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潔、施雯、洪煒全

《得配本草》~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栗子

咸,溫。入足太陰、少陰經氣分。厚腸胃,健腰足。生嚼塗筋骨斷碎腫痛,及金刃傷、小兒口瘡。或風乾,或火煨用。多食滯脾戀膈,風濕病者禁用。

慄楔

咸,平。入足少陰經氣分。大有補腎之功,治筋骨風痛,活血尤效。一毯三顆,其中扁者,慄楔也。

毛毯

即慄外刺包

煮汁,洗火丹毒腫,燒灰敷亦效。

黑殼

煮汁飲,止反胃消渴,並止瀉血。

白話文:

栗子

味鹹,性溫。歸入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陰腎經的氣分。可以增厚腸胃,強健腰腿。生吃並塗抹在筋骨斷裂腫痛處,以及金屬刀傷、小兒口瘡都有效果。可以風乾,也可以用火煨熟後食用。吃多了容易導致脾胃積滯,阻礙氣機運行,患有風濕病的人禁用。

栗楔

味鹹,性平。歸入足少陰腎經的氣分。有很強的補腎功效,治療筋骨風痛,活血的效果尤其顯著。一次吃三顆,其中扁平的那種,就是栗楔。

毛毯 (即栗子外面的刺包)

煮汁,可以清洗因熱毒引起的紅腫瘡瘍,燒成灰敷在患處也有效。

黑殼 (栗子殼)

煮汁飲用,可以止住反胃、口渴,並且止住腹瀉出血。

2. 大棗

忌與蔥同食。

甘,溫。入足太陰經血分。補中益氣,生津液,和百藥,益五臟,潤心肺,調營衛。殺烏頭、附子、天雄毒。得生薑,和營衛。佐小麥、炙甘草,治臟躁。(無故悲泣。)

治卒心痛訣云:一個烏梅二個棗,七枚杏仁一處搗,男酒女醋送下之,不害心疼直到老。入藥須用青州及晉地曬乾大棗為良,亦有用膠棗之肥大者。蒸熟者為膠棗,去核煮,治脾虛作脹。多服生蟲損齒,壅脾作脹。生者更不宜食。齒病、疳病、蟲病、風疾、痰熱、中滿,皆禁用。

白話文:

大棗

不要和大蔥一起食用。

味甘,性溫。歸屬於足太陰脾經的血分。能夠補養中氣、增強氣力,產生津液,調和各種藥物,對五臟都有益處,滋潤心肺,調理營衛(指體表的防禦機能)。可以解除烏頭、附子、天雄等藥物的毒性。與生薑一起使用,可以調和營衛。與小麥、炙甘草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臟躁(一種精神方面的疾病,表現為無故悲傷哭泣)。

治療突然心痛的訣竅是:用一個烏梅、兩個大棗、七個杏仁一起搗碎,男性用酒送服,女性用醋送服,可以終生不受心痛困擾。入藥最好使用青州和晉地曬乾的大棗,品質較好,也有用肥大的膠棗的。蒸熟的大棗稱為膠棗,去核煮食,可以治療脾虛引起的腹脹。過量服用大棗容易生蟲、損害牙齒,並且會阻塞脾胃引起腹脹。生的大棗更不適合食用。有牙病、疳病(小兒營養不良)、蟲病、風病、痰熱、腹部脹滿等情況的人,都不能使用大棗。

3. 紅棗

功用與大棗相仿,差不及爾。

白話文:

功效與大棗相似,但效果不如大棗。

4. 果部

(山果類十六種)

白話文:

(山果類共有十六種)

5.

