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潔、施雯、洪煒全

《得配本草》~ 卷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六 (7)

1. 枳椇子

一名雞距子

反烏頭。

甘,平。止渴除煩。利二便,解酒毒。(葛根解酒而發散,枳椇解酒則不散。)

多食發蛔蟲。脾胃虛寒者禁用。

白話文:

反治烏頭中毒。

味甘,性平。止渴解煩。利二便,解酒毒。(葛根解酒而發散,枳椇解酒則不發散。)

多食會引發蛔蟲。脾胃虛寒者禁用。

2. 果部

(味果類五種)

白話文:

味果類五種

松果

  • 味甘、酸,性溫。
  • 入肺、脾經。
  • 主治咳喘、肺寒、脾虛泄瀉。

刺梨

  • 味酸、澀,性溫。
  • 入肝、腎經。
  • 主治夜盲、目赤、腎虛腰痛。

金櫻子

  • 味甘、酸,性平。
  • 入肺、腎經。
  • 主治咳嗽、氣短、腎虛腰痛。

枸杞子

  • 味甘,性平。
  • 入肝、腎經。
  • 主治肝腎陰虛、視物昏花、腰膝酸軟。

桑椹

  • 味甘、酸,性微寒。
  • 入心、肝、腎經。
  • 主治血虛、腎虛勞熱、烏髮明目。

3. 蜀椒

得鹽良。杏仁為之使。畏款冬花、防風、附子、雄黃、冷水、麻仁漿。

白話文:

以鹽水調服效果最佳。杏仁可以當做引藥。忌諱款冬花、防風、附子、雄黃、冷水、麻仁湯。

辛,熱,有毒。入手足太陰經,兼入命門氣分。通上焦君火之陽,達下焦命門之氣。開腠理,行血脈,散寒濕,化症癖,止泄瀉,殺蛔蟲,療溫瘧,去痰飲;得醋煎熟,入白礬稍許服,治傷寒嘔衄。得生地自然汁煎稠和丸,治元臟傷憊。配烏梅,伐肝氣。配益智仁,縮小便。

白話文:

辛辣、溫熱、有毒。可進入手足太陰經,並進入命門氣分。通達上焦君火的陽氣,輸送下焦命門的元氣。使腠理疏通,血脈運行,散去寒濕,化解病症,止住瀉瀉,殺死蛔蟲,治療溫瘧,消除痰飲;用醋煎煮熟透,加入少許白礬服用,可治療傷寒嘔吐、鼻出血。用生地自然汁煎煮濃稠,和成丸劑,可治療元臟受損、疲憊。與烏梅配伍,可平肝氣。與益智仁配伍,可減少小便。

配茯苓,蜜丸,補益心腎。配茴香,棗肉丸,治久瀉。配蒼朮,醋丸,治飧泄不化。炒熱,布裹椒,包陰囊腫大,疼悶欲死。炒熱,熨冷濕諸痛。

白話文:

  1. 將茯苓加入中藥方中,做成蜜丸,具有補益心腎的功效。
  1. 將茴香加入中藥方中,做成棗肉丸,可用於治療久瀉。
  2. 將蒼朮加入中藥方中,做成醋丸,可用於治療飧泄不化。
  3. 將韭菜炒熱,用布包起來,然後加一些胡椒,包在陰囊腫大的患處,可以緩解疼痛,使垂死的病人起死回生。
  4. 將韭菜炒熱,用於熨敷各種因寒冷濕氣引起的疼痛。

服藥嘔吐,加川椒。(蛔見此自服。)

白話文:

  1. 可將茴香加入藥方,製成棗肉丸,用於治療久瀉。

  2. 可將蒼朮加入藥方,製成醋丸,用於治療飧泄不化。

  3. 可將韭菜炒熱,包裹在布中,加入胡椒,敷於陰囊腫大的患處,可緩解疼痛,使瀕死的病人起死回生。

  4. 可將韭菜炒熱,用於熨敷各種因寒濕引起的疼痛。

服藥後嘔吐,可加入川椒。(蛔蟲看到後會自行排出。)

