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潔、施雯、洪煒全

《得配本草》~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滑石

石葦為之使。惡曾青。制雄黃。

甘、淡、寒滑。入足太陽、陽明經。利毛腠之竅,清水濕之源,除三焦濕熱。治積熱吐衄,中暑煩渴,嘔吐瀉痢,淋秘乳難,水腫腳氣,諸瘡腫毒。得蔥湯送下,治婦人轉脬。(因過忍小便而致者。)得藿香、丁香,治伏暑吐瀉。配枯白礬、煅石膏,摻陰汗,並治腳指縫爛。和車前汁塗臍,治小便不通。

先以刀刮淨,研粉,用丹皮同煮,去丹皮,以東流水淘過,曬乾用。燥熱精滑,孕婦病當發表者,禁用。怪症:眼赤鼻脹,大喘,渾身發斑,毛髮如鐵,乃熱毒凝結於下焦。用滑石、白礬各一兩,水三碗,煎服,不住飲。

白話文:

滑石

石葦是它的輔藥。忌諱與曾青(即銅綠)同用。能制雄黃的毒性。

性味甘、淡、寒涼滑利。進入足太陽經和陽明經。能通利毛髮和皮膚的孔竅,疏通水濕的通道,清除三焦的濕熱。主治積熱引起的吐血衄血,中暑引起的煩躁口渴,嘔吐、瀉痢,小便淋瀝澀痛、便秘、乳汁不通,水腫、腳氣,以及各種瘡瘍腫毒。用蔥湯送服,可以治療婦女因憋尿過久引起的膀胱脹痛。用藿香、丁香配伍,治療中暑引起的嘔吐瀉痢。與枯白礬、煅石膏一起研磨成粉末,可以外敷治療陰汗和腳趾縫爛。與車前子汁混合塗抹肚臍,可以治療小便不通。

使用前先用刀刮去雜質,研磨成粉末,再與丹皮一起水煮,煮好後去除丹皮,用東流水淘洗乾淨,曬乾備用。滑石燥熱且滑利,孕婦患有需要發汗的疾病時,禁止使用。特殊病症:眼睛紅腫、鼻子脹痛、呼吸困難、全身長斑點、毛髮堅硬如鐵,這是由於熱毒凝結在下焦所致。可用滑石、白礬各一兩,加水三碗煎服,不要間斷服用。

2. 赤石脂

畏芫花、豉汁。惡大黃、松脂。

甘、酸、溫澀。入手少陰、足陽明經。厚腸胃,除水濕。收脫肛,止崩帶,下胞胎,補心血,生肌肉。(能助火以生土,故長肌肉。)得乾薑、胡椒,醋糊丸,治大腸寒滑,小便精出。配乾薑、粳米,治久痢膿血。(以其直入下焦,故為久痢之要藥。)配破故紙,治經水過多。

配伏龍肝為末,敷脫肛。配牡蠣、鹽,糊丸,治小便不禁。佐川椒、附子,治心痛徹背。研末敷臍,止汗。

赤入血分,白入氣分,黏舌者良。煅,醋淬研,水飛用。非寒痢白積不宜用,初病濕熱者禁用。

白話文:

赤石脂怕芫花和豆豉,忌與大黃、松脂同用。

它味甘酸,性溫澀,走手少陰經和足陽明經。能增厚腸胃,去除水濕,收斂脫肛,止住崩漏帶下,促進胎兒娩出,滋補心血,生肌長肉(因為它能助火生土,所以能長肌肉)。

如果和乾薑、胡椒一起用,加醋做成糊狀丸藥,能治療大腸寒滑、遺精。搭配乾薑、粳米,能治療久痢膿血(因為它能直達下焦,所以是治療久痢的重要藥物)。與破故紙搭配,能治療月經量過多。

與伏龍肝磨成粉末,敷於脫肛處。與牡蠣、鹽一起做成糊狀丸藥,能治療尿失禁。輔以川椒、附子,能治療心痛徹背。研磨成粉末敷於肚臍,能止汗。

赤石脂的紅色部分入血分,白色部分入氣分,舌苔黏膩的人適合服用。需煅燒、醋淬、研磨、水飛後使用。寒痢、白帶積聚者不宜使用,初期濕熱症狀者也禁用。

3. 爐甘石

甘,溫。陽明經藥也。受金銀之氣,故治目疾為要藥。時珍常用爐甘石煅淬,海螵蛸、硼砂各一兩,為細末,以點諸目病,甚妙。入硃砂五錢,則性不黏。得枯礬、胭脂、麝香,吹聤耳出汁。得真蚌粉,撲陰汗濕癢。配孩兒茶,搽下疳陰瘡。配青黛、冰片,搽下疳。

凡用爐甘石,以炭火煅紅,童便淬,或黃連煎水淬七次,洗淨研粉,水飛過曬乾用。

白話文:

爐甘石性味甘溫,屬於陽明經藥物。它吸收金銀之氣,因此治療眼疾是其主要功效。李時珍常用煅燒過的爐甘石,再以童尿淬火,並與海螵蛸、硼砂等量研磨成細粉,用於治療各種眼疾,效果極佳。加入五錢硃砂,則藥性不會黏稠。若與枯礬、胭脂、麝香搭配,可製成吹入耳中的藥劑,治療耳疾。與真蚌粉搭配,可治療陰部濕疹搔癢。與孩兒茶搭配,可治療下疳及陰部瘡瘍。與青黛、冰片搭配,則可治療下疳。

使用爐甘石時,需以炭火燒紅,再用童尿淬火,或用黃連煎煮的藥水淬火七次,清洗乾淨後研磨成粉末,再用水飛法過篩,曬乾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