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配本草》~ 卷五 (7)
卷五 (7)
1. 蔥莖白
忌食蜜。
辛、平、溫。入手太陰、足陽明經氣分。通陽氣而達表,行經絡而散寒。治面目浮腫,心腹急痛。其根發汗,無微不達。得紫蘇,通血壅。得鬱金,治溺血。得川芎,治胎動下血,病痛搶心。得乳香,搗塗陰囊腫痛。配大棗,治霍亂煩躁。配淡豆豉、生薑、鹽,熨臍,治大小便秘。
合鉛粉,止蛔蟲心痛。入粳米粥,治赤白痢疾。和蜜,搗敷疔瘡惡腫。煎生薑飲,治妊娠傷寒。蔥管吹鹽入玉莖內,治小便不通,及轉脬危急。
青熱、白冷,連須用。腳氣賁豚,連須煎服。脫陽厥逆,炒熨臍間。跌撲金瘡,炒熟搗爛,乘熱塗之,冷即再易。瘡疥水腫,煎葉頻洗。虛氣上升者禁用。服地黃、常山人忌食蔥。
怪症:面上及遍體生瘡,光彩如貓眼,絕無膿血,痛癢非常,飲食減少,名曰寒瘡。多將蔥、韭拌雞、魚、肉食之自愈。
白話文:
忌諱與蜂蜜一同食用。
性味辛辣、平和、溫熱。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和足陽明胃經的氣分。能疏通體內陽氣,使之到達體表,運行經絡,驅散寒邪。可以治療臉部浮腫、心腹突然劇痛。蔥白根部能發汗,藥力能達到身體的細微之處。與紫蘇同用,能疏通因血瘀造成的堵塞。與鬱金同用,可以治療小便出血。與川芎同用,可以治療因胎動不安導致的出血,以及突然發作的心痛。與乳香同用,搗爛後塗在陰囊腫痛處。與大棗同用,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煩躁不安。與淡豆豉、生薑、鹽同用,熱敷於肚臍,可以治療大小便不通。
與鉛粉混合,可以止蛔蟲引起的心痛。加入粳米粥中,可以治療赤白痢疾。與蜂蜜混合,搗爛後外敷於疔瘡和惡性腫塊。用蔥白與生薑煎湯飲用,可以治療妊娠期間的傷寒。將蔥管中吹入鹽,塞入男性生殖器內,可以治療小便不通和膀胱極度脹痛的危急情況。
蔥的青色部分偏熱,白色部分偏涼,使用時最好連著鬚根一起使用。對於腳氣病和腹部氣體上衝的疾病,可以連著鬚根一起煎服。對於陽氣脫失導致的昏厥,可以將蔥白炒熱後熱敷於肚臍部位。跌打損傷或金屬外傷,可以將蔥白炒熟搗爛,趁熱塗在患處,冷了就更換。對於瘡疥和水腫,可以將蔥葉煎水頻繁清洗。虛弱氣逆者不宜使用。服用地黃和常山的人忌食蔥。
有一種怪病:臉上和全身長瘡,顏色光亮像貓眼,沒有膿血,痛癢難耐,食慾減少,這種病叫做寒瘡。多用蔥和韭菜與雞、魚、肉一起烹煮食用,可以自行痊癒。
2. 薤
辛、苦、溫、滑。入手陽明經。調中助陽,散血生肌。泄大腸氣滯,消風寒水腫。配栝蔞,治胸痹作痛。(加白酒更好。)配當歸,治胎動冷痛。佐川柏,治赤痢不止。和羊腎炒,治產後諸痢。
與牛肉同食,成瘕。
白話文:
薤,味道辛辣、苦澀,屬性溫熱、滑利。主要作用於手陽明經。它能調理脾胃,幫助陽氣生發,散瘀血,促進肌肉生長。可以疏泄大腸的氣滯,消除風寒引起的水腫。
搭配栝蔞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胸痹引起的疼痛(如果加入白酒效果更好)。搭配當歸一起使用,可以治療懷孕期間因寒冷引起的胎動不安和疼痛。佐以川柏,可以治療赤痢不止。和羊腎一起炒食,可以治療產後各種痢疾。
如果和牛肉一起食用,會形成腹部腫塊。
3. 葫
一名大蒜
辛,溫,有毒。入足太陰、陽明經。通五臟,達諸竅,破冷氣,去風濕,除邪惡,化癥瘕,消水腫,制陰毒。得川連,治腸風下血。(煨熟搗丸。)配平胃散,治噎氣。配淡豆豉,蒸餅搗丸,治小兒氣淋。合黃丹,治瘧痢。(煨熟搗丸。)合乳香,治腹痛。(煨熟搗丸。)蘸鯽魚食,治膈氣。
搗田蠃貼臍,治水腫。搗膏貼足心,能引熱下行,治乾溼霍亂,吐血衄血,腦瀉鼻淵,泄瀉暴痢,腳肚轉筋。
獨頭者尤佳。中暑,和地漿搗服。灸瘡,切片,上加艾灸之。消癰,和麻油調敷。多食傷脾肺,耗肝血,損目昏神。內有痰火,服補藥者禁用。同蜜食殺人。
怪症:眉毛動搖,目不能交睫,喚之不應,但能飲食,經日不愈。用蒜三兩取汁,酒下。
白話文:
別名大蒜。
味辛,性溫,有毒。歸入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能通暢五臟,通達各個孔竅,破除寒冷之氣,去除風濕,消除邪氣,化解腫塊,消除水腫,抑制陰毒。與黃連同用,可以治療腸風下血(將大蒜煨熟搗成丸服用)。搭配平胃散,可以治療噎氣。搭配淡豆豉,蒸熟後搗成丸服用,可以治療小兒小便淋漓不暢。與黃丹同用,可以治療瘧疾痢疾(將大蒜煨熟搗成丸服用)。與乳香同用,可以治療腹痛(將大蒜煨熟搗成丸服用)。蘸著鯽魚食用,可以治療胸膈氣滯。
搗碎田螺後貼在肚臍上,可以治療水腫。搗成膏狀貼在腳心,能引導熱邪下行,治療乾性或濕性霍亂、吐血、流鼻血、頭腦昏沉鼻流膿涕、腹瀉、腳肚抽筋。
獨頭蒜效果更好。中暑時,與地漿搗爛後服用。灸瘡時,切片後加上艾灸。要消除癰腫,可與麻油調和後外敷。多吃會損傷脾肺,損耗肝血,使眼睛昏花精神恍惚。體內有痰火,以及服用補藥的人都禁止使用。與蜂蜜同食會導致死亡。
怪病:眉毛抖動搖晃,眼睛無法正常閉合,呼喚沒有回應,但能飲食,經過一天都無法好轉。用三兩蒜取汁,用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