去核,微炒出汗,搗去裡面黃殼,取紅用。酒蒸,或鹽水炒,隨症制之。多用傷氣失明。肺脾有熱,陰火虛盛者,禁用。閉口者殺人。

白話文:

去掉桃仁的核,小火炒至出汗,搗碎後去掉裡面的黃皮,取用紅色的部分。可以用酒蒸,或用鹽水炒,根據具體症狀來決定。過度使用會損傷元氣,導致視力下降。肺脾有熱、陰火虛盛的人,禁止使用。閉口桃仁有毒,會殺人。

名椒目

苦,寒。專行水道。治水蠱,定痰喘。

得豬上唇,治盜汗。

或生用,或微炒用。

和蔥、艾、醋搗,罨內外腎吊,及霍亂轉筋。

白話文:

名椒目

味苦,性寒。專走水經。主治水蠱,安神定喘。

取豬的上脣搗爛與之合用,可治盜汗。

可生用,也可微炒後用。

與蔥、艾草、醋搗爛,敷在內外腎囊腫痛或霍亂抽筋處。

4. 胡椒

辛,熱。有毒。入足陽明經氣分。除寒濕,下膈氣。治一切風冷、積滯、痰飲、瀉痢諸痛,殺一切魚肉鱉蕈諸毒。得木香、蠍梢,治背膜寒癖。配綠豆,為末,治冷熱下痢。(一歲各一粒。)使芒硝,治大小便秘。入麝香,治傷寒呃逆。多用動血傷氣,發瘡昏目。因熱致病者禁用。

白話文:

辛辣、熱性、有毒,歸入足陽明經氣分。可祛除寒濕,下行隔氣。治療一切風寒、積滯、痰飲、腹瀉腹痛等症狀,能解一切魚肉鱉蕈等毒。配伍木香、蠍梢,可治背膜寒癖。與綠豆配伍,研成粉末,可治冷熱痢疾。(一次服用各一粒。)與芒硝配伍,可治大便祕結。與麝香配伍,可治傷寒呃逆。過量服用可動血傷氣,引起瘡癤和視力模糊。因熱致病者禁用。

5. 畢澄茄

辛,微溫。入足太陽經氣分。散膀胱冷氣,祛脾胃寒邪。得豆蔻仁,治噎食。(寒氣去也。)配荊芥、薄荷,治鼻塞。(風寒在肺。)佐良薑,治寒呃。

去柄及皺皮用。酒浸蒸曬乾,或酒拌炒用。虛熱者禁用。

白話文:

辛,微溫,歸屬足太陽經氣分。可以散去膀胱的寒氣,去除脾胃的寒邪。配伍豆蔻仁,可以治療噎食。(寒氣消除了。)配伍荊芥、薄荷,可以治療鼻塞。(風寒在肺裡。)配伍良薑,可以治療寒呃。

去柄和皺皮使用。用酒浸泡後蒸曬乾,或用酒拌炒使用。有虛熱症狀者禁用。

6. 吳茱萸

蓼實為之使。畏紫石英。惡丹參、硝石、白堊。

白話文:

蓼實為引導藥物。畏懼紫石英。仇視丹參、硝石和白堊。

辛、苦、熱。有毒。入足厥陰經血分,兼足太陰、少陰經氣分。疏肝燥脾,溫中下氣,開鬱化滯。除陰濕,逐風寒。治一切厥氣上逆,厥陰頭痛,嘔逆吞酸,痞滿咽塞,喉舌生瘡,腸風瀉痢,腳氣水腫,疝氣陰毒,心腹諸痛,蟲䘌疰忤,及產後余血。得硫黃、大蒜,研勻塗腹,治小兒腎縮。

白話文:

