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配本草》~ 卷五 (9)
卷五 (9)
1. 生薑
秦椒為之使。惡黃芩、黃連、天鼠糞。殺半夏、南星、茛菪毒。
辛,溫。入手太陰、足陽明經氣分。祛寒發表,解鬱調中。開寒痰,止嘔噦,(姜為嘔家聖藥。)去穢惡,通神明。得梓皮,泄肌表濕熱。配大棗,和營衛。佐杏仁,下胸膈冷氣。佐半夏,治心痞嘔噦。和梨汁、竹瀝,能橫行散結。和雨茶,治下痢。入二陳、四君,止嘔吐水瀉。
合蔥白,發表邪。搗汁和童便,治五中卒暴,乾霍亂。(五中者,中風、中氣、中暑、中毒、中惡。)
生薑、蔥頭、萊菔子,共研炒熱,絹包罨胸脹處,分兩包,冷則輪換罨,治虛人結胸,汗出而愈。
生用,發散。熟用,和中。搗汁,通竅、開隔、豁痰。救卒暴,治水腫,用皮。止嘔瀉,煨用。血症,炒炭。多食令人寒熱。
怪症:毛竅出血不止,皮脹如鼓,須臾目鼻口被氣脹合,此名脈溢。急飲生薑汁並水各二杯,自愈。不愈,再服。又產時用力太過,育膜受傷,出有肉線一條,長數尺,痛苦欲絕。先服失笑散,用生薑三斤,搗碎,拌麻油二斤,炒至油盡,用熟絹五尺,摺作數層,將線輕輕盛起,屈曲一團,納入水道,再用絹袋兜姜,縛在肉線下熏之。姜冷,熨斗熨熱,使受姜氣。
如姜氣已過,再用前法,再熨治之。四五日內線必然收入。若肉線一斷,無可救藥矣。
乾生薑
辛,溫。入手太陰經氣分。治嗽溫中。治脹滿霍亂,腹痛冷痢,血閉。病人虛而冷,宜加之。
白話文:
生薑
生薑可以加強秦椒的藥效。但要注意,它與黃芩、黃連、天鼠糞同用會有不良反應。生薑可以解除半夏、南星和茛菪的毒性。
生薑味道辛辣,藥性溫熱,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和足陽明胃經。可以驅散體內的寒氣、幫助發汗、解除鬱悶、調理脾胃。可以化解因寒氣引起的痰、止吐(因此生薑是治療嘔吐的良藥)、去除身體的穢氣,使人神清氣爽。搭配梓樹皮可以去除皮膚表面的濕熱。搭配大棗可以調和營衛(氣血)。搭配杏仁可以去除胸膈的寒氣。搭配半夏可以治療心口痞悶和嘔吐。與梨汁或竹瀝一起服用,可以疏通經絡,散開結塊。與雨水泡的茶一起服用,可以治療下痢。加入二陳湯或四君子湯,可以止吐和治療水瀉。
將生薑和蔥白一起使用,可以發散體表的邪氣。將生薑搗成汁,混合童子尿服用,可以治療因中風、中氣、中暑、中毒、中邪等引起的突發急症,以及乾霍亂。
將生薑、蔥頭和萊菔子一起研磨炒熱,用布袋包好,敷在胸脹的地方,分成兩包,冷了就換,可以治療體虛的人因寒邪引起的胸部結塊,敷後出汗就會好轉。
生薑生用具有發散的作用。熟用則能調和脾胃。搗成汁可以通竅、打開胸膈、化痰。可以急救突發的疾病,治療水腫,用生薑皮。要止嘔止瀉,可以將生薑煨熟後使用。治療血症,則需將生薑炒炭使用。但吃太多生薑容易使人忽冷忽熱。
有一種怪病,會導致毛孔出血不止,皮膚脹得像鼓一樣,很快眼睛、鼻子和嘴巴都被氣脹合住,這叫做「脈溢」。這時候要立刻喝下兩杯生薑汁和兩杯水,就會好轉。如果沒有好轉,就再喝一次。還有一種情況,婦女在生產時用力過度,導致胎膜受傷,會有一條肉線從體內伸出,長達數尺,非常痛苦。這時可以先服用失笑散,然後用三斤生薑搗碎,拌上二斤麻油,炒到油盡,用五尺長的熟絹布疊成數層,輕輕地將肉線盛起,彎曲成一團,納入陰道,再用布袋裝著生薑,綁在肉線下方熏蒸。生薑冷了就用熨斗熨熱,使之吸收薑的熱氣。如果薑的熱氣過了,就再用之前的方法,反覆熨燙。四五天內肉線自然就會收回體內。如果肉線斷了,就無法救治了。
