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配本草》~ 卷六 (10)
卷六 (10)
1. 荷葉
畏桐油。伏白銀、硫黃。苦,平。生髮元氣,(足少陽甲膽之氣,與手少陽三焦元氣,同為生髮之氣。)裨助脾胃。消水穀,發痘瘡,澀精濁,除水腫,散瘀血,留好血,下胞衣,治吐衄及崩淋損傷,產後一切血症。得升麻、蒼朮,治雷頭風證。得白殭蠶,治痘瘡倒黶。得藁本,治腳膝浮腫。
得童便,治產後心痛。得蚌粉,保傷寒胎孕。(卷荷更好。蜜調服,並塗腹上。)配紅花、薑黃,童便調服,治傷寒產後血運。配蒲黃,止吐衄崩中。活血,生用。止血,炒焦用。
荷葉蒂
一名荷鼻
苦,平。除惡血,留新血,初產者必需。研燒,治下痢。(赤痢沙糖調,白痢白蜜調。)燒研末,糯米泔調服,安胎。
白話文:
荷葉
害怕遇到桐油。會與白銀、硫黃產生反應。味苦,性平。可以生發人體的元氣(足少陽膽經的氣,與手少陽三焦經的元氣,都屬於生發之氣)。可以幫助脾胃的運作。能夠消化水穀,幫助痘瘡發出,收斂精液的混濁,消除水腫,散開瘀血,留下好的血液,幫助胎盤排出,治療吐血、流鼻血,以及月經崩漏、損傷等症狀,也可用於產後的一切血症。如果搭配升麻、蒼朮,可以治療雷頭風症。如果搭配白殭蠶,可以治療痘瘡的痘疤。如果搭配藁本,可以治療腳踝、膝蓋浮腫。
如果搭配童子小便,可以治療產後心痛。如果搭配蚌粉,可以保護傷寒病患的胎兒。(卷起來的荷葉效果更好。用蜂蜜調和服用,也可以塗在腹部。)搭配紅花、薑黃,用童子小便調和服用,可以治療傷寒產後引起的血運行不暢。搭配蒲黃,可以止住吐血、流鼻血、月經崩漏。活血,要用生的。止血,要炒焦使用。
荷葉蒂
又名荷鼻
味苦,性平。可以去除惡血,留下新血,剛生產的婦女一定要使用。研磨燒成灰,可以治療下痢。(如果是赤痢,用砂糖調和;如果是白痢,用白蜜調和。)燒成灰研磨成粉,用糯米米漿調和服用,可以安胎。
2. 蔆
即芰實
甘,寒。安中消暑,止渴解酒。
白話文:
菱角,味道甘甜,屬性寒涼。可以使腸胃舒適、消除暑氣,也能止渴解酒。
3. 芡實
一名雞頭
甘、平、澀。入足少陰、太陰經。補脾助氣,固腎澀精。治遺濁滯下,小便不禁。得金櫻子,澀精。配秋石、蓮肉、大棗,為丸鹽湯下,治便數精滑。佐生地,止血。合菟絲子,實大便。
白話文:
芡實,又名雞頭。
味道甘甜,性平,帶有收澀之性。歸屬於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陰脾經。能補養脾胃、幫助氣的生成,還能固攝腎氣、收斂精液。可以用來治療遺精、白濁、帶下等症狀,以及小便失禁等問題。如果和金櫻子一起使用,收斂精液的效果會更好。搭配秋石、蓮子肉、大棗一起做成藥丸,用鹽水送服,可以治療大便次數過多、精液滑脫等症狀。和生地黃一起使用,可以止血。和菟絲子一起使用,可以使大便變得較為實在。
4. 荸薺
即烏芋,又名地慄。
甘,微寒。滑。入足陽明經。消堅積,止消渴,療黃疸。除胸中實熱及五腫膈疾,誤吞銅物。得燒酒浸,封貯,治赤白痢。配海蜇煮食,治痞塊蟲積。入雄豬肚,瓦器煮食,治腹脹。搗汁和酒溫服,治便血。燒研酒服,治婦人血崩。
闢蠱,曬乾研末服。治脹,去皮食。作粉,可點目翳。有冷氣、孕婦禁食。
白話文:
荸薺,又叫做烏芋,也叫做地栗。
味道甘甜,性微寒,有滑利的作用。歸屬於足陽明胃經。能消除堅硬的積塊,止渴,治療黃疸。可以去除胸中的實熱以及五種腫脹、胸膈脹滿的疾病,還能處理誤吞銅器的情況。用燒酒浸泡後密封儲存,可以治療赤白痢疾。搭配海蜇一起煮食,可以治療痞塊和蟲積。放入雄豬肚中,用瓦器煮熟後食用,可以治療腹脹。搗爛取汁和著酒溫熱服用,可以治療便血。將其燒過後磨成粉末,用酒送服,可以治療婦女的血崩。
可以解蠱毒,曬乾後磨成粉末服用。治療脹滿時,可去皮食用。做成粉末,可以點在眼睛上治療翳障。因為帶有寒氣,所以孕婦禁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