辛、苦、熱,有毒。藥力進入足厥陰經血分,兼足太陰、少陰經氣分。疏肝燥脾,溫中下氣,開鬱化滯。除陰濕,逐風寒。治療一切厥氣上逆。厥陰頭痛,嘔逆吞酸,痞滿咽塞,喉舌生瘡,腸風瀉痢,腳氣水腫,疝氣陰毒,心腹諸痛,蟲䘌疰忤,及產後餘血。配伍硫黃、大蒜,研勻塗敷腹部,可治療小兒腎縮。

(初生受寒所致,仍以蛇床子燒煙燻之。)得茯苓,治痰飲。得鹽水,暖膀胱,治脾泄。(他藥雖熱不能分解清濁。)得乾薑,治乾嘔及吞酸。(因火而酸勿用。)配橘皮、附子,治腎氣上噦。配川連,治下痢水泄。醋調貼足心,治喉舌生瘡。(性雖熱而能引熱下行。)

白話文:

如果初生兒受寒所致,仍利用蛇牀子燻烤。

得到茯苓,治痰飲。

得到鹽水,暖膀胱,治脾泄。(其他藥雖然熱但不能分解清濁。)

得到乾薑,治乾嘔及吞酸。(有火氣而造成的酸症不要使用。)

配橘皮、附子,治腎氣上噦。

配川連,治下痢水泄。

醋調貼足心,治喉舌生瘡。(性質雖然熱,但能將熱氣引向下行。)

陳久者良。閉口者有毒。揀淨,並去梗,泡去苦汁,曬乾炒用。止嘔,以黃連水炒。治疝,鹽水炒。治血,醋炒。散寒,酒炒。生嚼數粒,擦痘瘡口噤。多用傷神損元氣,動火昏目,發瘡咽痛。病非寒滯有濕者勿用。即有寒濕者,亦宜酌量少用。下氣最速,陽虛者禁用。

白話文:

存放時間越長的良姜越好,閉口良姜有毒。挑出乾淨的良姜並去除莖梗,浸泡以去除苦味,曬乾後炒熟使用。止吐,用黃連水炒製。治療疝氣,用鹽水炒製。治療血癥,用醋炒製。散寒,用酒炒製。生嚼幾粒,擦痘瘡產生膿液。大量使用會損傷神經和元氣,產生火氣、視力模糊、發瘡和咽痛。如果身體不是寒氣滯留或濕氣重,請勿使用。即使是寒濕體質的人,也應酌量少用。良姜降氣作用非常快,陽虛體質的人禁用。

怪症:寒熱不止,數日,四肢堅如石,擊之似鐘磬聲,而形體日漸瘦削,此肝氣結也。合木香等分,疏其肝氣自愈。

白話文:

奇怪的病症:寒熱交替不止,持續好幾天,四肢堅硬如石頭,敲擊時發出如鐘磬般的聲音,而身體日漸消瘦,這是肝氣鬱結造成的。將木香等分量混合,疏散肝氣,自然就會痊癒。

吳茱萸得東方震氣,直入厥陰,招其垂絕不升之陽,以達上焦。仲景於少陰症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用吳茱萸湯重固元陽於厥陰之中,良有以也。王又原曰:少陰厥陰,俱有煩躁。少陰之躁在水,由龍火不歸,薑、附得以回陽。厥陰之躁在木,乃雷火上逆,用薑、附則重其震烈矣。

吳萸、薑、附,性俱大熱,而主治不同。錯用之,反傷元氣,元陽即旋消散,更何藥之可救。

白話文:

吳茱萸具有東方震木之氣,能夠直達厥陰肝經,召回垂絕不升的陽氣,幫助陽氣到達上焦。仲景在少陰證中,手足厥冷、煩躁不安、將要死亡的患者,使用吳茱萸湯來鞏固厥陰中的元陽。王甲齋說:少陰和厥陰的病症都表現為煩躁不安。少陰的煩躁是因為水火不交,龍火不能歸原,可以使用薑、附來回陽。厥陰的煩躁是因為肝木火氣上逆,使用薑、附就會加重震烈。

吳茱萸、生薑、附子性味皆大熱,但是治療的疾病卻不同。如果使用錯誤,反而會傷及元氣,元陽會迅速消散,再好的藥物也無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