甘、微酸,寒。潤心肺,利二便。治煩渴,除痰嗽,祛賊風,解酒毒。配母丁香,治反胃。(將丁香入梨內,紙包煨熟,去丁香食之。)和小黑豆,治痰喘。和白蜜、薑汁,治痰嗽。和水搗取汁,入粳米煮粥,治小兒心臟風熱昏躁。取汁,以綿裹黃連浸汁,頻點熱眼。

生用,消六腑之熱。熟用,滋五內之陰。實火,生用。虛火,蒸熟用。湯火傷,搗爛敷之。梨與萊菔相間收藏,則不爛。乳婦血虛,脾虛泄瀉,二者禁用。

白話文:

梨,味道甘甜,帶點微酸,性質寒涼。能潤澤心肺,幫助大小便順暢。可以治療煩躁口渴,消除痰液咳嗽,驅除風邪,解除酒毒。搭配母丁香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反胃(將丁香塞入梨中,用紙包好煨熟,取出丁香食用梨肉)。與小黑豆同用,可以治療痰喘。和白蜜、薑汁一起使用,可以治療痰嗽。將梨搗爛取汁,加入粳米煮粥,可以治療小兒因心臟風熱引起的昏迷煩躁。取梨汁,用棉布包裹黃連浸泡在汁液中,頻繁點在發熱的眼睛上。

生吃梨,可以消除六腑的熱氣。煮熟吃,可以滋養五臟的陰液。實熱體質,適合生吃梨。虛熱體質,適合蒸熟後食用。被湯火燙傷,可以將梨搗爛敷在傷口上。梨與蘿蔔間隔收藏,可以防止腐爛。哺乳期婦女若有血虛、脾虛腹瀉的情況,應禁止食用梨。

6. 棠梨枝葉

酸、甘、澀、寒。治霍亂吐瀉,轉筋腹痛,同木瓜煎汁細呷之。

白話文:

味道酸、甘甜、苦澀,性質寒涼。可以用來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小腿抽筋和肚子疼痛,可以和木瓜一起煎煮成湯汁,慢慢地少量飲用。

7. 海棠子

酸、甘、平。止瀉痢。

白話文:

味道酸、味甘,性平。可以止住腹瀉和痢疾。

8. 木瓜

酸、澀、溫。入手足太陰,兼足厥陰經血分。和胃理脾,伐肝斂肺。專治筋病,能療暑濕。(血為熱迫,筋轉而痛。氣為濕滯,筋緩而軟。木瓜涼血收脫,故可並治。)得桑葉,治霍亂腹痛。配檳榔,治腳氣衝心。配杜仲酒,治久痢。(木瓜醒筋骨之濕,杜仲合筋骨之離,用以收之,痢疾自止。

)佐生地,加乳、沒,治項強筋急。(肝腎受邪也。)和青鹽、甘菊、艾茸,治腎臟虛冷,氣攻腹脅,脹滿疼痛。

調鱔魚涎,貼反花痔瘡。

宣州陳久者良。勿犯鐵器,以銅刀切片。多食損齒及骨,病癃閉。血虛腳軟者禁用。

枝、葉

酸、澀、溫。治熱痢。

白話文:

木瓜,味道酸澀,性溫。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同時也作用於足厥陰肝經的血分。它能調和胃氣、調理脾胃,並有平伐肝氣、收斂肺氣的功效。特別擅長治療筋骨方面的疾病,也能夠治療暑熱濕邪引起的病症。(血因熱而受迫,導致筋脈攣縮疼痛;氣因濕邪阻滯,導致筋脈鬆弛軟弱。木瓜有涼血收斂的作用,因此可以同時治療這兩種情況。)

木瓜與桑葉同用,可治療霍亂引起的腹痛。與檳榔同用,可治療腳氣上衝到心胸的病症。與杜仲酒同用,可治療久治不癒的痢疾。(木瓜能去除筋骨的濕氣,杜仲能收斂鬆弛的筋骨,兩者合用,痢疾自然會停止。)

木瓜與生地同用,再加入乳香、沒藥,可治療頸項僵硬、筋脈拘急的病症。(這是因為肝腎受到邪氣侵襲所導致的。)與青鹽、甘菊、艾絨同用,可治療腎臟虛寒,導致氣向上衝擊腹部脅肋,引起腹脹疼痛的病症。

用木瓜調和鱔魚的黏液,塗在反花痔瘡上,可治療此病。

其中以安徽宣州產的陳年木瓜品質最佳。切木瓜時不要使用鐵製刀具,應使用銅刀切片。多吃木瓜會損傷牙齒和骨骼,並可能導致小便不通暢。血虛、腳軟的人禁用。

木瓜的枝和葉,味道酸澀,性溫,可用於治療熱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