乾生薑
乾薑味道辛辣,藥性溫熱,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可以治療咳嗽和溫暖脾胃。可以治療腹部脹滿、霍亂、腹痛、寒性痢疾以及血閉。病人體虛怕冷,可以適量加入乾薑。
2. 乾薑
畏、惡、反、使,與生薑同。
辛,熱。入手少陰、足太陰經氣分。生則逐寒邪而發散,熟則除胃冷而守中。開臟腑,通肢節,逐沉寒,散結氣。治停痰宿食,嘔吐瀉痢,霍亂轉筋,寒濕諸痛,痞滿症積,陰寒諸毒,撲損瘀血。得北味,攝膀胱之氣。配良薑,溫脾以祛瘧。佐人參,助陽以復陰。合附子,回腎中之陽。
母姜去皮曬乾者為乾薑,白淨結實,又曰白姜。凡入藥並宜炮用。入止瀉藥,煨用。入溫中藥,泡用。入止血藥,炒炭用。孕婦服之,令胎內消。氣虛者服之,傷元。陰虛內熱多汗者禁用。
服乾薑以治中者必僭上,宜大棗補之,甘草緩之。
炮姜
即乾薑水淨炙黃者
辛、苦、熱。入足太陰經血分,守而不走。燥脾胃之寒濕,除臍腹之寒痞,暖心氣,溫肝經。(心本熱,肝本溫,虛則寒冷。)能去惡生新,使陽生陰長,故吐衄下血,有陰無陽者宜之。佐當歸,治血痢。(中氣溫,血自歸經。)入四物,治產熱。(木土得養而熱退。)
止血,炒炭。忌用同乾薑。
痢亦有因熱而下血者,產後多因血虛而生熱者,若概用炮姜治之,益增內熱,而血不止,愈爍其陰,而熱更甚。急宜涼補養其血,以去其熱,炮姜非所治也。
白話文:
乾薑
乾薑的藥性與生薑相同,但有所畏懼、厭惡、相反、協同作用的配伍關係。
味辛,性熱。主要作用於手少陰心經和足太陰脾經的氣分。生用可以驅散寒邪,使其向外發散;炮製後則可以去除胃寒,使其作用於中焦。能疏通內臟,暢達肢體關節,驅除體內深藏的寒邪,散解氣滯造成的結塊。可以治療因痰食停滯、嘔吐腹瀉、霍亂轉筋、寒濕引起的各種疼痛、胸腹痞滿、積聚成塊、陰寒導致的各種毒症,以及跌打損傷造成的瘀血。與北方產地的藥材合用,可以收攝膀胱之氣。與良薑合用,可以溫暖脾胃,以驅除瘧疾。輔助人參,可以增強陽氣,以恢復陰氣。與附子合用,可以恢復腎中的陽氣。
母薑去皮曬乾的稱為乾薑,以潔白堅實的為佳,又稱白薑。一般入藥都宜炮製後使用。用於止瀉時,宜用煨製法;用於溫中時,宜用泡製法;用於止血時,宜用炒炭法。孕婦服用乾薑,可能會導致胎兒流產。氣虛的人服用乾薑,會損傷元氣。陰虛內熱、多汗的人禁用乾薑。
服用乾薑來治療中焦問題,容易導致氣機上逆,宜搭配大棗來補益,用甘草來緩解藥性。
炮薑
炮薑是將乾薑用水洗淨後,用火炙烤至黃色而成。
味辛、苦,性熱。主要作用於足太陰脾經的血分,藥性較為穩守而不遊走。能夠燥乾脾胃的寒濕,去除臍腹部的寒冷痞塊,溫暖心氣,溫通肝經(心臟本屬火熱,肝臟本屬溫和,虛弱時則會出現寒冷)。炮薑能夠去除壞死的組織,促進新組織的生成,使陽氣生發,陰氣增長,所以對於吐血、衄血、下血等有陰無陽的症狀適用。輔助當歸,可以治療血痢(中焦氣溫,血自然回歸正常運行)。加入四物湯中,可以治療產後發熱(木土得到滋養,熱自然消退)。
止血時,宜用炒炭法。炮薑的功效與乾薑有所不同,不宜混用。
痢疾也有因熱而導致下血的,產後多因血虛而導致發熱,如果一概用炮薑治療,反而會加重體內熱勢,導致血止不住,更加耗損陰液,使熱更盛。此時應當緊急採用涼補的方法,滋養血液,以去除熱邪,炮薑不適用於此類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