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潔、施雯、洪煒全

《得配本草》~ 卷六 (9)

回本書目錄

卷六 (9)

1. 甘蔗

甘,寒。入足太陰經。潤燥生津,和中助脾。除熱止渴,解酒消痰,止嘔噦,利二便。配生地、麥冬,治春溫液涸。和生薑汁,治反胃乾嘔。和蘆根汁、藕汁、人乳、童便、竹瀝,治胃脘乾枯。

白話文:

甘蔗,味甘,性寒。歸入足太陰脾經。可以滋潤乾燥、生發津液,調和脾胃、幫助消化。能清除熱氣、止渴,解酒、化痰,停止噁心嘔吐,通利小便和大便。搭配生地、麥冬,可以治療春天發生的溫病導致體液枯竭。和生薑汁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胃氣上逆、乾嘔。和蘆根汁、藕汁、人乳、童便、竹瀝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胃脘乾燥枯竭。

2. 沙糖

甘,溫。入足太陰經。和中助脾,緩肝和血。潤心肺,治痰嗽。得烏梅,治噤口痢。得新汲水,治痘不落痂。得薑汁,煎服,治吐逆喘嗽。

酒煎飲,活血。多食助熱,損齒生蟲。同筍食成瘕。

白話文:

沙糖,味甘甜,性溫和。歸屬於足太陰脾經。能調和脾胃功能,幫助脾胃運化,緩和肝氣,調和血液。能潤澤心肺,治療痰多咳嗽。與烏梅同用,能治療噤口痢(一種無法進食的痢疾)。與剛汲取的新鮮水同用,能治療痘疹不脫痂。與薑汁一同煎煮服用,能治療嘔吐、氣喘咳嗽。

用酒煎煮飲用,可以活血化瘀。但是吃多了會助長體內熱氣,損害牙齒,還會生牙蟲。與竹筍一同食用會形成腹部腫塊。

3. 石蜜

一名冰糖

甘,寒。入足太陰經。潤心肺,治痰嗽,解酒和中,助脾陰,緩肝氣。配棗肉、巨勝子,助臟生津。

白話文:

石蜜,又名冰糖。

味道甘甜,性質偏寒涼。歸屬於足太陰脾經。可以潤澤心肺,治療痰多咳嗽,解酒並調和腸胃,幫助脾臟產生陰液,緩和肝氣。搭配棗肉、芝麻,能幫助臟腑產生津液。

4. 果部

(水果類六種)

白話文:

(水果類共有六種)

5.

忌鐵器。

甘,平。入足太陰經血分。去瘀血,解熱毒。除酒積,止瀉痢,敷金瘡,解蟹毒。得薑汁,治霍亂煩渴。得生地汁、童便,治傷寒口渴,產後悶亂。和梨汁,治痰熱。和蜜飲,治煩渴。搗汁飲,治蟹毒。(受其毒必痢。)調發炭,治血淋。

藕節

伏硫黃。

澀,平。消瘀血,解熱毒,止一切血病。得芎藭為末,治鼻淵腦瀉。搗爛熱酒服,治蟹毒下痢。

藕皮

散血。

白話文:

性味甘甜,性平。歸入足太陰脾經的血分。可以去除體內瘀血,解除熱毒。能消除飲酒造成的積滯,止瀉止痢。外敷可以治療外傷,解螃蟹的毒素。搭配薑汁服用,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煩躁口渴。搭配生地汁或童子小便服用,可以治療傷寒引起口渴,以及產後心煩意亂。與梨汁同用,可以治療痰熱。與蜂蜜混合飲用,可以治療煩渴。將藕搗碎榨汁飲用,可以治療螃蟹中毒(中毒後一定會拉肚子)。與頭髮燒成的灰調和使用,可以治療血淋。

藕節

可以制伏硫磺的毒性。

性味澀,性平。能消除瘀血,解除熱毒,停止各種出血症狀。與川芎研成粉末一起服用,可以治療鼻淵頭痛流鼻涕。搗爛後用熱酒送服,可以治療螃蟹中毒引起的腹瀉。

藕皮

可以散瘀血。

6.

