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潔、施雯、洪煒全

《得配本草》~ 卷五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0)

1. 蒿菜

辛,溫。入足陽明經。利腸胃,通血脈,除膈中臭氣。泄瀉者禁用。

白話文:

味辛,性溫。歸入足陽明胃經。能夠疏利腸胃,暢通血脈,消除胸膈中的穢濁氣味。腹瀉的人禁用。

2. 水芹

甘,平。去熱除煩,養精保血。退急黃,利二便,女子赤白帶下,男子尿血淋痛。芹有赤白二種,赤芹害人不可食。

蛇喜嗜芹,春夏之交,遺精於此,恐誤食中毒。

白話文:

水芹,味甘,性平。可以清除體內熱氣、消除煩躁,滋養精氣、保護血液。能退黃疸,使大小便順暢,改善女性赤白帶下(分泌物異常),男性小便帶血及淋漓疼痛的狀況。水芹有紅色和白色兩種,紅色的水芹對人有害,不可以食用。

蛇喜歡吃水芹,在春夏交際時,會在此遺留精液,恐怕有人誤食中毒。

3. 茴香

俗呼八角茴香

辛、甘、溫。入手足少陰、太陽經氣分。補命門,暖丹田,開胃下食,調中止嘔。治膀胱冷氣,㿗疝陰疼,胸腹冷痛,霍亂脹悶,乾溼腳氣。得枳殼,麩炒研末,鹽酒調服,治脅下刺痛。得杏仁、蔥白,治疝氣。配荔枝核,治小腸氣墜。配川楝子,等分為末酒服,治腎消飲水。(小便如膏油。)

鹽水炒,或酒炒。多食損目發瘡。

白話文:

俗稱八角茴香。

味辛、甘,性溫。歸入手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的氣分。能補益命門之火,溫暖丹田,開胃幫助消化,調理脾胃止嘔。可以治療膀胱寒冷之氣、疝氣導致的陰部疼痛、胸腹冷痛、霍亂引起的腹脹悶痛、以及乾溼腳氣。

與枳殼搭配,用麥麩炒過後研磨成粉,用鹽和酒調服,可以治療脅肋下刺痛。與杏仁、蔥白搭配,可以治療疝氣。與荔枝核搭配,可以治療小腸氣下墜。與川楝子搭配,等量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可以治療腎臟虛損引起的消渴病(小便像膏油一樣)。

可以用鹽水炒,或者用酒炒。多吃會損傷眼睛,引起皮膚生瘡。

4. 小茴香

辛,平。入足少陰經。運脾開胃,理氣消食。治霍亂嘔逆,腹冷氣脹,閃挫腰疼。炒研用。肺胃有熱及熱毒盛者禁用。

白話文:

小茴香,味辛,性平。歸入足少陰腎經。能夠運化脾胃、增進食慾,調理氣機、幫助消化。可以用來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反胃,腹部冷痛、脹氣,以及扭傷造成的腰痛。通常炒過後磨成粉末使用。肺部和胃部有熱,或是體內熱毒過盛的人,禁止使用。

5. 菜部

(柔滑類十三種)

白話文:

(柔滑類十三種)

6. 菠菜

即菠薐

制砒汞。伏雌黃、硫黃。

甘,冷,滑。入手太陽、陽明經。通腸胃,利臟腑。行血脈,解酒毒,下氣調中,止渴潤燥。得雞內金,治消渴。多食令人腳軟。腹冷者禁食。

白話文:

菠菜,又名菠薐。

能解砒霜和汞的毒性。可以制伏雌黃和硫黃的毒性。

味道甘甜,屬性寒涼,質地滑潤。藥性歸入手太陽小腸經和陽明胃經。能疏通腸胃,使內臟功能順暢。能促進血液循環,解除酒毒,降氣和胃,止渴潤燥。如果和雞內金一起使用,可以治療消渴病。但如果吃太多會使人腳軟無力。腹部容易發冷的人不宜食用。

7. 菾菜

一名莙薘菜

甘、苦、大寒。滑。通心膈,利五臟。解時熱毒痢。薺菜

甘,涼。入足厥陰經。利肝益胃,和中明目。治痢,燒炭用。

配葶藶,等分為末蜜丸,陳皮湯下,治腫滿腹大。

白話文:

菾菜

又名莙薘菜。

味道甘甜、帶苦,屬性大寒,有滑潤的作用。可以疏通心胸,使五臟功能順暢。能解除因季節性暑熱引起的毒素性腹瀉。

薺菜

味道甘甜,屬性偏涼。歸肝經。能幫助肝臟機能、增進腸胃功能,調和脾胃並使眼睛明亮。可以治療痢疾,將其燒成炭使用。

將菾菜根與葶藶子等份磨成粉,用蜂蜜製成藥丸,以陳皮湯送服,可以治療腹部腫脹積水。

8. 繁縷

一名鵝腸菜

甘、微咸。破血,下乳。治積年瘡痔。

燒焦,搗和蚯蚓糞,敷陰瘡潰爛,痛不可忍。(禁酒面五辛熱食。)

陰乾用。

白話文:

鵝腸菜,又名繁縷。

味道甘甜,帶點微鹹。能活血化瘀,幫助乳汁分泌。可以治療多年頑固的瘡和痔瘡。

將繁縷燒焦,搗碎後和蚯蚓糞混合,敷在陰部潰爛的瘡口,可以止痛。(治療期間,禁止飲酒、食用麵食、五辛等辛辣熱性食物。)

曬乾後使用。

9. 莧菜

甘,冷,利。入手太陽、陽明經。除熱通竅,滑胎逐瘀。配粳米,治產後痢。(紫者利氣,更好。)煎湯,洗漆瘡。紅者入血分,紫者入氣分。

子,甘,寒。入足厥陰經。治肝風客熱,療翳目黑花,利二便,殺蛔蟲。

白話文:

莧菜:味甘,性寒涼,有通利的作用。主要作用於手太陽小腸經和手陽明大腸經。能清除熱邪,疏通孔竅,幫助滑胎,排除瘀血。搭配粳米煮粥,可以治療產後痢疾。(紫色的莧菜,更能調理氣機,效果更好。)煎煮成湯,可以清洗漆瘡。紅色的莧菜偏向作用於血分,紫色的莧菜偏向作用於氣分。

莧菜籽:味甘,性寒涼。主要作用於足厥陰肝經。可以治療肝風引起的發熱,治療眼睛出現翳障和黑影,使大小便順暢,並且能殺死蛔蟲。

10. 馬齒莧

酸,寒。入手太陽、陽明經。散血解毒,去風殺蟲。利大便,退寒熱,治疳痢,療虛汗。得五加皮、蒼朮,治筋骨痛。汁和雞子白煎服,治赤白帶下。

搗汁,能利惡物。搗敷,火丹惡瘡。和石灰三分之二,搗敷疔瘡。脾胃不實,血虛氣浮者,禁用。

白話文:

味道酸,屬性寒涼。主要作用於手太陽小腸經和足陽明胃經。有散瘀血、解毒、祛風、殺蟲的功效。可以促進排便、退除寒熱症狀、治療疳積痢疾、改善虛汗。與五加皮、蒼朮同用,可以治療筋骨疼痛。將汁液與雞蛋白混合煎服,可以治療赤白帶下。

搗爛取汁,可以幫助排除體內不好的物質。搗爛外敷,可以治療丹毒和惡性瘡瘍。與石灰混合(石灰佔三分之二)搗爛外敷,可以治療疔瘡。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人,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