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潔、施雯、洪煒全

《得配本草》~ 卷四 (1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1)

1. 佛甲草

俗呼佛指甲

甘,寒。微毒。貼湯火傷。配酒漿調,敷瘡毒。(已潰者勿用。)

白話文:

俗稱佛指甲。

味甘,性寒,帶有微毒。可以敷貼治療湯火造成的燒燙傷。將其搗碎後,用酒或米漿調和,敷在瘡瘍腫毒上。(但已潰爛的傷口不要使用。)

2. 石胡荽

一名鵝不食草

制砒石、雄黃。

辛,溫。入手太陰經氣分。利九竅,吐風痰,除痰瘧,散痧疹,利二便,拔腫毒,落息肉,治金瘡。配川山甲、歸尾,搗敷一切腫毒。佐青黛、川芎,㗜鼻,治目中星障。

酒拌蒸。齊痘瘡,酒煎噴。除頭面外,凡遍身及衣帳噴之,辟惡除穢。氣虛胃弱者禁用。

白話文:

又名鵝不食草。

可以調製砒石、雄黃等藥物。

味道辛辣,性質溫和。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的氣分。能疏通九竅(指眼、耳、鼻、口、前陰、後陰),化解風痰,治療瘧疾,消散痧疹,使大小便順暢,拔除腫毒,使息肉脫落,治療外傷。搭配穿山甲、當歸尾一起搗碎敷用,可以治療各種腫毒。搭配青黛、川芎磨成粉末吹入鼻中,可以治療眼睛裡的星翳(眼疾)。

用酒拌和後蒸煮。可以使痘瘡均勻發出,用酒煎煮後噴灑。除了頭部和臉部以外,將藥液噴灑全身及衣服帳篷,可以避除惡氣和污穢。氣虛和脾胃虛弱的人禁用。

3. 酢漿草

即酸漿草

制砂汞、硇礬、砒石。

酸,寒。入手陽明,兼太陽經。治淋帶,解熱毒,洗痔痛脫肛,塗湯火蛇蠍傷。配車前草汁、沙糖,通二便。

白話文:

酢漿草,又名酸漿草。

它可以制伏砂汞、硇砂和砒石的毒性。

它的味道是酸的,性質偏寒。主要歸入足陽明胃經,同時也兼入足太陽膀胱經。可以治療淋病、白帶等疾病,能解除熱毒,也能用來清洗痔瘡疼痛和脫肛,外敷可以治療燙傷、火傷和被蛇蠍咬傷。將它和車前草汁、砂糖一起配用,可以通利大小便。

4. 草部

(苔草類八種)

白話文:

(苔草類共有八種)

5. 苔衣

即陟釐,一名水苔。

辛,平。消穀止瀉。(利水故也。)得黃耆,治臟毒。搗汁,治天行時病。

怪症:身上及頭面肌肉浮腫,狀如蛇者,用雨滴階前磚上苔痕一錢,水化,塗蛇頭上即消。

白話文:

苔衣,又名水苔。

味道辛辣,藥性平和。可以幫助消化,止瀉。(因為它有利水的作用。)如果與黃耆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臟腑的毒素。搗爛取汁,可以治療流行性疾病。

奇怪的病症:如果身上及頭面部的肌肉浮腫,樣子像蛇一樣,可以用屋簷下或台階前磚上的苔痕一錢,用水化開,塗在腫脹處,就可以消腫。

6. 乾薹

即海苔,俗呼苔菜。

咸,寒。治癭瘤結氣,止嘔吐心煩,消茶積,貼瘡毒。

燒末吹鼻,止衄血。

白話文:

就是海苔,俗稱苔菜。

味道鹹,屬性寒涼。可以治療癭瘤、氣結等症狀,也能止吐、消除心中煩躁,並能消除因喝茶造成的積滯,外敷可以治療瘡毒。

燒成粉末吹入鼻中,可以止鼻出血。

7. 船底苔

甘,冷。去邪熱,調五臟。解天行熱毒,止五淋吐衄。手背腫,湯浸搗敷。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寒涼。能夠去除體內的邪熱,調理五臟的功能。可以解天行時疫的熱毒,止小便淋瀝不盡、吐血和流鼻血。如果手背腫脹,可以用藥材煮湯浸泡,然後將藥材搗爛敷在患處。

8. 垣衣

酸,冷。入手少陰經。主暴熱暴風口噤,金瘡,黃疸,心煩。

苔生牆垣者,止衄,搗汁用。敷湯火傷,燒研油調用。

白話文:

味道酸,性屬寒涼。歸入手少陰經。(此藥)主要治療突然發生的熱病、狂風導致的口噤、外傷引起的金瘡(傷口)、黃疸、以及心中煩躁。

長在牆壁上的苔類植物,可以止鼻出血,將其搗爛取汁使用。用來敷燙傷、火傷,則要將其燒成灰研磨,再用油調勻後使用。

9. 屋遊

甘,寒。入手足太陽經。理水氣,止消渴,治皮熱,寒熱往來。配鹽湯漱口,治熱毒牙齦宣露。

苔生瓦上者。治衄,新汲水送下。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寒涼。歸入手足太陽經脈。能夠調理體內的水氣,止渴,治療皮膚發熱,以及忽冷忽熱的症狀。搭配鹽水漱口,可以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牙齦外露。

長在瓦片上的苔蘚,可以治療流鼻血,用剛汲取的新鮮水送服。

10. 卷柏

辛,平。除五臟邪氣,治陰中作痛。收脫肛,暖水臟,療風眩,消癥瘕。配地榆,治下血。

配側柏,治腸紅。生在山上者。鹽水煮,曬乾用。

白話文:

卷柏,味辛,性平和。可以去除五臟的邪氣,治療陰部疼痛。能收斂脫肛,溫暖腎臟,治療因風引起的頭暈目眩,消除腹內腫塊。搭配地榆,可以治療下血(指大便出血或女性陰道出血)。

搭配側柏,可以治療腸道出血。這種藥材生長在山上。要用鹽水煮過,曬乾後使用。

11. 桑錢

即桑樹上白蘚

苦,平。入足太陰、手陽明經。健脾澀腸。止衄吐血,腸風崩帶熱咳,並宜用之。

白話文:

桑樹上的白色苔蘚。

味道苦,性平。歸入足太陰脾經、手陽明大腸經。能夠健壯脾胃,收斂腸道。可以止鼻出血、嘔血,腸風下血、婦女崩漏帶下、以及因熱引起的咳嗽,這些情況都適合使用。

12. 馬勃

辛,平。入手太陰經。清肺金,散血熱,解頭毒,治咽喉。佐鼠黏、元參,治溫毒發頤。拌沙糖、井水,治積熱吐血。生朽木上,狀如肺肝,色紫,彈之粉出。

白話文:

味辛,性平,藥性歸入手太陰肺經。功效是清瀉肺熱,散解血分熱邪,解除頭部毒素,治療咽喉疾病。可以搭配鼠黏子、元參,治療因溫熱毒邪引起的腮腺腫大。將馬勃拌入砂糖、井水服用,可以治療因體內積熱導致的吐血。馬勃生長在腐朽的木頭上,外形像肺臟或肝臟,顏色呈紫色,輕彈會散出粉末。