蓮肉

得茯苓、山藥、白朮、枸杞子良。

甘、澀、溫。入足太陰、手少陰經氣分。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止脾泄久痢,白濁夢遺,及女人崩帶,一切血病。得茯苓、丁香,治產後嘔逆。得乳香,治白濁。得浮萍、生薑,治小兒熱渴。得甘草,治赤濁。配龍骨、益智仁,等分為末,治遺精白濁。

(一方配白茯苓。)配肉果,治胃虛嘔吐。佐參、連,治噤口痢疾。米飲調服,治產後血竭。豬肚為丸,益脾肺虛損。

止痢,炒用。補脾,蒸用。清心,生用。攝腎,不去皮。其皮又補脾陰。多服令人氣滯。大便燥結者勿用。

蓮薏

即蓮子內綠心

苦,寒。清心熱,滋血渴。得糯米,止勞心吐血。得辰砂,治小便遺精。

蓮蕊須

忌地黃、蔥、蒜。

甘、澀、溫。入手足少陰經。交構水火,會合木金。固精止瀉,療崩帶,清心氣。得川柏,治欲火夢遺。

蓮花

忌地黃、蔥、蒜。

苦、甘、溫。破血。酒調末服,治跌撲損傷,嘔血不止。(乾荷花為末,酒服,神效。)

蓮房

一名蓮蓬殼

苦、澀、溫。入足厥陰經血分。消瘀散血。治血脹腹痛,及胞衣不下,止血崩、下血、溺血。得香附炭,治產後血崩。配荊芥炭,止血崩。入肝經藥,治便血。燒存性研末,入麝香少許,米飲下,治小便血淋。調井底泥,塗天泡瘡。

陳久者良。下胞,酒煎。止血,燒炭。

石蓮子

得茯苓、山藥、枸杞子、白朮良。

苦,寒。清火斂熱。實脾胃,止瀉痢及淋濁諸症。

九月霜降後採。黑堅如石而沉水者,為石蓮子。今藥肆中石蓮,產廣東樹上,大苦大寒,不堪入藥。

白話文:

蓮肉

搭配茯苓、山藥、白朮、枸杞子效果很好。

味甘、澀,性溫。歸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的氣分。能使心腎相交,增厚腸胃功能,固精氣,強健筋骨,補虛損,使耳目清明。能去除寒濕,止脾虛泄瀉、久痢、白濁、遺精,以及婦女的崩漏帶下等一切血病。與茯苓、丁香同用,能治療產後嘔吐。與乳香同用,能治療白濁。與浮萍、生薑同用,能治療小兒熱渴。與甘草同用,能治療赤濁。配龍骨、益智仁,等份研成末,能治療遺精白濁。

(有個方子會配白茯苓。)搭配肉豆蔻,能治療胃虛嘔吐。佐以人參、黃連,能治療食不下嚥的痢疾。用米湯調服,能治療產後血竭。用豬肚包藥做成丸,能補益脾肺虛損。

止瀉,炒過使用。補脾,蒸過使用。清心,生用。收攝腎氣,不去皮。它的皮又能補脾陰。服用過多會導致氣機阻滯。大便乾燥者不要使用。

蓮薏(即蓮子內綠心)

味苦,性寒。能清心熱,滋潤止渴。搭配糯米,能止勞心吐血。搭配辰砂,能治療小便遺精。

蓮蕊須

忌與地黃、蔥、蒜同用。

味甘、澀,性溫。歸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能使水火相交,會合木金。能固精止瀉,治療崩漏帶下,清心氣。與川柏同用,能治療慾火夢遺。

蓮花

忌與地黃、蔥、蒜同用。

味苦、甘,性溫。能破血。用酒調末服用,能治療跌打損傷、嘔血不止。(將乾荷花研成末,用酒服用,效果很好。)

蓮房(一名蓮蓬殼)

味苦、澀,性溫。歸足厥陰肝經的血分。能消瘀散血。治療血脹腹痛,以及胞衣不下,止血崩、下血、溺血。與香附炭同用,能治療產後血崩。配荊芥炭,能止血崩。加入肝經藥,能治療便血。燒存性研末,加入少許麝香,用米湯送服,能治療小便血淋。用井底泥調和,塗抹天皰瘡。

陳年久的比較好。下胞衣,用酒煎服。止血,燒成炭使用。

石蓮子

搭配茯苓、山藥、枸杞子、白朮效果很好。

味苦,性寒。能清火收斂熱氣。能健壯脾胃,止瀉痢以及淋濁等各種病症。

在九月霜降之後採摘。黑色堅硬像石頭且能沉水的,才是石蓮子。現在藥店中的石蓮,產於廣東的樹上,味道非常苦而且性大寒,不適合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