,二者禁用。

川柏補水,以其能清自下泛上之陰火,火清則水得堅凝,不補而補也。蓋陰中邪火,本非命門之真火,不妨用苦寒者除之。若腎中之真水不足,水中之真火虛浮於上,宜用二地以滋之,水足火自歸藏也。如誤投知、柏,水愈燥而火愈炎,反成孤陽飛越,莫可救矣。

又曰:命門之火,安其位為生生之少火,出其位即為爍陰食氣之壯火,是畏火也。非急除之不可,川柏、丹皮,在所必需。然少火出位,失水之源,用川柏之苦燥,不若丹皮之辛潤,為無傷於真陰也。

白話文:

川黃柏

會與硫磺產生作用,不宜與乾漆同用。

味道苦,屬性寒涼。主要作用於足少陰腎經的血液部分。能夠瀉除下焦隱藏的火氣,排除臟腑深處的陰濕;對於小便不通暢、腹瀉帶血等因濕熱引起的症狀,適合用來治療。與肉桂同用,可以治療咽喉疼痛。(肉桂是打開命門的鑰匙,需要它來開啟。)搭配知母,可以降肺火。輔佐蒼朮,可以治療濕氣引起的痿軟。(黃柏藥力可直達病處。)使用細辛,可以瀉膀胱火。(細辛用量宜少,約二三分即可。)

治療上焦病症,用酒製處理。治療中焦病症,用蜂蜜炙烤處理。治療下焦病症,用鹽水製處理。要止血、治療崩漏帶下,則用炒炭處理。外用塗抹瘡瘍,則用乳汁調和。若脾胃虛弱、腹瀉,而且寸關尺的尺脈微弱,這兩種情況禁用。

川黃柏能夠補水,是因為它能清除自下往上泛濫的陰火,火氣清除了,水就能夠凝固,達到不補而補的效果。因為陰虛所生的邪火,並非命門的真火,所以可以用苦寒藥來清除。如果是腎中的真水不足,導致水中真火虛浮於上,應該用熟地、生地等藥來滋補腎水,水足了,火自然會歸於潛藏。如果誤用知母、黃柏,反而會使水液更加枯燥,火氣更加旺盛,形成孤陽飛越的危險局面,難以挽救。

另外有一種說法:命門之火,安守其位是生養生命的微弱之火,一旦離開其位,就會變成耗損陰液、吞噬精氣的強盛之火,令人畏懼。這種火必須趕緊清除,川黃柏、丹皮是必要的。但是當少火離開其位,失去了水的源頭,用川黃柏的苦燥之性,不如用丹皮的辛潤之性,這樣對真陰不會造成傷害。

4. 厚朴

乾薑為之使。惡澤瀉、硝石、寒水石。忌豆。

苦、辛,溫。入足太陰、陽明經氣分。除腸胃之濁邪,滌膜原之穢積。破鬱血,去結水,消宿食,散沉寒。得炒姜,治腸風下血。(邪去血自歸經。)配黃連,治帶下。(濕熱消也。)配杏仁,治氣逆急喘。(寒邪去也。)佐白茯苓,治尿渾。(邪氣消也。)佐解表藥,卻衛氣之有餘。(寒邪乘之則有餘。)佐分理藥,清大腸之多阻。

去粗皮,薑汁炒,或醋炒用。暴瀉如水,(腸胃虛,忌辛散。)胃虛嘔惡,脾陰不足,孕婦,(服之損胎元。)四者禁用。

白話文:

厚朴,需要乾薑來引導藥效。它會與澤瀉、硝石、寒水石等藥物產生不良反應,並且要避免與豆類食物一起食用。

味苦、辛,性溫。主要作用於脾胃經絡的氣分。可以清除腸胃的混濁邪氣,排除體內膜原的穢濁積滯。能破除淤血,去除積水,消除積存的食物,驅散體內的寒氣。搭配炒過的乾薑,可以治療腸風下血(因為邪氣去除,血液自然會回到正常的運行軌道)。搭配黃連,可以治療婦女帶下病(因為體內的濕熱被消除)。搭配杏仁,可以治療氣逆、呼吸急促(因為寒邪被去除)。輔助白茯苓,可以治療尿液混濁(因為邪氣被消除)。輔助解表藥,可以去除衛氣過盛的狀況(因為寒邪侵入導致衛氣過剩)。輔助分理藥,可以疏通大腸的阻塞。

使用時要去除粗糙的外皮,可以使用薑汁或醋炒過後再使用。如果發生像水一樣的嚴重腹瀉(這是因為腸胃虛弱,要避免使用辛散的藥物),以及胃虛嘔吐、脾陰不足、孕婦等情況,都禁止使用厚朴(因為會損傷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